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麻醉恢复室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麻醉恢复室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麻醉恢复室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流程
呼吸系统并发症
(一)、上呼吸道梗阻
麻醉恢复期间,最常见原因是舌后坠,其次
为喉痉挛,喉梗阻较少见。
1.舌后坠导致上呼吸道梗阻 处理:(1)使病人头部尽量往后过仰,托起 下颌;(2)行经鼻或经口放置通气道,必要 时行气管插管;(3)小儿的肩部应垫高,充 分开放气道,并置侧卧位或者放置口咽通气 道。

4.上呼吸道梗阻 5.支气管痉挛 6.误吸综合征 7.肺水肿:发生于手术后,可能是由于心力衰竭或 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 (1).心源性水肿。处理:主要采用正性肌力药物、利 尿药、血管扩张药。 (2).通透性肺水肿可能发生于脓毒症、头部外伤、误 吸、输血输液反应、过敏反应、上呼吸道梗阻,其 特点为低氧血症,而无左心室超负荷征象。

防止因躁动引起的病人自身的伤害,合理 使用约束带、床档等保护工具。 4.定时进行动脉血气分析,以免发生低氧血 症或二氧化碳的潴留。
3.
术后疼痛处理方法:
(1)使病人保持正确的卧位:半卧位能够减
轻腹部肌肉的张力,减轻腹部伤口的疼痛。 (2)重视心理护理。(3)遵医嘱给予镇痛 药。
1.重建通气道:
(1)使病人处于头低足高位,并转为右侧卧
位,因受累的多为右侧肺叶,如此则可保持 左侧肺有效的通气和引流。 (2)迅速用喉镜检查口腔,以便在明视下进 行吸收清除胃内容物。此时不宜应用肌松药, 因喉反射的消失有进一步扩大误吸的危险。
2.纠正低氧血症
用一般方式吸氧,不足以纠 正低血氧症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的增大, 需应用机械性通气以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 0.49-0.98kPa(5-10cmH2O),或CPAP以 恢复FRC和肺内分流接近生理学水平,避免 或减轻肺损害的严重性。 3.支气管冲洗。

(二)、低氧血症
由于手术和麻醉的影响,手术后病人常存在
不同程度的低氧血症,其原因有通气和换气 功能不全,通气血流比例(V/Q)失调。 低氧血症的诊断主要通过脉搏氧饱和度及血 气分析,PaO2<60mmHg;表现主要有呼吸 困难、发绀、意识障碍、躁动、迟钝、心动 过速、高血压和心律失常。
原因包括: 1.肺不张 这是功能余气量下降的结果。处理:小面积肺泡萎 陷经深呼吸和咳嗽即可迅速再扩张,胸部物理治疗 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和治疗,使不张的肺泡再复张。 2.通气不足 可由于肺泡萎陷引起低氧血症和肺泡气中CO2张力 增加。 3.弥散性缺氧 可能发生于全身麻醉苏醒期快速洗出吸入麻醉药。
组织后),输液输血反应,甲状腺机能亢进, 恶性高热。对症治疗只应当用于高热有潜在 危险的情况,如幼儿和呼吸、心脏储备功能 降低的病人。 常用的处理方法是先物理降温再遵医嘱药物 降温。
(一)低温与寒战
寒战的处理重点在于预防,当病人到达
PACU时用变温毯使体温升至正常,低温病 人应常规吸氧,静脉输液和输血应加温。保 暖可通过变温毯和房间温度提高来实现,同 时降低氧耗;当病人出现寒战时应增加氧供, 遵医嘱给药。新生儿术后要保温。
(二)高热
高热原因包括感染(特别是处理感染和坏死的
神经并发症和合并症 (1)代谢性脑病: 肝性脑病,肾功能衰竭、 氮质血症患者对麻醉药物的敏感性增加或者 容易形成麻醉药物在CNS蓄积可引起苏醒延 迟。 (2)脑缺氧:PaO2<60mmHg、 SaO2<75%、急性低蛋白(<20~50g/l)即 可出现意识障碍。
5.
处理方法: (1)支持疗法,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苏醒延迟, 首先是保持充分的通气(包括机械性通气),补充 血容量的不足,保持电解质的平衡。 (2)实验室检查:包括血清K+、Na+、Cl-水平, 血糖、酮体;动脉血气分析以及尿常规(尿糖、酮 体)。若有异常,则可行纠正,采用相应治疗。
2.呼吸衰竭
诊断往往凭临床揣测,证实可依据旁气流呼
气末二氧化碳监测、血气分析。
3.代谢失调
潜在的代谢失调可导致麻醉苏醒延迟,包括
以下这些情况。 (1)低血糖:术中危险性低血糖罕见。 (2)严重高血糖:可见于糖尿病患者出现酮 症酸中毒。
(3)电解质紊乱:血钠高或,血镁低于

2.喉痉挛 多发生于术前有上呼吸道感染而未完全愈 合者,这类病人气道应激性增高,咽喉部充 血,在麻醉变浅时,分泌物过多刺激声门引 起;有时在吸痰或放置口咽通气道时也可诱 发。其次是长期大量吸烟患者;小儿手术也 常常发生喉痉挛。

处理:除使头后仰外,还要去除口咽部放置
物,发生重度喉痉挛导致上呼吸道完全梗阻, 应快速静脉内注射肌松药,同时尽快建立人 工气道,进行控制通气。

(3)若是吸入性药物麻醉过深,在停止给药
并保持充分通气后,当可逐渐苏醒,不必盲 目应用呼吸兴奋药。 (4)若疑位麻醉性镇痛药和肌松药联合用药 的残留作用,除了进行肌松的监测外,一般 可先拮抗麻醉性镇痛药(如钠络酮)的效应, 随后再拮抗肌松药的残留效应。
四、术后躁动以及疼痛
引起术后病人躁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如下所述: 1. 躁动多见于儿童和年轻人,但儿童和老年人对疼 痛的体验要比中年人差些。有脑疾患、精神病病史 者是术后发生谵妄、躁动的危险因素。 2. 因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胃胀气,以及尿潴留 膀胱膨胀等也都可引起躁动 3. 氯胺酮:采用苯二氮卓类药如地西泮或咪达唑仑 治疗,则可减轻或消除此急性精神反应。 4. 若术前和术中未用过麻醉性镇痛药,则在术毕更 需要即时给予镇痛药。
4.手术切口血肿
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手术等手术后早期可能由
于手术部位出血而并发血肿。 处理:用面罩给予吸入纯氧,随后行气管内 插管;不能迅速完成气管插管,切口必须重 新打开,以暂时缓解组织受压充血和改善气 道通畅。
5.声带麻痹 声带麻痹可能是一过性的,是由于喉返神经 受累引起的;或是永久性的,由于喉返神经 切断所致。一过性单侧声带麻痹较常见,主 要的危险是可能引起误吸。双侧声带麻痹是 严重的并发症,可能导致上呼吸道完全梗阻, 需要气管内插管,如果为永久性,还需要气 管造口。
2mmol/l时可出现神智障碍。经尿道前列腺切 除(TURP)手术可能因水分吸收而发生稀 释性低钠血症。持续性低钠血症可引起持续 抽搐及脑损害。 (4)酸中毒:pH值≤7.25时可出现意识障碍, 包括精神错乱、谵妄或昏迷。转化、增加
吸入麻醉药溶解度而使术后麻醉苏醒延迟。 中心体温低于33℃会产生明显的麻醉效应, 并可加强麻醉药的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高温(>40℃)也可导致意识丧失。
处理方法:找出病因,对症处理,尽量避免
刺激,遵医嘱使用降压药。
三、麻醉苏醒恢复延迟

1.麻醉药物的残余作用




(1)药物过量 甲低患者和严重肾上腺功能不全患者正常麻醉药物用量即可 出现苏醒延迟;重症肌无力患者对非去极化肌松药的敏感性 大大增加。慢性贫血患者药物容易相对过量;急性低蛋白 (<20~50g/l)可出现意识障碍。 (2)麻醉用药种类和给药时机不当 (3)其他药物加强麻醉药物作用 术前应用巴比妥类(如鲁米那)或苯二氮卓类(如安定)、 术前饮用酒精类饮料可加强麻醉镇痛药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 用,导致苏醒延迟。 (4)肌松恢复延迟
1.
(二)高血压 1. 疼痛 除了手术切口刺激外,其他造成不适之感还来自胃 肠减压管、手术引流和输液的静脉路等,同时还伴 有恐惧、焦虑等精神因素的影响。 2. 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 轻度低氧血症所引起循环系统反应是心率增快与血 压升高,以高动力的血流动力学来补偿血氧含量的 不足。血内CO2分压的升高,可直接刺激颈动脉和 主动脉化学感受器,以及交感-肾上腺系统反应,则 呈现心动过速和血压的升高。
4.激素
一般要早期应用并早期停药,如静脉 内给予氢化可的松或地塞米松。 5.抗生素的应用,以治疗肺部继发性感染。 6.其他支持疗法,如保持水和电解质的平衡, 纠正酸中毒。进行血流动力学、呼末CO2、 SpO2和动脉血气分析,及心电图的监测,必 要时给以正力性药物和利尿药。
六、体温和寒战
(2)用肌松药后,在气管插管前用面罩正压吹氧, 不适当的高压气流不仅使环咽括约肌开放,使胃迅 速胀气而促其发生反流;同时喉镜对咽部组织的牵 扯,又进一步使环咽括约肌机能丧失。 (3)病人咳嗽或用力挣扎;以及晚期妊娠的孕妇, 由于血内高水平的孕酮也影响到括约肌的机能。 (4)带有套囊的气管内导管,在套囊的上部蓄积 着大量的分泌物未及时清除也易于引起误吸。 (5)药物对食管括约肌功能的影响。

术中补充液体超荷和升压药原因不当; 4. 吸痰的刺激; 5. 其他,如术后寒战,尿潴留膀胱高度膨胀 也会引起血压的升高。
3.
对术后持续重度高血压,若不能及时消除其
发生原因和必要的处理,则可因心肌氧耗量 的增高,而导致左室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或 心律失常,高血压危象则可发生急性肺水肿 或脑卒中。
3.气道水肿导致上呼吸道梗阻 以小儿多见,术前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者, 过敏反应,头低位长时间手术,支气管镜检 查及头颈、口腔、鼻腔、下颌和口底手术者; 其次为反复试插方才插管成功,可导致咽喉 及气管周围软组织水肿。

处理方法:雾化吸入0.25%肾上腺素。麻醉机
纯氧吸入,同时静脉内注射地塞米松,必要 时紧急气管切开。
3.吸入性肺不张
大量吸入物可使气道在瞬间 出现堵塞,而完全无法进行通气。若只堵塞 支气管,又由于支气管分泌物的增多,可成 为完全性梗阻,远侧肺泡气被吸收后发生肺 不张。 4.吸入性肺炎 气道梗阻和肺不张导致肺内感 染。
处理方法: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和采取有效的
措施,以免发生气道梗阻窒息和减轻急性肺 损伤。

(三)、误吸的临床表现

1.急性呼吸道梗阻 如果当时病人的肌肉 没有麻痹,则可见到用力的呼吸,尤以呼气 时更为明显,随之出现窒息。同时血压骤升、 脉速;若仍未能解除梗阻,则两者均呈下降。 由于缺氧使心肌收缩减弱、心室扩张,终致 室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