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卢沟桥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的一丝感悟
267827104839
xxx年xx月xx日,参观了卢沟桥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宛平城外卢沟桥,坐落在永定河上,曾因《马可·波罗游记》而闻名世界,是世界上最为壮观的桥梁之一。
然而“卢沟桥事变”的发生,使它具有了沉重的历史意义。
踏上卢沟桥,看着凹凸不平的旧桥面和残破的石狮子,仿佛在无声地向我们讲述着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
“梁之字,用木跨水,今之桥也。
”桥本是专指跨水行空的道路,它可以阻挡洪水猛兽,但阻挡不了敌人的铁骑;它可以扛住狂风暴雨,但抗不住敌人的枪林弹雨。
桥上威风凛凛的公狮子和与子女嬉闹的母狮子,亦未能阻拦侵入它们领地的敌人,因为它们被困住了,犹如闭关锁国的旧中国,自缚了手脚,只能发出无声的、不甘的咆哮,只能任人宰割。
最终敌人跨过它们受伤的躯体,兵临宛平城下,中国由此进入了长期的、艰难的、痛苦的全面抗战时期。
“卢沟桥事变”用血的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弱小只能被欺凌。
因此,我们要贡献自己的力量,让中国这头雄狮重整雄风。
宛平城内的抗战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历史的大型综合性专题纪念馆。
进入展馆,仿佛走进了昔日的战火之中。
从卢沟桥事变,到东北三省沦陷,到国共合作,到南京大屠杀,到抗战的各大战役,直到日本无条件投降,我们看到了自己落后挨打的惨痛,看到了全国上下一致抗战的团结,看到了我们从挨打到反攻胜利的激动。
沉浸在历史中,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我看到了许许多多年轻的面孔,他们为了国家的兴亡,用各自的方式加入到抗战中来,抛头颅、洒热血,许多人为了救中国而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诠释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作为同样二十多岁甚至比他们还大的当代青年人,我们扪心自问我们可以向他们一样为了国家而献出自己的一切吗?当然很多人会说:“如果我也处在那样的年代,我也可以,甚至更好。
”但是事实是这样吗?在我们每天为了社会上各种不公、各种不良现象而抱怨时,为了自己的利益而耍尽各种手段时。
我们是否会想到,这是处于和平年代,我们才会有时间去看到这些、发现这些、关心这些,而这种代价则是建立在无数的为之奋斗的年轻生命之上的。
他们为了我们现在所处的和平年代,无私地献出了他们宝贵的、年轻的生命。
而我们则要明白这种和平的来之不易,要肩负起守护这片和平天地的使命,要与那些破坏这种和平,污染这种和平的敌人作斗争,我们要为下一代、下下一代提供更加祥和、公平的生存环境,我们要团结各族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更要记得战争是残酷的,不论是对敌人还是我们自己,发起战争是容易的,但是要想结束战争付出的代价是无法估量的,因此,我们要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