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洛阳市25路公交线路调查与分析

洛阳市25路公交线路调查与分析

洛阳市25路公交线路调查与分析
摘要25路公交线路是河科大新老校区之间的区间车,本文对洛阳市25路公交线路进行调查,比较高峰期间与非高峰期间、繁忙站点与普通站点的不同情况,分析得出该线路存在基础设施、公交管理、政策支持方面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关键词25路;公交线路;调度;改善建议
城市公交运输是交通运输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城市联系生产和生活的必然纽带。

城市公交线网是决定公交系统综合性能的重要因素,其布局、结构是否合理对吸引居民出行采用公交方式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以洛阳市25路车线路为研究对象,对其公交车的行驶路线、站台环境、周边环境、乘客流量等进行客观的调查与分析。

1调查结果
25路公交车是河科大至河科大新校区的区间车,途经上海市场、丹尼斯、洛阳理工大学等客流较多区域,为城市居民的出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该公交线路单程全长10.6km,共有运营车辆16台,每台车有31个座位,单程运行需要38min,每5min发一班车。

实行无人售票制,起步上车价格为1元;
根据调查数据,可以发现:
1)25路车在非高峰时间段内,乘客的客流量基本和车流量相适应的。

各个站点上等待时间基本上是6分钟左右,公交车辆较好的按照预定的发车时间运作的,为居民在节假日及平时的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2)在早、晚高峰期时段乘客的等待时间不稳定、乘坐拥挤。

在调查期间,25路车辆内拥挤的比例达66%。

同时调查发现,该线路车辆时有出现乘客等待待时间超过10min,并且连续2-3公交车同时到达站点的情况。

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一是上下班高峰期,路上车流量比较大,道路比较拥挤,公交车辆的行驶间隔受到严重影响;二是公交公司未能在公交车辆拥堵的情况下有效监控和调整线路车辆。

3)该线路上、下车人数的站点主要是:河南科技大学本部站、上海市场、丹尼斯、洛阳理工学院站和河南科技大学新校区站。

据调查,非高峰时间,这5站一般都有乘客上下车;高峰期间,上下车人数可超30人。

4)同样不可忽视的问题是,车辆乘坐舒适性差。

公交车辆行驶过程中颠簸大,没有空调系统,夏天车厢内闷热。

2存在的问题
通过以上的调查结果,可以看到,25线路基本可以满足目前的通行需求。

但是,仍是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有必要对这些问题进行剖析,找出其根本原因。

1)基础设施比较差。

公交车辆底盘较高,随车很少有公交车票,没有空调系统,音频广告较多,行车平稳度差等等因素,这些因素直接影响乘客的直观感受,降低舒适性和满意度;各个站点上下车区域未作有效划分,乘客上下车时容易混乱;路上尚未设公交优先设施,通行效率低。

2)政策支持度低。

虽然政策上支持公交系统发展,如公交票价不上调、更换新车、增设线路和站点,但是在很多瓶颈问题上支持度低,例如,线路运行时间短,上下车站点拥挤,公交优先基础设施缺乏等等问题。

3)公交公司管理手段落后。

目前,25路线路仍是人工调度,整个行驶路线没有有效的监控系统,线路上发生紧急事件时,公交公司应急处理能力较差,导致上下班高峰时期或特殊时期,公共车辆的准点率低。

3改善建议
25路线路是河科大新老校区之间的区间车,承载了很多师生的通行需求。

因此需要优化河科大新区到本部的公交线路,进一步提高公共交通的利用率和准点率,更好地为师生和广大市民服务。

1)科学规划河科大到河科大新校区的公共交通。

建立以公交优先为核心的城市发展和土地配置模式,在客流量较大的站点,尤其是始发站(终点站)、上海市场站、丹尼斯站等,设置港湾式公交站点,控制乘客上下车秩序,避免造成混乱。

2)进一步加大财政扶持力度。

市政府将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实施公交优先措施,设置公交专用道和专用信号;在25路公交场站建设,以及车辆和设施装备的配置、更新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扶持。

基础设置的更新,可以改善乘坐舒适性,提高公交吸引力,降低城市交通压力。

3)全面提高25路公交车运行效率。

目前比较可行的方法有:①尽快改革公交公司落后的管理办法,提高公交公司的管理效率,增强线路调度的能力;②使用先进的公交管理系统,监控公交线路运行状态,提高线路应急能力以及拥堵状态下的公交车辆调度能力。

4)树立“公交优先”政策。

应由政府部门进行政策性的导向,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提倡乘坐公共交通。

可以通过行政命令降低出行车辆尤其是私家车的通行需求,提高公交线路通行能力,进而提高公交车辆的运行效率,改善公交出行舒适度。

4结束语
通过调查洛阳市25路公交线路,发现大学新老校区之间客流较大,在部分站点呈群体上下现象。

为改善新老校区之间师生及其他乘客的乘坐方便性和舒适度,建议线路车辆安排按师生波动状态调度,并将客流量大的站点改为港湾式,条件许可,植入智能化公交管理系统。

参考文献
[1]伍拾煤.公交停靠站设置问题的研究.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02.
[2]王新声.公共交通运营调度管理.北京:中国铁道工业出版社,2001,3-6.
[3]范海雁,圣捷.公交线路客流统计方法及其应用.交通与运输出版社,2009.
[4]韩印.城市公共通线网优化.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1,45-4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