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经济形成与发展的内在理论机制商品经济,是“自然经济”的对称,是商品的生产、交换、出售的总和。
商品经济是指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经济形式,包括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
商品经济最早产生于第二次社会分工即手工业从农业中分离并进一步扩大,在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时出现了商品经济的重要媒介——商人。
商品经济在以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虽然有一定的发展,但只处于从属地位。
在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才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
在社会主义社会也仍然要大力发展商品经济。
当商品经济不断发展,商品之间的交换主要由市场调配时,这种社会化,由市场进行资源调配的商品经济就是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高级阶段。
人类社会迄今有三种不同类型的商品经济,即简单商品经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和社会主义商品经济。
简单商品经济存在于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在当时的整个社会经济中只处于从属地位,它以生产资料个体所有制和个体劳动为基础,以通过商品交换满足生产者自己的需要为目的,特点是为买而卖。
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雇佣劳动为基础,以榨取剩余价值为目的,特点是为卖而买,不仅劳动产品成为商品,劳动力也成了商品,它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生活中统治地位。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
对于那些原来经济比较落后,自给半自给经济在社会经济中还广泛存在的社会主义国家,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不可逾越的阶段,对于促进生产专业化、技术现代化和人民生活富裕化,具有重大的意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
商品经济是作为自然经济的对立物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自然经济是一种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经济形式,自然经济以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家庭生产为基础,生产规模狭小,社会分工低下,以使用价值为生产目的,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有两个:1、社会分工,所谓社会分工,是指社会劳动划分和独立化为不同部门和行业,各行业的生产者为了满足自身在生产和生活方面的多种需要,产生了相互交换产品的要求。
在私有制下,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私人占有,一个人要想得到别人的产品,就必须通过交换形式,私有者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在彼此发生经济联系和交换产品时,要求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而劳动产品便必然采用商品的形式。
2、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于不同的所有者不同的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的所有者,不能无偿地占有对方的产品,彼此要取得对方的产品,必须通过等价交换,即把各自的产品作为商品来交换。
在生产资料私有制经济中,生产产品的劳动是私人劳动,生产的产品是私人劳动的产品。
这种独立的互不依赖的私人劳动的产品,是作为商品互相对立的。
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经济中,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于不同的所有者,是由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各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的性质决定的。
各种不同的所有制形式是各种具有独立经济利益的不同经济实体,它们之间也必须按照等价交换的原则发生商品交换关系,实现各自的经济利益。
商品经济产生和发展的主要经济条件,决定了劳动产品必然成为不同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其劳动的物质承担者,决定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必然成为不同生产者之间经济交往关系的实现形式。
产生商品经济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产物。
生产不是为了自给自足而是为了交换,是商品经济的特点,也是商品经济与自然经济、计划经济的根本区别。
商品经济的产生和发展,不仅由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而且具有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历史进步作用。
在历史上,它打破了自然经济和地区封锁,发展了社会分工,建立了国内市场,促进了生产社会化的发展和社会生产力的进步。
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商品价值的确定过程,不断促使商品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改进生产技术、更新机器设备、改善经营管理,提高劳动生产率;商品价值的实现过程,以等价交换为原则,不断调节交换双方的利益关系,调动生产者的积极性,合理分配和利用生产资料,促进生产的发展。
商品经济的发展是人类历史进程的普遍规律。
只有充分发展商品经济,才能实现生产的社会化和现代化。
但是,商品经济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它将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和共产主义生产关系的成熟而逐步消亡。
从内部来看,商品经济的存在基本矛盾,即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之所以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因为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内在矛盾有: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其中私人劳动的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这是因为只有通过商品交换,私人劳动才能转变成社会劳动,具体劳动才可以不愿为抽象劳动,商品的使用价值就能被让渡而实现其价值。
如果私人劳动不能被承认为社会劳动,具体劳动就不能还原为抽象劳动,使用价值就不会被让渡而实现其价值。
由此可见,商品经济内在矛盾的产生和解决,归根结底取决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矛盾的产生和解决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产生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
但是商品经济并不等于就是市场经济,而市场经济又必须是商品经济.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互相联系的,有其内在的一致性。
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其表现在:(1)商品货币关系的存在是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基础。
在商品经济中,经济活动的主体是具有独立经济利益和自主权利的经济实体,它们之间是平等的交换关系。
因此,通过竞争机制、价格机制和供求机制,资源获得有效配置,即形成市场机制。
如果商品货币关系受到人为限制,企业不具有商品生产者应有的权利,它们之间平等的交换关系被干扰,市场机制就难以发挥作用。
(2)商品经济规律是市场机制的内在根据。
市场机制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经济利益来引导和推动资源的配置的。
而商品生产者衡量利害得失的依据是商品经济的等价交换原则。
通过价格围绕价值的上下波动,使社会资源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得到配置。
[5](3)商品经济的发展高度,决定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
在简单商品经济阶段,市场规模小,市场结构也比较简单,市场机制的作用还比较弱。
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商品经济成为普遍的经济形式;市场体系日益复杂和完善,不但有发达的商品市场,而且有各种生产要素市场。
因此,市场机制在全社会范围内配置资源的条件已经具备,市场经济进入成熟阶段。
商品经济不等于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发达商品经济的表现形式和现代形态。
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一,原始商品经济和简单商品经济,虽然也是一种商品经济形态,然而却不是市场经济。
只有建立了统一市场和市场体系的商品经济才是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市场化的商品经济。
二,以小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不是市场经济,只有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才能成为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
三、在发达的商品交换中,经济关系货币化,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全面介入经济运行,才能形成市场经济。
可以说,市场经济是货币化的商品经济。
四,一个国家的商品经济不能搞封锁垄断,闭关自守,而应全面开放,参与国际交换和竞争,把自己融汇于世界经济之中。
只有在开放条件下,才能与世界经济接轨,把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起来,形成现代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是开放化的商品经济。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社会主义商品生产,都是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的基础上,商品经济运动的规律也就是市场经济运动的规律。
其存在三个运动规律,1.价值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的基本规律,只要有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价值规律就会发生作用。
价值规律的客观要求是:商品的价值量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必须按照价值量相等的原则进行交换。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每次商品交换都按照等价原则来进行。
实际上,大量的商品交换,可能是价格高于价值。
也可能是价格低于价值。
这种情况,并不是价值规律的作用受到破坏,而正是价值规律发生作用的具体表现形式。
因为商品价值量的多少,是通过价格来表现的,当某种商品供过于求时,商品生产者争着出卖商品,价格便跌落到价值以下;反之,当某种商品供不应求时,购买者争相购买,销售者则待价而估,这就使价格涨到价值以上。
2.供求规律商品的市场供给同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之间所具有的内在联系和趋于平衡的客观必然性。
但在市场上,在实际的商品交换过程中,如果从任何一定的场合看,供给和需求都是不平衡的。
这是因为:社会生产是供求关系形成的前提,一般地说,生产的增长会给消费的增长提供必要的条件,而消费的增长却具有很大的伸缩性,两者之间在事实上没有同步关系。
如果把每一时期作为一个整体来看,供给和需求则是平衡的。
这是因为:供给和需求具有作用和反作用。
供给对需求发生作用,会引起需求对供给的反作用;同样,需求对供给发生作用,也会引起供给需求的反作用;正是由于这两种作用持续不断地运动,“以致就一个或长或短的时期的整体来看,供求总是一致的。
”所以在市场上,商品的供求,是从平衡到不平衡,从不平衡到平衡,不断地运动着的,供求规律就是在这种不断的运动中而表现其作用。
三、竞争规律及其作用3.竞争规律竞争是商品生产者或需求者之间进行实力较量和利益争夺的形式。
有商品交换就有市场竞争。
商品价值的确定和实现的过程,也就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确定和市场价格的形成和实现过程,同时也是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以及购买者之间的竞争过程。
作为商品经济内在规律的价值规律,必须通过竞争的外部强制力而得以贯彻。
由于社会生产关系不同,资本主义竞争和社会主义竞争是有区别的。
但竞争是商品经济的一般特性,只要有商品经济存在,就必然有市场竞争,竞争与商品经济是同时存在着的,这是关系到商品生产者的物质利益的问题。
从同类商品竞争的内容看,主要是“价廉物美”的竞争,价廉是价值或价格方面的竞争,物美是使用价值方面的竞争。
从不同种商品之间的竞争看,主要是生产什么商品能够取得更多利润的竞争。
从市场竞争的形式看,有卖者与卖者之间的竞争,有买者与买者之间的竞争,以及买者与卖者之间的竞争。
总之,价值规律、供求规律、竞争规律,都必须通过市场发生作用,它们既是商品经济运行的规律,也是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律;但由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具有不同的经济条件,这些规律发生作用也会产生不同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