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图像创意大师福田繁雄

3、图像创意大师福田繁雄


小练习
在欣赏了这么多大师的作品后,请同 学们模仿大师的创意,以自己的姓氏 开头字母为基本型,设计两个自己的 个性标志。(限时30分钟) 练习完成后请组长收齐并交给老师点 评。(平时练习的评分将作为大家期 末成绩的一个标准。)
温馨提示: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我们应该在设计课上带齐 自己喜欢的的设计工具,A4纸、卡纸、铅笔、尺规、颜色 笔、描线笔……
"UCC"咖啡馆海报,1984年
异 质 同 构 举 例
二 、图底关系的运用,也叫正负形
图底关系,有时也被称为正负形、反转现象或视觉双 关原理。福田故意不明确交代图和底关系,让图 与底产生反转互融的现象,进而产生双重意象,同时 也赋予整个画面无限扩展的空间感。
正 负 形
正 负 形 福田繁雄作品展,1986年。他将女人躯体的轮廓从中部横向分割
图形创意
制作人:李璐
一、课程回顾
不同视角的观察方法 通过夸张、添加、变形 进行联想
旗袍创意手工制作 惩罚——~~~~你懂的
学习大师的创意
福田繁雄
日本平面设计大师 、教授,与岗特兰 堡(德)、切瓦斯 特(美)并称“世 界三大平面设计师 1932年生于东京, 毕业于东京国家艺 术大学,2009年1月 11日在东京病逝。
异 质 同 构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海报系列(1985年-2001年)。在这一系 列作品中,福田以贝多芬头像作为基本形态,对人物的发部进行 元素的置换。从一定距离观察这些作品,可以辨识出海报中的人 物形象。但当我们仔细观察人物的头发时,它又是由不同的图形 元素组成。在这里,音符、鸟、马等并不相关的图形元素,都被 福田运用到他的这一系列海报中,这些元素丰富了同一主题海报 的内涵,同时充满趣味性,更体现出设计者丰富的想象力。
,并且被分割的图形做重复的平移式交错重组,造成图底交叉汇 合的错视,我们可称之为影像的"水平交错式图底反转"。
正 负在台前的人的四 个不同视角的状态,表现于同 一画面,用单纯的线、面造成 空间的穿插,大面积的黄色与 人物黑色剪影对比,使整个画 面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这种 空间意识的模糊,在视觉表现 上具有多重意义的特性。
福田繁雄《F》海报系列主画面为福田名字的首 字母"F",对该字母进行变化。该系列又不同于" 贝多芬"系列中以发部轮廓为基本形态,在其轮 廓内部根据主题内容进行图形元素的置换,而是 以"F"为基本型,作者对其以往在众多平面作品中 惯用的图形符号或表现方式进行的重现。如矛盾 空间、图底反转等错视原理和手法的运用,坐着 的女孩和奔跑着的动物形象的运用等。使其作品 打上福田的符号,成为其异质同构中的又一代表 性作品。
福田繁雄作品赏析
victory ['viktəri]胜利 在1975年国际设计联盟组织以 “和平”为主题的招贴设计大 赛。这个作品赢得了一致好评 。描绘一颗炮弹反向飞回炮筒 的形象,讽刺发动战争者自食 其果,含义深刻。 创造出一种简洁、诙谐的图形 语言。 画面运用了黄色的温和、醒目 的色调,以黑色炮管为元素, 采用对角线构成的画面,吸引 观众眼球。最令人叫绝的是, 设计者将一颗脱离弹筒的炮弹 在视觉流程上做了反向处理, 蛇人感受到深刻的内涵和一目 了然的视觉传达效果。
一、异质同构原理的运用(书本P104)
其要点是借助一个基本形态,在保持基本形原来主要 特征的前提下置换新的元素以完成再创造。(也就是 把局部或者内部变换了,产生新的效果和意义) 这种表现手法,虽然物与形之间结构不变,但逻辑上 的张冠李戴却使图形产生了更深远的意义。
异 质 同 构
京王百货宣传海报,1975年
小结: 福田以简洁单纯和人性化的图形语言来展现他的视觉世界 。因此,他使用最为简明的线、面造型,选择最有效的色 彩表现形式,舍弃一切没有必要的视觉元素,使其作品主 题释放出简洁明快,又具有视觉引力的特性。 福田的设计作品紧扣设计主题,富于幽默情趣,引人入胜 。对任何创作主体他都拿捏得恰如其分,看似简洁,却耐 人寻味;看似变化多端,却突显了一种严谨的连续性;看 似荒谬,却透出一种理性的秩序感。无论是其在视错觉原 理上的精确把握,还是在异质同构上的出奇制胜,甚或是 其一贯幽默诙谐风格的传承,都毫不例外的突显其设计智 慧。他的每一幅作品都能使人产生新、奇的联想,给人以 人性化、哲理性和出人意料的视觉体验。这些都充分显示 了这位国际平面设计大师对图形语言驾御的游刃有余。福 田的设计理念及其设计作品所取得的成就,为平面设计后 来的探寻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源和无限的创造启迪。
1987年福田繁雄招贴展
1999年福田为日本松屋 百货集团创业130周年的 庆祝活动设计的海报( 图9),在同一画面中呈 现两个视角不同的人形 ,一个是仰视的角度, 一个俯视的角度,由此 产生了视觉的悖论,从 而带来视觉趣味。
日本松屋百货招贴,1999年
三、矛盾空间的运用
矛盾空间通常是利用人们视点的转换和交替,在二维平 面上表现三维立体形态,但在三维形态中又显现出模棱 两可的视觉效果,从而造成空间的混乱,产生了介于两 种状态之间的空间状态。创造出神秘而不可思议的视觉 世界,使观者在趣味中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