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最新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最新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立意
• 任务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 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
•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 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1.从相异点入手,追因溯源。
• 有时材料中呈现的现象、事实、问题、 观点等相互之间存在相异点,审题立意则 应从这些相异点入手,追因溯源,寻找立 意切入点。
结束语
谢谢大家聆听!!!
15
• 漫画中呈现的是获得不同考分的学生受 到的奖惩。这一组四格漫画,有对比,有 变化,考生应在对比与动态变化中寻找立 意的突破口。
• 获得满分与获得61分的,都获得了香吻,不 同层次的分数获得一样的奖赏;得98分的与得55 分的,将近满分的与快要及格的,却都获得了掌 掴。何以如此?家长的评价标准及其动机使然。 唯分数论英雄,自然不可取。陟罚臧否,是教育 的艺术。奖与惩,终极目标是为了促进孩子的发 展与进步。孩子学业成绩不可能永远是持续前进 的,不可能永远满分,起伏变化,是必然的,而 若仅以分数高低来实施奖惩,视野未免狭窄。由 于接受能力、环境影响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孩子 成绩暂时落后,未能及格,也不可只是施予简单、 粗暴的体罚,就可了事;而应细水长流、从长计 议。
• 三是带有明显的驱动任务。这些驱动任务包括文 体、内容、思维、对象,考生要根据这些任务来 写作,而不能脱离这些任务;非全国卷没有这样 的任务。
“传统型”与“任务驱动型”议论文写作的主要矫正点对照 表
顺序 比较点
主要矫正点
矫正方向
1 说理
空泛议论
就事论事、议不离事
要求
(从材料理出话题或 观点后,脱离材料纯
• 一是作文材料本身是有争议性的实事或时事;而 非全国卷或是一句名言、或是一个寓言、或是一 首诗,里面蕴含一些道理。
• 二是材料尽可能体现时代价值观多元化这一特点, 公理婆理众说纷纭,要求学生就事论理,把理说 清,话道明,并且分析事件要贯穿写作始终;而 过去的非全国卷考生只要从材料中提出观点,材 料再无它用,这样易造成套作。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审题 立意
教学目标
• 一.明确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概念 • 二.明确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与传统型材料作文
写作的区别
• 三.明确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任务驱动内涵
一、什么是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张开同 志提出的一个概念。2015年和2016年高考全国卷 一、卷二考查的就是这种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这一类作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 2.内容驱动(写作内容的规定: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请你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阐 述你的看法。)
• 3.对象驱动 • (1)“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这一任务驱动决定
了不能离开事件,必须是“就事论事”,或“融理于 事”—— 不能“空泛”议论,即不能架空所给材料过度 泛化说理; • (2)“就其中某一个或某一群人的表现,表明你的态度, 阐述你的看法。”这一任务驱动决定了论述说理目标的指 向性,要有说理的对象意识,不能面面俱到——不能“广 泛”议论) • 4.思维驱动——争议的焦点(核心事件)讨论。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重在培养以下两方面的说理
1.说理方向:紧扣任务驱动对象,不停留在 简单粗糙的表态,分析事件背后人性善恶 的根源,挖掘潜藏于事的因果得失,寻找 改良社会的良药。
2. 说理原则:倾诉自己,聆听他人;深入分 析,表达善意;不在压倒,重在厘清。
“任务驱动” 内涵解读
• 1. 体式驱动(写成议论文,对文体、格式的规定。如 2015年全国卷要求写成书信体的任务指令 )
议话题)
(就事论事,呈现思维的深化—— 紧扣事件具体分析和解决问题,即
完成任务)
2 说理 面面俱到(广泛议论)
范围 (论的“点”多,但 没有一点说深议透)
专论一点 (集中精力论透一点)
3 说理 简单粗糙,轻易否定
态度
(简单论证、粗糙表 态、封闭的自圆其说)
文明交流
(入情入理不偏激、深入的理由阐 述、开放的文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