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世纪世界文学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20世纪世界文学练习题库参考答案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院《20世纪世界文学》练习测试题库参考答案一、填空1、瓦雷里克洛代尔2、《追忆流水年华》3、《火线》《光明》4、尤奈斯库5、布勒东《第一次超现实主义宣言》6、萧伯纳7、西蒙斯艾略特8、《荒原》9、《到灯塔去》10、《布登勃洛克一家》11、《虹》12、《有产业的人》《进退维谷》《出租》13、勃洛克叶赛宁14、《企鹅岛》《诸神渴了》《天使的反叛》15、《欣悦的灵魂》16、《共产党人》17、贝克特18、《西线无战事》19、《普鲁弗洛克的情歌》20、《华伦夫人的职业》《鳏夫的房产》21、里尔克22、《尤利西斯》23、《人性的枷琐》24、《变形记》25、《母亲》26、奥尼尔27、《美国的悲剧》。

28、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29、《喧哗与骚动》30、《恶之花》31、《太阳照常升起》32、阿斯图里亚斯,《百年孤独》33、约克纳帕塔法34、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布莱希特梅兰芳35、哲学政治36、《恶心》37、《犀牛》38、《月亮与六便士》39、《白猿》、《银匙》、《天鹅曲》40、《美国》、《审判》和《城堡》41、《毁灭》42、《苦难的历程》43、庞德44、尤金·奥尼尔45、《毛猿》二、根据下列作品写出相应的作家1、《橡皮》阿兰·罗伯-格里耶2、《老人与海》海明威3、《荒原》艾略特4、《鼠疫》加缪5、《穿裤子的云》马雅可夫斯基6、《海滨墓园》瓦雷里7、《华伦夫人的职业》萧伯纳 8、《娜嘉》布勒东9、《审判》卡夫卡 10、《送菜升降机》阿尔比11、《青鸟》梅特林克 12、《苍蝇》萨特13、《根》哈利 14、《乌贼骨》蒙塔莱15、《沉钟》霍普特曼 16、《椅子》尤奈斯库17《荒野的呼唤》杰克·伦敦 18、《夜色温柔》菲兹杰拉德19、《一日长于百年》艾特玛托夫 20、《八月之光》福克纳三、名词解释1、魔幻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是拉丁美洲文学中一个最重要的文学流派,它兴起于20世纪30-40年代,成熟于50年代,到60-70年代达到高潮。

这个流派的重要作家有乌斯拉尔·彼特里、加西亚·马尔克斯等。

墨西哥作家胡安·鲁尔福发表中篇小说《佩德罗·帕拉莫》是魔幻现实主义走向成熟的标志。

马尔克斯发表长篇小说《百年孤独》时魔幻现实主义发展到的巅峰。

魔幻现实主义最突出的特点,是把现实放到一种魔幻的环境和气氛中客观地、详细地加以描写。

2、“愤怒的青年”:“愤怒的青年”出现于50年代的英国文坛,因约翰·奥斯本轰动一时的剧本《愤怒的回顾》而得名。

他们没有共同的组织和共同的纲领宣言,作家大都来自工人、小资产阶级,他们对战后社会失望、对上层阶级强烈不满,最后走向愤怒与抗议。

在文学上他们反对詹姆斯·乔伊斯和伍尔夫追求的文学艺术创新与实验,以严肃的态度讨论社会问题,反映与“有教养”的上层阶级不同的普通人的生活,表达对社会和上层阶级的不满,形成一股风行一时的具现实主义倾向的文学潮流。

重要的代表作家有金斯利·艾米斯、约翰·勃莱恩等。

3、存在主义文学:存在主义是于本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首先在德国和法国发展起来的。

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是德国的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法国的萨特和梅洛-庞蒂等。

存在主义者把存在看作人的意识、情绪的存在,而不是现实事物的客观存在。

?萨特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着名命题,认为它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理。

????萨特从50年代以后曾一度致力于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他认为马克思主义中有一块人学的空场,因此他要把“人学辩证法”和“历史人本学”填充进去,认为这样就可以超越马克思主义。

存在主义文学是存在主义存哲学的图解,用文学说明哲学,如萨特就利用自己的文学创作以阐明自己的哲学理论。

存在主义文学的成就主要在小说和戏剧方面,代表作家有萨特、加谬等。

4、美国黑人戏剧:美国黑人戏剧出现于1960年代。

第一部搬上百老汇的美国黑人戏剧是黑人女剧作家洛兰娜·汉斯贝里的《太阳下的葡萄干》。

后继的美国黑人剧作家继承了美国现实主义戏剧的传统,他们当中有查尔斯·葛丹、埃德·布林斯和查尔斯·富勒等。

黑人戏剧中也有非现实主义作品,例如阿米里·巴拉卡的《奴隶船》。

一些黑人戏剧采用表现主义或超现实主义戏剧的手法进行了成功创作,例如阿德里安·肯尼迪。

5、非虚构小说:非虚构小说的文学形式从60年代开始开始在美国文坛上出现,在理论主张和艺术实践上有其自身的明显特征。

首先,非虚构小说在思想上的特征首先在于对传统的现实主义和反传统的现代主义的反叛。

其次,非虚构小说以真实描写、反映、表现和暴露当代社会问题为主,对认识当今西方社会,特别是美国社会的生活,有着其他文学艺术形式难以企及的作用。

第三,非虚构小说满足了现代读者追求真实的口味。

非虚构小说在艺术上也有鲜明的特点。

第一,作品具有一个场景接一个场景的完整结构,并以生动的形象反映事实;第二,作家以“第三者的观点”观察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跟作品所描写的人物一道体验在现场的思想感情。

第三,这类小说必须要有精辟的对话,这是其成功的不可缺少的要素;第四,这类作品必须要有像巴尔扎克一样匠心独运的细节描写,要讲究细节的丰富性和生动性。

6、未来主义诗歌:未来主义诗歌是20世纪初现代主义诗歌各流派中影响较大的流派之一。

未来主义诗歌最初在意大利产生,其后传入俄国、法国、英国、德国、波兰等国。

意大利诗人、戏剧家马里内蒂是未来主义的创始人。

1909年2月20日,马里内蒂在巴黎的《费加罗报》上发表《未来主义宣言》,这是意大利未来主义诞生的标志。

马里内蒂系统地阐明了这一流派的思想倾向、理论主张和文学创作原则。

意大利未来主义者于1913-1915年间分裂。

俄国未来主义运动在十月革命前十分活跃。

莫斯科一批诗人:布尔柳克兄弟、赫列勃尼科夫、马雅可夫斯基、克鲁齐内赫等人出版了一本诗集《给社会趣味一记耳光》,这一派后来被称为“立体未来主义”。

1913年-1914年,莫斯科又出现了一个中间派别,叫做“中心未来主义”,成员有阿克肖诺夫、鲍勃罗夫、帕斯捷尔纳克等。

7、“叙事剧”理论:布莱希特对20世纪世界文学的最大贡献在于他的“叙事剧”理论及其实践创作。

在他看来,传统的戏剧是一种“亚里士多德式”戏剧,认为随着历史的发展,特别是人类进入了20世纪之后面临着经济全球化、社会生活复杂化、矛盾多元化等问题,传统戏剧这时就面临着严重挑战。

只有创造新的形式才能使戏剧适应这种新局面。

据此,布莱希特在20年代末逐渐形成了“叙事剧”的思想。

经过20多年的实践与探索,使这一戏剧思想发展为成熟的戏剧理论。

布莱希特于1948年发表的论文《戏剧小工具》集中阐释了这一理论。

这篇论文以叙事剧(或译“史诗剧”)和陌生化效果为核心,对戏剧题材、结构、风格、舞台美术等作了重要论述。

为实践叙事剧理论,布莱希特提出叙事剧应该具有“陌生化效果”(也译“间离效果”)即,将生活中人们以为常的事物以一种不同寻常形式展示给观众,以引起观众注意,进而激发思考,最终达到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8、隐逸派意大利文坛由于受到法国象征主义,特别是魏尔伦、兰波、马拉美、瓦雷里等诗人的影响,在20世纪上半叶产生了在西方有重要影响的隐逸派。

隐逸派诗歌主要描写自然景色,抒发人的瞬间感受、幻想和隐藏在内心世界中的微妙情绪,表现人生的孤独、忧郁和生活的邪恶。

隐逸派在艺术上主要借助独特的意象和隐喻,以敏锐的感觉和大胆的想象描写艺术形象,表达诗人的主观感觉。

它讲究韵律和谐,追求诗歌的音乐性,认为字的声音比字的意义更有表现主观感觉的力量。

隐逸派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30年代是它的全盛时期,重要诗人有蒙塔莱、夸西莫多、翁加雷蒂、萨巴等。

9、冰山原理海明威在《死在午后》中提出冰山原理:“冰山在海里移动很是庄严宏伟,这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露出水面。

”他借助这一形象的比喻,道出了自己的艺术追求,说明作家不仅必须有深厚的感情基础和生活积累,还要使自己的作品有含蓄简约、凝练深沉的艺术特征。

10、境遇剧萨特为宣扬自己的存在主义思想特设的一种戏剧类型。

就是强调对情境的刻画,把人物逼入一种或几种特定的艰难情境甚至是绝境中,让他们通过自由选择来决定自己的本质,决定自己的命运。

这种戏剧极为有效地表现了当代人普遍的忧患意识和两难选择状态,肯定了存在主义者的人道主义伦理道德观:立足于个人本能,又不失良心、正义。

11、黑色幽默幽默中包含着阴沉,在绝望中发出大笑,在无可奈何的悲剧境遇中的喜剧性,在痛苦郁闷中的玩世不恭和愤世嫉俗中的冷嘲热讽。

其目的是使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保持一定的距离,以获得精神上的解脱。

又称“黑色喜剧”、“病态幽默”、“绝望的幽默”。

12、意识流是一种现代心理描写技巧。

抛弃传统小说结构,以时间、意识作为小说中心,将飘忽不定、流动不已的意识流作为基本内容,刻意表现个人精神生活和内心隐秘的意识活动。

作为一个文学流派,出现于一战前后,在20世纪20年代进入全盛时期,40年代后作为一个文学流派不复存在,但其表现手法常被其他现代流派广泛采用。

13、叶芝:威廉·叶芝是20世纪初开展的“爱尔兰文艺复兴”运动的领导人之一,并于1923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叶芝早在19世纪90年代访问巴黎以前就在布莱克和雪莱的影响下形成了自己的象征主义观点,在《肉体之秋》和《诗的象征主义》中表达了法国早期象征主义的艺术观点,强调诗歌的象征作用和音乐性。

叶芝早期创作中的象征主义同爱尔兰民族的古老神话结合在一起,把神话传说中的角色、故事和事物作为象征进行创作,主要作品有长诗《莪相的漫游》,诗集《玫瑰》等。

1914年,他的诗集《责任》出版,诗歌创作逐步走向成熟,写出了一系列重要的作品,如诗集《库尔园的野天鹅》、《迈克尔·罗巴茨和舞蹈家》、《钟楼》等。

14、美国南方文学:南北战争以后,南方虽重返联邦,但与北方的多种差异使南方作家心态复杂。

20世纪的福克纳是南方文学的巨人,他的全部作品深深地植根于美国南方文化和文学之中,代表着南方这个特殊地区的历史。

其他较有影响的南方作家还有厄金斯·考德威尔、杜鲁门·卡波特等;女作家凯瑟琳·安·波特等。

南方文学在美国南方独特的历史发展和文化环境中形成了自己的传统。

福克纳几乎所有的主要作品都是家庭小说,这是他对美国南方早已形成的“家庭”传统的继承和发展。

在奴隶制的罪恶和工业化的压力下,南方一蹶不振,充满着无法泯灭的悲剧情绪和失败的象征。

许多南方知识分子,包括福克纳,第一次从新的角度,一种批判的角度来看待自己热爱的家乡。

这是一次痛苦的自我剖析、自我争论的过程,导致从南方文学向20世纪的南方文艺复兴转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