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营养需要与饲养标准
一、衡量需要量的指标
1.增重及产品产量 2.养分沉积量或产出量 3.理化指标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一、衡量需要量的指标
不同指标的结果不同,如仔猪Try需要量,
应综合多指标确定。
表1
指标
按不同指标确定的仔猪色氨酸需要量
增重速度 0.069 乳蛋白 0.074 氮沉积 0.082 血液含量 0.063
观测指标:饲养试验日增重、采食量、FCR、血清尿素氮、
甘油三酯和胆固醇含量;消化试验能量、DM、N、粗脂
肪消化率;N平衡试验摄入N-粪N-尿N=存留N。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观测指标结果分析
饲粮消化能浓度与肥育猪生产性能、消化代谢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关系 90 86.57 80 82.69 80.9 81.3 89.19 81.6 91.36 86.9 89.88 82.9 89.83 86.8
30
血清尿素 (0.1mMol/L)
13.18
14.39
14.79
15.2
消化能 (MJ/kg)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三、应用
饲养标准在实践应用中具有二重性: 科学性与灵活性。
1、饲养标准的科学性 2、饲养标准的灵活性
(1)动物因素 (2)饲料因素 (3)其他因素(生产效益等)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料重比 (F/G*10) 日增重 (10 g/day)
70 62.3 55.6 51.59 61.2 55.8 51.27 51 46.57 50.16
60
干物质消化 率 (%) 氮沉积效率 (%) 血清TG (0.1mMol/L)
50
51.44 47.6 44.75
40 31.4 22.8 13.59 31.6 26.1 20 32.5 23.2 13.99 31.3 25.4 31.2 30 30.3 28.7
二、研究方法
2、析因法
根据“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分开的原理, 分别测定维持需要和生产需要各项指标中养分的 需要情况(剖析每项内容),最终将各项需要之 和计算为畜禽的营养总需要量。
养分总需要量=维持需要+生产需要
R=aW
0.75+cX+dY+eZ+
……
X,Y,Z……:
c,d,e……: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相关主管部门向外界公布发行,这种系统的营
养定额及有关资料统称为饲养标准。
简言之,即特定动物系统成套的营养定额
就是饲养标准,简称“标准”。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理解:某种动物在适宜环境条件下,保持身体健康,正
常发育和获得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养分的最低需要量。
种类:以动物划分为猪、禽、奶牛、肉牛、宠物、鱼和
0.88 0.74 0.54 0.50 105 110 6.0 4. 0 0.14
0.74 0.58 0.36 0.30 105 110 6.0 4.0 0.14
0.62 0.53 0.25 0.22 70 70 4.5 3.0 0.14
0.55 0.48 0.20 0.19 60 60 4.0 2.0 0.14
产品中养分含量
饲粮养分的利用效率
析因法估计能量需要:
ME MEm
MEm:维持需要代谢能;
NE f Kf
NE p kp
NEf,NEp: 脂肪沉积、蛋白质沉积的净能, K:为代谢能转变为净能的效率
析因法蛋白质需要:
CP( g / d )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CPm CPg NPU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0 400
0.1 630
0.2 660 3.21
0.3 670 3.26
0.4 670 3.32
0.5 670 3.36
1.0 610 3.37
3.45 3.20
二、研究方法
• 优点
直接、客观,便于应用。
• 缺点
不能剖分构成需要的各种成分, 无普遍指导意义。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常量矿物质(g, %),微量元素(mg, mg/kg),VA和VD (IU) ,VE (IU, mg)和其他维生素(mg, ug)。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营养需要量表数值的规律
体重,养分的绝对需要量(mg, g/d);相对需要 体重,采食量,日粮养分浓度(%, g/kg, 体重,维持需要养分,饲料转化效率; 动物生长的连续性营养需要量应连续变化;实
也称营养需要量) 指动物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正常、健
康生长或达到理想生产成绩对各种营养物质
种类和数量的最低要求,它是一个群体平均 值,不包括一切可能增加需要量而设定的保 险系数。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一、概念
2、饲养标准(Feeding Standard)
是根据大量饲养实验结果和动物生产实践 的经验总结,对各种特定动物所需要的各种营 养物质的定额作出的规定,并经专家审定后由
15 1.5 0.05 0.30 17.5 0.50 0.44 0.74
10 1.0 0.05 0.30 11.0 0.35 0.61 1.43
8.5 1.0 0.05 0.30 8.0 0.30 0.69 1.90
7.5 1.0 0.05 0.30 6.0 0.30 0.80 2.50
•
假定:瘦肉率≥56%,公母混养猪群;自由采食; DM= 88%;玉米-豆粕日粮中各养分的总含量。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3.按体重表示:mg, g/kg BW(BW0.75),实验动物或动
物维持需要量。
4.按能量浓度表示:g/MJ ,
如67gCP/MJ ,饲料 蛋能比,鸡饲料标准中应用较多。
5.按生产性能表示:1kg标准乳需CP58g等。 计量单位:能量(Mcal, MJ/kg),蛋白质和氨基酸(g, %),
际生产中,畜群管理和饲料生产不可能频繁变动; 折中的办法分阶段饲养。
mg/kg);
量(mg, g/kg BW) ;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我国瘦肉型生长肥育猪饲养标准
体重 (kg) 3~8 8~20 20~35 35~60 60~90
消化能(MJ/kg) 粗蛋白 (%) 能蛋比(kcal/%) 赖氨酸 (%) Met+Cys(%)
饲养标准的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说明
介绍标准的研究方法,研究条件,标准特点,
使用方法及建议等。许多研究文献。
2、需要量
标准的主要内容(核心内容),供大家利用的 具体数值与应用范围。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营养需要量的表达方式
1.每头每天需要量:可确切定量,适用于饲料采食量 变化较大或实行限饲的动物(牛、羊和马)。每天在 不同生长阶段需要mg,g,IU等。 2.按日粮浓度表示:多以风干物质(DM= 88% or 90%) 为基础,表示日粮中各种养分的相对含量。适用于 自由采食或采食量相对稳定的动物(猪、禽和实验 动物),便于进行饲料配合和工业化生产。 例:动物每天的需要量(如猪20-50kg体重,日需钙 11.3g;或单位日粮中营养物质浓度(日粮钙 1.0%)。
0.49 0.43 0.17 0.18 50 50 3.5 2.0 0.14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我国瘦肉型生长肥育猪饲养标准
体重 (kg) 3~8 8~20 20~35 35~60 60~90
硒 (mg/kg) Na+Cl (%) VA (IU/kg) VD (IU/kg) VE (IU/kg) VK (mg/kg) VB1 (mg/kg) VB2 (mg/kg)
实验动物等。
应用:反映的是群体的最低需要量,而非个体最佳供给
量。使用时应根据具体畜群的生产性能调整,或为 特定的养殖条件设定保险系数饲养标准。
发展历史:Thaer (1809)的干草价Henry(1898)的
TDNNRC(1944)营养需要量我国猪和鸡饲养标准 GB(1986) GB(2004) 。
苏氨酸(%)
异亮氨酸(%) 色氨酸(%) 亚油酸(%)
14.02 13.60 21.0 19.0 160 170 1.42 1.16 0.81 0.66 0.94 0.75 0.79 0.64 0.27 0.21 0.1 0.1
13.39 17.8 180 0.90 0.51 0.58 0.48 0.16 0.1
泛酸 (mg/kg)
0.30 0.50 2200 220 16 0.5 1.50 4.00 12.0
0.30 0.30 1800 200 11 0.5 1.00 3.50 10.0
0.30 0.22 1500 170 11 0.5 1.00 2.50 8.0
0.25 0.19 1400 160 11 0.5 1.00 2.00 7.5
见前20
三、应用
3.主要饲养标准简介
(1) NRC(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 ARC(Agricultural Research Council)
(3)中国饲养标准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NRC与中国饲养标准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第二节
营养需要的研究方法
一、衡量需要量的指标 二、研究方法
返回23
和市场变化;
灵活调整,以适应 非典型条件下的营 养需要。
动物营养学理论教学课件
需要量确定试验案例
研究目标:52~90kg肥育猪DE需要量 试验设计:设计DE含量分别为13.18, 13.59, 13.99, 14.39,
14.79, 15.20 MJ/kg的6种日粮(保持DE与Cp, Lys, M+C比例 相同),进行饲养试验(6*2*5=60)和消化试验(6*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