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综合试题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综合试题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综合试题一.填空。

(20)1.卡夫卡的长篇小说<<城堡>>是一部典型的表现主义小说,主人公叫K_作品没有结尾,所以对它的解释也是无止境的,作品的未完成性是卡夫卡小说的特点。

2.意识流中的内心独白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内心独白,一种是间接内心独白。

3.<<喧哗与骚动>>中首先设计了一个白痴_形象,这有助于作者福克纳传达小说的深层主题即“人生就是一篇荒唐的故事”。

.4.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观点是“存在”。

即“自我,”、“他人就是地狱”、“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5.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中德国的托马斯·.曼创作的<<布登勃洛克>>,法国作家罗曼·罗兰创作的<<约翰·克利斯朵夫>>,英国作家劳伦斯创作的<<儿子与情人>>,美国作家海明威创作的<<永别了,武器〉〉,索尔·贝娄的<<赫索格>>,俄罗斯及前苏联的高尔基创作的<<母亲>>_,肖洛霍夫创作的<<静静的顿河>>及帕斯捷尔纳克的<<日瓦格医生>>都是当时重要的作品。

二.不定项选择(15)1.存在主义的作家有(A B C)A萨特B西蒙娜·波伏娃 C 加缪D尤奈斯库2.意识流小说家乔伊斯重要作品有(AB)A <<喧哗与骚动>> B<<我弥留之际>> C <<达罗卫夫人>> D<<海浪>>3.萨特的主要哲学著作有(A.B)A <<存在与虚无>>B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C <<西绪弗斯的神话>>D <<自由之路>>4.“新小说”20世纪50年代兴起于(C)A 德国B 美国C法国D英国5.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是(C)A <<家长的没落>> B《周末后的一天》C《百年孤独》D《总统先生》三.简述题(45)1《百年孤独》的主题是什么?答;包括两方面的含义:“百年”指历史。

作者虚构的马孔多是哥伦比亚乃至拉美的缩影。

作者描写的布恩迪亚家族和马孔多百年历史,是一个循环反复过程。

作者用意表明:拉美的百年历史并没有摆脱贫困落后和愚昧的困境,循环意味着停滞,拉美人民面临历史使命是寻找新的出路。

“孤独”主题。

马尔克斯在写拉美历史时,更注意挖掘和表现拉美人民的精神生活。

造成拉美人民的不幸和灾难,有外来的因素,也有本身存在的内部根源,尤其是人们精神上的原因。

他把这种精神生活上的普遍存在的问题归结为孤独。

(可结合作品内容举例说明)2.“黑色幽默”的艺术手法有哪些?答:第一:特殊的幽默风格。

“黑色幽默”和传统的文学中的幽默不同。

具体表现为使悲剧的内容采取了喜剧的处理手法痛苦和不幸也成了开玩笑的对象,即以喜剧的形式表现悲剧的内容。

第二:“反英雄”式的人物。

这些反英雄形象怀疑和否定一切传统价值,但又有一定的追求。

如《第二十二条军规》中的尤索林第三:“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

一改以往的叙事法,采用暗示,烘托,对比,比喻,象征等手法,给人一种扑朔迷离之感。

第四:特殊的题材。

如在科技领域发掘题材,或选择意义不明的,摇摆不定的来写。

3为什么说“魔幻现实主义”表现手法上具有“魔幻性”?答:魔幻现实主义小说把幻想和现实,虚构和写实融为一体,成为它的基本创作方法,而且表现手法具有“魔幻性”。

首先:这种“魔幻”性根植于拉美这块神奇的土地,是拉美的印加文化,阿兹台卡文化等传统文化观念的表现。

其次:这种“魔幻”性还深受西方现代主义诸多表现手法的影响,如荒诞,象征,意识流等手法的运用。

第三:该流派还常用一种“陌生化”技巧。

第四:神话化也是常用的一种创作原则。

四.综述《尤利西斯》艺术特色。

(20)答:1《尤利西斯》标志着乔伊斯意识流动技巧的成熟和完善,在小说的形式和结构上堪称一场革命,被称为“意识流”的百科全书。

整个作品没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没有明确的时间顺序和逻辑联系。

作者使用交错型的意识流,互相交织,体现三个人物的复杂思想变化过程。

2《尤利西斯》的特点还表现在作者对内心独白的系统运用上。

3《尤利西斯》还运用了类比和象征的手法。

4《尤利西斯》集多种文体之集大成,还运用多种语言,独创一些词汇。

5《尤利西斯》的结构很奇特。

作者试图通过各章的不同重点各自构成一个整体,然后交织在一起,构成一个多层次的复杂整体。

<<20世纪外国文学专题>>综合试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表现主义是20世纪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出现最早的一个文学流派。

表现主义的中心在德国(填国名),并波及欧美众多国家,20--40年代达到鼎盛。

2.卡夫卡的长篇小说主要有《审判》、《城堡》、《美国》。

3.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领域划分为意识、前意识、潜意识三种结构形态。

4.意识流小说主要表现手法有内心独白、自由联想、蒙太奇5.存在主义文学是在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基础上产生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创始人是萨特 ,“他人就是地狱”是他_<<禁闭>>作品中的名言。

6.“新小说”派是20世纪50年代在法国_兴起的新的现代文学流派.1950年女作家娜塔丽·萨洛特发表了一篇名为<<怀疑的时代>>的文章,成为后来新小说理论的重要论文。

7.“黑色幽默”作家群中最有影响的是海勒,他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是黑色幽默的代表作,被公认为美国当代文学上经典性的作品。

8.魔幻现实主义文学是20世纪盛行于拉丁美洲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它的最基本创作原则是“变现实为幻想而不失其真实”。

9.文学界一般认为具有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创作在20世纪40年代阿根廷小说家博尔赫斯的小说中就有表现,到了60年代形成了后现代主义的高峰,意大利的卡尔维诺为其最突出的代表,俄罗斯裔美国小说家纳博科夫也被看作是后现代主义的代表人物。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8分)1.表现主义戏剧的代表作家:( B )A.卡夫卡 B尤金·奥尼尔 C.勃洛克 D.弗吉尼亚·伍尔夫2.“意识流”这一概念最初是心理学术语,是由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在《心理学原理》一书中提出来的:“意识就其本身而言并非是许多截成一段一段的碎片。

‘链条’或‘系列’之类的字眼都不能恰当地描述意识最初呈现出来的样子。

它不是片断的连接,而是流动的。

用‘河’或‘流’这样的比喻才能最自然地把它描述出来……我们就称它为思想流、意识流或主观生活之流吧。

”这位美国心理学家是:( B )A.亨利·柏格森 B.威廉·詹姆斯C.詹姆斯·乔伊斯 D.弗洛伊德3.1956年一个新的小说流派在法国应运而生,即“新小说”派也称“反小说派”。

被称为“新小说之父”:( D ) A.索尔·贝娄 B托马斯·曼 C.罗伯–格里耶 D.西蒙4.<<第二十二条军规>>(A.C.D)A 被西方评论界誉为“60年代最好的一部作品”。

B 小说写的是法国一支空军中队的内幕。

C.主人公是尤索林。

D.尤索林是荒诞与疯狂社会中的清醒者。

5.桑提亚哥是海明威的作品 ( C )中的人物A.《太阳照常升起》 B.<<永别了,武器>>C.《老人与海》 D.《丧钟为谁而鸣》6.加缪反映“荒谬世界感情”的典型的存在主义作品是(A )A.《局外人》 B.《鼠疫》 C.《陷落》 D.《误会》三、名词解释(12 )1.表现主义。

答案:表现主义是20世纪初至30年代欧美文学一个重要的现代主义流派。

它首先从绘画开始,随后波及音乐、诗歌、戏剧、小说、电影。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德国成为表现主义的中心,到20年代,影响遍及捷、俄、美和北欧诸国,成为一种风靡世界的艺术流派。

表现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1901年,它是当时巴黎举办的玛蒂斯画展上茹利安·奥古斯特·埃尔维的一组油画的总题名1911年,德国评论家瓦尔登在《狂飙》杂志上发表了一篇绘画评论,首次运用了“表现主义”这一术语,并强调要突破事物的外在表象,表现内在世界,用“表现”取代“再现”,从而点明了这一流派最基本的艺术特征。

表现主义有以下特征:抽象化,变形,面具的运用,时空的真幻错杂,注重声光效果,象征和荒诞的手法。

2.黑色幽默答案:“黑色幽默”是60年代风行美国的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

1965年,美国作家弗里德曼收集了一些作家的小说片段,编成一个集子,书名为《黑色幽默》。

几个月后,另一位美国作家尼克伯克在《致命一蜇的幽默》的文章中,也把这一类型的作品称之为“黑色幽默”。

实际上,“黑色幽默”是一种用喜剧的形式来表现悲剧的内容的文学方法。

“黑色”是指可怕而又滑稽的客观现实,“幽默”指的是有目的有意志的个性对这种现实所采取的嘲讽态度。

在英语里,黑色常用来形容阴暗、神秘的事物,作为死亡的代名词。

幽默加上了黑色,就成了一种展现绝望的幽默。

故此,西方评论家把它称之为“绞刑架下的幽默”。

作为一个流派,“黑色幽默”在艺术上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黑色幽默”是一种哭笑不得的幽默,“反英雄”式的人物,“反小说”的叙事结构法,小说具有寓言性。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简述卡夫卡创作特色。

答:①具有整体暗示象征特征。

只有透过文字表面及虚幻离奇情节,才能把握卡夫卡的思想脉搏。

如《城堡》中那个时隐时现,神秘莫测的城堡,是专制政权官僚机构的象征。

象征专制统治者与普通人民之间存在着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②荒诞。

这主要是指那些表现在情节与人物行为上出现的违反常情与理性的情况。

如《变形记》中人忽然变成甲虫。

这些看似荒诞的事,都源于作者“世界是荒诞的”这一基本信条。

③独特的讽刺。

卡夫卡的讽刺主要产生于对现实荒诞性的揭示。

如《审判》中的K越是挣扎,陷得越得越深。

他的作品中的人物往往意外地陷入一种令人啼笑皆非的困境。

④叙述简洁、平淡。

卡夫卡小说放弃细腻繁琐的描写,采用简洁、平淡冷漠笔法写。

这恰当地表现了主人公痛苦、困惑,更体现了卡夫卡独特的叙述风格。

2.《百年孤独》的艺术特色是什么?答:《百年孤独》是魔幻现实主义的经典作品,作者遵循“变现实为幻想而又不失其真”的创作原则,把触目惊心的现实和源地神话传说的幻想结合起来,使读者从这种色彩斑斓、风格独特的画面中,获得一种“似真非真,似假非假”的艺术感受。

小说艺术特色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现实主义的现代主义相结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