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及工程概况第一节施工组织设计编制说明一、编制依据1、榕花大街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和平路——滏阳新大堤段招标文件;2、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设计图纸、设计文件、设计资料;3、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有关资料;4、我公司拥有的科技工法成果和现有的管理水平、劳力设备、技术能力,以及长期从事公路隧道建设所积累的施工经验;5、《城市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CJJ1—2010);6、《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JTJ034—2000);7、《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 5768.1—2009);8、《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CJJ2—2010);9、《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GB50204);1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J034—2000);二、编制围榕花大街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和平路-滏阳新大堤)市政工程,起止点为和平路-滏阳新大堤,长6221.8m。
主要施工容为:行车道罩面、人行道改建、绿化提升、桥梁工程、人行天桥、景观照明、绿化给水工程和公共配套设施、标线。
三、编制原则1、严格遵守合同文件所规定的工程施工工期,合同条款以及合同文件的各项要求,根据工程的特点和轻重缓急,分期分批组织施工,在工期安排上尽可能提前完成。
2、坚持在实事的基础上,力求技术先进、科学合理、经济适用的原则。
在确保工程质量标准的前提下,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材料、新测试方法。
3、合理安排施工的程序和顺序,做到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全面展开,平行流水作业、正确选用施工方法,科学组织,均衡生产。
各工序紧密衔接,避免不必要的重复工作,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序进行。
4、施工进度安排注意各分项工程间的协调和配合,并充分考虑气候、季节对施工的影响。
5、结合现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尽量利用原有设施或就近已有的设施,减少各种临时工程,尽量利用当地资源,合理安排运输装卸与储存作业,减少物资运输周转工作量。
6、坚持自始至终对施工现场全过程严密监控,以科学的方法实行动态管理,并按动静结合的原则,精心进行施工场地规划布置,严格组织、精心管理,文明施工,创标准化施工现场。
7、严格执行建设部颁发现行的和合同文件明确的设计规、施工规及验收标准。
第二节工程概况一、工程地理位置榕花大街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和平路——滏阳新大堤段第2合同段,位于市市区东部,总体呈南北走向,经人民路、胜利路、永兴路、河阳路、南环路、滏阳一路。
二、主要设计标准道路设计等级为城市主干路,设计车速60km/h,采用双向六车道。
三、沿线自然地理概况1、气候及水文属大陆季风气候区,为温暖半干旱型。
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冷暖干湿差异较大。
夏季受太平洋副高边缘的偏南气流影响,潮温闷热,降水集中,冬季受西北季风影响,气候干冷,雨雪稀少,春季干旱少雨多风增温快,秋季多秋高气爽天气,有时有连阴雨天气发生。
农业气候资源较丰富,但是自然灾害也频频发生,干旱、冰雹、洪涝、低温、大风等,常给农业生产造成一定影响。
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年均温12.6℃,月均温-4℃,7月均温26.7℃,年均降水量550毫米。
流经境的较大河流有潴龙河、滹沱河、滏阳河、滏阳新河、滏东排河、索泸河--老盐河、清凉江、江江河、卫运河--南运河9条,分属海河水系的4个河系。
榕花街(北出口-滏阳新大堤)经过滏阳河、滏阳新河属子牙河系。
经过的排灌渠分别为:四干三分干渠、班曹店干渠、堂排干。
2、不良地质现象及地质灾害经调查,市历史上没有发生过大于5级地震,对市影响较大的地震是1880年深县6级地震和1966年7.2级地震。
根据中华人民国标准(GB50011-2001),建设部与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2001-07-20公布,2002-01-01实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规定可以得知,市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Ⅶ度,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
四、沿线施工条件1、交通条件榕花大街(和平路-滏阳新大堤)路段为现状道路,行车道34m,道路整体性能良好,且与和平路、新华东路、人民路、胜利路、招贤路、永兴路、河阳路、南环(滏阳路)、滏阳一路、滏阳二路以及各现状村路相连接,现状交通条件可以对本工程的建设提供充分有利的交通条件。
本工程的建设运输条件相当便利,道路条件十分优越,现场交通发达,施工条件优越,施工机械、车辆及工程所需的各类材料,可直接到达施工现场各作业点。
2、工程材料工程所需石料、砂料、钢材、水泥、木材、沥青和水及附属材料均可在附近区县解决,且质量和数量均能满足道路建设的要求。
3、水、电供应及通讯条件项目所在区域附近为城市发展区,水、电、通信等设施接入方便,比较利于道路建设。
五、施工围及主要工程数量本标段工程施工围为招标文件中提供的施工图纸围所含容,即路面工程、排水工程、公共配套设施工程、桥梁工程施工等,主要工程数量如“表1-1”所示。
表1-1 本标段主要工程数量表六、工期、质量要求1、工期要求招标文件计划工期210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2014年12月3日,计划竣工日期:2015年6月30日。
2、质量要求所有作业过程,以设计图、施工规、验收标准为依据,并严格标准,以工艺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达到现行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要求,并达到合格标准。
本项目要求一次性验收合格。
第三节施工总体部署榕花大街道路改造提升工程(和平路-滏阳新大堤)市政工程,起止点为和平路-滏阳新大堤,长6221.8m。
主要施工容为:路床处理、行车道罩面、人行道改建、绿化提升、桥梁工程、人行天桥、景观照明、绿化给水工程和公共配套设施、标线。
其中道路工程是本标段重点、关键施工项目。
由于受现场施工环境、条件及市区道路过往车辆交通的干扰、限制,施工将不可避免的受到影响。
因此,实际施工时必须编制先进、可行、具体、详细的施工方案,投入精良的技术装备,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并严格按照设计、规和业主、现场监理的要求,结合现场实际合理划分施工段和施工作业区,科学安排好各作业区的施工程序和工期,以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并达到承诺的质量、工期、安全、环保目标。
根据本标段工程现场实际施工环境、条件,结合工程施工重点、实际施工作业容及施工进度计划,本标段工程施工程序总体部署如下:1、首先认真做好工程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积极配合业主、当地政府做好道路规划红线的拆迁工作,以保证架子队伍按期进场和工程顺利开工。
2、提前做好与相关单位的协调配合。
施工组织和协调工作是保证该项目按期完成的重点,特别是现场交通协调、与管线单位的协调及与主体工程的施工配合,均力争提前进行,统筹安排,以确保施工工期,避免对市区交通和沿线企业、居民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一、施工组织管理目标我单位施工组织管理目标是在满足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在工程质量、工期、安全、文明施工及环保等方面均达到业主要求。
合同实施期间,严格执行合同条款、技术规及业主的要求,强化现场管理及施工过程中的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控制,确保本标段工程各项承诺目标的实现。
1、质量目标所有作业过程,以设计图、施工规、验收标准为依据,并严格标准,以工艺质量确保工程质量。
达到现行有关施工质量验收规要求,并达到合格标准。
本项目要求一次性验收合格。
2、工期目标计划工期200日历天,计划开工日期:2014年12月3日,计划竣工日期:2015年6月20日,比招标文件要求工期提前10天。
3、安全目标合同实施期间,严格遵守安全生产合同,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无重伤以上事故,无机械设备事故,无火灾事故,无质量安全事故,确保本合同段安全施工。
4、文明施工及环保目标进场后,项目部严格按、省现行的安全文明施工规、招标文件、业主的要求组织施工,加强现场环境保护,贯彻和落实水土保持措施,确保施工现场及周围环境符合环保要求,创文明标化工地。
二、现场组织管理机构及其职能1、现场组织管理机构现场项目部严格按照按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标准及环境、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标准,以及投标承诺和业主的要求组建。
项目部设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生产经理,并设工程技术部(含测量队)、安全质量部、物资设备部、计划合同部、财务部、综合办公室。
同时,根据本标段工程特点及实际施工容,合理组织作业队伍和各级管理、技术人员的专业构成,以确保满足施工需要和施工管理的要求。
2、项目经理部及各部室岗位职能、职责(1)项目经理部:主要职责是组织指挥、过程质检、技术指导,确保工程优质、按期、高效,实现业主的期望,并在项目现场享有人员及设备的完全支配授权。
(2)项目经理:负责本标段工程的全面工作,代表我单位法人直接与业主接触,并严格履行施工承包合同,对所承担合同工程的工期、质量、安全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组织策划、建立、实施和保持项目部综合管理体系,确保综合管理体系的符合性、适宜性和实施的有效性。
(3)总工程师(技术负责人):负责本合同工程的技术、计量、质量的领导工作,对工程质量负有直接责任。
组织贯彻技术规、施工规、质量标准,跟踪有关科技信息,推进科技创新与开发;审批施工组织设计,解决施工中重大技术难题;参加工程质量事故的处理工作,审批处理方案。
(4)生产经理:协助项目经理负责工程项目的全面工作,并接受项目经理的委托和分工,完成好分工的工作。
参与审核施工组织设计,解决施工中重大技术。
(5)各职能部室:工程技术部负责工程施工方案、方法的制定,施工工艺设计与优化、施工技术指导、工程测量及技术档案、变更索赔及业资料的整理和管理等工作;安全质量部负责本项目安全、质量管理工作,组织编制安全管理办法、纠正和预防措施;负责现场施工质量、安全的管理、监督及施工过程中的检查、控制及事故的调查处理等工作;物资设备部负责工程材料的采供、物资调配、设备维修、保养等工作;计划合同部负责施工核算、成本控制及施工计划制定;财务部负责财务管理及计量支付;试验室负责原材料质量检验、砼和砂浆等配合比设计与控制、路基填料及压实度等试验、检测。
综合办公室负责对管理、对外协调及医疗、环卫等工作。
第四节施工平面布置一、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原则由于本工程位于市区,道路交通流量大。
因此,现场临时工程及临时设施布置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置,尽量利用空地、保护环境、减少交通干扰及满足施工要求的原则进行布置。
(1)所有临时建筑设施、施工辅助加工厂及临时便道,结合现场实际情况,严格按业主要求及在当地政府同意的施工场地进行规划和布置,并负责施工期间的管理、维护和拆除。
(2)项目部、架子队驻地及生活基地采用彩色钢板房搭建,设置围墙且“五小设施”齐全。
施工所需的全部临时房屋建筑和公用设施,保持布局合理,且有利于生活、生产的排污和环境保护。
(3)施工各项临时设施的建设规模和容量按施工总体要求及进度进行设计,各种露天堆放的砂石骨料及其它材料按施工总布置规划的场地进行布置设计,并在场地周围场地做好排水等保护措施,防止冲刷和水土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