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北京同仁堂的“济世养生”,“炮制虽繁必不敢
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及“德、诚、 信”的企业精神。
企业文化已是一种核心能力。
管理系 胡久贵
(二)“以人为中心”的治事思想 1.儒家以人为中心的治事思想 首先,强调人在管理中的核心的地位。如孔子的 “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孟子的“民为 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之后演化出“人之初, 性本善”的性善论。 其次,儒家通过对人性的认识来建立符合人性的管 理模式。孔子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和孟子的 “仁政王道”的管理模式是以人性善为基础的。
其特征:全面性、系统性和精确性
无锡小天鹅:零失误的文化魅力
管理系 胡久贵
一、科学管理理论 1.代表人物: 泰罗被称为“科学管理之父”,著有《计件 工资制》、《车间管理》、《科学管理原理》。 2.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观点
◆科学管理的核心问题是提高劳动生产率。
3.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⑴工作定额原理。 即选择合适而熟练的工人,在动作研究和时间研 究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日工作量”; ⑵为工作配备“第一流的工人”。 培训工人成为第一流的工人是企业管理当局的责 任;
1.19世纪到20世纪初是管理学的萌芽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泰罗科学管理理论
的出现,是管理学形成的标志。
2. 管理学形成和发展的阶段 ⑴ 古典管理论阶段 时间: 20世纪初泰罗科学管理理论-----20世纪30年代 行为科学理论出现
其特点是:标准化、制度化
A 泰罗 (美)
科学管理理论
3.法约尔的管理思想 ⑴企业职能不同于管理职能。
任何企业都存在六种活动,即技术、商业、财 务、核算、安全与管理活动,管理是其中之一。 下级人员的主要能力是具有企业特点的职业能 力,上级人员的主要能力是管理能力;
⑵管理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企业对管理知识的需要是普遍的,应尽快建立管 理理论,并在学校中进行管理教育;
西方文化起源于希腊、罗马、埃及、巴比伦等 文明古国,他们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即建立了高 度发达的奴隶制国家。 这些古国在国家管理、生产管理、军事管理、 文化管理等方面都取得过许多优异的成绩,从 而也产生了丰富多彩的
古巴比伦的汉姆拉比法典共有282条,内容几乎无 所不包,其中许多条款都涉及了经济活动的管理, 如最低工资:“某人租用他人之耕牛、牛车及驶车 人者,应每天付给谷物180KA(当时的重量单位), 以为工资”。
第五,儒家在识人、用人等方面做了成果丰富 的探索
识人:《尚书》中提到“知人则哲,能官人” 庄子借孔子之口,讲到知人的九种方法:“故君子远使之而 观其忠,近使之而观其敬,烦使之而观其能,卒然问焉而 观其知,急与之期而观其信,委之以财而观其仁,告之以 危而观其节,醉之以酒而观其侧,杂之以处而观其色。”
目录内容
1 2 3 早期管理思想 古典管理理论 行为科学理论 现代管理理论
4
第一节 管理理论的萌芽
管理理论源自管理思想,管理思想
源自管理实践的经验与需求。
中外古代人类的管理实践为管理理
论与思想的产生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4.9.4 正道思达欲做亚马逊“小伙伴”
渴望“咸鱼翻身”,有望成为亚马逊在郑的购 物终端和提货渠道,并试水O2O落地模式 正道思达有望获得“外挂动力源”、试探O2O 模式(线上+线下)落地路径。
⑺职能工长制。 将管理工作细分,每一工长只承担一种职能;
泰罗的职能工长制为以后职能部门的建立和管理专 业化提供了基础。33
⑻在管理控制上实行例外原则。 上级管理人员把一般日常事务授权下级管理人员处理,自 己只保留对例外事项的决策和监督权。32-34
二、管理过程理论
1.代表人物: 法约尔被称为“管理过程理论之父” 2.法约尔的代表作是《工业管理和一般管理》。 他关于管理职能的划分,对管理学研究影响 深远。
第二节 古典管理理论
产生背景:
早期管理思想实际上是管理理论的萌芽,而管理 理论比较系统的建立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由于生产技术日益复杂,生产规模发展和资本的 日益扩大,企业的管理职能便逐渐与资本所有权 相分离,管理职能则由资本家委托给以经理为首 的由各方面管理人员所组成的专门管理机构承担。
劳动强度定出界限,作为报酬的依据。到了20世纪,大量 流水生产线的形成,使劳动分工的主张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认为工人同工厂主之间存在利益共同点,并竭力提倡所谓 利润分配制度,即工人可以按照其在生产中所作的贡献, 分到利润一部分
巴贝奇提出了一个所谓“边际熟练”原则,即对技艺水平、
(三)罗伯特·欧文的人事管理思想 罗伯特·欧文经过在自己经营的一家大纺织厂中的 一系列试验,首先提出在工厂生产中要重视人的因 素,要缩短工人的工作时间,提高工资、改善工人 待遇。他认为,“至少要像对待无生命的机器那样 重视对于有生命的人的福利”。另外,他还注重对 工人行为的教育。他的改革试验证实,重视人的作 用和尊重人的地位,也可以使工厂获得更多的利润。
现在儒、法、道三家的管理思想中。
1.“天人合一”的管理理念 2.“以人为中心”的治事思想
(一)“天人合一”的管理理念
“天人合一”管理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是 和谐与协调的统一体。
“天”是非人治理的世界,可以指神界,也可以指 自然界; “人”是指人治理的世界,可以是人类社会,也可 以是人化的自然。
⑶管理这一职能活动由计划、组织、指挥、协 调和控制五项要素组成
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即表明人与自然的一致与相通。《礼记·中庸》说: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
“天人合一”管理思想强调人与自然、人与
社会是和谐与协调的统一体。
这种整体观把管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和过
程,以力求达到社会与自然、管理过程与外 部环境、管理组织内各种组成和状态的最佳 协调与和谐,把管理的各个要素和功能组成 一个统一的有序结构
古希腊的城邦管理、军事管理、经济管理、文化管 理等都为西方后世管理实践树立了典范,其管理思 想与同时代的中国如出一辙,以人为中心的治事思 想同样突出。如苏格拉底认为,管理主要是对人的 管理,只有那些知道如何雇佣人的人才能在管理上 取得成功。
古罗马最主要的管理经验是把分权和集权恰当的结 合起来,曾实行了一种把集权与分权很好地结合起 来的连续授权制度,把整个罗马划分为4个大区、 13个省、100个郡。公元3世纪后,随着基督教的 兴起,基督教圣经中包含的伦理观念和管理思想, 对以后西方封建社会的管理实践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B 法约尔(法) 管理过程理论 (一般管理理论)
C 马克斯· 韦伯 (德) 组织理论 (理想行政组织体系)
⑵ 人际关系学说与行为科学理论阶段
20世纪30年代-20世纪50年代,主要指行为科学 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其特点是: 重视人的因素
(美)梅奥
霍桑试验
⑶ 管理理论丛林
20世纪50年代---60年代,这一阶段管理理论学 派林立。
第二章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2014年9月1日:瑞贝卡1.8亿入主白云山
@ 还将联手许昌花都公司120亿元深度开发 “大白云山”
@ 瑞贝卡为何跨界投资,战略转移? 1、受困欧美市场,主业表现不佳 2、联手开发解困资金压力
管理系 胡久贵
本章内容:
一、简单了解中外早期管理思想
二、了解古典管理理论 三、熟悉行为科学理论 四、了解管理科学理论 五、了解管理理论新发展
15世纪管理思潮的中心在意大利,出现有十分 出色的工厂管理实践,威尼斯兵工厂的管理代 表了这一时期的管理水平。 威尼斯兵工厂在成品部件的编号和储存、安装 舰只的装配线、人事管理、部件的标准化、会 计控制、存货控制、成本控制等方面积累了成 型的管理经验,已体现出近代管理思想的雏形。
墨家
墨者多来自社会下层,多是有知识的劳动者,
思想主要体现在其治国安民的管理思想中:重
利贵义、以民为本、尚贤使能等方面。
兵家
兵家的管理思想宏大精深,自称体系,主要体
现在:信息管理、决策管理、人才管理等方面。
恒大品牌被“越位”透支
恒大粮油 恒大足球 恒大冰泉水
管理系 胡久贵
二、外国早期管理思想
管理系 胡久贵
一、中国早期管理思想
历史上四大文明古国的治理是管理实践不朽的杰作, 古代中国从夏商周时期就建立了官制,对国家进行 治理,到汉朝官制已十分发达,建立了世界上颇为 完备的官制系统。 此外,古代中国为后世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遗迹, 如万里长城、京杭大运河等,体现了当时的管理水 平和能力。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源出众多,主要体
1776
(二)查尔斯·巴贝奇的作业研究与报酬制度 1823年在《论机器和制造业的经济》一书中将数学的计量 引入经济学、管理学,对专业化分工、机器与工具使用、 时间研究、批量生产、均衡生产、成本记录等问题都作了 充分的论述,并且强调要注重人的作用,分析颜色对效率 的影响,应鼓励工人提出合理化建议等。
用人。儒家用人思想主要表现为: 一是以身作则,外贤内圣;二是“不縻不疑”;三是“能 与任宜”;四是“材与政合”,就是根据不同的政情和民 众心理来任用一定的人才;五是“用长避短”。
2.道家以人为中心的治事思想
首先,道家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我无为 而民自化”,靠下属的自为无为无不为。管理者要充分认 识、把握、运用客观规律(道),不要逆道而为,被管理 者就会随着管理者自然而然地进入化境,这个化境就是自 觉顺应客观规律的状态,管理者不用多加干预,在客观规 律允许的范围内,充分发挥被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