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企业合同签订及履行的风险防范

企业合同签订及履行的风险防范

企业合同签订及履行的风险防范

作者:长武法院胡海军发布时间:2009-12-07 16:11:54

近年来,随着彬长煤田开发步伐加快,来我县投资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在日常经济交往的过程中产生的合同纠纷也在不断增多,企业合同签订履行中也存在诸多风险。企业合同是企业与外部进行物流、资金流、信息交流的基本形式,但也是企业从事经济活动取得经济效益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也是产生各种经济纠纷的根源。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市场融入全球经济时代大背景下,我们目前的市场规则和秩序不很规范、合同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企业往往在意料之外蒙受经济损失。一般来讲,大多数企业能做到通过合同管理,促进企业成本管理、后勤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合同风险。下面,综合笔者了解到的实际列举一些企业合同风险的常见现象,以引起重视。

一、轻信口头协议,不签订书面合同现象突出

不少企业仅凭对方的电话、电报、发货通知就进行交易、盲目轻信口头协议,一旦对方失信便纠缠不清引发纠纷的情形时有发生。分析对方不签书面合同的原因,既有出于信任对方的可能,也有图省事的可能,这往往给居心不良的一方有可乘之机。例如我们审理的王XX诉重庆第八建筑公司材料供应合同纠纷一案中,因双方未签订书面合同,致双方在合同结算中

相关条款不明,引发争议。

二、合同签订行为不规范,致使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不具体

许多企业在经济交往活动中,也注意签订相关合同,但却不使用内容规定的格式合同文书,签订的合同条款过于粗略,出现合同条款约定不明确,不完善,权利表述模糊。这样的

合同极容易陷入欺诈圈套,引发合同纠纷。

《合同法》第十二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一)当事人的名称、姓名和住所;(二)标的;(三)数量、(四)质量、(五)价位或者报酬、(六)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现实中对合同条款的约定不详,较为常见的情况是签订合同时根本不约定履行期限、违约责任及争议解决的条款,另一种情况是即使约定了违约责任条款也徒有虚名,如仅约定一方违约时,另一方应依据《合同法》承担违约责任,按要求承担违约责任的具体约定又还给了《合同法》。在约定争议解决的方式时,有些约定即适用诉讼方式,又适用仲裁方式;有些约定选用的仲裁方式解决但选定仲裁机构不明确或不存在,还有些在约定选用诉讼方式时违反了《民事诉讼法》关于级别管辖或专属管辖的规定等。

三、职能部门签订合同前的各项审查不全面

签订合同本来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但又是公司内部具体负责签订合同的职能部门对签订合同的对方当事人的资质、资历、实力、业绩及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的个人基本情况等未能逐项进行严格审查而只是粗枝大叶审查一看,致使有些人利用一些企业的合同、授权委托书或借用、盗用他人资质与其签订合同,致使自身权益损失。例如我院2008年审理的中水十五局大唐彬长电厂项目部与四川万源建筑安装工程公司建筑施工合同纠纷一案中,中水十五局与四川万源建筑安装工程公司的委托代理人签订施工合同时未严格审查其资质及相关手续,在合同签订后施工过程中才发现对方实际施工人是借用他人资质,其本身是私人工

队,根本没有承接该工程的设备和能力,致使工程质量和进度均达不到要求。且该施工人在施工过程中拖欠大量民工工资后下落不明,致使工程停工,给原告方造成很大损失。

四、将合同起草权完全交给对方的情况

合同本是交易双方协议达成的一种意见,但有些企业常忽视合同的起草权,将合同起草权完全交给对方,完全放弃了起草合同的主动权,履行合同时很可能会对其不利。

五、忽视合同的动态管理,合同管理工作不到位

不少企业注重签约对对方当事人的资信调查和合同文书内容的审查,而容易忽略签约后交货、验收、结算等履行合同过程中的动态管理,导致履行不当,产生合同纠纷。

六、合同中的用词未经过斟酌推敲,过于草率

由于汉语中多义词不胜枚举,所以合同签订中出现的此类问题较为常见。第一种情况是在合同中使用了模棱两可的多音字或多义词。有这样一则案例,甲乙双方口头约定,由乙方向甲方借款九万元。后来乙方向甲方归还了部分借款,甲方为乙方出具了一张凭据“还欠款1万元”。后来,甲方因乙方迟迟不归还余款,便起诉到法院,要求乙方归还余款8万元,这时就出现了二种截然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甲方为乙方出具的是一张收条,其真实意思是甲方实际收到了乙方归还的欠款1万元,乙方仍欠款8万元;另一种意思认为:甲方出具的是一份证明,它能够证明甲乙之间现存的欠款总额,意思应为乙方还有一万元未还,这个案例说明用词如果不严密就能给自己带来损失,而给别有用心的人钻空子。

第二种情况是未对合同中的词语完全理解,如一份合同在结尾中写道:本合同在双方签字、盖章后生效,事实上一方只签字未盖章。事后双方发生纠纷诉讼法院,一方提出由于合同只是签了字而未盖章,双方约定合同生效文件不全,因此合同无效。

上面种种情况是合同法律风险存在的外在表现形式。下面分析以下合同法律风险的成因及其基本特征,使我们更好地去发现企业合同行为中存在的风险,进而制定相应的方法措施。

合同法律风险属于风险的一种,也是法律风险的一种。它具有以下特征:

1、合同法律风险产生于合同行为过程中。合同从订立到履行,都是一个动态的行为过程。在该过程中,双方的行为是合同权利义务实现的必要条件。而任何行为都应该受到法律肯定或否定的评价。因此该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就会成为合同风险产生的一个因素。

2、合同法律风险产生于某种非规范性行为。2、合同法律风险产生于某种非规范性行为。合同风险的产生,并不必然要求行为违反法律规定。只要求行为具有非规范性即可。这种非规范性,即可能是违法行为,也可能是在合法行为下因选择不同而导致的非规范性行为,如因合同管理制度的缺失而导致在诉讼时无法提供合同原件等等。

3、合同法律风险导致的后果一般是人们非预期的结果。合同风险作为一种风险,其具有产生不利后果的可能性,这种不利后果的产生,一般是与人们的意愿相违背的,即结果具

有非预期性。

4、合同法律风险产生的不利后果只是一种不确定的状态,即具有产生某种不利后果的可能性。它仅仅是一种可能性,但这种可能性在一定情况下又能转化为现实的不利后果。正

是由于它的这种属性,才决定了合同风险是可以通过其它法律活动进行修正、弥补、化解的,

是具有可认识性的。

综上所述,合同法律风险可定义为:是指在合同订立、生效、履行、变更、转让、终止及违约责任的确定过程中,由于合同当事人作出的具体行为不规范所导致的,与其所期望达到的目标相违背的法律不利后果发生的可能性。

那么如何防范合同风险的产生?简单就是要矫正上述不正确或不规范的做法。下面将详

细阐述关于防范合同风险的具体措施。

一、企业领导自身应当高度重视合同风险的防范。领导对自己企业所涉及的合同,尤其是标的额大的合同应予以高度关注。授权他人签订时,应以书面方式明确授权期限及权限。同时要树立和强化企业领导管理层及员工的合同风险意识,督促相关职能部门平时做好关于

合同基本知识方面的培训工作。

二、企业相关职能部门要加大相对方的审查力度。首先应审查对方经年检的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正本、副本)原件,如属于行业许可类企业,还应审查对方的相关许可证、资质证原件及是否在有效期限内,如对方有业绩方面的承诺,也应审查获奖证书及相关证明的原件。此外,还应对其履约能力进行审查,主要考察签约主体的经济状况和发展前景,包括企业规模、所拥有的资产、企业经营状况、财物报表、注册资本、对外担保、撤诉、仲裁或受行政处罚的情况等。对于企业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的基本情况可通过审查身份证明予以确

认。

三、违约责任和争议解决方式的条款不仅要约定,而且要约定得既规范又明确。对于违约责任方面的约定,可以约定违约金占合同总价的比例,也可以约定具体的违约金数额;对

于争议解决方式,首先应当明确选用诉讼或仲裁方式中的一种方式解决双方的争议,其次如选定用诉讼方式解决,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五条的规定,“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可以在书面合同中协议选择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合同签订地、原告住所地、标的物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但不得违反本法对级别管辖和专属管辖的规定。”如选定用仲裁的方式解决,根据《仲裁法》第十条的规定,“仲裁委员会可以在直辖市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所在地的市设立,也可以根据需要在其他设区的市设立,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由此可见,只有市级政府所在地才设有仲裁委员会,而县级政府所在地不存在仲裁委员会。如约定区/县一级政府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管辖,则属无效约定。此外,双方应当约定仲裁机构的准确

名称,以便争议的顺利解决。

四、必须参与合同的起草。合同是双方当事人为设立、变更或中止双方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签订的协议,既然是用来确定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文件,就应当由双方通过谈判共同起草,而不能交由一方起草。显然,交给一方起草合同往往导致另一方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切实保障。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可考虑由律师参与合同谈判并协助企业和对方共同起草合同,也可考虑双方共同起草合同后交律师进行审核。这是因为,律师或律师事务所作为专业的法律服务机构,可凭借其专业知识、实务经验及法律思维,促使当事人订立合法有效的合同,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些企业不重视法律专业人士在合同起草及审核中的作用,认为看过《合同法》或者读过一些关于签订合同方面的资料,或者认为以前签过多少合同都没有出过问题,就忽略了律师审核的重要性。读懂了“法律的文字”,并不能等同于掌握了“法律本身”,没有出问题不等于没有问题,没有“陷阱的合同”并不等于一份好合同。往往一份约定不明确、内容不合法,或没有成立或不能生效的合同,可能给当事人造成巨大损

失。

五、合同的用词一定要做到严谨、准确和规范,切不可因小失大。签订合同时不能想当然地认为多看合同中的几个数字只是“区区小事”,咬文嚼字只是“文字游戏”,而要充分认识到往往这些看似枯燥乏味的数字和文字背后却是需要付出不少“真金白银”的代价的。因此,对每份合同都要本着严肃的态度、经过严谨的审核、加之严格的把关,做到字斟句酌、反复校队、考虑周密,只有这样才可以避免给企业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总之,规范合同对于保证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和快速发展壮大,对于促进国家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功不可没。因此,企业(组织)、个人都应当把合同作为艺术品来对待,应当对其珍爱有加,采取多种措施防范各种合同风险,让艺术品真正体现其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第1页共1页

编辑:长武法院申俊杰

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合同的形式 形式:书面合同、口头合同 (合同法第10 条第1 款) 书面合同:合同书、信件和数据电文(包括电报、电传、传真、电子数据交换和电子邮件) 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 强调:重要的合同应以合同书形式并加签字、盖公章签订 合同的形式 其它形式达成合同的风险: 传真件:便于伪造; 电子邮件:容易篡改; 口头协议:空口无凭; 不利于保存; 发生纠纷后,在司法程序下,证明力弱,不能作为直接证据使用,需加以其它证据予以佐证。 合同的形式 签订书面合同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它是双方存在合同关系的重要证据,有利于保护双方的权益;中国有古话叫?°口说无凭;

其次,避免双方履行过程中产生争议,合同的签订就是制订一项规则,也可以说双方为此设定了游戏规则,大家就应该遵守这样的规则,所以说,衡量合同好坏的标准之一是在于内容是否清晰一致,没有歧义; 再次,预防合作方对业务员的职务行为不予认可,便于公司管理,防止不当职务行为,比如阴阳合同(交客户和交公司是两份内容不同的合同) 合同的形式 所谓重要,是相对的,主观的,应是这笔交易或事项对公司的重要性而言。 比如,交易金额、关键设备、投资、经营性租赁等。 对于重要性,我们建议公司制订合同管理办法,对于哪些交易、事项需书面合同签订的,应予以罗列或授权某个部门予以解释,以便于业务人员的执行 即使是日常性、频繁性交易,我们都建议公司应制订详细的通用条款,平时以订单、发货单等开展业务。 合同的形式 签订书面合同时的注意事项: 书面合同中可能涉及改动的,应注明?°本合同若有改动之处,应加盖双方单位章,否则不视为有效改动。?±

合同签订中的风险防范与技巧

合同签订中的风险防范与技巧 一、签订前对合作对象的审查(调查):了解合作对象的基本情况,有助于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在供货及付款条件上采取相应的对策,避免风险的发生。 1、了解合作方的基本情况,保留其营业执照复印件,如果对方是个人,应详细记录其身份证信息(或保留身份证复印件)和联系电话。了解这些信息有利于我方更好地履行合同,同时,当出现纠纷的时候,有利于我方的诉讼和法院的执行。 2、审查合作方有无签约资格。我国法律对某些行业的从业资格做了限制性规定,没有从业资格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特定的业务,如果我方与没有资格的主体签订此类合同将给我方带来经济损失。(无效合同的处理方法:合同法第五十八条,合同无效,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3、调查合作方的商业信誉和履约能力。尽可能对合作方进行实地考察,或者委托专业调查机构对其资信情况进行调查。 二、合同各主要条款的审查

我们主张,一切合同都应当采取书面的形式订立。订立合同时,要力争做到用词准确,表达清楚,约定明确,避免产生歧义。对于重要的合同条款,要仔细斟酌,最好是参考一些标准文本并结合交易的实际情况进行增删,对于重要的合同应请专业律师审查防患于未然。对合同条款的审查,不仅要审查文字的表述,还要审查条款的实质内容。 如以产品购销合同为例: 1、质量标准条款:根据对产品质量情况、产品规格型号明确约定质量标准,并约定质量异议提出的期限。同时应认真审查合同中约定的标准和客户的需求是否一致。《合同法》第125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 2、交付时间、地点、方式的明确约定。交付货物的时间、地点影响到逾期违约和地点违约的责任承担,所以尤其重要;合同履行地点关系到纠纷处理时法院的管辖,如果送货上门,可以约定管辖地为本地,如果货物送往外地,则尽量不要写明,而应争取约定由本地法院管辖;另包装条款,对于购货方提出的特殊包装方法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合同中应列明收货方的经办人的姓名。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经办人离开后,对方不承认收货的事实,给诉讼中的举证带来困难。施工企业人员的变动较为频繁,当对方更换新的经办人时,应当要求对方提供授权委托书。

合同签订履行阶段风险及防范

风险防范系列之二: 合同签订、履行阶段风险及防范 法务部 1、对方当事人缔约能力风险 风险一:合同效力待定的风险 无权代理、限制行为能力订立的合同为效力待定的合同,合同是否有效取决于有处分权人、被代理人的事后追认,但追认是对方的单方行为,主动权在对方,对其有利才追认,不利则不予追认。 防范:签订合同前要审查对方是否具有完全行为能力,能否履行合同上的义务,,对自然人而言是否成立,对企业而言则是否具有法人地位,是否已经注册成立。涉及标的物处分或转让的,审查该方是否对标的物具有处分的权利(包括其是否所有人或具有处分权),必要时要求对方对自己的处分权作出保证。 风险二:合同欺诈的风险 对方盗用其他单位签订合同或以虚假的单位签订合同。从合同法的角度上分析,被假冒单位没有做出交易的意思表示,不是合同上的当事人,不会承担任何合同上的法律责任,而假冒单位或个人不是以自己的名义签订合同,合同根本不存在,也不能追究其合同上的责任。如果造成己方的损失,该假冒人可能根本没有能力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目的在于利用合同进行欺诈,骗取己方的财物。 防范:实行客户资信管理制度,签订合同前要对客户的资信信息、资信档案、信用状况、信用等级进行调查了解,最大限度地控制客户信用和违约风险。(1)签订合同时要审查对方的信誉和履约能力,包括对合同承办人的资格进行审查,必要时应查看对方的营业执照和企业年检资料,确定对方是否为依法注册并有效存续的法律主体,(2)了解对方的经营范围,以及其资金、信用,经营情况,是否具有法定的资格进行合同项下的业务。(3)同时对合同经办人尤其是签字代表进行审查,查看对方开具的授权委托书,包括该授权委托书签字盖章是否真实、授权范围是否明确,有无存在涂改之处,以确定对方签约人的合法身份和权限范围,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4)对于标的额大的交易或需长期履行的合同,还应到工商、税务、银行等单位调查对方当事人的资信能力。 风险三:签约能力禁止的风险 风险:单位内部不具备缔约资格的职能部门订立合同、法律禁止某些主体订立特定合同,合同一律无效。这种无效的法律后果是,如果一方有过错的,应对无过错一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因此,如果己方和不具订约资格的主体订立合同导致合同无效并发生损失,自己有过错的,对己方过错部分将不能获得对方赔偿。另一方面,如果己方内部职能部门对外订立合同,合同被认定无效,己方存在过错的需向对方承担赔偿责任。 防范:合同一定要盖公司的合同章或公章,其中公章的效力高于签字,即使法定代表人或授权代表的签字系伪造,合同仍然有效。对于法人的分支机构、职能部门等对外签订合同应有法人的授权委托书,分支机构或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变更时应有法人重新签发的新的授权委托书。签订合同时一定要对方提供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营业执照并通过一定渠道予以核实(如到当地工商局网站核对注册信息),委托代理人签订合同的,要求对方出具法定代表人授权委托书、代理人的身份证明等。

合同签订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一、合同签订时的法律风险及防范 (一)签署方式 (二)签署的人员 (三)合同向对方的审查 二、签署合同时应注意条款的审查 (一)规格条款 (二)质量标准条款 (三)包装条款 案例:2008年6月,甲乙双方签订了买卖合同,约定乙向甲购买加工成品建筑材料波纹管,共计发生货款45万元,但未约定包装标准和费用问题。7月甲自行以木箱包装了货物并按约交付给乙,要求乙支付货款45万和包装费3万。乙收到货物后支付了货款45万元,但不肯支付包装费。2009年1月甲向法院提出诉讼,向乙所要货物包装费3万余元以及利息。法院认为在双方未约定包装标准和费用的情况下,按合同法第150条的规定,甲应采取通用或者足以保护货物的方式包装,用木箱包装货物是甲应履行的义务。因此,法院未支持甲的诉讼请求。 (四)支付方式条款 (五)定金条款 (六)违约金责任条款 (七)若与外地公司签署合同,尽量争取约定在我方所在地法院 管辖

(八)其他条款(合同履行中传真件,电子邮件双方均予以确认, 约定具体电子邮件地址,降低旅行中的风险) (九)关于交易价格是否含税问题的风险防范(要在合同中声明 交易价格为不含税价格) (十)缔约过失责任 三种情形 1、假借订立合同,恶意进行磋商 2、故意隐瞒与订立合同有关的重要事实和提供虚假情况 3、有其他违背诚实信用原则的行为 赔偿范围 1、订立合同所支出,如交通费,通讯费等 2、准备履行或履行合同所支出,如仓储费、运费、保险费等 3、主张合同无效或撤销时支出的诉讼费用 4、上诉费用的利息损失 三、合同履行过程中的法律风险及规范(一)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合同变更(一定要双方协商一致并以书 面形式确认) (二)关于合同约定的款项支付 A 现金支付的,应要求客户出具加盖公司财务印章的收据 B 对于转账支付的,应要求对方将款项转入合同约定的账户 C 直接以票据支付的,在签支票时应保持名称的一致性(三)、合同履行过程中的货物支付

企业合同风险防范的方法和措施

企业合同风险防范的方法和措施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合同的签订运用在企业经营活动中越来越多。与之相应的是,因合同纠纷也越来越多。因此,如何在订立合同时防范合同欺诈,预防合同纠纷的发生,已成为众多公司经营活动中的管理目标。 企业应当把依法治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企业竞争力和维护企业自身合法权益有机的结合起来,强化合同管理,树立“外讲信用、依法经营;内讲制度,依法管理”的企业形象,才能使企业获得持续稳健的发展。 本文结合合同管理工作中实践经验,总结企业合同风险防范的方法和措施,旨在把将来可能发生的合同纠纷中的风险降低到最低。 一、合同风险防范的方法 1、建章立制 加强企业合同管理,首先要建立合同管理机构和合同管理制度,从组织机构、管理规章层面进行规范。对企业内部的合同管理机构和合同管理人员进行《合同法》培训,特别要对经营活动中经常签订购销合同的人员和经营管理层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合同意识,掌握合同法律制度,并自觉地运用到企业的经济活动中,使企业从被动地应付和处理合同纠纷转到主动地预防合同纠纷,而增强企业的应变﹑发展和竞争能力,避免经济损失。 2、严把合同签订关 严格审查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资信情况和履约能力。对合同条款要认真推敲,防止发生歧义和误解,对资金数额巨大﹑产权交易等抵押合同和生产经营合同要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及时办理抵押登记和鉴证手续,以保证合同的合法性﹑严密性和完备性。 3、要强化履约意识 合同一经承诺,即具有法律效力。企业的合同管理部门要及时了解和掌握合同履行的情况,通过建立合同档案和合同报表制度,及时总结合同管理中的经验教训,提高防骗反诈能力。根据合同履行情况,适时运用撤销权﹑变更权和不安抗辩权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4、运用法律武器进行自我保护 对违约行为要及时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对合同欺诈行为要及时采取措施,尽量减少和避免损失,并请求有关部门予以打击。 二、合同风险防范的措施 在合同起草、审核、签定、管理等各个环节中,均可以建立相应的制度规范、采取相应合同风险防范措施,防止在企业合同方面出现风险。措施包括: 1、争取合同的起草权 一般来讲,合同由谁起草,谁就掌握主动权。起草一方的主动性在于可以根据双方协商的内容,认真考虑写入合同中的每一条款,斟酌选用对己方有利的措词,更好地考虑和保护自己的利益。 2、认真审查签约对象的主体资格和资信能力 为防范欺诈行为,减少交易风险,必须认真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履约能力、信用情况等。首先要查看对方的营业执照和企业参加年检的证明资料,了解其经营范围,以及对方的资金、信用,经营情况,其项目是否合法。如果其有担保人,也要调查担保人。不能仅凭其名片、介绍信、工作证、公章、授权书、营业执照复印件等证件,就相信对方,有的企业因没有参加年检而已被工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如果稍一疏忽,就可能掉进一些不法分子设置的陷阱。 同时也要审查签约人的资格,查看对方提交的法人开具的正式书面授权证明,了解对方的合法身份和权限范围,以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时效性。对于标的额大的交易,还应到工商、税务、银行等单位调查对方当事人的资信能力。

签订合同中的风险防范

合同法的内容博大精深,我们在这里仅就与公司日常经营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中的风险防范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严格来说,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还应包括合同缔约过失责任和履行协助义务的内容。在这里我们不涉及这个方面的内容。 合同有多种形式,我们强调合同应以书面的形式签订。签订书面合同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它是双方存在合同关系的重要证据,有利于保护双方的权益;其次,避免双方履行过程中产生争议;再次,预防合作方对业务员的职务行为不予认可。 一、合同的签订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一)、签订前对合作对象的审查(调查):了解合作对象的基本情况,有助于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在供货及付款条件上采取相应的对策,避免风险的发生。 1、了解合作方的基本情况,保留其营业执照复印件,如果合作方是个人,应详细记录其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电话。了解这些信息有利于我方更好地履行合同,同时,当出理纠纷的时候,有利于我方的诉讼和法院的执行。 2、审查合作方有无签约资格。我国法律对某些行业的从业资格做了限制性规定,没有从业资格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特定的业务,如果我方与没有资格的主体签订此类合同将给我方带来经济损失。(无效合同的处理方法:合同法第五十八条,合同无效,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3、调查合作方的商业信誉和履约能力。尽可能对合作方进行实地考察,或者委托专业调查机构对其资信情况进行调查。 (二)、合同各主要条款的审查 我们主张,一切合同都应当采取书面的形式订立。订立合同时,要力争做到用词准确,表达清楚,约定明确,避免产生歧义。对于重要的合同条款,要仔细斟酌。大家也许要说了:我不是学法律的,也不是整天和文字打交道,要求我把合同订得如此完美,这个标准是不是太高了。我们认为,只要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充分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不断地总结经验,加上认真负责的态度,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把合同订好。 对合同条款的审查,不仅要审查文字的表述,还要审查条款的实质内容。对文字表述的审查能力也许不是一时半会就能提高的,但是对条款实质内容的审查却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得到的。 1、规格条款:对于多规格产品尤其要注意。我们在与客户协商的时候,要对各型号产品的具体规格做出说明,同时详细了解客户的需要。避免供需之间出现差错。 2、质量标准条款:根据我方的产品质量情况明确约定质量标准,并约定质量异议提出的期限。同时应认真审查合同中约定的标准和客户的需求是否一致。案例一、天虹公司生产Z型钢,Z型钢可以用A、B两种标准制造。客户明确指出Z型钢的指标必须符合B标准,并将B标准做为合同的附件。可是业务员在合同的产品质量标准一栏,填上了A标准。车间也按照A标准生产了该批货物。客户收货后进行化验,发现各项指标不符,要求天虹公司承担违约责任。 请问:天虹公司主张A标准是经过双方的协商才写入合同的,应按A标准供货。能否得到法院的支持呢?(本案例属对合同条款有争议。《合同法》第125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有争议的,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合同的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由此可见,双方当时的真实意思就是依附件中约定的标准生产,天虹公司的主张不能成立。) 3、包装条款。对于购货方提出的特殊包装方法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 4、交付方式条款(送货条款):如果货物送往本地,当明确约定送货地点,这关系到纠

浅析合同签订过程中的风险及防范

浅析合同签订过程中的风险及防范 企业的经营活动始于合同、终于合同,合同内容或签订及履行中的作为或不作为,都有可能使企业的合法利益受到不利影响。这种可能性,就是合同法律风险。因此,在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树立风险观念对企业风险防控具有重大意义。 为了预防可能出现的风险,我们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应注意的以下问题: 一、严格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和合同履行能力 1. 审查对方的主体资格就是审查对方的经营主体资格是否合法和真实存在。因此,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应要求对方提供营业执照、相应资质证明、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等相关证明资料,必要时可到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询其营业执照的真实性、注册资金、年检、注销等情况,以及审查对方是否具备签订合同的主体资格。杜绝仅凭对方的名片、介绍信、工作证、公章、授权书、营业执照复印件等就与其签订合同。 2. 对对方履行合同的能力进行必要的审查,就是要查清对方现有的、实际的、真实的经营情况,以降低遭受合同诈骗、对方履行合同义务不能的风险。

二、合同内容要明确和完整 1.

对合同主要条款的拟定和审查是防范和规避合同风险的核心环节。在订立合同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约定合同具体条款,将合同内容约定明确和完整:合同条款一般包括订立双方基本情况、合同标的名称、数量及质量标准、合同价款或报酬、合同履行期限时间地点和方式、合同双方权利义务、合同双方保证或承诺、不可抗力、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合同生效约定等内容,这些内容构成了合同双方订立合同的全面的完整的意思表示,是双方履行合同的重要依据。 2.合同是当事人的交易准则,其根本要求是实用,合同的用词用语不需要华丽、完美,但是一定要明确,简单明了,避免毫无意义的空话,同时合同条款之间不能出现矛盾。总体上来讲,审查合同时,大的原则是要力争做到用词准确,表达清楚,约定明确,避免产生歧义。而对于合同条款的审查,则不仅要审查文字的表述,还要审查条款的实质内容。合同条款决不能含混不清或者模棱两可,避免给以后履行时埋下隐患。涉及到对我方不利的条款,必须据理力争,要求对方变更。 三、注意违约责任条款

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合同法的内容博大精深,我们在这里仅就与公司日常经营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合同的签订、履行过程中的风险防范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严格来说,合同的签订和履行还应包括合同缔约过失责任和履行协助义务的内容。在这里我们不涉及这个方面的内容。 合同有多种形式,我们强调合同应以书面的形式签订。签订书面合同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它是双方存在合同关系的重要证据,有利于保护双方的权益;其次,避免双方履行过程中产生争议;再次,预防合作方对业务员的职务行为不予认可。 一、合同的签订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一)签订前对合作对象的审查(调查):了解合作对象的基本情况,有助于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在供货及付款条件上采取相应的对策,避免风险的发生。 1、了解合作方的基本情况,保留其营业执照复印件,如果合作方是个人,应详细记录其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电话。了解这些信息有利于我方更好地履行合同,同时,当出理纠纷的时候,有利于我方的诉讼和法院的执行。 2、审查合作方有无签约资格。我国法律对某些行业的从业资格做了限制性规定,没有从业资格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特定的业务,如果我方与没有资格的主体签订此类合同将给我方带来经济损失。(无效合同的处理方法:合同法第五十八条,合同无效,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3、调查合作方的商业信誉和履约能力。尽可能对合作方进行实地考察,或者委托专业调查机构对其资信情况进行调查。 (二)合同各主要条款的审查 我们主张,一切合同都应当采取书面的形式订立。订立合同时,要力争做到用词准确,表达清楚,约定明确,避免产生歧义。对于重要的合同条款,要仔细斟酌。大家也许要说了:我不是学法律的,也不是整天和文字打交道,要求我把合同订得如此完美,这个标准是不是太高了。我们认为,只要掌握一定的法律知识,充分结合自身的经营特点,不断地总结经验,加上认真负责的态度,在座的每一个人都可以把合同订好。 对合同条款的审查,不仅要审查文字的表述,还要审查条款的实质内容。对文字表述的审查能力也许不是

采购合同签订风险防范

公司采购合同签订的风险防范(涉外合同除外) 在公司的经营活动中,时常面临着各种潜在的风险,尤其是销售工作和采购工作,如果合同签订内容有缺陷和漏洞,就有可能给公司造成潜在风险,甚至是重大损失,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因此,我们在签订合同时,都应当采取书面的形式订立。订立合同时,要力争做到用词准确,表达清楚,约定明确,避免产生歧义,一定要认真考虑每一个条款以规避潜在风险。 根据实际经验,我觉得目前采购合同的风险主要有质量风险、进度风险以及诉讼风险,落实到具体条款,主要有以下一些问题:1.签订合同类型的选定 一般公司采购合同的合同文书上都明确为“采购或购买合同”,而有些供应商要求我公司签订“加工承揽合同”。若我方同意按“加工承揽合同”签订,一旦双方发生诉讼就会存在潜在诉讼管辖地的风险,因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对“加工承揽合同”,如果没有明确的约定,一般都会在加工地法院管辖,也就是说公司诉讼会到供货方公司所在地打官司,对公司不利,因此,采购合同一定不能签订为“加工承揽合同”。 2、应确认签订合同当事人的供货资格 签订合同前,应确认其供应商的供货资格及能力。如果是代理商,一定要确认其是否为指定经销商,是否有授权委托书,并确认其主体资格,如果与没有主体资格的供应商签约,有可能使得合同无效,最终受损失的肯定是采购方,将会出现如预付款已付,而货不能到等情况。 3、应明确采购物资具体规格及供应商对物资的质量承诺 公司在签订采购合同前,一定要详细说明所购物资的各种规格、电气性能、甚至是允许的公差(如外协加工件)等,以免所购物资到公司

时出现规格及性能的偏差。 在具体合同条款中,一定要明确,“如果由于供方产品质量的原因而造成的一切责任与损失由供方承担”,假如以后出现质量问题,公司将处于主动地位。 采购人员对于所购电器元件质保期的介定,尽量要签定为元件通电验收后一年或两年,而不要含糊不清。因为我公司销售系统签定的成套合同,一般都是答应用户通电后一年质保。 4、合同价格 价格是合同的实质性条款,应格外重视。必须明确合同价格的构成,明确是否包运费及增值税,以免出现双方理解上的差异,产生合同纠纷。同时明确是否包含各种配件、附件的价格。 当合同价格确定后,最好能与供应商进行协商,额外延长质保期,这也降低了公司的总成本。 5、货物的交付 合同中应明确卖方应在何时、何地交货。一般情况下,合同上都要明确约定本公司所在地为合同的交货地和履行地,这也可能是影响到诉讼时法院管辖地的条款,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当合同未明确约定合同管辖地的,以合同履行地为法院管辖地” 关于运输费的问题,一定要明确由供方免费送货到公司,不要签订“由供方代办托运”的条款,因为当由供方代办托运时,若在运输途中货物发生灭损,我方只能向运输公司索赔,而不能向供应商索赔,由于运输是供应商找的,一般不在本地,所以对公司相当不利。 对于交货时间,尽可能地明确为到公司的时间,而不是供方发货的时间。 6、付款方式及条件, 在合同条款中,一定要明确付款方式及条件。对于主要电器元件,一定要留取质保金,以免货物出现质量问题时,我方的话语权不强;同

最新合同签订风险防范

合同签订风险防范

合同签订风险防范 常见合同陷阱与风险防范汇总之一当事人条款 常见风险: 1、企业盖章的名称与营业执照上的单位名称不一致;合同标题名称与落款、盖章企业名称不一致。 2、企业营业执照实际上已被工商部门吊销。 3、代理人未取得实际授权。 4、冒用他人姓名签订合同。 防范技巧: 1、注意营业执照上的名称,保证合同上的名称与营业执照上的名称保持一致,还应注意公司的样章名称和营业执照上的一致,必要时可到工商部门查询。 2、以法定代表人身份签字的,应确认签字人的身份;如是企业其他人员,则应特别注意该人员是否有企业授权委托书,可以通过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实地调查来证明代理人的真实性。 3、自然人签字的,应核实其身份。 常见合同陷阱与风险防范汇总之二合同形式 常见风险: 1、法律法规要求必须以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却以口头形式订立。 2、以传真形式订立合同但是未进一步以书面形式确认。 防范技巧:

1、法律法规规定或当事人约定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合同的,一定要以书面形式订立合同。 2、合同一般应以书面形式签订,在以信件和数据电文等形式签订合同时,最好以书面的形式做最后的确认。 常见合同陷阱与风险防范汇总之三合同标的 常见风险: 1、未写明标的物正式名称或简写标的物名称。 2、未写明商品商标。如购买“蒙牛”牛奶1000箱,但在合同中只写了牛奶,而未写“伊蒙牛”商标,结果供方发来的都是杂牌牛奶,买方必然造成损失。因为相同产品会因品牌不同,价格差异很巨大。 3、对标的物描述不完整。 防范技巧: 1、要使用标的物的正式名称,即标准学名,而且要用全称。文字表述必须明确具体,尽可能使用符合国际标准或国际行业习惯的商品名称。 2、写明商品商标。一定的商标,标志着一定商品的性能、质量种类。只有写明商标才能使商品特定化。 3、要写明标的物的品种、规格、花色及配套件。 常见合同陷阱与风险防范汇总之四质量条款

签订合同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二)

遇到合同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 签订合同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二) 合同条款的审查及风险防范 1、审查合同双方名称及法定代表人 根据我国公司企业登记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名称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即注册区域名称、字号、行业、责任形式等几个构成要素。如果企业名称表述不规范,工商管理机关将拒绝企业注册申请。因此,如果最后签订的书面合同中双方的企业名称表述出现错误,则被错误表述的一方可能会被认定为不是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其将不能享有合同上的权利或要求其承担合同上的义务。即使需要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也需要花费很高的人力物力证明该表述错误的一方就是对方当事人。因此审查合同,应首先审查合同的首部合同各方的企业的名称的表述是否完整准确,法定代表人是否为营业执照上登记的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人是否为企业授权委托书所委托授权的代理人。此外,还应该核对合同上注明的对方企业名称是否和对方营业执照上的企业名称完全一致。

2、审查合同名称和内容是否一致 合同法对现实生活中比较典型的合同作了类型化的规范,合同类型不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同,可适用的法律规则也不一样。因此,对于某些根据合同文本可能会对合同的类型和性质做出两种以上判断的情况,合同名称的准确尤为重要,否则对履行合同或者在发生争议时适用法律条款徒增困难。以超市储物箱发生盗窃案为例,如果超市向消费者提供储物箱的行为是一种保管合同,则超市应对消费者的损失承担责任,如认定为借用合同,则超市不会承担任何责任。因此合同类型不同,适用的法律规则不同,最后的法律效果可能完全迥异。因此审查合同必须保证合同的名称是否与合同的内容完全一致。 3、审查合同生效条件 合同成立和合同生效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合同成立是一个事实的判断,是一种过错责任,但这种责任不是合同上的违约责任,法律上称之为缔约过失责任,赔偿范围为对方在缔结合同的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和遭受的损失;合同生效是一个法律判断,就是双方必须根据合同的规定履行合同上的义务,否则违约方应向守约方承担违约责任,赔偿范围为对方根据合同可得利益的损失。一般而言,合同经双方签字盖章成立后即生效,但一些合同成立后需待一定条件成就后或履行一定程序后才生效。如一些合同的生效应以法定形式要件,一些合同的

签订合同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一

遇到合同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 问>>http://biz.doczj.com/doc/43694412.html, 签订合同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一 合同签订阶段风险 1、对方当事人缔约能力风险 风险一:合同效力待定的风险 无权代理、限制行为能力订立的合同为效力待定的合同,合同是否有效取决于有处分权人、被代理人的事后追认,但追认是对方的单方行为,主动权在对方,对其有利才追认,不利则不予追认。 防范:签订合同前要审查对方是否具有完全行为能力,能否履行合同上的义务,,对自然人而言是否成立,对企业而言则是否具有法人地位,是否已经注册成立。涉及标的物处分或转让的,审查该方是否对标的物具有处分的权利(包括其是否所有人或具有处分权),必要时要求对方对自己的处分权作出保证。 风险二:合同欺诈的风险

对方盗用其他单位签订合同或以虚假的单位签订合同。从合同法的角度上分析,被假冒单位没有做出交易的意思表示,不是合同上的当事人,不会承担任何合同上的法律责任,而假冒单位或个人不是以自己的名义签订合同,合同根本不存在,也不能追究其合同上的责任。如果造成己方的损失,该假冒人可能根本没有能力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目的在于利用合同进行欺诈,骗取己方的财物。 防范:实行客户资信管理制度,签订合同前要对客户的资信信息、资信档案、信用状况、信用等级进行调查了解,最大限度地控制客户信用和违约风险。签订合同时要审查对方的信誉和履约能力,包括对合同承办人的资格进行审查,必要时应查看对方的营业执照和企业年检资料,确定对方是否为依法注册并有效存续的法律主体,了解对方的经营范围,以及其资金、信用,经营情况,是否具有法定的资格进行合同项下的业务。同时对合同经办人尤其是签字代表进行审查,查看对方开具的授权委托书,包括该授权委托书签字盖章是否真实、授权范围是否明确,有无存在涂改之处,以确定对方签约人的合法身份和权限范围,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对于标的额大的交易或需长期履行的合同,还应到工商、税务、银行等单位调查对方当事人的资信能力。 风险三:签约能力禁止的风险

签订合同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二

签订合同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二)

————————————————————————————————作者:————————————————————————————————日期:

遇到合同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错误!未定 义书签。 签订合同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二) 合同条款的审查及风险防范? 1、审查合同双方名称及法定代表人??根据我国公司企业登记法律法规的规定,企业名称一般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即注册区域名称、字号、行业、责任形式等几个构成要素。如果企业名称表述不规范,工商管理机关将拒绝企业注册申请。因此,如果最后签订的书面合同中双方的企业名称表述出现错误,则被错误表述的一方可能会被认定为不是合同的一方当事人,其将不能享有合同上的权利或要求其承担合同上的义务。即使需要追究对方的违约责任,也需要花费很高的人力物力证明该表述错误的一方就是对方当事人。因此审查合同,应首先审查合同的首部合同各方的企业的名称的表述是否完整准确,法定代表人是否为营业执照上登记的法定代表人,授权代表人是否为企业授权委托书所委托授权的代理人。此外,还应该核对合同上注明的对方企业名称是否和对方营业执照上的企业名称完全一致。 2、审查合同名称和内容是否一致??合同法对现实生活中比较典型的

合同作了类型化的规范,合同类型不同,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不同,可适用的法律规则也不一样。因此,对于某些根据合同文本可能会对合同的类型和性质做出两种以上判断的情况,合同名称的准确尤为重要,否则对履行合同或者在发生争议时适用法律条款徒增困难。以超市储物箱发生盗窃案为例,如果超市向消费者提供储物箱的行为是一种保管合同,则超市应对消费者的损失承担责任,如认定为借用合同,则超市不会承担任何责任。因此合同类型不同,适用的法律规则不同,最后的法律效果可能完全迥异。因此审查合同必须保证合同的名称是否与合同的内容完全一致。 ?3、审查合同生效条件? 合同成立和合同生效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合同成立是一个事实的判断,是一种过错责任,但这种责任不是合同上的违约责任,法律上称之为缔约过失责任,赔偿范围为对方在缔结合同的过程中发生的费用和遭受的损失;合同生效是一个法律判断,就是双方必须根据合同的规定履行合同上的义务,否则违约方应向守约方承担违约责任,赔偿范围为对方根据合同可得利益的损失。一般而言,合同经双方签字盖章成立后即生效,但一些合同成立后需待一定条件成就后或履行一定程序后才生效。如一些合同的生效应以法定形式要件,一些合同的生效要履行法定手续,一些合同的生效与权利转移之间需要通过法定形式公示等。而订立合同的对方当事人往往利用这些空档进行欺诈,之后又以合同没有成立或没有生效为由而不履行,或者以合同生效与权利并没有转移而由而不履行等。因此在审查合同时应注意合同生效的

合同签订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合同签订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江苏宁致律师事务所贾荣玉 在生活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交易,因此也存在着各式各样的合同。从不同的角度划分,可以划分出不同类型的合同。按照法律有没有规定名称来划分,可以把合同分为有名合同和无名合同。法律规定了具体名称的合同,就是有名合同。法律没有规定具体名称的合同,就是无名合同。比如,《合同法》中规定了买卖、借款、租赁等15大类合同,这些合同就属于有名合同。除了有名合同之外,人们在生活和经营活动中,还自行创立了一些五花八门的合同,有些合同不具有典型性,法律中没有规定名称,这些合同就属于无名合同。对于不同性质的合同,签订时的注意事项各有不同。人们在签订和履行合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一些技术上、细节上的问题进行说明和提示。 首先,在不同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下,对签订和履行合同有不同的要求。假设处于一个高度诚信的社会,大家都是君子。那么,签订合同时本着一颗平等自愿、互利互惠的心去签就是了,用不着千方百计防范合同陷阱、在合同字眼上反复推敲。假设处于一个司法公正的社会,法官都秉公执法。那么,即使合同有什么地方约定不完善、不清楚,公民的权益一样能得到保障。为什么说在司法公正的前提下,合同存在瑕疵,公民的权益仍然能得到保障呢?因为按照《民法通则》的立法精神、以及《合同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的规定,当事人对合同条款的理解有争议的,就应当按照合同所使用的词句、条款、合同的目的、交易习惯以及诚实信用原则,确定该条款的真实意思。就是说,合同即使内容有所欠缺或模糊,法官也可以本着公正和效率的原则来解释合同、并进行判决,从诚实信用的角度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但是,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法官会不会本着公正公平的原则来解释合同、来适用法律呢?现实中,我国法官的意志和判决往往是各方力量博弈的结果,并不一定完全依据事实和法律。这个道理,是无数律师和当事人在无数惨痛的教训和失败中总结出来的,希望大家一定要引起高度注意。 社会诚信缺失、司法公正性难尽人意,这是当前的社会背景。基于我国的社会现实和司法状况,我们在签订和履行合同的过程中,一定要树立以下三种基本观念: 1、要树立风险观念。风险主要指两类风险,一类是在经营活动中存在各种合同风险。比如说去赊销货物,货物赊销出去了,但是对

签订合同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一

签订合同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一

————————————————————————————————作者: ————————————————————————————————日期: ?

遇到合同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错误!未定 义书签。 签订合同中存在的风险及防范措施一 合同签订阶段风险 1、对方当事人缔约能力风险 风险一:合同效力待定的风险? 无权代理、限制行为能力订立的合同为效力待定的合同,合同是否有效取决于有处分权人、被代理人的事后追认,但追认是对方的单方行为,主动权在对方,对其有利才追认,不利则不予追认。??防范:签订合同前要审查对方是否具有完全行为能力,能否履行合同上的义务,,对自然人而言是否成立,对企业而言则是否具有法人地位,是否已经注册成立。涉及标的物处分或转让的,审查该方是否对标的物具有处分的权利(包括其是否所有人或具有处分权),必要时要求对方对自己的处分权作出保证。??风险二:合同欺诈的风险 ?对方盗用其他单位签订合同或以虚假的单位签订合同。从合同法的角度上分析,被假冒单位没有做出交易的意思表示,不是合同上的当事人,不会承担任何合同上的法律责任,而假冒单位或个人不是以自

己的名义签订合同,合同根本不存在,也不能追究其合同上的责任。如果造成己方的损失,该假冒人可能根本没有能力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其目的在于利用合同进行欺诈,骗取己方的财物。 ?防范:实行客户资信管理制度,签订合同前要对客户的资信信息、资信档案、信用状况、信用等级进行调查了解,最大限度地控制客户信用和违约风险。签订合同时要审查对方的信誉和履约能力,包括对合同承办人的资格进行审查,必要时应查看对方的营业执照和企业年检资料,确定对方是否为依法注册并有效存续的法律主体,了解对方的经营范围,以及其资金、信用,经营情况,是否具有法定的资格进行合同项下的业务。同时对合同经办人尤其是签字代表进行审查,查看对方开具的授权委托书,包括该授权委托书签字盖章是否真实、授权范围是否明确,有无存在涂改之处,以确定对方签约人的合法身份和权限范围,确保合同的合法性和有效性。对于标的额大的交易或需长期履行的合同,还应到工商、税务、银行等单位调查对方当事人的资信能力。 风险三:签约能力禁止的风险 风险:单位内部不具备缔约资格的职能部门订立合同、法律禁止某些主体订立特定合同,合同一律无效。这种无效的法律后果是,如果一方有过错的,应对无过错一方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因此,如果己方和不具订约资格的主体订立合同导致合同无效并发生损失,自己有过错

合同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烟草公司法律常识交流题纲 尊敬的各位领导,在座的各位家人们大家好! 首先,自我介绍一下,因在座有很多年青人我们相互还不认识,我叫xxx是一名专职律师,曾在xxx律师所及黑龙江孟繁旭律师事务所执业,现执业于北京尚衡律师所。2000年我做为我们公司法律顾问至今已16年,所以与公司感情深厚,将这里当成娘家,故称在座为家人。 其次,通过多年对公司的了解,从前我介入公司时案件很多,正因为案件多,公司将我聘来至今。前些年绥滨、萝北、区、县法院、市中院,省高院,跑的法院对烟草都很有名。近六年没有案件,是不是没有案件律师就没什么作用了那,我想我们在座的法规科xxx科长最能体会到,这是我在风险防范区域下了功夫。从前我们的合同在未签订前很少先让法律顾问先行审查,都是出现问题找律师,律师治病治不了命,现以前案件基本结完,我就将我的工作想法向公司做了汇报了,工作方案是:“公司对内对外产生的一切法律文书需经法规科及法律顾问审查,方可对外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以这些年我们的工作措施方法大显成效。也是有目可睹的。但我们做的还不完善,我们还要继续努力。更希望在座的领导及家人提出保贵意见。 最后,为了使今后我们公司避免诉讼案的发生我们还必须努力加强预防防范措施。下面我就简单与家人们谈下: 一、合同(及相xxx法律文书)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合同是重要的商业文件,也是公司签订的最重要、最普遍、自主程度最高的法律文件,正因为如此,合同也才成为风险的主要发源地。从发生概率来说,合同(这里也包括相xxx法律文书)引起的法律风险是企业最为常见的法律风险,也是对企业影响最大的法律风险。 因合同而引起的争议可归结为合同文本缺陷和合同履行缺陷。 二、合同订立的法律风险与防范 合同的订立是从缔约相对人的选择到合同签订的一个动态过程。合同订立过程中潜藏了众多的法律风险,包括相对人选择不当、缔约过失、合同性质和形式选择不当、合同条款不完备或不明确、合同用语不规范、合同效力待定、无效或可撤销。 在合同订立阶段作出风险防范至xxx重要,则能为合同的整个生命阶段奠定基础。 (一) 缔约相对人选择——主体资格的合格性 以企业作为相对人,则面临如下的问题:主体资格、代理人或代表

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的风险防范问题

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的风险防范问题 -----四川高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资深律师张洪 合同法的内容繁杂,在这里仅就讲解与公司日常经营活动关系最密切的合同签订、履行过程中的风险防范问题。 合同有多种形式,我们强调合同应以书面的形式签订。签订书面合同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首先,它是双方存在合同关系的重要证据,有利于保护双方的权益;其次,避免双方履行过程中产生争议;再次,预防合作方对业务员的职务行为不予认可。 一、合同的签订过程中的风险防范: (一)、签订前对合作对象的审查(调查):了解合作对象的基本情况,有助于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在合作及付款条件上采取相应的对策,避免风险的发生。 1、了解合作方的基本情况,保留其营业执照复印件,如果合作方是个人,应详细记录其身份证号码、家庭住址、电话。了解这些信息有利于我方更好地履行合同,同时,当出现纠纷的时候,有利于我方的诉讼和法院的执行。 2、审查合作方有无签约资格。我国法律对某些行业的从业资格做了限制性规定,没有从业资格的单位和个人不得从事特定的业务,如果我方与没有资格的主体签订此类合同将给我方带来经济损失。(无效合同的处理方法:合同法第五十八条,合同无效,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3、调查合作方的商业信誉和履约能力。尽可能对合作方进行实地考察,或者委托专业调查机构对其资信情况进行调查。 (二)、合同各主要条款的审查 我们主张,一切合同都应当采取书面的形式订立。订立合同时,要力争做到用词准确,表达清楚,约定明确,避免产生歧义。对于重要的合同条款,要仔细斟酌,最好是参考一些标准文本并结合交易的实际情况进行增删,对于重要的合同应请专业律师审查防患于未

企业合同签订及履行的风险防范(精)

企业合同签订及履行的风险防范 作者:长武法院胡海军发布时间:2009-12-07 16:11:54 近年来,随着彬长煤田开发步伐加快,来我县投资的企业越来越多,企业在日常经济交往的过程中产 生的合同纠纷也在不断增多,企业合同签订履行中也存在诸多风险。企业合同是企业与外部进行物流、资金流、信息交流的基本形式,但也是企业从事经济活动取得经济效益的桥梁和纽带。同时也是产生各种经济纠纷 的根源。尤其在当前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市场融入全球经济时代大背景下,我们目前的市场规则和秩序不很 规范、合同极易被不法分子利用进行各种违法犯罪活动。企业往往在意料之外蒙受经济损失。一般来讲,大多 数企业能做到通过合同管理,促进企业成本管理、后勤管理、资金管理等方面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合同风险。下面,综合笔者了解到的实际列举一些企业合同风险的常见现 象,以引起重视。 一、轻信口头协议,不签订书面合同现象突出 不少企业仅凭对方的电话、电报、发货通知就进行交易、盲目轻信口头协议,一旦对方失信便 纠缠不清引发纠纷的情形时有发生。分析对方不签书面合同的原因,既有出于信任对方的可 能,也有图省事的可能,这往往给居心不良的一方有可乘之机。例如我们审理的王XX诉重庆第八建筑公司材料供应合同纠纷一案中,因双方未签订书面合同,致双方在合同结算中相关条 款不明,引发争议。 二、合同签订行为不规范,致使合同内容约定不明确、不具体 许多企业在经济交往活动中,也注意签订相关合同,但却不使用内容规定的格式合同 文书,签订的合同条款过于粗略,出现合同条款约定不明确,不完善,权利表述模糊。这样的 合同极容易陷入欺诈圈套,引发合同纠纷。 《合同法》第十二条规定,合同的内容由当事人约定,一般包括以下条款:(一当事人的名称、姓名和住所;(二)标的;(三)数量、(四)质量、(五)价位或者报酬、(六) 履行期限地点和方式;(七)违约责任;(八)解决争议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