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题目:正丁烷氧化法生产顺酐班级:精化0631**:***指导老师:徐雪松完成日期:2009-05-10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制二零零九年三月克拉玛依职业技术学院石油化学工程系正丁烷氧化法生产顺酐摘要主要介绍了国内外顺酐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我国顺酐工业的生产现状及国外的差距,对我国顺酐工业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正文简述了以正丁烷为原料,固定床,有机溶剂回收生产顺酐的工艺流程,同时介绍了工业上采用正丁烷固定床氧化法的工艺特点及流程,并与流化床工艺进行了比较,最后得出结论:采用正丁烷氧化法生产工艺有很大的优势和发展前景,不但原料丰富,而且降低了一部分的动力费用等。
[关键词]顺酐正丁烷固定床流化床氧化法AbstractMainly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domestic and maleic anhydride, maleic anhydride analysis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 in China and abroad, the gap between the status quo of China's maleic anhydride industrial development proposals. Outlined in the body of n-butane as the raw material, fixed bed, organic solvent recovery process of the production of maleic anhydride and at the same time introduced the use of industrial fixed bed butane oxidation is the process characteristics and processes, and fluidized bed technology and compared, and finally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e use of n-butane production of Oxidation technology have great advantages and development prospects, not only rich in raw materials, and reduced costs as part of the driving force.[Key words] Maleic anhydride N-butane fixed bed fluidized bed Oxidation目录前言 (3)1.概论 (4)1.1顺酐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 (4)1.2对我国顺酐发展的建议 (4)1.2.1 做好苯氧化法向正丁烷氧化法转变的技术准备工作 (4)1.2.2扩大装置生产能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5)2.顺酐的性质、用途 (6)2.1顺酐的性质 (6)2.2顺酐的用途 (6)3.生产顺酐的方法 (7)3.1苯氧化法生产顺丁烯二酸酐 (7)3.1.1反应原理 (7)3.1.2工艺条件 (8)3.1.3工艺流程 (8)3.2丁烷氧化法生产顺丁烯二酸酐 (9)3.2.1反应原理 (9)3.2.2工艺条件 (10)3.2.3工艺流程 (11)3.3工业采用正丁烷固定床氧化生产顺酐工艺流程 (11)3.3.1 工艺流程 (11)3.4.工业生产中两种方法的优缺点 (13)3.4.1原料成本 (13)3.4.2产量 (13)3.4.3 催化剂 (13)4.生产顺酐的先进方法 (14)结束语 (16)致谢 (17)参考文献 (18)前言本论文是根据《有机化工生产技术》教材和实习单位工业上生产顺酐书写而成。
本论文按照论文基本要求,从基本理论和生产实际出发介绍了顺酐的发展,性质用途以及生产方法等理论。
为体现论文的实用性,本论文对产品顺酐的性能和应用,工业生产方法,反应原理,工艺流程等内容进行简明阐述,又结合实习单位生产实际中的流程来说明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
本论文的理论内容由本人书写,流程由实习单位老师指导完成,在此表示感谢,同时,向文献资料作者表示感谢。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加之时间仓促,难免有不妥之处,敬请广大师生和读者批评指正,并深表感谢。
1.概论1.1顺酐的国内外现状及发展趋势世界顺酐生产能力增长较快,这是为了满足它作为基本有机原料及其加工生产日益增长的市场需求。
世界顺酐生产能力1987是596kt,1955年达1270kt,从全球顺酐的产能分析来看,2002年亚洲生产能力达743kt/a,成为全球最大的生产工区,西欧、北美的生产能力分别为606kt/a和344kt/a.中东、美国和墨西哥等国家和工区的计划和在建项目将使2006全球顺酐总产能增加2.178mt。
2001年全球工消费1.303mt/a,其中西欧消费居于全球首位,占全球消费总量的41%,亚洲和北美的消费为366kt/a和323kt/a,占全球的28.1%和28.4%。
据SRI预测,2006年全球顺酐消费总量为1.93mt,随着今后几年的新增装置投产,预计美国和西欧顺酐行业利润平衡的市场中依然良好。
我国顺酐生产能力1990年为27t,1995年为75kt。
市场需求日益增长,据国内市场分析,近年来,我国顺酐的表观消费量不断增加。
1995年我国顺酐的表观消费量只有5.04万吨,2000年增加到11.1万吨。
1995——2000年消费量的年均增长率高达17.1%,2001年我国顺酐的表观消费为14.8万吨,2002年增长率高达17.9万吨,2002年我国顺酐的消费结构为:不饱和聚醋树脂。
20世纪80年代末期,我国天津中和化工厂引进SD公司技术建设,是我国第一套10kt/a的苯法顺酐生产装置,1995年我国苏州合成化工厂又进了一套朗莎公司苯法固定床万吨级顺酐工业化装置。
这些装置的成功引进使我国顺酐生产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经过多年来引过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加上自行开发的千吨级小规格顺酐装置的技术改造经验,使我国已基本具有建设万吨级苯固定床氧化法工业装置的技术,1996年我国自行开发与设计的6kt/a固定床顺酐装置顺利投产,经实际生产考核,产品质量,原材料与各项经济指标与引进装置基本相同。
目前,我国采用苯法固定床氧化法与Rlusuisle/ucb法大致相同,但后处理采用二甲苯恒沸脱水工艺,此项技术在国内已经成熟,在苯氧化法制顺酐固定床装置中,国产催化剂与进口催化剂并用,我国目前拥有两套正丁烷法生产顺酐装置,其中盘锦有机化工厂引进美国SD公司的正丁烷固定床水吸收工艺建设10kt/a。
山东东营胜利油田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引进的是ACMR正丁烷流化床溶剂吸收工艺技术,建设15kt/a生产装置,由于国内资源条件的限制,催化剂又依赖进口,目前,世界顺酐工业正由苯法合成向正丁烷法合成转变。
正丁烷法的生产能力已占顺酐总生产能力的80%,我国顺酐消费需求发展迅速,并做好由苯向正丁烷法转变的技术准备,不断改进工艺,淘汰规模不经济顺酐装置,增强竞争能力。
1.2对我国顺酐发展的建议1.2.1 做好苯氧化法向正丁烷氧化法转变的技术准备工作从合成顺酐技术的发展趋势来看,苯氧化法生产工艺必将逐渐被正丁烷法生产工艺所取代,因此有必要做好苯氧化法向正丁烷氧化法转变的技术准备工作。
1.2.2扩大装置生产能力,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积极参与国际竞争目前,我国顺酐生产装置规模普遍较小,单套装置最大规模正丁烷氧化法为15千吨/年,苯氧化法为20千吨/年,还有许多千吨级规模的生产装置,顺酐较为经济的生产规模应该为30~50千吨/年。
因此,有关顺酐生产家就不断改进生产工艺扩大规模,走规模化经营的发展道路,不断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通过市场竞争逐渐淘汰规模小的,不经济的顺酐装置,以期待在未来的激烈竞争中站稳脚跟。
下面将举例来说明正丁烷生产顺酐的工艺流程,通过和苯法的比较来证明其发展的优势.2.顺酐的性质、用途2.1顺酐的性质顺丁烯二酸酐又名马来酸酐,简称顺酐。
为无色针状或粒状晶体。
熔点53.1℃,易升华,有强烈的刺激气味。
顺酐可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在苯,甲苯和氯仿中有一定溶解度,难溶于石油醚和四氯化碳。
顺酐与热水作用会水解成顺丁烯二酸。
顺丁烯二酸酐由于其分子中含有共轭马来酰基,即一个乙烯键连接两个羰基,性质非常活泼,能发生加成反应、自聚合共聚、酰胺化、烷基化、酯化、碳化、水合、氧化和还原等多种反应,所以其深加工产品种类多,用途广,尤其是一些具有特殊性能的下游产品,早已在各工业领域显示出它们的特有效果。
2.2顺酐的用途顺丁烯二酸酐的系列产品及用途:+醇酯类,用于树脂,塑料,黏接剂,增塑剂,合成纤维,石油添加剂等。
+H2 1,4-丁二醇,用于聚酯树脂,溶剂,增湿剂,药物,增塑剂,工程塑料等。
丁二酸酐,用于黏接剂,醇酸树脂,增塑剂,橡胶弹性体,染料,药品等。
г-丁内酯,用于吡咯烷酮,琥珀酸,合成纤维,树脂溶剂,除草剂等。
四氢呋喃,用于聚氨酯弹性体,特种橡胶,树脂溶剂,塑料,黏结剂,涂料等。
+H+ 富马酸,用于醇酸树脂,环氧树脂,鞣皮剂等。
+H2O马来酸,用于驱虫剂,分散剂,中间体等。
+NaHSO3磺化丁酸酯,用于湿润剂,乳化剂,洗发剂,发泡剂等。
烯烃用于醇酸树脂,增塑剂,合成橡胶,湿润剂,石油添加剂等。
双烯烃用于甘油三松香树脂,清漆,搪瓷,干燥剂等。
NH3RNH2天冬酰胺,用于中间体,酵母培养剂,湿润剂等。
马来酰胺酸,用于发泡剂,纤维完成剂,染料,加硫剂,离子交换树脂等。
不饱和单体共聚物,用于金属表面涂层,黏接剂,石油添加剂,纤维完成剂,干性油,纸上胶等。
硫化物硫-烷基硫化苹果酸,用于杀菌剂,增塑剂,药物,植物生长抑制剂,树脂等。
3.生产顺酐的方法目前,工业上顺酐的生产工艺路线按原料可分为苯氧化法,正丁烷氧化法,C4烯烃法和苯酐副产法4种。
其中苯氧化法应用最为广泛,但由于苯资源有限,以C4烯烃和正丁烷为原料生产顺酐的技术应运而生,尤其是富产天然气和油田伴生气的国家,拥有大量的正丁烷资源。
1960年,以前,苯氧化法是顺酐工业生产的惟一方法。
苯氧化生产历史悠久(始于1928年),工艺技术成熟,产物收率高,因此到现在仍有30%-40%的顺酐是采用此法生产的。
碳四馏份氧化法是以碳四馏份为原料,空气为氧化剂,在V-P-O系催化剂作用下生产顺酐的方法。
该法具有原料价廉易得,催化剂寿命长,产品成本较低等优点。
但反应物组成复杂,目的产物、收率和选择性较低,其推广应用受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