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猪常见疫病诊断与防控技术

猪常见疫病诊断与防控技术


(4)本病以散发为主或缓慢传染,有时可呈暴发性。
(5)各种应激或不良因素均可诱发病,并加重 病情或死亡。
3、症状
与PCV2感染有关的猪病主要有以下5种,其临床症 状如下:
⑴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见图)
妊娠母猪感染猪圆环病毒后引起的繁殖障碍
⑵猪皮炎与肾病综合症
特征性症状是在身体各处的皮肤上出现圆形或不 规则的红紫色病变斑点或斑块,有时这些斑块相 互融合呈条带状,不易消失,主要发生于保育猪 和生长育肥猪。(见图)
1、
流行时的防制措施:
对全场猪进行测 温、检查
进行紧急预防接种(脾淋苗)
措施
对病猪进 行无害化 处理
彻底消毒外
二、猪流行性感冒(三类)
是猪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群发性疫病。 病原: 是猪流行性感冒病毒(A型)。 流行特点: 1、各种猪均可感染(群体猪易感)。
2、气侯骤变、晚秋、早春、寒冷季节易发。 3、发病突然,迅速传染, 发病率高, 症状明显,但死亡率低。 传染源——主要是病猪或带毒的猪(病愈康复的猪可带毒三个月) 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感染(空气飞速传播) 症状 潜伏期短、几小时到数天。
㈣剖检主要病变
肉眼可见病变为全身各组织器官呈广泛性出血。 尤其是在: 淋巴结、肾、脾、膀胱、胆囊、喉头 会厌软骨上等处常见出血变化
慢性猪瘟主要病变是呈纤维素性、坏死性或出血
性肠炎,常在回肠末端及盲肠粘膜上形成钮扣状溃疡
㈤防制措施
预防措施 公猪、 繁殖母猪 育成猪 每年春秋(6个月)各免疫一次。 对仔猪可采用两种免疫程序: ①一般情况下,于3 ~5周进行首免(剂量视疫 苗的类型及具体情况而定)。9~10周龄进行二免; ②发生过猪瘟的猪场1℃左右,稽留不退, 常群堆、恶寒、发抖, 眼结膜潮红,眼分泌物多。 中、后期皮肤出现有出血点, 粪干、尿黄。公猪包皮积尿,哺乳仔猪发病主要 表现神经症状 症状较轻者,病程稍长(20~30天)。 或病猪主要表现低热(40.5℃左右), 便秘拉稀交替发生, 常在皮肤上有紫斑或坏死痂。
粪干
群发,常 全群 集体发 作
症状特征
昏睡、懒 动,呼 吸促迫 少食或不 食,口 渴喜饮 高热稽留( 体温41 ℃以上 )
治疗
• 本病尚无特效药物,一般是对症疗法或加 以抗生素(或磺胺类药)防止并发感染。结 合喂(或灌)些皮硝或大茶药(断肠草) 以清热通便多饮水或青料。
三、蓝耳病(含高致病性蓝耳病 一类)
猪常见疫病诊断与防控
一、猪瘟 二、猪流感 三、蓝耳病 四、猪圆环病毒感染 五、猪附红细胞体病
六、猪链球菌病 七、副猪嗜血杆菌感染症 八、猪喘气病 九、猪传染性胸膜肺炎 十、猪肺疫 十一、弓形虫病 十二、免疫接种 十三、免疫抑制 十四、猪病用药参考
一、猪瘟(一类)
猪瘟是由猪瘟病毒引起的猪的一种
高度传染性
目前在我国猪群中流行的病毒株仍为美洲型, 但近年来在全国不同的发病地区也分离到蓝耳 病病毒变异毒株。
•【诊断要点】
• ⑴本病流行广,但感染率高,发病率低 (高治病性兰耳病发病率高)。 • ⑵妊娠母猪后期出现流产、产死仔和弱 仔猪。 • ⑶仔猪出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消瘦、 衰弱而死。病程稍长者部分猪四肢下腹部出 现瘀血斑和两耳发绀(见图)。故名“兰耳 病”。 • ⑷剖检特征主要为间质性肺炎病变,肺 表面有出血斑点。
2、流行特点
⑴病猪和带毒猪(多数为隐性感染)为本病主要 传染源。 ⑵传播途径主要是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精液及胎 盘传染。
⑶仔猪断奶后多系统衰竭综合症(PMWS)一般 发生于断奶后3~4天左右发病。
猪肾皮炎与肾病综合症通常发生于12~14周龄的猪。
母猪繁殖障碍主要发生于初产母猪。仔猪传染性先 天性震颤多见于初产母猪所产的仔猪,常于出生后 1 周内发病。
【病原特点】
本病病原体为先天性震颤病毒,但病 毒的分类尚未确定。
【流行特点】
这给猪瘟的诊断和防制带来了难度,
以致必须依赖实验室诊断才能确诊。
免疫耐受(或免疫麻痹):
断奶仔猪、育肥猪常出现正规免疫无效,有的用大剂 量疫苗免疫2~3次,但CSF抗体水平仍在保护线以下, 并伴有临床症状的发生。
㈡流行特点
1、本病仅发生于猪。 2、以春秋冬季多发。 3、传染源——主要是病猪和带毒猪。 4、传播方式——病猪与易感猪直接 接触是病毒传播的主要方式。 5、妊娠母猪感染后,可将病毒通过胎盘 传给胎儿,导致流产、死胎等。
高热性
传染病
高度致死性
目前,全世界仍有50个国家和地区存在 猪瘟。近年来CSFV流行毒株的抗原性和 毒力已会发生变异,从而导致新的猪瘟的 流行。
㈠病原特性
猪瘟 CSFV只有一个血清型,但其毒 力有强、中、弱之分(毒株各异)
流行形式由CSFV的毒力而定。
目前猪瘟的发生与流行大多以
非典型
温和型
隐性猪瘟
⑶母猪繁殖障碍
发病母猪体温 41 ~ 42℃,流产、产死胎、弱仔及 木乃伊胎。病后母猪受胎率低或不孕。(见图)
⑷猪间性肺炎 病猪咳嗽气喘,流鼻汁,呼吸加快,生长缓慢等, 多见于保育期与育肥期猪。
⑸传染性先天性震颤
本病俗称“仔猪跳跳病”,是仔猪刚出 生不久,便出现全身或局部肌肉阵发性挛 缩的一种疾病。
当前蓝耳病的发生与流行,在流行病学上的特征是:
持续性感染
垂直传播
水平传播
在临床上则特征是: 高热 呼吸(繁殖)障碍 免疫抑制 继发感染
混合感染
当前在临床上多见
发生混合感染
圆环病毒 2型
并继发感染 猪链球菌病 猪肺疫 喘气病 传染性胸膜肺炎
蓝耳病
猪流感
副猪嗜血杆菌病
使症状复杂化,增加了防治的难度和 死亡率。
预防:
按免疫程序接种即可。
注意:已感染或发病的猪免疫接种后应激 较大,临床上常导致病情的发生发展乃至 大批死亡。
四、猪圆环病毒感染(二类)
本病是由猪圆环病毒2型(PCV2)引起的一 种传染病。国内1991年报道了本病,现在全国 各地均有发生与流行。
1、病原特性
猪圆环病毒(PCV)是目前发现最小的动物病毒。, 分为两个型,即 PCV1 和 PCV2 。 PCV1 对猪无致病性, PCV2对猪有致病性,可引起猪发病。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