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2020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2020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2020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目录学院概况 (1)第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3)一、毕业生生源情况 (3)二、毕业生规模及结构 (3)三、毕业生就业率 (9)第二部分毕业生就业状况及质量分析 (11)一、毕业生毕业去向 (11)二、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情况 (11)三、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情况 (12)四、毕业生考研情况 (13)五、毕业生就业质量情况调查 (16)第三部分毕业生就业工作举措 (19)一、立足内涵建设,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19)二、完善组织保障,就业工作体系科学合理 (22)三、强化综合施策,就业管理服务成效显著 (25)第四部分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30)一、毕业生就业状况稳定、考研升学整体较好 (30)二、毕业生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意愿较高 (31)第五部分就业反馈及工作思考 (33)一、毕业生就业反馈情况 (33)二、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 (35)三、就业工作思考 (36)学院概况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安徽师范大学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全日制本科高等学校。

安徽师范大学是安徽省建校最早的高等学府,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大学、安徽省委省政府优先建设的综合性大学和安徽省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安徽师范大学师资、学科、管理、品牌等方面的优势是皖江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支撑与可靠保障。

学院位于安徽省芜湖市九华北路171号,毗邻芜湖市风景秀丽的龙头山、凤鸣湖风景区。

校园绿树成荫,繁花似锦,文化气息浓郁,是莘莘学子读书治学、修身养性的理想场所。

学院秉承安徽师范大学“厚重朴实、至善致远、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精神和“厚德、重教、博学、笃行”的优良传统,充分发挥独立学院的办学活力,以“厚德、开物、自强”为院训,倡导“诚信、勤奋、团结、博爱”的价值观,着力培养“明明德、厚基础、强技能”的应用技术型人才。

学院独立颁发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毕业证书和学士学位证书。

学院现有在校生8882人。

办学以来,学院以高水平的师资、规范的教学、严格的管理、优质的服务以及多彩的校园文化,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在艾瑞深、武书连分别公布的大学排行榜中,我院综合实力连续四年位居全省独立学院前列。

在2019年艾瑞深校友会公布的师范类排行榜中,我院居全国师范类独立学院排名第八。

学院现设人文与传播系、外语系、经济系、管理系、电子工程系、化学工程系、视觉艺术系、音乐系、体育系、学前教育系10个系,并设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部、实验中心、图书馆(并共享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全部馆藏资源)。

学院高度重视学生素质拓展与创业创新能力的培养,现建有6个省级特色专业,省级一流(品牌)专业1个,省级一流本科人才示范引领基地1个,5个省级教学团队和152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和就业基地。

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大赛、全国电子专业人才设计与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计算机设计大赛、安徽省动漫大赛、安徽省高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等省部级比赛中,皖江学子均获得优异成绩。

近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3%左右,近五年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均达10%以上。

多年来,一批优秀毕业生或在全国各地建功立业,或在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大学、同济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外交学院、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英国约克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学习深造。

“舟大者任重,马骏者远驰。

”为迎接高等教育蓬勃发展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全院教职工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紧紧围绕“全省领先、全国有影响、特色鲜明的高等学校”的建设目标,以“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情育人和全面育人”为思路,以“革故鼎新,笃学尚行,上善若水,自强不息”为精神,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建设,精心构建皖江学子全面成长的平台,以托起每一位有志学子心中的梦想,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和“美好安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第一部分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一、毕业生生源情况2020年,学院2450名毕业生中,安徽省2399人,福建省18人,江苏省18人,浙江省11人,河南省3人,江西省1人,本省和外省学生数占毕业生数的比例见下图:图12020届毕业生生源情况分布图二、毕业生规模及结构(一)毕业生分专业人数2020年我院共有10个系39个专业,2450名毕业生,各专业毕业生数见下表:表12020届各专业毕业生数一览表序号系别专业名称学生人数1人文与传播系汉语言文学1422汉语言文学(专升本)59 3新闻学47 4广播电视学56 5广告学38 6秘书学607外语系英语1388俄语32 9日语4310经济系经济学8311金融工程43 12会计学117 13财务管理11314管理系家政学3715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69 16市场营销44 17物业管理25 18物流管理50 19电子商务53 20旅游管理88 21旅游管理(专升本)5922花津校区应用化学6323自动化6124电子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962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6 26软件工程64 27网络工程42 28数字媒体技术42 29学前教育系学前教育7530视觉艺术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3431动画59 32影视摄影与制作31 33美术学87 34摄影30 35视觉传达设计32 36环境设计65 37产品设计32 38服装与服饰设计31 39音乐系音乐学4640体育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5941舞蹈表演39合计2450从表中可以看出,毕业生超过100人的专业有4个,分别是:汉语言文学(142人)、英语(138人)、会计学(117人)、财务管理(113人),这4个专业毕业生数占毕业生总数的20.82%,其他专业毕业生数共占毕业生总数的79.18%。

具体分布情况见下图:图22020届各专业毕业生数占毕业生总数比例分布图(二)毕业生男女生比例2020届毕业生中,共有男生684人,占总人数的27.92%,女生1766人,占总人数的72.08%,男女生性别比为1:2.58,各专业分布情况见下表:表22020届各专业毕业生男女生人数比例一览表序号专业名称男生人数女生人数男女比1汉语言文学181241:6.892汉语言文学(专升本)12471:3.923新闻学9471:5.224广播电视学4341:8.55广告学17431:2.536秘书学5421:8.4 7英语111271:11.55 8俄语5271:5.4 9日语7361:5.14 10经济学38451:1.18 11金融工程16271:1.69 12会计学141031:7.36 13财务管理16971:6.06 14家政学0370:37 15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26431:1.65 16市场营销13311:2.38 17物业管理8171:2.13 18物流管理15351:2.33 19电子商务18351:94 20旅游管理12761:6.33 21旅游管理(专升本)24351:1.46 22应用化学14491:3.5 23自动化42191:0.45 24电子信息工程55411:0.75 2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4321:0.94 26软件工程34301:0.88 27网络工程4381:9.5 28数字媒体技术10321:3.2 29学前教育5701:14 30戏剧影视美术设计10241:2.4 31动画23361:1.57 32影视摄影与制作11201:1.82 33美术学14731:5.21 34摄影11191:1.73 35视觉传达设计10221:2.2 36环境设计24411:1.71 37产品设计13191:1.46 38服装与服饰设计10211:2.1 39音乐学10361:3.6 40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5271:0.13 41舞蹈表演10291:2.9合计68417661:2.58根据上表所示,除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1:0.13)、自动化(1:0.45)、电子信息工程(1:0.75)、软件工程(1:0.88)、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0.94),其它专业中男生数均低于女生。

(三)毕业生政治面貌情况2020届毕业生中,中共党员或中共预备党员数为278人,共青团员2142人,群众30人,所占比例见下图:图32020届毕业生政治面貌情况图示(四)毕业生民族情况2020届毕业生中,汉族学生数为2436人,少数民族(回族)学生14人,比例见下图:图42020届毕业生各民族比例情况图示(五)城乡毕业生数情况2020届毕业生中,城镇学生数为934人,农村学生数为1516人,城乡家庭毕业生比例见下图:图52020届城乡家庭毕业生比例情况图示三、毕业生就业率截至2020年8月31日,我院2020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83.88%,4个专业就业率达100%,另有14个专业就业率达到90%以上。

各系、各专业就业情况见下表:表32020届各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情况一览表序号系别专业名称毕业生数就业人数就业率1人文与传播系汉语言文学1425135.92%2汉语言文学(专升本)593559.32% 3新闻学473880.85% 4广播电视学564580.36% 5广告学382976.32% 6秘书学605998.33%7外语系英语13810978.99%8俄语322887.50% 9日语433990.70%10经济系经济学837185.54%11金融工程434297.67% 12会计学11710186.32% 13财务管理11310088.50%14管理系家政学373286.49%15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694362.32% 16市场营销443681.82% 17物业管理2525100.00% 18物流管理504590.00% 19电子商务534381.13% 20旅游管理887180.68% 21旅游管理(专升本)595593.22%22花津校区应用化学635180.95%23自动化614675.41%24电子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968689.58%2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65786.36% 26软件工程645382.81% 27网络工程423788.10% 28数字媒体技术423992.86% 29学前教育系学前教育756485.33%30视觉艺术系戏剧影视美术设计343397.06%31动画595796.61%32影视摄影与制作312993.55%33美术学878698.85%34摄影3030100.00%35视觉传达设计3232100.00%36环境设计656498.46%37产品设计323196.88%38服装与服饰设计3131100.00%39音乐系音乐学464393.48%40体育系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595288.14%41舞蹈表演393794.87%学院2450205583.88%图62020届各专业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图示第二部分毕业生就业状况及质量分析一、毕业生毕业去向我院2020届2450名毕业生中,36人到国有企业就业,17人到三资企业就业,48人到党政机关及事业单位就业,67人到中小学教育单位就业,3人到医疗卫生单位就业,参加三支一扶项目1人,参加西部计划1人,考取特岗教师10人,233人考取国内硕士研究生,11人出国留学,13人参军入伍,24人自主创业,1591人到其他企业就业,暂未就业395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