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官窑瓷器赏析
宋代官窑瓷器赏析
作者:简晓东
博文中展示的是宋代时期的“官窑瓷器”。
官窑则是一个相对广义的概念。
历代由朝造专设的瓷窑均称“官窑”,所产瓷器称为“官窑瓷”。
“官窑瓷”则又分为两大类,狭义的指朝廷垄断,专窑专烧的,广义的则是由朝廷设定标准,用窑不限,即民窑也可烧造,最后由朝廷派专人按统一标准验收,合格者统一采办,也称官窑瓷。
在中国陶瓷史中,“官窑”和“官瓷”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二者是一种交叉而非重合关系。
“官瓷”是一个特定的特谓,专指宋大观及政和年间于汴梁所设的官窑所造瓷器,青瓷釉色晶莹惕透,有开裂或呈冰片状,粉青紫口铁足是其特色。
诸如:官窑出战戟、这种瓷器和汝瓷、哥瓷、钧瓷、定瓷合称中国五大名瓷。
官窑起自唐,有两种涵义,一是指贡器,一是指官厂。
自
唐代至元代(公元八世纪一十四世纪),官窑多有贡器,少有官厂,采取的形式是“官监民烧”,烧出的瓷器,“千中选十,百中选一”,进贡给统治阶级。
这种瓷器就叫做贡瓷和官窑。
那时,唐代在产瓷区设有司务,如唐景隆初(公元707年一709年)褚绥为新平(景德镇)司务,奉诏监烧献陵祭器。
宋代设监,如太平兴国年间(公元976年一983年),派殿前承旨赵仁济监理越州窑务。
到了元代则设局,以提领监陶,后改为本设总管。
他们烧出的“景德年制”,“枢府’等款式的瓷器,分别称为“景德窑’,“枢府窑”等。
官窑之谓,在中国古代陶瓷史上有不同的内涵。
就广义而言,是有别民窑而专为官办的瓷窑,其产品为宫廷所垄断。
在宋代瓷器中,官窑即是一种专称,指北宋和南宋时在京城汴京(汴梁,今开封)和临安(今杭州)由宫廷设窑烧造的青瓷,故又有“旧官”和“新官”之分,前者为北宋官窑,后者为南宋官窑。
官窑是在宋大观及政和年间于汴梁所造,青瓷釉色晶莹惕透,有开裂或呈冰片状,粉青紫口铁定是其特色。
宋室南移在凤凰山下设立官窑,又称修内司官窑或内窑,郊坛下设立的郊坛下官窑,器形较多,有直径大过一尺的
大型产品。
从1128年元世祖忽必烈设置“浮梁磁局”,到二十世纪清朝覆亡,景德镇是元、明、清三代皇家瓷厂所在地,中国的官窑制度在这里延续了632年,江西景德镇也由此拥有烧造时间最长、规模最大、工艺最精湛的官办瓷厂。
景德镇地下也因此存有大量因禁绝流入民间而被就地掩埋的古碎瓷,成为中国目前品类最完整、年代最可靠、信息最丰富的官窑遗址和“地下瓷都”。
北宋官窑也称汴京官窑。
相传北宋大观、政和年间,在汴京附近设立窑场,专烧宫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窑。
南宋顾文荐《负杂录》记载:"宋宣政间(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年一1125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南宋叶••在其《垣斋笔衡》中对北京官窑亦有记载:"政和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
当时的京师即汴京(今开封),因宋代汴京遗址已沉入地底,至今日为止,尚未发掘出北宋官窑遗址,对于北宋官窑遗址缺乏考古发掘地资料和充足的文献资料的支撑,因此,时至今日,关于北宋官窑遗址在何处,仍有不同说法,一般有三种说法:一说北宋官窑即为汝窑;二说否认北宋官窑的存在;三说为北宋官窑即为汴京官窑,它与南宋时的修内
司官窑先后存在。
南宋顾文荐《负睻杂录》记载:“宋宣政间(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年一1125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南宋叶寘在其《垣斋笔衡》中对北京官窑亦有记载:“政和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
明代《事物绀珠》、《留留青》因袭此说。
当时的京师即汴京(今河南开封),因宋代汴京遗址已沉入地下,至今日为止,尚未发掘出北宋官窑遗址。
对于北宋官窑遗址缺乏考古发掘地资料和充足的文献资料的支撑,因此,时至今日,关于北宋官窑遗址在何处,仍有不同说法,一般有三种说法:一说北宋官窑即为汝窑;二说否认北宋官窑的存在;三说为北宋官窑即为汴京官窑,它与南宋时的修内司官窑先后存在。
支持第三种说法的人较多。
北宋官窑传世品很少,形质与工艺与汝窑有共同处。
器多仿古,主要有碗、瓶、洗等。
胎体显厚,胎骨深灰、紫色或黑色,釉色有淡青、粉青、月白等,釉质莹润温雅,尤以釉面开大裂纹片著称,不同于南宋官窑和汝窑及龙泉窑瓷器。
底有文钉烧痕,有“紫口铁足”的特征。
南宋时先后设立了“修内司窑”和“郊坛下窑”。
南宋官窑器,胎为黑、深灰、浅灰、米黄色等,有厚薄之分,胎质细腻。
釉面乳浊,多开片,釉色有粉青、淡青、灰青、月白、米黄等。
因器口中施釉稀薄,微露紫色;而采用刮釉垫烧时,足上露胎而呈偏赤铁色,故有“紫口铁足”之称。
器型除碗、盘、碟、洗等日用器皿外,还有仿商周青铜器的尊、鼎、炉、觚等陈设瓷和祭祀用礼器。
至今杭州凤凰山麓尚留有:南宋官窑老虎洞窑址、南宋官窑郊坛下窑址等历史遗迹,现均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南宋官窑郊坛下窑址遗址上建有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
南宋官窑青瓷尊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官窑粉青贯耳弦纹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官窑粉青贯耳弦纹圆壶(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官窑粉青琮式瓶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官窑粉青长方盆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官窑青瓷葵花式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官窑粉青雕龙大圆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官窑月白釉葵口洗(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南宋官窑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官窑青釉弦纹瓶
(法国集美博物馆藏)
南宋官窑贯耳瓶
(美国弗利尔和沙可乐美术馆藏)
南宋官窑小碗
(美国弗利尔和沙可乐美
术馆藏)
南宋官窑碟
(美国弗利尔和沙可乐美术馆藏)
宋代官窑盘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南宋官窑广口尊
(日本东京博物馆藏)
南宋官窑粉青釉花插
(日本东京博物馆藏)
南宋修内司官窑梅瓶
(杭州博物馆藏)
南宋修内司官窑出戟尊
(杭州博物馆藏)
备注:本文摘自《古代文物展示赏析室的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