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武汉市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建设标准与管理办法 (1)

武汉市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建设标准与管理办法 (1)

武汉市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建设标准与管理办法(草案)为加强武汉市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建设与管理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人狂犬病预防处置技术指南》等要求,制定本建设标准与管理办法。

一、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设置原则(一)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的设置由武汉市各所辖的区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应组织人员对辖区内犬伤门诊布局与设置现状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在方便暴露人群及时就诊的前提下,依据其服务范围、服务人口、疫情状况、地域划分和实际工作需要,即服务能力,按照规范、就近、及时、高效的原则合理布局。

(二)按照分级管理的指导原则及分级诊疗制度的要求,在本市设置一所市级狂犬病预防处置临床技术指导中心,各区应设置一所区级狂犬病预防处置技术指导门诊。

各区所辖的每个街、乡(镇)原则上要设置1所狂犬病预防处置社区门诊。

各区级中心门诊需保证24小时应诊。

各社区门诊应尽可能提供24小时全天候服务,人员较少无法安排节假日和夜间门诊的必须保证电话值班并公示相关值班信息。

(三)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原则上在有预防接种资质的门诊内增设,也可以在有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设置。

二、各级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

(一)市级狂犬病预防处置临床技术指导中心的工作职责1、负责全市各级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的督导、评价、建设和管理;2、对狂犬病预防处置工作相关的信息发布、工作规范与工作指南的制定;3、对全市从事上述各类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培训与技术指导;4、在全市范围内制定相应的工作规划并引导正确的舆论导向,消除负面的舆情;5、与国内从事上述各类工作的机构和同行进行技术合作与经验交流;6、承担狂犬病预防处置的日常工作(包括:Ⅱ级、Ⅲ级伤口的处置、疫苗接种、狂免浸润)及各级门诊转诊的急重、危险、复杂病例。

并随时对下级门诊提供技术帮助和指导;7、对狂犬病预防处置后的效果进行检测与评价;8、承担国家或省、市级下达的相关疫苗、狂免以及专业设施设备的医学评价和监测工作;组织并开展与狂犬病预防工作相关的各种基础和应用技术的研究与验证。

9、向市市推广狂犬病预防处置的新技术、新方法、新程序。

10、制定并组织实施与狂犬病预防有关的应急预案;负责处理与该项工作有关的副反应及不良反应事件;协助卫计委召集专家进行相关工作的专家鉴定会;11、接受委托的相关生物制品安全性及免疫效果的评价工作。

12、制定各级门诊数据统计报告内容、计划及要求的相关制定;对全市各级门诊的工作数据及统计报告进行收集和整理,并上报武汉市卫生计生委;13、配合其他的专业部门开展相关的业务工作;14、完成上级指派的其他工作任务。

(二)区级狂犬病预防处置中心门诊的工作职责1、承担狂犬病预防处置的日常工作(包括:Ⅱ级伤口处置、疫苗接种、狂免浸润)及各级门诊转诊的Ⅲ级暴露病例;并随时对下级门诊提供技术帮助和指导;必须保证全年每天24小时应诊;2、承担并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各类评价及监测工作;3、对辖区各门诊的工作数据及统计报告进行收集和整理,并上报市、区疾控中心;4、配合其他的专业部门开展相关的业务工作;5、完成上级指派的其他工作任务。

(三)社区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的工作职责1、承担狂犬病预防处置中Ⅱ暴露的工作(包括:伤口处置、疫苗接种);有条件的门诊尽量做到提供24小时服务;2、承担并完成上级部门交办的各类评价及监测的数据收集工作;3、对门诊的工作数据及统计报告进行收集和整理,并上报区级疾控中心;4、配合其他的专业部门开展相关的业务工作;5、完成上级指派的其他工作任务。

三、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建设标准(一)机构与人员1、市级狂犬病预防处置技术指导中心由武汉市卫生行政部门指定;设置区级和社区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的单位必须是由各区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具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件的医疗卫生机构。

2、区级和社区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必须通过由各区卫生计生委组织的专项评估,统一向社会进行公布。

3、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必须接受所在市、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监督所的技术指导和业务监管。

(二)房屋1、基本要求1)设置独立的伤口处置室,预防接种登记区、接种区、候诊和留观区等功能分区布局合理,并有明显标识。

2)门诊地面硬化,墙裙不低于1.6米、且容易清洗。

环境整洁、光线明亮、空气流通。

2、区级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除满足基本要求以外,还需设立能够满足三级暴露处置的伤口处置室以及狂免的浸润注射室和资料档案室。

3、市级狂犬病预防处置临床技术指导中心除满足基本要求以外,还需设立专家咨询室和能够满足三级暴露处置的伤口处置室以及狂免的浸润注射室、资料档案室、数据统计分析室和一般外伤治疗室。

需满足上述基本要求。

(三)人员1、基本要求1)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的专业服务人员须具备执业医师、助理执业医师、护士资格;必须通过由各区卫计委组织的专项上岗前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取得相应的资质,持证上岗。

2)持证在岗的专业服务人员还必须每年参加该项专业技术培训,由各区卫计委每年对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专业服务人员进行资质复审,对合格的专业服务人员统一发放“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培训合格证”,不合格者不能从事该项预防处置工作。

3)应配备5名以上预防处置专业服务人员,其中外科(或全科)医师不少于2名,其均须参加区级以上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技术培训、能熟练掌握预防接种、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技术和技巧。

4)正常工作日,预防处置专业服务人员不少于2名;夜间门诊,预防处置专业服务人员至少1名。

2、区级狂犬病预防处置中心门诊除具备基本要求外,还需配置狂犬病预防处置专家及。

3、市级狂犬病预防处置临床技术指导中心除具备基本要求外,还需配置狂犬病预防处置专家、处置各种疫苗接种副反应的专家、流行病学专家及能承担国家各项研究任务的项目专家。

需满足上述基本要求。

(四)设施与设备1、基本要求1)具有完备的冷链、伤口预防处置、狂犬病疫苗接种和消毒设施,电脑等资料信息化管理设备,以及必要的急救器材。

2)伤口预防处置设施:应配有能符合《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2009年版)》要求的专业预防处置设备,低位冲洗水池,手枪式或感应式水龙头等。

并至少配备专用流动处置车,消毒缸、长镊子、治疗盘、污物桶、座椅和无菌棉球。

3)预防接种设施:至少配备专用接种台,消毒缸、镊子、治疗盘、一次性注射器毁型器或安全盒、污物桶(分别盛放生活垃圾及医用垃圾)、接种用座椅。

候诊与留观休息椅,体重秤,计时钟。

4)冷链设施:冷藏、冷冻保温设备充足,用于门诊储存疫苗。

接种台应配备小冰箱或冷藏包用于存放随时取用的疫苗。

冰箱冷藏室配备测温计。

冰箱内备有人用狂犬病疫苗及人用狂犬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免疫血清。

5)清洗、消毒及抢救药品:20%肥皂水(或符合国家规范的预防处置专用清洗剂)、2~3%碘酒或75%酒精(或符合国家规范的预防处置专用消毒剂)用于伤口预防处置的清洗及消毒。

设置急救药品柜,配备1:1000肾上腺素及其它急救药品(盐酸异丙嗪,地塞米松,西地兰,重酒石酸间羟胺,洛贝林,尼可刹米,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酸钙注射液,5%葡萄糖,输液器),备有体温表、听诊器、压舌板、血压计、紫外线消毒灯等器械。

6)公用设施:冷暖空调,铝合金资料柜,电脑、打印机及移动存储硬盘等接种资料信息化管理设备,电视及影碟机等电化宣传教育设备。

2、区级狂犬病预防处置中心门诊除满足基本要求外,还需按照三级暴露的处置要求配置医用创口冲洗床。

3、市级狂犬病预防处置临床技术指导中心除满足基本要求外,还需按照三级暴露的处置要求配置医用创口冲洗床。

并根据处理疑难、危重病人的需要,还需另外配置医用创口冲洗床、特殊部位的专用治疗仪(如耳鼻喉科、皮肤科、普外科的专用医疗器械)。

4、各社区狂犬病预防处置门诊需满足上述基本要求。

(五)疫苗管理市、区疾控部门应加强对狂犬疫苗及人用狂犬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免疫血清的监管,确保其质量安全有效。

(六)工作制度主要包括:工作职责、冷链管理制度、安全注射制度、疫苗管理制度、副反应监测制度、消毒制度、社会监督制度等。

1、设立生物制品出入库登记帐册及测温记录本,随时登记生物制品出入库情况,每天2次测温并及时记录。

2、实行预防接种反应报告制度,发现预防接种反应,由预防接种服务人员填写预防接种反应报告卡,24小时内报所在地区疾控中心;发现重大预防接种反应事件立即电话报告。

3、建立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就诊登记制度,按全市统一的要求和格式,详细登记就诊者的基本情况、被犬等动物致伤的情况、伤口预防处置过程及接种疫苗情况、致伤动物状况等。

4、实行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月报制度,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按月统计工作情况,于次月5日前,报所在区疾控中心,区疾控中心于次月10日前汇总报市疾控中心。

5、健全狂犬疫苗预防接种监测制度,各市、区疾控中心要根据实际情况,加强对狂犬病暴露者预防处置情况、疫苗接种反应及开展安全性监测,并配合市疾控中心和市临床技术指导中心的要求开展免疫后效果的监测工作。

(七)服务要求1、市、区级门诊提供24小时全天候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服务,社区门诊有条件的提供24小时服务。

2、在各门诊显著位置公示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工作规范、流程、接种注意事项、疫苗介绍及收费标准、咨询投诉电话等。

3、实行“自主、自愿”原则,向受种者或其监护人推荐和告知疫苗品种及人用狂犬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免疫血清免疫效果、不良反应、禁忌症以及其他注意事项,不得强制接种。

接种前须填写人用狂犬病疫苗接种及人用狂犬免疫球蛋白或抗狂犬病免疫血清注射知情同意书。

4、市级临床技术指导中心门诊应配备所有通过了市级招标的各种品牌、类型、剂量、剂型的狂犬病疫苗和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抗狂犬病血清)。

区需配备通过了市级招标4种以上的品牌、类型、剂量、剂型的狂犬病疫苗和人狂犬病免疫球蛋白(抗狂犬病血清)。

社区门诊必须同时提供2种以上并与区门诊相同的狂犬病疫苗供受种者选择。

5、提供与狂犬病防制知识有关的健康教育和宣传服务。

四、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工作程序(一)登记报告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应做好就诊病人的门诊登记,规范填写《狂犬病暴露人群门诊登记表》(附件6),其中“接种日期”应按不同免疫程序规定相应填写登记项目应齐全,字迹清晰,并妥善管理保存,以备查验。

(二)知情同意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的接诊医生负责向受种者或其监护人进行预防处置知识宣传与相应处置措施的解释,同时说明常见的疫苗接种与被动免疫制剂注射反应以及其他注意事项。

无论暴露者是否接受疫苗接种和/或被动免疫制剂注射,均须暴露者本人或其监护人在《狂犬病疫苗和抗狂大病血清/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使用知情同意书》(附件7) 签字确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