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态价值观

生态价值观

生态价值观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走了一段“之”字形的路。

自然孕育了人类,人类对自然的态度从畏惧渐渐转变为征服,渴望通过不断改造自然以满足自身永无止境的欲望。

久而久之,人类遭到了大自然的报复,天灾频降,人类生存环境遭到重创。

大灾面前,人类逐渐意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

生态价值观,就是处理生态与人之间关系的价值观。

其表现形式有:生态的经济价值、生态的伦理价值和生态的功能价值三个方面。

人类对生态价值观的解读各有不同,其中最受认可的为:在对待人类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必须采取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人类和自然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统一整体,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的欲望不断膨胀。

在发展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向大自然索取,生物多样性锐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环境污染、生态功能退化等各种生态问题逐渐暴露,并已经严重制约了人类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不能科学认识生态价值,不能正确处理人与自然间的关系,是人类面临的各种环境问题的根本所在。

从哲学的角度看,以人为主体的经济社会对以自然为客体的自然生态系统的长期相处,建立了人与自然的基本关系,也就是哲学意义上的生态价值。

“人类中心论”将人类与自然对立,强调人在生态系统中的主导、支配作用,从而导致了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

“自然中心论”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认为人类只能顺应自然,阻碍了社会发展。

科学发展观既考虑了人的利益,又考虑到自然的影响,强调可持续发展。

生态价值观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坚持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基础上追求长期利益的人类中心主义的生态价值观。

二是通过制度变革保证科学技术运用的合理性。

解决生态危机不是限制科学技术的发展或经济的增长,而是在于如何将二者协调统一起来。

三是建立合理的生活方式,摒弃消费主义的价值观,使人们从劳动中而不是消费中得到满足。

科学地认识生态价值,树立正确的圣坛价值观,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我们既要反对藐视自然的“人类中心论”,也要抛弃臣服自然的“自然中心论”。

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具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

人不能任意改变、创造或消灭自然规律。

坚持以人为本,遵循客观规律,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强调生态资本在经济建设中的投入效应,将生态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各种客观规律共同作用的结果发生有利于人的变化或保持有利于人的稳定性,是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必须所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