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
的能力 • 有助于不同经验和想法的交流,培养
学生思维能力 • 便于教师了解学生,适当指导
21
小组教学----局限性
• 教学组织工作和学生的学习准备比较 困难
• 教师发言时控不当影响师生、生生间 相互作用
• 保证所有成员积极活动有难度 • 教学进度不易控制
22
个别教学
在班级中由教师针对全班学生的独特性 和差异性设计教学或学习计划,亦即 “个别化教育方案” (individualized educational program,简称IEP),包括课程、教 材、教法、评价等方面,亦即提供个 别化教育方案。
6.用好术语,少用俗语
43
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1/2
1. 符合大纲和教科书的要求,重点 在基础知识的掌握与基本技能的 培养上;
2. 作业形式可设计成个人独立作业 或小组作业,发挥个人与集体各 自的优越性
3. 份量适当,难易适度;
44
三、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2/2
4. 要求明确、具体,对难点、疑点 可给予必要的指导,但不能代替 学生思考。
41
明确教学目标
• 师生双方具有共同的明确认识; • 目标正确、全面,合乎教材和学生的
实际,应包括知识、技能和思想品质 几方面; • 课堂上一切活动都应紧紧围绕目标进 行。
42
讲课时教师的要求
教师仪表 • 眼神 • 面部表情 • 身体运动 • 模拟病症表现
教师的语言 1. 通俗、简洁 2. 明快、流畅 3. 高雅、幽默 4. 使用普通话 5. 避免口头禅
• 教学的集体性 • 统一时间,学时规定 • 固定环境 • 教师主导,系统传授理论知识
17Biblioteka 班级授课制----优点:• 保证教学质量 • 有利于教学效益 • 接受知识较全面而系统 • 提高教师教学工作效率 • 发挥集体的教育作用
18
班级授课制----缺点:
• 难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 • 学生主体性或独立性难发挥 • 对学生能力培养效果差
25
个别教学—局限性
1. 缺少师生、生生间作用与多样化教学, 不利于个性发展
2. 非所有学生与教师均适用 3. 缺乏自学性学生将拖延学业 4. 需要充足资源,化费大
26
四、护理教学组织形式选择的依据
• 依据护理教学的目的任务 • 依据护理教学内容 • 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 • 依据学校教学设备及办学条件
9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
• 古代是师带徒的个别传授 • 16--17世纪初有了班级教学的尝试 • 19世纪中叶班级授课制为西文学校普
遍采用 • 中国始于清朝同治元年北京京师同文
馆 • 18--19世纪出现的导师制 • 20世纪出现了更多的因材施教……
10
书院文化概念
书院是我国古代社会特有的教育机构,是 封建教育制度下的与官学并存的高级形 态的私学。
• 班级授课制 • 小组教学 • 个别教学
15
班级授课制
• 班级授课制又称课堂教学(Classbased teaching system):
• 按年龄与知识程序把学生编成有固定 人数的班级,由教师根据教学计划中 统一规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时数,按 照学校的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教学 组织形式。
16
班级授课制----特点
39
教案书写技巧
2/2
6. 标出教具的名称 7. 内容前后颠倒处应标清 8. 准备一些问题备用 9. 每一小段标明时间,掌握授课速度
40
二、上课
• 课的类型和结构:课的操作程序 • 上好课的基本要求:
1. 目标明确 2. 重点突出 3. 内容正确
4. 方法恰当 5. 表达清晰 6. 组织得当 7. 师生互动
1/2
• 愿意解释并回答学生的问题 • 关心并尊重学生 • 鼓励并表扬学生 • 指出学生的进步
59
临床教师有助于学生学习的行为
2/2
• 具有幽默感 • 声音、语调愉快 • 当学生需要时随时会出现在学生身
3
教 学 目 标----理解
• 说明课堂教学的特点和优缺点 • 比较临床见习与实习,说明其各自在
护理教学中的作用及实施环节 • 比较临床教学的各种方法,正确说明
它们各自的教学作用、运用方法和要 求
4
教 学 目 标----运用
• 根据上好一堂的基本要求,正确、恰 当的分析、评议一堂课
• 根据所学知识,写出一份符合规范的 教案
5. 及时检查和批改作业,并有必要 的讲评和指导;
45
四、课外辅导
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与补充。 • 答疑、补缺补漏 • 个别辅导 • 指导学习方法、进行学习态度教
育 • 提供课外研究的帮助 • 开展课外辅助教学活动
46
五、学业成绩的测量与评定
• 见第八章护理 教育评价
47
第三节 临床教学
• 一、临床教学的概念 • 二、临床护理教学的目标 • 三、临床护理教学环境 • 四、临床护理教学的形式 • 五、临床教学的方法 • 六、临床教学中的伦理与法律问题
思想性、科学性溶化在一起。
30
重点、难点、关键点
• 重点:指教学大纲要求熟悉掌握的内 容,即学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经常 应用的知识。
• 难点:指学生不容易弄懂或容易混淆 之处。
• 关键点:学科中某些承上启下的知识 点。
31
(二)了解学生
• 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和方法、理解 能力、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等
第六章 护理教学的组织形式
林晓云
1
教 学 目 标----识记
• 说出教学组织形式的定义和分类 • 说出护理教学组织形式选择的依据 • 陈述课堂教学的基本程序和各个环节
的主要工作内容 • 陈述临床教学的主要形式
2
教 学 目 标----理解
正确解释下列概念: • 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小组
教学、个别教学、临床教学、临床 实习、临床见习、带教制
• 能为护生制定一份在临床实习的教学 活动计划
5
第一节护理教学组织形式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分类及特点 四、护理教学组织形式选择的依据
6
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
• 教学组织形式(organizational form of teaching) ,简称教学形式,是指为了 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活动的诸 要素如何组合和表现,即如何控制教 学活动的规模,安排教学活动的时间 和利用教学活动的场所,是教学活动 的一定结构方式。
37
设计教学方案
1. 题目 2. 教学时数 3. 教学方式 4. 本课目的
5. 重点、难点 6. 教学内容 7. 教具使用 8. 小结 9. 实施情况
38
教案书写技巧
1/2
1. 列出提纲,分清段落 2. 用自己的语言 3. 层次清楚,需板书处作出记号 4. 简明扼要,重点突出 5. 举例精选,恰当好处
52
人文环境 1/2
人文环境(人际关系、护理类型) 1. 临床护理人员 2. 临床护理教师 3. 医疗机构中的其他专业人员----态度、
能力,教学意识 4. 学生----相互支持
53
人文环境 2/2
5. 护理服务场所及对象----疾病类型、 患者性格特点、病区的情感氛围
6. 护理类型----不同类型学习效果不同 7. 教育机会及教育资源
19
(二)小组教学形式
• 小组教学(group teaching )是将2人以 上的学生编成一个小组,以各小组为 单位共同学习的教学组织形式。
• 目的:以学生为中心,调动个人和集 体两方面的积极性,达到交流思想感 情的目的。
20
小组教学----优点
• 有利于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 有利于开展项目或作业活动 • 有助于提高学生组织和表达自己见解
48
一、临床教学的概念
临床护理教学:是护理教师在社会实践 及临床实践中进行现场教学活动的组 织形式,是帮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到 的基础知识与分析 、解决护理专业问 题的理论知识及技能应用到临床的过 程。
49
二、临床护理教学的目标
三个领域:知识、技能及态度 (一)知识目标: 1. 基本理论知识 的 知识应用于实践 2. 高层次认知技能 • 解决问题 • 评判性思维 • 临床决策
• 分析,概括学生的共性与个性,有 针对性地分类指导与个别指导
32
(三)设计教学方案
1. 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开学前订 出) 内容包括本学期或学科的教学 总要求,章节或课题编排及教学时数 和时间的具体安排,教学形式与所需 教学手段的安排。
33
(三)设计教学方案
2. 课题或单元 • 内容包括课题的教学目的、课时划
35
教案项目
• 授课课程、授课对象、授课时数、目 的要求、重点难点、教学内容和进程、 教学组织形式和方法、使用教具、时 间安排、复习要点、思考讨论题及作 业题、新近参考书、实施后情况记录 等。
36
书写教案要求
1. 全面、透彻掌握教材 2. 思路清晰、层次分明 3. 材料充实、重点难点突出 4. 语言通顺、精练和准确
• 集体教学制(Group instruction) • 班级教学制( Class-based teaching) • 贝尔——兰喀斯特制 • 道尔顿制(Dolton) • 文纳特卡制(winnetka)
13
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
• 特朗普制 • 不分级制 • 选科制 • 复式教学制
14
三、教学组织形式的分类及特点
分及各课时类型和主要教学方法、 必需的教具。 3. 课时计划(教案)
34
教案内容
1. 确定具体、可行、可测的教学目标 2. 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 3. 确定课程的类型和结构 4. 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5. 设计教学的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 6. 设计提问、练习和课外作业 7. 确定各个教学进行的步骤和时间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