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PICC的置管、维护及常见并发症
PICC的置管、维护及常见并发症
穿刺时并发症
穿刺时并发症
PICC置管后并发症
• • • • • • • • • 静脉炎 穿刺点感染 深静脉血栓形成 手臂肿胀麻木 导管移位与脱出 导管堵塞 穿刺点渗液 接触性皮炎 导管破裂或断裂
并发症的出现不 是必然的,它可以通过 医护人员的努力而得到 有效改善!
正确使用透明敷料的手法
一、要点: 1、无张力垂放(单手持 膜) 2、敷料中央对准穿刺点 3、贴膜区域无菌干燥
更换输液接头
步 骤
•
使用无菌技术打开输液接
头的包装,用生理盐水预冲
输液接头
• 反折导管延长部分关闭导管,避免气栓,取下 旧输液接头 • 用酒精棉球(不可过湿),用力正反摩擦连接 器螺旋部分,消毒15秒(10-15圈) • 连接新的输液接头,妥善固定
更 换 敷 料
• 目的:预防感染 • 频率:
• 1、置管后第一个24小时应更换敷料。 2、透明敷料至少7天更换1次,纱布敷料至 少2天更换1次,透明敷料之下放置纱布敷料 应被视为纱布敷料,应每2天更换一次。 3、如果敷料的完整性受损或者渗液、渗血、 分泌物,贴膜被污染(或可疑污染)、潮湿、 脱落或卷边等为危及导管时 ,应及时更换。
• 体温有无变化
• 导管滴速 • 导管穿刺处刻度 • 敷料情况 • 定期测量上臂臂围
提问
1. PICC封管应选择什么规格的注射器?
2. PICC封管应采用什么方式封管? 3. PICC置管为什么要测量臂围?
PICC常见穿刺时并发症
穿刺部位渗血 、 血肿 损伤或刺激神经 送导管困难 导管异位 刺破动脉 穿刺困难 心率失常 空气栓塞 拔导丝困难
更 换 敷 料
步 骤
•
贴透明贴膜 时,先沿导管边 缘捏压贴膜,使 导管与贴膜粘贴, 然后向两边抚平 贴膜,使导管、 皮肤、贴膜三者 合一
更 换 敷 料
步骤 • 如果病人对透明 贴膜过敏或皮肤 较脆弱,可用果 胶型皮肤贴膜
边撕边框(外膜)边按压贴膜
更 换 敷 料
步骤
• 第一条胶布固定导管与透明敷贴相接处
冲管与封管
方法 脉冲冲管 推—停—推—停 有节律地推动注射器活 塞,推一下,停一下,使 盐水产生涡流,冲刷干净 储液槽及导管壁 正压封管 当生理盐水剩下最后12ml时,为维持系统内的 正压,应边直推注射器的 活塞边分离注射器
冲管与封管
脉冲与直冲比较
脉冲:产 生正、负 压形成涡 流,可有 力地将粘 在导管壁 上的内容 物冲洗干 净
冲管与封管
常规PICC及CVC封管液的配置: 0.9%氯化钠100ml+肝素钠1ml(半支)
留置针封管液的配置: 0.9%氯化钠100ml+肝素钠1/4(0.5ml)或 直接用0.9%的氯化钠3至5ml封管
冲管与封管
封管方式(SASH)
• • • •
S— 生理盐水 A— 药物注射 S— 生理盐水 H— 肝素溶液
冲管与封管
冲 管 时 刻
输液中: 在给予浓度高的药物(如脂 肪乳或血及血制品后),应 立即取20ml生理盐水冲洗导 管后,再输注其它药物,否 则可能会引起导管堵塞。 一定要手动脉冲冲管+正压封管再 接下一组输液,不能直接接其它液体或 靠重力静滴方式冲管!!
冲管与封管
注射器的选择
•
PICC必须使用≥ 10ml的注射器。 小于10ml的注射器可产生较大的压力,如 遇导管阻塞可致导管破裂。
更 换 敷 料
步 骤
• 络合碘待干,将导管摆放成“?”“U”或 “S”状,导管固定因人而异,避免导管在任何 部位造成死角或患者手臂弯曲造成导管损伤
更 换 敷 料
步 骤
X
√
更 换 敷 料
步 骤
• 无张力粘贴透明贴膜,透明贴膜以穿刺点为中心,下缘与 导管圆盘下缘平齐。应用10×12cm透明大贴膜。
冲管与封管
冲 管 时 刻
输液前: 用10-20ml生理盐 水以连续脉冲方式 冲管 ,确认导管 通畅后再输液。
注意:抽回血后, 要避免血液残存、 粘附在导管壁内, 引起堵管及形成 血栓
输液后: 用10-20ml生理盐 水以连续脉冲方式 冲管,当剩余最后 1-2ml盐水时,进行 正压封管。 (即脉冲冲管+正压 封管)
更 换 敷 料
步骤
第二条胶布二折蝶形交叉固定导管
更 换 敷 料
步骤
第三条胶布覆盖第二条
更 换 敷 料
步骤
第四条胶布固定肝素帽
更 换 敷 料
步骤
• 整理用物,脱无菌手 套、洗手 • 向病人交待注意事项 • 在执行单上签名及时 间 • 填写PICC维护记录单 • 填写长期护理手册
注意事项
直推:水柱 只能在导管 中心流动, 无法冲洗导 管壁,容易 造成导管腔 狭窄而堵塞 导管
更换输液接头
• 目的:把由于过度使用肝素帽而引发的 潜在感染的危险降到最低
• 频率:
–每7天一次
–有血液残留、松动或破损时
–每次经由肝素帽取过血后
–不管什么原因取下肝素帽后
更换输液接头
• 建议使用正压接头 -----可以减少回血 • 使用肝素帽时,从针头进入的药物颗粒或橡胶颗粒, 容易损伤导管或形成栓塞
二、操作三步曲: 1、捏导管突起 2、抚压整块敷料 3、边撕边框边按压
张力性损伤
留置针正确贴膜手法
使用高举平台法固定接头
管路压出的血泡
感谢聆听!
禁止使用小于10ml的注射器冲管给药 禁止将胶布直接贴于导管上 禁止将导管体外部分人为地移入体内 禁止将连接器打开后重复安装使用 不能用于某些造影检查时高压注射泵推注造影剂
不能将导管放在贴膜外,避免导管损伤后细菌进入体内
不能用含有血液和药液混合的盐水冲洗导管
留置过程中的观察
• 穿刺点有无红肿、硬结、疼 痛、渗出物 • 置管肢体有无红肿、疼痛
建议使用一次性冲管装置
冲管与封管
封管液浓度
• 小儿: 0 -10 u/ml稀 释肝素液 (一支12500u肝素加入 1250ml生理盐水中)
• 成人:10- 100u/ml稀 释肝素液 (一支12500u肝素加入 125ml生理盐水中)
封管液量
• 小儿为0.5—1ml • 成人为1—2ml
为了达到适当的肝素化, INS推荐 封管量 =(导管容积+附加装置)×2
4、更换贴膜应自下向上,由外向内顺着皮
肤撕取,注意切勿把导管拔出。
更 换 敷 料
准备用物
络合碘 酒 精 无菌手套 输液接头
手消毒液
棉签 生理盐水 无菌换膜包 抗过敏胶布
软尺
无菌 透明贴膜 无菌胶布 注射器
更 换 敷 料
步 骤
• • • •
核对医嘱,PICC维护手册 洗手,戴口罩 备齐用物,核对床号、姓名 测量臂围并记录 方法:手臂外展90°,位于 肘窝上 10cm的部位测量。 所有的医护人员都以一种方 法测量,如果臂围增加2厘 米或以上,这是发生血栓的 早期表现,应特别注意。
PICC简介
• PICC全称: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经外周静脉 置入中心静脉导管。 • PICC的定义:由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 管,导管尖端定位于上腔静脉的导管。用于为患者提供长期的静脉输液 治疗。 • PICC 经外周静脉置入的中心静脉导管,20世纪80年代在国外应用于NICU 和需中长期家庭护理的患者中。20世纪90年代后期,美国BD公司引入中 国,广泛用于肿瘤化疗、成人术后肠外营养和早产儿营养通路的建立等 方面。
更 换 敷 料
步 骤
• 消毒方式:以穿刺 点为中心环形消毒 • 消毒范围:上下直 径10cm,两侧至 臂缘
• 酒精消毒 • 用无菌纱布包裹导 管外露接头部分,轻 轻将导管提起,用酒 精棉球消毒距穿刺点 0.5cm以外皮肤3遍 (第一遍顺时针,第 二遍逆时针,第三遍 顺时针)
更 换 敷 料
步骤
• 络合碘消毒 • ① 络合碘消毒方法 及范围同酒精 • 注:络合碘棉球消毒 穿刺点时,要在穿刺 点按压片刻 • ② 消毒导管外露部 分及接头,正反交替
PICC导管 穿刺处
心脏
PICC置管方法
• PICC适应症: • 1、需长期静脉输液的病人。 • 2、使用对外周静脉刺激和损伤较大的药物,如化疗药、甘露醇、高 渗药液、强酸、强碱药物、全胃肠外营养(TPN)等。 • 3、缺乏外周静脉通路。 • 4、家庭病床的病人 • 5、早产儿 • 禁忌症: • 1、严重凝血功能异常者 • 2、穿刺部位有感染或损伤 • 3、插管途径有放疗史、血栓形成史、外伤史、血管外科手术史 • 4、乳腺癌根治术和腋下淋巴结清扫的术后患者 • 5、上腔静脉压迫综合症者 • 6、血栓性静脉炎、上腔静脉置管透析者、安装起搏器者。
血管的选择
• 首选贵要静脉:前细后粗、静脉瓣少、当上肢与躯体垂直时是到达上 腔静脉的最直接通路 • 次选肘正中静脉:汇入贵要或头静脉 • 末选头静脉:表浅、暴露好、前粗后细、有分支、静脉瓣多、在腋下 有夹角 • 解剖路径:贵要静脉→腋静脉→锁骨下静脉→无名静脉→上腔静脉 • ↑ ↑ • 肘正中静脉 ↑ • ↓ ↑ • 头静脉 • 穿刺点选择:首选右侧上肢穿刺(左侧易进入对侧锁骨下或颈静脉和 奇静脉)。肘下两横指处与肘上两横指处进针最佳 • 置管操作过程略。
血管的选择
肘正中静脉 头静脉
贵要静脉
下颌后V前支
颈外静脉 面静脉 颈内静脉
PICC置管维护
维护的主要内容
• 冲管与封管 • 更换输液接头 • 更换敷料 • 留置导管期间的观察 • 档案管理
冲管与封管
• • • • • • 目的:保持导管通畅 频率: 每次静脉输液、给药前后 治疗间歇期每7天一次 输注血液或血制品及抽血后 输完大分子后(如TPN、脂肪乳、 甘露醇、 50%GS 等) • 前组液体快+后组液体慢,连续输液>12h (如化 疗泵) ,每12h一次, • 导管有回血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