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 (1)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教案 (1)

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阐明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识记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理解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2. 能力目标:学会联系具体事例,分析文化继承与文化发展的关系,从而提高归纳与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自身体会,谈谈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利用教材提供的情景和问题结合“抛锚式”教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初步探究学习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内容,使学生正确把握文化传承中继承和发展的辩证关系,从而做出正确的文化选择,做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文化对一个国家、民族的重要性,增强主人翁意识和文化使命感。

【重点与难点】
重点:文化发展过程中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难点: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
【教学设想】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本课以学生所熟悉的韩庚的《世界看中国》音乐视频进入新课的学习,从总体上感悟到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两个方面。

接着以服饰文化具体以旗袍的发展这条线索,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出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并进一步深化如何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并将旗袍文化深入
挖掘、设计相关问题,根据学生的探究上升到宏观层面,总结归纳出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特别强调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重要作用。

这样设计既突破了教材的重点、难点,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使学生的知识得到丰富、认识得到更新、能力得到提升、情感态度价值观得到提高,提高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对待传统文化要批判地继承,正是因为文化在一代代传承中不断得到发展,才使中国有了今天的骄傲和自豪,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推开文化的大门,看一看文化如何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又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呢?
【讲授新课】
一、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板书)
【精准设“锚”——创设情境】
观看韩庚的《世界看中国》音乐视频(多媒体展示)
【精心抛“锚”——确定问题】
1、从视频中你能找出哪些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你有什么感受?
2、我们今天所讲的文化,是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原汁原味的照搬呢?
【精细释“锚”——自主探究】
学生活动:分组比赛,看哪一组找的最多(文化接龙,轮到哪一组说不出即为输),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回答做具体点评
【精练收“锚”——画龙点睛】
教师总结:今天的文化既继承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又在继承中使传统文化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由此看来,继承与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结论PPT展示)
(一)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板书)
【精准设“锚”——创设情境】
情景材料一:旗袍是中华女性最具代表性的传统服装,旗袍,是一种内与外和谐统一的典型民族服装,被誉为中华服饰文化的代表。

它以其流动的旋律、潇洒的画意与浓郁的诗情,表现出中华女性贤淑、典雅、温柔、清丽的性情与气质。

如今旗袍的普及仍然受到一定的影响,我们要大力宣扬并合理地进行旗袍改良,让旗袍继续保持独树一帜的时尚风韵。

情景材料二:旗袍始于清代,满族旗女穿的旗袍式样十分保守,其特点是腰身宽松、平直,袖长至腕,衣长至踝。

在二十年代,旗袍开始普及,并逐步改变形成淑女型旗袍。

其特点是腰身宽松、袖口宽大,身长适中覆小腿肚,开衩及中便于行走。

四十年代以后,由宽袖改为紧袖,由宽松肥大型改为紧身贴腰式,由卷领改为立领,由一律镶边改为有的不镶边等等,改进后的旗袍更美观了。

近些年来,时装中重新出现的旗袍,款式已摆脱雕琢与繁复,趋向“简约”,并结合流行趋势,融会西方时装的特点。

收腰合体,加大开衩,出现了衣片前后分离,有肩缝、垫肩、装袖,前片开刀,后片打折,使旗袍更加烘托出女性体态的曲线美,其造型更加端庄秀丽。

线条愈趋流畅、匀称和健美。

(边看材料边进行图片展示)
【精心抛“锚”——确定问题】
1、现代时装中的旗袍继承了什么?
2、现代时装中的旗袍发展了什么?
3、两者是什么样的关系?
【精细释“锚”——自主探究】
学生活动:充分讨论,自由发挥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分析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精练收“锚”——画龙点睛】
教师总结:文化继承不是原封不动地承袭传统,而是要不断有所淘汰、有所发扬,从而使文化得到发展。

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文化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传承。

(PPT展示出要点)
(二)如何处理好继承与发展两者之间的关系(板书)
【精心抛“锚”——确定问题】
通过旗袍对其背后文化本质的探讨,思考在文化传承中,我们怎样才能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精细释“锚”——自主探究】
学生活动:结合情景材料,分组讨论
【精练收“锚”——画龙点睛】
教师总结: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这就是文化
传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从而做出正确的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PPT 展示出要点)
【精巧拓“锚”——迁移训练】
展示例题:当前形势下,我们既要进行文化继承,又要实施文化创新。

应如何看待继承和发展的关系()
①继承和发展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
②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③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
④对传统文化应辩证地继承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学生活动:完成试题,并说出理由
教师分析:根据题干的要求是让我们选出继承和发展的关系,而不是如何处理两者的关系。

因此,④不符合题意。

正确选项是A。

教师过渡:以小见大,这些简单的服饰不仅具有遮体保暖性能,同时传到一种礼仪,一种文化,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美不胜收,在很多领域都充分体现了中国文化变化发展的,那到底是什么因素推动了这些文化元素的变化发展呢?
二、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板书)
【精准设“锚”——创设情境】
情景材料三:服饰是人类文明的一个标志,除满足人们的物质生活需
要外,还代表着一定时期的文化。

服装的款式与演变、服装面料的选用与搭配、服装颜色的选择与组合、特定场合着装的选择与习惯,均记录着特定时期的生产力状况和科技水平,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文化、宗教信仰、审美观念和生活情趣。

情景材料四:服饰文化与民族精神一脉相承,封建社会里,中国人的生活观、服饰伦理以及女性形象等,都受到儒家礼教的深刻影响。

主张自尊,讲究含蓄、中庸,因此无论是身体还是形体都不可显露出来。

女装多以封闭的宽身长袖示人。

旗袍在孔孟之道为核心的大统一思想指导下,较好地体现了中国服饰力求稳重、平静。

有助安宁、融洽和礼让的人际关系.较好地体现了中国服饰文化以伦理道德自律、维持礼仪之邦的精神。

【精心抛“锚”——确定问题】
问题探究1:结合以上材料,谈谈不同的时期旗袍的变更与发展说明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
问题探究2、结合材料四,想一想,如果清朝女子穿上现代旗袍,会怎么样?为什么?
【精细释“锚”——自主探究】
学生活动:分组讨论,各组派一个代表到讲台前陈述本组的观点
【精练收“锚”——画龙点睛】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学会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问题,鼓励学生发散性思维;所有的文化,不仅仅是服饰文化,都会受到一定的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思想,教育等因素的。

由此看来,是众多的影响因素共
同推动了文化的不断发展。

教师总结:1、社会制度的更替
2、科学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当代信息技术的运用
3、思想运动既催生着社会变革,又促进文化的发展
4、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特殊作用(板书)
教师过渡:教育本身也是一种文化,但同时通过教育本身我们又传承了文化,因为文化的传承,在促进经济发展过程中,它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教育在文化传承中(板书)
【精细释“锚”——自主探究】
自主探究:阅读书本P46—P47,结合书本探究活动,有关教育变革的图片,思考:分析“由私塾到课堂教学再到网络学习”的教育方式各有什么特点?
学生活动:合作讨论,结合自身经历分析问题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对三种不同的教育方式进行深入分析比较
深入探究:教育方式的变革对文化发展起了哪些作用呢?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合作讨论
【精练收“锚”——画龙点睛】
教师总结:首先,教育活动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育上始终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次,教育使用“传道、授业、解惑”方式,把文化传递给受教育者,
是人类世代的优秀文化得以传承。

最后,随着教育方式的不断变革,教育在人类文化的传承中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多媒体展示)
【总结与升华】上世纪就有西方学者预言:“文化是明天的经济”。

英国首相丘吉尔曾经有这样一句名言“我宁愿失去一个印度,也不肯失去一个莎士比亚。

”在近500年,大国兴衰的更替告诉我们,大国的崛起亦是文化的崛起,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历史是根,文化是魂”常思将来,不忘过去,以千载文化积淀来充实自己让我们走得更远。

我相信,通过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学习,让文化在一代代传承不断得到发展,今天的中国势必将跻身于世界强国之列。

【课堂总结】
引导学生自主归纳,一边回顾本节课内容,一边进行板书
【精巧拓“锚”——迁移训练】
【课堂练习】(多媒体显示)
【课后探究】
1、结合我们身边的事例,谈谈我们本土文化是如何在继承基础上发展,在发展过程中继承的?
2、有哪些因素影响了我们本土文化的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