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教师缓解心理压力的策略

浅谈教师缓解心理压力的策略

目录
摘要 (2)
关键词 (2)
正文...................................................2-8 要学会在工作中寻找快乐 (3)
要学会与同事和睦相处 (4)
要学会平衡自己的情绪 (6)
参考文献 (8)
浅谈教师自我缓解心理压力的几种策略
摘要:
近些年,教师由于心理压力而导致的师源性心理问题比较突出。

如何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从而有效减少师源性心理问题的产生,成为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

本文拟从教师自我调节的角度,介绍几种教师自我缓解心理压力的方法。

关键词:教师心理压力自我缓解策略
正文:
近些年来,由于师源性心理问题而导致的学生心理障碍,如厌学情绪、注意力障碍、学习焦虑、学校恐怖、自卑孤僻等心理问题屡有发生。

师源性心理问题已经成为威胁青少年身心健康的潜在危机。

而早在2005年,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的调查就表明:75.6%的初中教师、72.5%的高中教师和70.9%的小学与幼儿园教师压力较大;近30%的教师存在严重的工作倦怠,近90%存在一定的工作倦怠;40%的教师心理健康状况不佳。

研究证明,只有当教师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较高时,
教师才能顺利而有效地适应教育环境,以良好的心态正确对待和处理师生关系,才能减少学生的师源性心理伤害的发生,促进学生的身体、心理以及社会行为全面、协调、健康的发展。

因此,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是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也是减少师源性心理伤害的有效措施。

那么,如何有效减轻教师的心里压力,从而减少因师源性心理问题而给学生带来的伤害呢?我想从教师自身的角度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一、要学会在工作中寻找快乐
工作,几乎占据了我们生命中二分之一。

生活幸福不幸福与工作是否幸福是休戚相关的。

调查结果显示,教师群体的工作幸福指数处于中等偏下状态,而且在工作中负面情绪体验比较多,包括无奈、痛苦、担惊受怕、气馁、埋怨指责等。

这些情绪直接影响到教师的身心健康,使得相当一些教师出现失眠、心悸、头晕现象,严重影响了教学工作的正常进行。

排解工作压力我认为应当从三个方面来做:一是树立我工作、我快乐的积极心态。

境由心生,其实工作的成败,很大意义上是一个心态问题。

如果视工作为享受,那么我们就会努力去享受,然后努力地工作,取得满意的结果,从中又得到成就感,获得另一种快乐,于是便成了良性循环。

如果有些人视工作为劳役,当作一种痛苦的历程,便会心生不满,万事抱怨,不止对别人怨恨,亦对自己怨恨。

烦恼忧愁,说白了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整天郁郁不得志地
生活下去,难道干一行就要痛恨一行?从去办公室开始,就盼望着下班,周一盼着周末,周末再盼着放假?如此盼下去,大概要盼到人生尽头,也就终于不用工作了。

人生注定了要工作,幸运一点的,选择一份自己喜爱的工作,然而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不是每个人都能那么好运。

喜欢摄影的人,不一定能成为摄影师;喜欢写文章,不一定能成为作家。

著名土壤学家、两院院士石元春喜欢文学、历史,然而却当了农学家,最近他提出“种出一个大庆油田”来。

我们应当快乐工作,工作快乐,这是积极乐观的一个口号,也应该是我们的行动。

二是学会寻找工作中的乐趣。

每一个行业都有它的特点,做每一行也都有不同的快乐。

如果是一个医生,就会有帮人消除痛苦的快乐。

如果是一个音乐家,就会有被人们欣赏的快乐。

教师的工作就是和学生打交道的,我们的快乐就是要帮助孩子成人成才,从家长、学生那里感受到作为教师的快乐。

我们应该在日常工作中不断搜寻乐趣,找寻到自己工作中独特的乐趣。

当在课堂上看到学生认真听讲时,当犯错的学生因为你的帮助改正了错误时,当学生家长因为孩子的进步而对你由衷感谢时,当读到学生寄来的一封封饱含真情的信件时······,我们就会发现,当一名人民教师,崇高而快乐。

二、要学会与同事和睦相处
好的工作环境对教师有效缓解心理压力非常重要。

因为我们不是生活在真空里,除了课上课下和学生打交道外,还需要和同事之间交流思想、心得,探讨教学方法。

同事之间的交流不仅是促进教学提高的有效手段,也是相互排解心理压力的有效途径。

所以我们应当学会和同事和睦相处,共同进步。

一是要正确认识自己。

了解自己是心理健康的主要原则,教师不仅要了解自己的优点,更要承认自己的缺点。

工作中不要以己之长比人之短,而是多学习其他人的长处,努力去改进自己的缺点。

有的教师由于专业功底不够或基本功不扎实,在岗位上屡屡受挫,就更应该承认现实,虚心向业务上强的同志学习请教,悉心听取其他教师的指导,这样个人才能有新的改变,有新的收获。

当然我们对于自身的缺点,也不必过分指责自己,勇敢面对、认真改正才是正确的选择。

二是要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树立“与人为善,与人为伴”的思想,既不把自己的标准强加于人,也不在背后议论、诽谤别人,还要不在乎别人给自己贴的“标签”。

正确看待别人对自己的评说,做到闻过则喜、闻过则改、见贤思齐、扬长补短。

学会换位思考,对待别人的错误要学会大度,学会谦让,多为他人着想,允许他人犯错误,积极主动地搞好与同事之间的关系。

我们要在工作中学会欣赏别人,善于发
现别人的长处、优点和特色,对比自己的差距和缺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

三要学会化解同事间的矛盾。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教师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紧张而不友好的人际关系会给教师带来一定的心理压力。

然而,同事之间由于性格、爱好的不同,难免会发生这样那样的矛盾,此时如何及时化解矛盾就显得非常重要。

同事相处,是一门学问。

我认为有了矛盾,首先面对误会和矛盾,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同事之间不该互相求全责备。

同事之间,是合作伙伴,是工作战友,大可不必剑拔弩张,睚眦必报。

俗话说,十年修得同船渡,能在一起共事,是难得的缘分。

如果能够成为朋友,并肩攻坚克难,彼此精诚合作,才能促进事业腾飞。

其次应该做到尽早沟通,把矛盾尽量化解在萌芽状态。

如果相互之间明争暗斗、尔虞我诈,就会演绎成窝里斗或内讧之类的闹剧,既贻笑大方,又拖了工作后腿,自己更是每天处于怨恨和算计之中,身心疲惫,寝食难安,不利于自身心理压力的缓解。

三、要学会平衡自己的情绪
人生旅途经常会出现一些坎坷、挫折和大大小小的不顺利。

我们的工作、生活中也经常会遇到很多让我们心里不平衡的事情。

但是为了自身的健康,教师应当学会平衡自己的
情绪。

因而有意识地培养锻炼自己,学会一些平衡情绪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一是要学会合理宣泄。

面对工作压力采取的攻击行为,产生的抵触、抑郁情绪都是不理智的,不仅会伤害他人,还会伤害自己。

此时我们可以找自己的至友、亲人倾诉,让他们给我们出出主意、想想办法,即使是亲人不能给我们想出好的办法,我们说出来至少也在客观上也能减轻我们内心的压抑和不快,缓解心理上的负担。

二是要学会自我放松。

教师要培养自己工作之外的兴趣、爱好,即使工作再忙,也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来休闲娱乐,要注意劳逸结合。

遇到不愉快的事暂且把它放在一边,可以去听音乐、看球赛,锻炼身体,等你做完这些事后,会发现压力小了,心情好了,办法可能也就有了。

三是要学会自我激励。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相信自己,机会终究会有,是金子总会要发光。

只要自己不懈努力,一定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同时教师这一职业特点决定了工作的成与败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和长效性,我们要学会以平常心来对待眼前的得与失。

从事教育就要淡泊名利,以苦为乐,甘于奉献。

荣誉与奖励并不能代表工作成效的全部回馈,真正的收获是学生的成材,是学生在一生中给予你的尊敬与爱戴。

教师自身缓解心理压力的方式还有很多,每个人可以找
到适合自己的方式,正视生活和工作中的挫折和困难,调整好心态和情绪,不断进取,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始终保持一种健康、乐观、向上的心态,珍惜、热爱自己的工作,真正做到做到劳逸结合,保持身心健康。

人生中既有阳光,也有风雨,这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法则。

只要我们能够保持一种乐观的心态,生活的美好就一定会在前方展现。

参考文献:
1、《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8年02期
2、潘菽主编:《教育心理学》
3、李新主编:《心理学原理》
4、刘恩允:《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5、郭言坤:《教师心理保健的思路与方法》教学与管理2003年02期
6、吴思孝:《教师心理健康现状分析及调整策略》教育探索2003年05期
7、《心灵绿荫——教师心理自助手册》武汉出版社2005年
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