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压制动系统实验台第一章产品介绍一.产品简介实验台采用桑塔纳3000轿车制动系统组成,主要包括前刹车总泵,后刹车总泵,制动总泵、真空助力器、制动盘、制动钳、前轮牛腿总成,油压表,可移动台架等,全面真实展示了汽车制动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工作过程。
二.产品功能1.采用真实的汽车制动部件,能够通过实物让学员认识制动系统的组成和结构。
2.通过实物让学员清楚的了解制动系统的油路分类及走向。
踩下制动踏板可以看前后制动轮的液压压力的变化,从而更清楚的了解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3.配置真空泵,模拟发动机真空,使制动轻便灵活。
4. 实现汽车液压制动系统拆装与元件检修实训操作。
第三章实验台架实训项目3. 1.液压制动系统组成结构和工作原理认知实习;3. 1.1制动系统功用制动系统是利用与车身(或车架)相连的非旋转元件和与车轮(或传动轴)相连的旋转元件之间的相互摩擦来阻止车轮的转动或转动的趋势。
其作用是:使行驶中的汽车按照驾驶员的要求进行强制减速甚至停车;使已停驶的汽车在各种道路条件下(包括在坡道上)稳定驻车;使下坡行驶的汽车速度保持稳定。
3. 1.2制动系统的结构特点该制动系统采用H型分布双管路真空助力液压制动系统(即前后轮分开独立控制)。
系统包括了行车制动及驻车制动两套制动装置。
其中前轮采用盘式制动器,后轮采用鼓式制动器,驻车制动器组合在后轮鼓式制动器上。
伺服系统采用高效能真空助力器和双管路液压制动主缸。
1.H型分布双管路制动管路利用彼此独立的双腔制动主缸,通过两套独立管路,分别控制两桥的车轮制动器,当一套管路失效时,另一套管路仍能保持一定的制动效果,制动效能低于正常时的50%,从而提高了汽车制动的可靠性和行车安全性。
工作示意如下图:图1 H型双管路制动管路1、盘式制动器(前轮)踩下踏板,制动液力推动活塞,使制动衬块挤压转子(与车轮是一体)。
衬片与转盘之间的摩擦力会降低盘片的速度,从而实现制动。
一般采用单缸浮动卡钳式结构,制动钳体可相对制动盘做轴向滑动,具有自动确定中心和自动调节功能。
结构如下图:图2 盘式制动器3、鼓式制动器(后轮)工作原理与盘式制动器基本相同:踩下踏板,制动液力推动轮缸内活塞向两边移动,推动两制动蹄压住旋转表面(这个表面被称为鼓,与车轮是一体的)产生摩擦力,降低制动鼓的转速,从而实现制动。
它是与驻车制动器组合在一起。
结构如下图:图3 鼓式制动器4、驻车系统它是一个机械系统,组合在后轮鼓式制动器上,它完全与车上的制动系统分离;利用手操纵杆拉紧钢丝索,操纵鼓式制动器的杠件扩展制动蹄,起到停车制动作用,使得汽车不会溜动。
松开拉索,回位弹簧使制动蹄恢复原位,制动力消失。
结构如下图:图4 驻车制动工作原理图5、伺服系统制动实际上需要的力要远远大于您的脚所施加的力,因此汽车必须通过伺服系统将您的脚施加的力放大。
伺服系统主要包括真空助力器和制动主缸。
图5 工作原理图1)真空助力器它是利用真空(汽车上由发动机进气管提供)与大气之间的压力差,增加制动主缸的推动力,从而使驾驶员在较小的踏板力下得到较大的制动力。
工作原理:制动踏板推动一个连杆,该连杆穿过助力器进入主缸,驱动主缸活塞。
真空泵(在汽车上是发动机)在真空助力器内的膜片两侧形成部分真空。
踩下制动踏板时,连杆打开一个气门,使空气进入助力器中膜片的一侧,同时密封另一侧真空。
这就增大了膜片一侧的压力,从而有助于推动连杆,继而推动主缸中的活塞。
释放制动踏板时,阀将隔绝外部空气,同时重新打开真空阀。
这将恢复膜片两侧的真空,从而将一切复位。
2)制动主缸制动主缸的作用是将自外界输入的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从而液压能通过管路再输给制动轮缸。
制动主缸是串联双腔式以对应双回路液压制动系。
制动时,第一活塞左移,油压升高,克服弹力将制动液送入后轮制动回路;同时又推动第二活塞,使第二腔液压升高,进而两轮制动。
解除制动时,活塞在弹簧作用下回位,液压油自轮缸和管路中流回制动主缸。
3. 2.液压制动系统动态功能展示实训;3. 2.1操作步骤:1.首先安全可靠固定好台架,并检查制动液是否足够、管路是否有渗漏等。
2.慢慢踩下制动踏板,油压表可清晰展示前轮盘式制动器和后轮鼓式制动器的油压的先后变化,通过拨动前轮盘式制动器的盘片和后轮鼓式制动器的鼓,可确定行车制动系是否起制动作用了。
3.拉紧手刹通过拨动后轮鼓式制动器的鼓,可确定驻车制动系是否起制动作用了。
4.完成正常功能演示后,请恢复台架原先状态。
3. 2.2 制动系统的排空注意:a.检修液压系统的液压缸和管路内有空气,均应进行放气工作。
b.为避免放气流出的制动液留在涂漆层表面上,应立即洗掉。
1.检查储液箱液面高度应经常检查储液箱制动液液面高度,需要时加以补注。
2.将乙烯树脂管接到排气螺钉上将管子的另一端插入盛有一半制动液的容器中。
3.液压管路放气a.上下往复踏几下制动踏板,最后停留在踏到底的位置。
b.旋松排气螺钉,使系统中空气随制动液喷出。
之后,迅速拧紧排气螺钉,缓慢地放松踏板,使其回位。
c.按上述程序重复3-5次,直到在工作缸排气螺钉处喷出的制动液不夹有气泡为止。
第四章台架拆装实训项目4.1实训目的1、能够认识制动系统各元件的连接关系、安装位置、管路布置形式2、能够进行制动系及其操纵机构的拆装3、掌握制动主缸及轮缸的拆卸、装配技能4、掌握鼓式和盘式制动器的拆装、装配技能4.2 液压制动系统拆卸(1) 前轮制动器的拆装与解体①拆下制动器摩擦片上、下定位弹簧②用内六角扳手拧松并拆下上、下固定螺栓③取下制动钳壳体④从支架上拆下制动摩擦片⑤把制动钳活塞压回到制动钳壳体内。
在压回活塞之间,应先从制动液罐中抽出一部分制动液,以免活塞压回时引起制动液外溢而损坏车身漆膜。
⑦当需要检修活塞时,继续按下列步骤分解:a.在活塞对面垫上木板,用压缩空气从放气螺钉孔中把活塞压出汽缸。
b.用旋具小心地从缸筒中取出密封圈。
(2) 后轮制动器的拆卸与解体当需要更换后轮制动器摩擦片或制动盘应按下列步骤拆卸:图6 后轮制动器分解图1、轮毂盖2、开口销3、开槽垫圈4、调整螺母5、止推垫圈6、轴承7、制动鼓8、弹簧座9、弹簧10、制动蹄11、楔形仵12、回位弹簧13、上回位弹簧14、压力杆15、楔形件拉簧16、下回位弹簧17、固定板18、螺栓19、后制动轮缸⒛、制动底板21、定位销22、后桥车轮支撑短轴23、观察孔橡胶塞a.拆下车轮螺母及车轮(也可与轮毂一起拆下)。
b.用专用工具撬下轮毂盖,如图7。
c.取下开口销,旋下六角螺母,取出止推垫圈。
d.通过车轮螺栓孔向上拨动调整楔形块,使制动摩擦片与制动鼓放松,如图8。
e.拉出制动鼓。
f.用尖嘴钳拆下制动蹄保持弹簧及弹簧座圈。
g.借助旋具、撬杠或用手从下面的支架上提起制动蹄,取出下复位弹簧。
h.用钳子拆下制动杆上的驻车制动拉索。
i.用钳子取下楔型调整块弹簧和上复位弹簧。
图7拆卸后轮制动器轮毂盖图8后轮制动器楔形块的拆卸j.拆下制动蹄,如图9所示。
图9 后轮制动器制动蹄的拆卸1、上回位弹簧2、压力杆3、弹簧及座圈4、下回位弹簧5、驻车制动拉杆6、楔形块回位弹簧图k.将带推杆的制动蹄夹紧在台钳上,拆下定位弹簧,取下制动蹄,如图10所示。
l.如有必要,拆下制动轮缸并解体,如图11所示。
图10后轮图制动蹄弹簧的拆卸图11制动轮缸的分解L、皮碗2、密封圈3、弹簧4、制动轮缸外壳5、放气阀6、防尘罩7、活塞(3)制动主缸的拆卸如图12所示。
图12制动主缸的拆卸1、缩紧盖2、7、密封圈3、虑网4、储液罐5、密封塞6、制动主缸8、支架9、螺栓10、薄型密封垫11、空心螺钉12、厚密封垫13、油管接头14、制动力调节器15、放气螺栓16、油管接头压紧螺母①拆卸四根连接油管(注意卸压和制动液的回收)。
②拆下制动储液罐(也可以和制动主缸一起拆下)。
③旋松总泵与真空助力器的连接螺母,取下制动主缸。
(4)真空助力器的拆卸与分解为方便拆卸,最好将主缸与助力器的环形支架一起从车上拆下。
其分解如图13所示。
分解前应做好装配记号,然后按照顺序依次拆下膜片弹簧、推杆、膜片总成及前壳体密封件等。
(5)驻车制动器的拆卸与分解驻车制动器的分解如图14所示。
图13制动主缸真空助力器的分解图14驻车制动器的拆卸与分解1、制动杆2、支架3、棘轮4、棘轮杆5、套筒6、手柄套7、弹簧8、左轴承支架9、右轴承支架10、旋钮11、扇形齿⒓、螺栓13、操作拉杆14、拉索调整杠杆15、限位板16、防尘罩17、凸轮4.3 液压制动系统装配与调整车轮制动器装配与调整与拆卸相反的顺序进行。
①前轮制动器的装配与调整:a. 安装密封圈和防尘套。
安装时应注意:带外密封唇边的防尘套应先用旋具将密封唇边掀入钳体的槽口内,然后再用专用工具将活塞压人缸筒内,接着将活塞装人钳体。
b.换上新的摩擦片。
c.装上制动钳,用40N.m的力矩拧紧紧固螺栓。
d.安装上、下定位弹簧。
e.安装完毕以后,应该按维护的技术要求和步骤进行放气,并使摩擦片能正确就位后进行调整,使之符合技术要求。
②后轮制动器的装配与调整:a.先组装制动轮缸。
组装时必须注意清洁,活塞和皮碗安装时应涂以制动泵润滑剂,皮碗不得有磨损和膨胀现象。
装配后应检查其密封性。
b.将制动轮缸按规定力矩紧固于制动底板上。
装上复位弹簧,并将制动蹄与推杆连接好。
c.装上楔型调整块,调整块凸出的一边朝向制动底板。
将另一个带有传动臂的制动蹄片装到推杆上,然后装入复位弹簧。
d.将驻车制动拉索在传动臂上装好。
e.将制动蹄安装在制动地板上,抵住制动轮缸。
装入下复位弹簧,提起制动蹄,装到下面的支架中。
f.装上楔型件拉力弹簧、制动蹄保持弹簧和座圈。
g.装入制动鼓、后轮轴承和调整锁紧螺母等,检查调整后轮轴承松紧度。
h. 用力踩踏制动踏板,使制动蹄正确就位。
i. 按照制动系维护方法和技术要求放气后检查调整好制动蹄与制动鼓间隙。
4.4注意事项(1)严格按照拆装顺序,注意操作安全。
(2)对各调整部位的调整垫片要点清放好做记号,不能乱换搞错。
(3)对有预紧力规定的螺栓、螺母要按正确操作方法进行紧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