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4章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

第4章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


2次弯曲
一次弯曲
4次弯曲
2021/3/15
53
4.5 弯曲模设计
➢弯曲模的结构分析 ➢弯曲模的零件设计
2021/3/15
54
4.5.1 弯曲模类型及结构
2021/3/15
55
1. V形件弯曲模
V形件精弯模
1-凸模 2-定位板 3-活动凹模 4-支撑板 5-顶杆
2021/3/15
57
2. L形件弯曲模
2
弯曲定义
弯曲是指在冲压生产中,利用模具将制件弯曲成一
定角度和形状的加工方法。
2021/3/15
3
弯曲示例
生活中的弯曲零件Βιβλιοθήκη 2021/3/155
用模具成形弯曲件一
2021/3/15
6
用模具成形弯曲件二
2021/3/15
7
弯曲使用的模具叫弯曲模
2021/3/15
8
扩展阅读
2021/3/15
见表4-2
20
弯曲工艺各参数定义:
(1)弯曲变形区的内圆角半径r
称为弯曲半径。
(2)弯曲半径与板料厚度的比值
r/t 称为相对弯曲半径。
(3)弯曲时板料最外层纤维濒于拉裂时的弯曲半径称为最小
弯曲半径rmin。
(4)最小弯曲半径与板料厚度的比值称为最小相对弯曲半径
r t/ min

(5)制件被弯曲加工的角度,即弯曲后制件直边夹角的补角
2021/3/15
34
4.2.5 变形区变薄和弯曲后长度增加
➢ 使得弯曲件毛坯尺寸难以精确确定。 ➢ 弯曲模设计步骤是先设计弯曲模,再设计落料模。
2021/3/15
35
4.3 弯曲工艺计算
4.3.1 弯曲件毛坯尺寸的计算 1. 应变中性层的位置
应变中性层是指弯曲变形前后长度保持不变的金属层。或弯曲
钢板
c=(1.05~1.15)t
有色金属
c=(1~1.1)t
当对弯曲件的精度要求较高时,间隙值应适当减小,
第4章 弯曲工艺与模具设计
4.1 弯曲变形过程分析 4.2 弯曲件质量分析及控制 4.3 弯曲工艺计算 4.4 弯曲工艺设计 4.5 弯曲模设计 4.6 弯曲模设计举例
2021/3/15
1
能力要求
➢能根据弯曲件的废品形式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熟悉解决的措施。
➢能完成典型弯曲件的工艺与模具设计。
2021/3/15
4.对弯曲件的材料要求
弯曲件的材料要具有良好的塑性,较小的屈强比, 较大的弹性模量
5.对尺寸标注的要求
2021/3/15
48
4.4.2 弯曲件的工序安排
1)形状简单的弯曲件:采用一次弯曲成形。 形状复杂的弯曲件:采用二次或多次弯曲成形。
2)批量大而尺寸较小的弯曲件:尽可能采用级进模或复合模。 3)需多次弯曲时:先弯两端,后弯中间部分,前次弯曲应考虑 后次弯曲有可靠的定位,后次弯曲不能影响前次已成形的形状。 4)弯曲件形状不对称时:尽量成对弯曲,然后再剖切。
产生弯裂的主要原因是弯曲变形程度超出被弯材料的成形 极限。
弯裂可以避免。
2021/3/15
18
1. 弯曲变形程度
r/t——表示弯曲变形程度大小。 r/t越小,弯曲变形程度越大,有一最小相对弯曲半径rmin/t
2021/3/15
19
2. 最小相对弯曲半径及其影响因素
最小相对弯曲半径是指板料弯曲时最外层纤维
(3)增添连接带和定位工艺孔。
2021/3/15
46
2.对弯曲件的尺寸要求
(1)弯曲半径不宜小于最小 弯曲半径。
(2)弯曲件直边高度应满足: h>r+2t
(3)弯曲件孔边距离应满足: 弯曲直角时,
lmin=r+2t
2021/3/15
47
3.对弯曲件的精度要求
弯曲件的尺寸公差须符合GB/T13914-2002, 角度公差符合GB/T13915-2002, 未注形位公差符合GB/T13916-2002, 未注形位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符合GB/T15055-2007
31
1.产生偏移的原因
(1)弯曲件坯料形状左右不对称。 (2)坯料定位不稳定,压料效果不理想。 (3)模具结构左右不对称。
2021/3/15
32
2. 控制偏移的措施
1)选择可靠的定位和压料方式,采用合适的模具结构
2)对于小型不对称的弯曲件采用成对弯曲再剖切的工艺
2021/3/15
33
4.2.4 板料横截面的畸变和翘曲变形
9
4.1 弯曲变形过程分析
4.1.1 弯曲变形过程
2021/3/15
10
V形弯曲件的弯曲过程
2021/3/15
l0>l1>l2>l r0>r1>r2>r
11
弯曲方式
a)自由弯曲
2021/3/15
b)校正弯曲
12
4.1.2 弯曲变形特点
弯曲前
a1
b1
弯曲后
2021/3/15
13
弯曲毛坯的横截面变化情况
2021/3/15
49
典型弯曲件的工序安排
一次弯曲
二次弯曲
第一次弯曲 第二次弯曲
2021/3/15
50
三次弯曲
第一次弯曲 第二次弯曲 第三次弯曲
2021/3/15
51
四次弯曲
第一次弯曲 第二次弯曲 第三次弯曲
第四次弯曲
2021/3/15
52
弯曲件的工序安排比较灵活
➢工件的形状 ➢精度要求 ➢批量大小
2021/3/15
窄板弯曲
宽板弯曲
14
弯曲变形区的变形特点
➢工件分成了直边和圆角两个
部分,变形主要发生在圆角
部分,圆角是弯曲变形的 主要变形区。
➢变形区变形不均匀:外区切向受拉伸长;内区切向受压缩短,
出现应变中性层——变形前后长度不发生变化的金属层。
➢变形区厚度变薄,η=t’/t≤1,变薄程度与r 的大小有关。 ➢横截面的变化:宽板不变,窄板内区变宽、外区变窄。
2021/3/15
79
铰链件一次弯曲模
2021/3/15
80
8. 其它弯曲模
(1)切断弯曲复合模
2021/3/15
81
(2)级进弯曲模
2021/3/15
82
级进弯曲模
2021/3/15
83
4.5.2 弯曲模具零件设计
1.工作零件的设计
(1)凸模圆角半径 (2)凹模圆角半径 (3)凹模深度 (4)凸凹模间隙 (5)U形弯曲凸、凹模的宽度尺寸
2)相对弯曲半径:越大,回弹越大。 3)弯曲中心角:越大,变形区的长度越长,回弹积累值也越大,
故回弹增加。
4)弯曲方式 :校正弯曲的回弹比自由弯曲时大为减小。
5)工件形状: 形状越复杂、一次弯曲的角度越多,回弹越小。 6)模具结构: 带底凹模的回弹小。
2021/3/15
25
3. 减少回弹的措施
(1)改进弯曲件的设计并合理选材
2021/3/15
23
1. 回弹的表现形式
(1)弯曲半径的改变,由加载时的rp变为卸载时的r
(2)弯曲件角度的改变,改变量:
- p
当 0 时,称为正回弹
当 0 时,称为负回弹
2021/3/15
24
2. 影响回弹的因素
1)材料的力学性能:屈服极限越大、硬化指数越高,回弹量越大; 弹性模量越大,回弹越小。
2021/3/15
84
(1)凸模圆角半径
2021/3/15
85
(2)凹模圆角半径
凹模圆角半径的大小影响弯曲过程中 的弯曲力、弯曲模寿命和弯曲件质量。
2021/3/15
86
(3)凹模深度
表4-8、4-9、4-10
2021/3/15
87
(4)凸、凹模间隙c
凸、凹模间隙大小影 响到弯曲力、弯曲模寿命 和弯曲件质量。
变形区切向应变为零的金属层。
2021/3/15
36
2.弯曲件毛坯长度的计算
(1)圆角半径r >0.5t的弯曲件
1)从弯曲件一端开始,将其分成若干 段直线段和圆弧段。
2021/3/15
37
(2)圆角半径r<0.5t的弯曲件——经验公式
2021/3/15
38
弯曲件展开长度计算举例
例4-1 弯曲图4-30所示工件,试计算其展开长度。
2021/3/15
58
3.U形件弯曲模
2021/3/15
59
U形弯曲模
2021/3/15
60
闭角形件的弯曲模
2021/3/15
61
闭角形弯曲件模具一
2021/3/15
62
闭角形弯曲件模具二
1-凸模 2-转动凹模 3-弹簧
2021/3/15
63
4.四角形件弯曲模
2021/3/15
64
四角形件一次成形弯曲模
1)尽量避免选用过大的r/t。 2)尽量选用屈服极限小、硬化指数小、弹性模量大的板料
进行弯曲。
2021/3/15
26
(2)采取适当的弯曲工艺,改变变形区的应力应变状态。
1)采用校正弯曲代替自由弯曲。 2)采用拉弯工艺 3)对冷作硬化的材料须先退火,使其屈服点σs 降低。对回
弹较大的材料,必要时可采用加热弯曲。
2021/3/15
65
四角形件两次成形弯曲模
2021/3/15
66
四角形件复合弯曲模
2021/3/15
1-凸凹模 2-凹模 3-活动凸模 4-顶杆 5-下模座 6-定位板 7-推件块 8-推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