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文字部分1概述 (2)1.1任务依据 (2)1.2工程概况 (3)1.3岩土工程勘察分级 (3)1.4勘察执行标准 (4)1.5勘察目的、任务要求和方法 (5)1.6勘探孔平面布置及孔深确定原则 (9)1.7勘察概况及完成工作量 (10)1.8资料利用情况 (11)1.9勘探点坐标及其测放、高程引测依据 (11)1.10其它说明 (11)2区域特征 (11)2.1自然地理及气候 (11)2.2河流水文和海洋潮汐 (12)2.3地形地貌 (12)2.4区域地质构造特征 (13)2.5地震 (14)3场地地层岩性 (14)3.1场地地层分层依据 (14)3.2岩土层特征 (14)4场地地质构造特征 (16)4.1与本车站相交的断裂 (16)5场地水文地质 (19)5.1地表水 (19)5.2地下水 (19)5.3地下水的赋存、补给、径流、排泄、动态特征 (19)5.4岩土层的透水性 (19)5.5水化学特征及水土腐蚀性评价 (20)5.6涌水量预测 (21)5.7场地地下水抗浮设计水位 (22)6地震效应 (22)6.1地震参数 (22)6.2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 (22)6.3建筑抗震地段类别 (23)6.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类别 (23)7特殊岩土与不良地质 (23)7.1液化砂土 (23)7.2软土 (23)7.3人工填土 (23)7.4残积土和风化岩 (23)7.5风化球(孤石) (24)7.6有害气体 (24)8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及其设计参数建议值 (24)8.1岩土物理力学指标统计 (24)8.2有关设计参数的求取 (24)8.3设计参数建议值 (25)9场地岩土施工工程分级 (27)9.1岩土施工工程分级 (27)10体育馆站岩土工程条件概述与评价 (27)10.1车站工程地质分析及评价 (28)10.2体育馆站环境条件概述 (28)10.3体育馆站设计情况概述 (28)10.4体育馆站存在的主要岩土工程地质问题的分析与评价 (28)11环境工程地质评价 (29)11.1环境对修建工程的影响分析与评价 (29)11.2修建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分析与评价 (29).11.3存在的主要环境工程地质问题 (30)11.4工程建设可能引发的灾害 (30)12主要结论及建议 (30)12.1主要结论 (30)12.2对工程设计、施工和现场监测的建议 (30)12.3下一步工作的建议 (31)附表、附图、附件部分附表附表1 勘探点一览表........................................................................ 2页附表2-1 水质分析汇总表................................................................. 1页附表2-2土腐蚀性分析汇总表.......................................................... 1页附表3 各岩土层主要物理力学指标统计表.................................... 5页附表4 岩土粒度分析汇总统计表.................................................... 3页附表5 砂土地震液化判定表............................................................ 1页附表6岩石试验成果汇总统计表..................................................... 1页附表7各岩土层标准贯入试验统计表............................................. 5页附表8钻孔波速、电阻率测试结果统计表..................................... 1页附表9旁压试验结果统计表............................................................. 1页附表10各岩土层埋深层厚统计表................................................... 2页附图附图1图例 ......................................................................................... 1幅附图2钻孔平面布置图..................................................................... 1幅附图3工程地质平面图..................................................................... 1幅附图4工程地质纵断面图................................................................. 4幅附图5工程地质剖面图..................................................................... 9幅附图6钻孔柱状图 .......................................................................... 18幅附图7车站航片图 ............................................................................ 1幅附件附件1室内试验成果图(表) ........................................................ 8页附件2岩土固结试验报告 ................................................................ 4页附件3野外原位测试成果报告 ........................................................ 7页附件4工程物探报告 ...................................................................... 14页附件5岩芯照片 ................................................................................ 6页1概述1.1任务依据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6号线二期工程勘察设计总承包项目由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报经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批准,直接发包给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受深圳市地铁集团有限公司的委托,深圳市市政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开展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6号线二期工程详细勘察阶段岩土工程勘察工作。
1.2工程概况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6号线二期工程线路起点为上步滨河立交,线路与1号线在科学馆站换乘后,沿上步路北行,区间下穿2号线后,在红荔路—上步中路路口前设置通新岭站换乘3号线,后北行穿越笋岗路,于体育馆对面上步北路东侧绿化带内设八卦岭站换乘7号线,继续下穿泥岗立交后利用9号线预留设置银湖站与9号线换乘,后线路穿越山体于彩田路~梅观立交东南侧设置翰林站,后线路向西北方向,穿越大脑壳山——下穿南坪快速路后,在梅林关设置梅林关站,继续穿越梅林检查站、4号线区间、下穿书香地块后沿新区大道,到达深圳北站。
根据深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会议纪要(70)在八卦岭站至通新岭站区间,笋岗路与上步路交叉口处增加一处体育馆站(暂命名),该车站为地下站,并预留与规划笋岗线换乘条件。
增加车站后,6号线二期工程全长11.77km,高架段长0.806km,地下段长10.728km,过渡段长0.236km。
共设站7座,均为地下站,其中换乘站5座。
本工程平均站间距1.678km,最大站间距为深圳北站至梅林关站区间,站间距长3225m,最小站间距为八卦岭站至体育馆站区间,站间距长725m。
并于民乐增设停车场一座,位于梅林关站西侧,出入线长约2.8km。
本次勘察为体育馆站。
拟建6号线二期工程体育馆站位于深圳市福田区上步路与笋岗路交叉口西南侧绿化带内,南北向布置。
车站为地下两层车站,设5个出入口,两组风亭(埋深未定),与规划地铁线路笋岗线体育馆站在此通道换乘。
车站有效站台中心里程:CK5+309.000,拟采用明挖法施工。
深圳市轨道交通6号线二期线路走向图(图1.2)1.3岩土工程勘察分级1.3.1工程重要性等级划分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对场地重要性等级划分的3.0.7条款,车站主体破坏后果很严重,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
1.3.2场地复杂程度划分根据收集的区域地质、初勘阶段勘察资料和《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对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划分的3.0.8条款,本工程场地范围内岩土种类较少,为建筑抗震一般地段,属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
1.3.3本工程周边环境风险等级划分拟建车站体育馆站位于深圳市福田区上步路与笋岗路交叉口西南侧绿化带下,车站西北角为深圳市体育馆,车站东侧为园岭新村住宅区、园岭供水所等,车站东南角为百花园住宅小区,依据《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3.0.9条款的规定,本车站环境风险等级划分为三级环境风险。
1.3.4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划分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新设体育馆站6号线二期工程体育馆站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环境风险等级为三级,因此,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6号线二期工程体育馆站的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甲级。
1.4勘察执行标准1.4.1勘察执行标准1)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307-2012);2)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3)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4)国家标准《工程地质测绘标准》(CECS238:2008);5)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6)国家标准《城市轨道交通结构抗震设计规范》(GB50909-2014);7)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8)国家标准《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15)9)国家标准《土的工程分类标准》(GB/T50145-2007);10)行业标准《复合地基技术规范》(GB/T50783-2012);11)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12)国家标准《铁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GB50111-2006,2009年版);13)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14)国家标准《岩土工程基本术语标准》(GB/T50279-2014);15)国家标准《岩石与岩体鉴定和描述标准》(CECS239:2008);16)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17)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18)行业标准《铁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TB10012-2007、J124-2007);19)行业标准《铁路工程不良地质勘察规程》(TB10027-2012);20)行业标准《铁路工程地质钻探规程》(TB10014-2012);21)行业标准《铁路工程特殊岩土勘察规范》(TB10038-2012);22)行业标准《铁路工程物理勘探规程》(TB10013-2010);23)行业标准《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10018-2003);24)行业标准《铁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TB10115-2014);25)行业标准《铁路工程水质分析规程》(TB10104-2003);26)行业标准《铁路隧道设计规范》(TB10003-2005);27)行业标准《铁路路基设计规范》(TB10001-2005);28)行业标准《建筑工程地质勘探与取样技术规程》(JGJ/T87-2012);29)行业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30)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31)行业标准《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32)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33)行业标准《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72-2004);34)行业标准《软土地区岩土工程勘察规范》(JGJ83-2011);35)行业标准《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制标准》(CECS99:98);36)行业标准《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勘察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10年版);37)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2010,J1167-2011);38)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39)地方标准《地基基础勘察设计规范》(SJG01-2010);40)地方标准《深圳市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JG05-2011);41)地方标准《深圳市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JG04-2015);42)现行其它相关的国家或行业规范、规程和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