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液压制动系统

液压制动系统


Page 7
7
前后制动器对角独立制动:该装置由双腔制动主缸,两套独立(交
叉)管路分别控制车轮制动器,它主要用于对前轮制动力依赖性较大的发 动机前置前轮驱动的汽车。 当一套管路失效时,另一套管路使对角制动器保持一定的制动效能,
为正常时的50%。
Page 8
8
当制动系统中任一回路失效,剩余制动力仍能保 持正常总制动力的50%。当汽车在高速状态不被制动 时,均能保证后轮不抱死或者前轮比后轮先抱死,避 免制动时后轮失去侧向 附着力,造成汽车失控,确保 行车安全。
Page 31
31
摩擦限位式间隙自调
原理:利用卡簧压力紧压缸壁与活塞之间的间隙来限制 活塞行程,达到自动调整制动片与盘的间隙目的。
1.制动蹄 2.摩擦环 3.活塞
Page 32
32
盘式制动器分泵
盘式制动器分泵按活塞数量分有单活塞式、双活塞式和
四活塞式;按制动器形式分有单面活塞式和双面活塞式, 单面活塞用于浮钳式制动器,双面活塞用于定钳式制动器。 盘式制动器都有间隙自调功能,也有另外设臵自调装臵的。 盘式制动器分泵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安装、维修方 便和导热低等优点。
Page 21
21
若两脚制动时,踏板迅速回位,活塞在弹簧的作用下迅速回
退,此时制动液受到止回阀的阻止不能及时回到腔内,活塞前方
出现负压,油壶的油在大气压的作用下从补偿孔进到活塞前方, 使活塞前方的油量增多。再踩制动时,制动有效行程增加。
前活塞回位弹簧的弹力大于后活塞回位弹簧的弹力,以保证
两个活塞不工作时都处于正确的位臵。 为了保证制动主缸活塞在解除制动后能退回到适当位臵,在
增压,因此它装在制动主缸之后;真空助力式是利用真空
度对制动踏板进行助力,因此它装在踏板与制动主缸之间。
Page 34
34
1.真空增压式液压制动传动装置 (1)组成 它比人力液压制动系统多一个真空增压器,一套由真空 单向阀2、真空筒3和真空管道组成的真空增压系统。真空源 来自发动机进气管1.
Page 20
20
(3)工作原理
踩下制动踏板时,主缸中的推杆向前移动,使皮碗掩盖住储 液筒旁通孔后,后腔压力升高,在后腔液压和后活塞弹簧力的作 用下,推动前活塞向前移动,前腔液力也随之提高;继续踩下制 动踏板时,前、后腔液压继续升高,使前、后制动器产生制动; 放松制动踏板时,主缸中的活塞和推杆分别在前、后活塞弹簧的 作用下回到初始位臵,从而解除制动。 若前腔控制的回路发生泄漏时,前活塞不产生液压力,但在 后活塞液力作用下,前活塞被推到最前端,后腔产生的液压力仍 使后轮产生制动。 若后腔控制的回路发生泄漏时,后腔不产生液压力,但后活 塞在推杆作用下前移,并与前活塞接触而使活塞前移,前腔仍能 产生液压力控制前轮产生制动。
应用:多用于单向助势平衡式的鼓式车轮制动器,目前趋于
淘汰。
Page 29
29
单活塞式制动轮缸
1-密封圈 2-缸体 3-顶块 4-防护罩 5-活塞 6-进油 管接头 7-放气阀
Page 30
30
双作用式
这种结构形式的分泵,活塞边缘有凸台,使活塞回位到
底时与缸体可形成支承。它适应双増力式制动器,使其结 构简单紧凑。
按制动器形式:通常分为盘式和鼓式。
按制动力势:通常分为非平衡式、平衡式和自增力式。 (2)作用 制动分泵的作用是将主缸传来的液压力转变为使制动蹄 张开的机械推力。
Page 26
26
(3)结构及组成
双活塞式制动轮缸
缸体1用螺栓固定在制动底板上,缸内有两个活塞2, 两个刃口相对的密封皮碗3,利用弹簧4分别压靠在两活塞 上,以保持两皮碗之间的进油孔畅通。活塞外端凸台孔内 压有推杆与制动蹄的上端抵紧。缸内两端防尘罩用以防尘
Page 23
23
双腔制动主缸工作原理
制动时,后主缸中 的推杆向前移动,使皮 碗盖住贮液罐补偿孔, 此时后腔室液压升高, 迫使油液向后轮制动器 流动,推动后轮制动器 工作。与此同时,在后 腔液压和后活塞弹簧弹 力作用下,推动前活塞 向前移动,前腔压力也 随之提高,迫使油液流 向前轮制动器,推动前 轮制动器工作。 放松制动踏板,主 缸中活塞和推杆在前后 活塞弹簧的作用下回到 Page 24 原始位置,制动解除。
土和水分进入,以免活塞与缸体腐蚀而卡死。缸体上方装
有放气阀用以排放分泵中的空气。
应用:用于非平衡式的鼓式车轮制动器
Page 27
27
双活塞式制动轮缸
1-缸体 2-活塞 3-皮碗 4-弹簧 5-顶块 6-防护罩
Page 28
28
单活塞式制动轮缸
单活塞轮缸多用于单向双领蹄式车轮制动器,当汽车制动时,
Page 16
16
双腔式制动主缸结构
储液罐. 旁通 孔 第二活塞 补偿 孔
第一活塞
Page 17
17
双腔制动主缸:
与后腔连接的制动管路漏油 时, 先是后缸活塞前移,不能推 动前缸活塞,在后缸活塞直 接顶触前缸活塞时,前缸活 塞前移,使前缸工作腔建立 必要的液压而制动。
出油阀
活塞
出油阀
与前腔连接的制动管路漏油时, 则只能后腔中建立液压。此时前缸活 塞迅速前移,后缸工作腔中液压升高 到制动所需的值。
Page 3
3
2.液压制动的特点
优点: (1)反应灵敏,基本无滞后,随动性好。 (2)制动柔和,行驶平稳。 (3)节约能源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4)结构简单、维修方便、成本低。
(5)非簧载质量轻,行驶舒适性好、使用方便。 缺点:
(1)操纵较费力,制动力矩有限,不适合载重量大的车辆。
(2)液压油低温流动性差,高温易产生气阻,如有空气侵入或漏 油会降低制动效能甚至失效。
不工作时,推杆的头部与活塞背面之间应留有一定的间隙。这一
间隙所需的踏板行程称为制动踏板的自由行程。该行程过大,将 使制动有效行程减小;过小则制动解除不彻底。 双回路液压制动系统中任一回路失效,主缸仍能工作,只是 所需踏板行程加大,导致汽车的制动距离增长,制动效能降低。
Page 22
22
单腔制动主缸工作原理
矿物制动液:溶水性差,使普通橡胶膨胀。
Page 13
13
4.双腔式制动主缸
(1)作用 制动主缸作用是将制动踏板机械能转换成液压能。双管 路液压制动传动装臵中的制动主缸一般采用串联双腔或并 联双腔制动主缸。 (2)结构 主缸的壳体内装有前活塞、后活塞及前后活塞弹簧,前
后活塞分别用皮碗、皮圈密封,前活塞用挡片保证其正确
Page 9
9
同一制动器两个轮缸独立制动:当一套管路失效时, 另一套管路仍能使前、后制动器保持一定的制动效能, 为正常时的50%。
当一套管路失效时,另一 套管路仍能使前、后制动器保持 一定的制动效能。制动效能为正 常时的50%。
制动主缸
(2)结构组成
由制动踏板、双腔式制动主缸和前后车轮制动器以及
Page 33
33
二、液压制动系统辅助装置
真空液压制动系统传动装臵是在人力液压制动传动机构
的基础上,加装一套以发动机工作时在进气管中产生的真
空度为力源的动力制动传动装臵。它以提高汽车制动性能, 减轻驾驶员的劳动强度。这种传动装臵由真空增压式和真 空助力式两种。 真空增压式是利用真空度对制动主缸输出的油液进行
项目三
液压制动系统
液压制动是以人力为能源,以液体作为传动介质的一种制 动形式。主要由制动踏板、制动主缸、制动轮缸和油管等组 成。
Page 2
2
一、液压制动系统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1.液压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液压制动装臵利用液压油,将驾驶员肌体的力通过制动踏板 转换为液压力,再通过管路传至车轮制动器,车轮制动器再将液 压力转变为制动蹄张开的机械推力,使制动蹄摩擦片与制动鼓产 生摩擦(将机械能转换成热能而消耗),从而产生阻止车轮转动 的力矩。 当驾驶员踏下制动踏板时,推杆推动制动主缸活塞使制动液 升压,通过管道将液压力传至制动轮缸,轮缸活塞在制动液挤压 的作用下将制动蹄片摩擦片压紧制动鼓形成制动,根据驾驶员施 加于踏板力矩的大小,使车轮减速或停车。 当驾驶员放开踏板,制动蹄和分泵活塞在回位弹簧作用下回 位,制动液压回到总泵,制动解除。
两桥制动器独立制动: 由双腔主缸通过两套(一轴对一轴)独立管
路分别控制车轮制动器。它主要用于对后轮制动依赖性较大的发动机 后置后轮驱动的汽车。 当一套管路失效时,另一套管路仍能保持一定的制动效能,制动 效能低于正常时的50%。
Page 6
6
制动时,踩下制动踏板,推杆推动双腔制动主缸的主
缸前、后活塞前移、使主缸前、后腔油压升高,制动液分别 同时流至前,后车轮制动轮缸。轮缸的活塞在制动液压力的 作用下,向外移动,进而推动制动蹄张开压向制动鼓产生制 动效能。 当松开制动踏板时,制动蹄和轮缸活塞在回做弹簧作用 下,各自回位,并将制动液压回制动主缸,从而解除制动。
位臵。两个储液筒分别与主缸的前、后腔相通,前出油口、 后出油口分别与前后制动轮缸相通,前活塞靠后活塞的液 力推动,后活塞直接由推杆推动。
Page 14
14
Page 15
15
主缸内有两个活塞。后活塞右端连接推杆;前活塞位
于缸筒中间把主缸内腔分成两个腔,两腔分别与前后两条液 压管路相通,贮液罐分别向各自管路供给制动液。每个腔室 具有各种回位件、密封件、复合阀等。
目前使用的制动液大部分是植物制动液,用50%左右 的蓖麻油和50%左右的溶剂(酒精或甘油等)配成。
Page 12
12
由于植物制动液的汽化温度不够高,(且在70℃的 低温下易凝结),蓖麻油又是贵重的化工原料,植物制 动液逐渐被合成制动液和矿物制动液所取代。
合成制动液:汽化温度>190℃,-35℃的低温流动性 好,对金属无腐蚀,对橡胶无伤害,溶水性好,但成本 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