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标准实体铜保持架技术条件拟制审核会签批准1. 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本公司一般用途调心滚子轴承实体铜保持架的技术要求、外观质量、检验规则、标志与包装。
本标准适用于本公司对调心滚子轴承实体保持架的最终检验。
2. 参照标准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699-1999 优质碳素结构钢GB/T 1176- 2013铸造铜合金技术条件GB/T 1348-2009球墨铸铁件GB/T 2828.1 -2012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
GB/T 4437.1-2000铝及铝合金热挤压管第1部分:无缝圆管。
GB/T 4437.2-2003铝及铝合金热挤压管第1部分:有缝管。
GB/T 5231- 2012加工铜及铜合金牌号和化学成分GB/T 8597-2013滚动轴承防锈包装GB/T 28268-2012滚动轴承冲压保持架技术条件JB/T 7051-2006滚动轴承零件表面粗糙度测量和评定方法3. 术语和定义GB/T 28268-2012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单一平面外径变动量 V Dcsp与保持架端面的切平面平行的单一径向平面内,最大与最小单-平面单一外径之差。
V Dcsp= D cspmax- D cspmin3.2平均外径变动量 V Dcmp单个保持架最大与最小单一平面平均外径之差。
V Dcmp= D cmpmax- D cmpmin3.3单一平面内径变动量 V dcsp与保持架端面的切平面平行的单一径向平面内,最大与最小单-平面单一内径之差。
V dcsp= d cspmax- d cspmin3.4平均内径变动量 V dcmp单个保持架最大与最小单一平面平均内径之差。
V dcmp= d cmpmax- d cmpmin3.5壁厚变动量 V Kcs保持架最大与最小单一壁厚之差。
V Kcs= K csmax- K csmin3.6宽度变动量 V Bcs保持架两端面最大与最小单一宽度之差。
V Bcs= B csmax- B csmin3.7平面度 P K保持架一侧平面上,在不同角位置上沿直径方向内侧和外侧与平面垂直的最大与最小高度之差。
3.8兜孔中心圆直径变动量 V Dcp单个保阵架各兜孔最大中心圆直径与最小中心圆直径之差。
V Dcp= D cpmax- D cpmin3.9兜孔中心对内孔中心径向距离变动量 V Kp单个保持架各兜孔中心对内孔中心最大径向距离与最小径向距离之差。
V Kp= K pmax- K pmin3.10兜孔中心对内孔表面径向距离变动量 V Kpl单个保持架各兜孔中心对内孔表面最大径向距离与最小径向距离之差。
V Kpl= K plmax- K plmin3.11保持架径向兜孔中心线对理论中心线偏移量ΔPl单个保持架径向兜孔单一径向平面内,各兜孔实际中心线相对理论中心线周向偏移距离。
ΔPl= P lS- P l3.12相邻兜孔弦长变动量 V C单一径向平面内,相邻兜孔最大弦长与最小弦长之差。
V C= C max- C min3.13双列相邻兜孔弦长变动量 V C2单一径向平面内,双列相邻兜孔最大张长与最小弦长之差。
V C2= C2max- C2min3.14梁宽变动量 V bc与保持架底面平行的间一平面内,保持架最大梁宽与最小梁宽之差。
V bc= b cmax- b cmin3.15兜孔底高变动量 V hc保持架各个兜孔在同一位置上与底面垂直的最大底高与最小底高之差。
V hc=h cmax- h cmin3.16单个兜孔底高变动量 V hcs单个兜孔最大底高与最小底高之差。
V hcs=h csmax- h csmin3.17兜孔长度变动量 V Lc保持架各个兜孔最大长度与最小长度之差。
V Lc=L cmax- L cmin3.18相邻柳钉孔弦长变动量 V Cl单一径向平面内,相邻铆钉孔最大弦长与最小弦长之差。
V Cl=C lmax- C lmin3.19柳钉孔与相邻兜孔间的厚度变动量 V e单一径向平面内,铆钉孔侧壁与兜孔侧壁在两中心连线上的最大距离与最小距离之差。
V e=e max- e min3.20兜孔中心高度偏差ΔKl兜孔中心高度与公称兜孔中心高度之差。
ΔKl= K lS- K l4. 符号GB/T 28268-2012给出的以及下列符号适用于本文件。
B c:保持架公称宽度;保持架座幅公称宽度B c1:保持架座公称宽度B c2:保持架盖公称宽度b c:保持架梁宽C :保持架兜孔中心圆上的兜孔等分弦长(简称弦长)C1:保持架铆钉孔中心圆上的铆钉孔等分炫氏C2:双列相邻兜孔弦长D c:保持架公称外径D cp:保持架兜孔中心圆公称直径D cp1:保持架柳钉孔中心圆公称直径D cp2:调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兜底中心圆公称直径D w:滚动体公称直径d c:保持架公称内径d c4:保持架兜孔公称直径d c5:保抖架铆钉孔公称直径e :保持架铆钉孔与相邻兜孔间的厚度f :兜孔中心线对定位基准端面的垂直度f1:铆钉孔中心线对定位基准端面的垂直度h c:保持架底面至兜孔底面的公称高度(简称孔底高)K1:兜孔中心公称高度K c:保持架公称壁厚K P:兜孔中心对内孔中心的径向距离K P1:兜孔中心对内孔表面的径向距离L c:保持架兜孔公称长度;实测尺寸L c1:保持架兜孔公称宽度P k:平面度t1:保持架座凸台公称高度(简称台高)t2:保持架盖槽台公称深度(简称槽深)V Bcs :宽度变动量;保持架座幅B C的变动量V bc:梁宽变动量V C:相邻兜孔弦长变动量V C1:相邻铆钉孔弦长变动量V C2:双列相邻兜孔弦长变动量V Dcmp:平均外径变动量V Dcp:兜孔中心圆直径变动量V Dcsp:单一平面外径变动量V dcmp:平均内径变动量V dcsp:单-平面内径变动量V e:铆钉孔与相邻兜孔间的厚度变动量V hc:兜孔底高变动量V hcs:单个兜孔底高变动量V Kcs:壁厚变动量V Kp:兜孔中心对内孔中心径向距离变动量V Kp1:兜孔中心对内孔表面径向距离变动量V Lc:兜孔长度变动量;L C的变动量Z :保持架兜孔数ΔC ir:引导表面的圆度误差ΔK l:兜孔中心高度偏差ΔP l:保持架径向兜孔中心线对理论中心线偏移量θ:调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兜孔中心线与保持架中心线之间的夹角5. 调心滚子轴承常用保持架结构型式图1 调心滚子轴承用半保持架图2 调心滚子轴承用整体结构保持架6. 技术要求6.1 材料6.1.1 各类铜合金实体保持架可采用ZCuZn40Pb2、ZCuAl10Fe3Mn2、ZCuZn40Mn2、ZCuZn38Mn2Pb2、ZCuSnlOPl等材料制造,其技术要求应符合GB/T 1176-2013的规定;亦可采用HPb59-l、QAl10-3-1.5、QSi1-3等材料制造,其技术要求应符合GB/T 5231-2012的规定。
6.1.2各类钢制实体保持架采用20、30、35、40、45碳素结构钢制造,其技术要求应符合GB/T699-1999 的规定。
1999 的规定.6.1.3球墨铸铁实体保持架采用QT400-18等材料制造,其技术要求应符合GB/T 1348-2009的规定。
6.1.4各类铝合金实体保持架采用2Al1、2Al2、2017等材料制造,其技术要求应符合GB/T 4437.1-2000和GB/T 4437.2-2003的规定。
6.1.5与用户协商确定后,也可采用满足性能要求的其他材料制造。
6.2 公差6.2.1 保持架的尺寸公差应符合产品图样的规定。
6.2.2 平行度P k按表l的规定。
表1 平面度单位为毫米6.2.3保持架的形状和位置公差按表2的规定。
表2 保持架的形状和位置公差6.2.4 兜孔中心圆直径变动量、兜孔中心对内孔中心径向距离变动量、相邻兜孔弦长变动量按表3的规定。
表3 兜孔中心圆直径变动量、兜孔中心对内孔中心径向距离变动量、相邻兜孔弦长变动量6.2.5 保持架梁宽变动量V bc按表4 的规定。
6.2.6 圆柱滚子轴承用保持架单个兜孔底高变动量V hcs 按表5 的规定。
6.2.7 圆柱滚子轴承用保持架兜孔中心线对定位基准端面垂直度f (见图3)按表6 的规定。
>-361014≤361014-0、1max0.50.60.81.01.2其它系列max 0.40.50.60.8 1.07、8、9、0、1max 0.30.40.50.60.8其它系列max0.20.30.40.50.6最小梁宽=相邻兜孔的公称弦长-兜孔公称直径。
轴承直径系列最小梁宽单位为毫米表4 保持架梁宽变动量轴承类型推力类型轴承其它类型轴承>-18305080≤18305080-V hcsmax0.020.030.040.050.06L C 单位为毫米表5 保持架单个兜孔底高变动量图3 圆柱滚子轴承用保持架兜孔中心线对定位基准端面垂直度表6 圆柱滚子轴承用保持架兜孔中心线对定位基准端面垂直度6.2.8 双列相邻兜孔弦长变动量V C2按表7 的规定。
表7 双列相邻兜孔弦长变动量6.2.9 调心滚子轴承用保持架兜孔中心线与保持架中心线之间夹角θ的公差应控制在±15°以内。
6.3 表面粗糙度6.3.1 采用铜合金材抖、铝合金材料树造的保持架,其表而粗糙度按表8 的规定。
表8 铜合金材料、铝合金材料保持架表面粗糙度6.3.2 采用黑色金属制造的保持架,兜孔及引导表面粗糙度Ra max 为2.5um,其他表面粗糙度Ra max为5um。
6.4 外观质量6.4.1 保持架的颜色应均匀一致。
6.4.2保持架的表面不允许有锈蚀、裂纹、毛刺和锐边。
6.4.3保持架表面存在的磕碰伤、铸造保持架的铸造缺陷不应也超过制造厂或用户的规定。
6.4.4保持架在涂油包装时,不应划伤兜孔表面。
6.4.5 保持架表面处理方式按制造厂的规定或与用户协商确定。
6.5 其它6.5.1 不可互换的分体结构保持架,为了组配方便,允许在保持架外圆柱表面或内圆柱表面标记划线(或在端面打字)。
6.5.2 保持架在成套轴承状态下应旋转灵活,轴承正转反转无明显差异,调心性能良好,无异声,且不应夹球和掉球。
6.5.3 由止口做径向定位的保持架,其止口处配合间隙不应超过制造厂或用户的规定。
6.5.4 车制实体保持架兜孔圆柱表面与兜底平面的交接处,应为圆滑的圆弧过渡,不应有锐角。
6.5.5 圆柱滚子轴承、调心滚子轴承用车制保持架的兜底中部,可做成直径不大于1/2兜孔直径、锥角不大于170°的锥形凹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