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注会财务管理教材篇一:财务管理讲义第一章总论本章阐述了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理论,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对财务管理有一个总括的认识,重点掌握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内容及其特征,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目标,组织财务管理的原则、程序和方法以及财务管理的各种环境,对现代财务管理的产生和发展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通过本章的学习,为学习以后各章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企业财务管理的对象一、企业财务活动的内容:1.企业资金及资金运动;2、企业财务活动的定义及内容;3、各项财务活动关系。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特征:综合性、广泛性、敏感性。
三、财务管理的定义及其与会计的关系。
第二节企业财务管理目标一、财务管理目标的作用: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考核作用;二、企业目标对财务管理的要求:生存、发展、获利;三、财务管理目标的基本特点:稳定、多元、层次;四、企业财务管理的各个目标及其优缺点:利润最大化、每股盈余最大化、股东财富最大化、企业价值最大化、相关者利益最大化;五、财务管理目标的协调:所有者与经营者的矛盾与协调、所有者与债权人的矛盾与协调;六、财务管理的部分目标。
第三节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和原则一、企业财务管理的职能:预测职能、决策职能、预算职能、控制职能、分析职能;二、企业财务管理的原则:系统原则、收益与风险均衡原则、利益关系协调原则、弹性原则、优化原则。
第四节企业财务管理的一般程序和方法一、财务管理的程序(环节):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
二、财务预测1.意义及步骤:明确预测的对象和目的;搜集和整理有关信息资料;选用特定的预测方法进行预测。
2.预测的具体方法:定性预测法、定量预测法:趋势分析法、因果预测法三、财务决策1.步骤:提出问题、确定备选方案、分析评价对比各种方案、确定标准选择最佳方案。
2.具体方法:优选对比法、数学微分法、线性规划方法、概率决策法、损益决策法。
四、财务计划1.步骤:采取技术经济措施并预测各项措施的经济效果、收集和整理有关资料并预测计划期各项计划指标的水平、计算确定各项计划指标并编制计划表格。
2.具体方法:平衡法、因素法、比例法、定额法。
五、财务控制1.步骤:制定各项消耗定额和费用开支标准、编制财务计划;建立健全财务制度,明确各部门相应的权、责、利;进行差异分析,明确其性质和责任。
2.财务控制的具体方法:防护性控制、前馈型控制、反馈控制。
六、财务分析1.步骤:收集和整理资料、选择科学指标、制定有效措施2.具体方法:事前分析、事中分析、事后分析;比较分析法、比例分析法、综合分析法。
第五节财务管理环境一、企业财务管理的宏观环境:1.经济环境:宏观经济政策(经济增长政策、产业结构政策、政府财政政策)、物价变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周期变化(产品寿命周期对企业现金、股利政策和企业风险的影响,经济周期对企业财务的影响)。
2.法律环境:企业组织法律规范、税务法律规范、财务法律规范。
3.金融环境:金融市场与企业理财、金融机构、金融政策。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微观环境1.企业的经济性质、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2.企业的业务环境3.企业的人才环境4.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第二章企业财务管理的基本观念本章主要阐述了企业组织财务管理的两个基本观念,即资金的时间价值观念和风险报酬观念。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时间价值与风险报酬的基本理论及计量的基本方法,为日后的各项财务决策作好技术方法准备。
第一节资金时间价值观念一、货币时间价值的相关概念1、概念:货币的时间价值是指货币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
2、两种形式:①相对数:没有风险和没有通货膨胀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②绝对数:即时间价值额是资金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带来的真实增值额,即一定数额的资金与时间价值率的乘积。
二、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现值(present value),又称本金,是指资金现在的价值。
终值(future value),又称本利和,是指资金经过若干时期后包括本金和时间价值在内的未来价值。
通常有单利终值与现值、复利终值与现值、年金终值与现值。
(一)单利终值与现值单利终值是本金与未来利息之和。
其计算公式为:F=P+I=P+P×i×t=P单利现值的计算公式为:P=F-I=F-P×i×t=F/(1+i×t)(二)复利终值与现值复利终值是指一定数量的本金在一定的利率下按照复利的方法计算出的若干时期以后的本金和利息。
n年后复利终值的计算公式为:FVn?PV0n复利现值是指未来一定时间的特定资金按复利计算的现在价值。
其计算公式为: PV0?FVn n(三)年金终值与现值年金是指一定时期内一系列相等金额的收付款项。
如分期付款赊购,分期偿还贷款、发放养老金、支付租金、提取折旧等都属于年金收付形式。
按照收付的次数和支付的时间划分,年金可以分为普通年金、先付年金、递延年金和永续年金。
普通年金是指每期期末有等额的收付款项的年金,又称后付年金。
普通年金终值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等额收付款项的复利终值之和。
n?12n?1 FVA?A?A??1?i??A??1?i??????A??1?i??A?ni 普通年金现值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收付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
11111??1?i?PVAn?A??A??????A??A??A?1?ii1?i21?in?11?i n?n先付年金是指每期期初有等额的收付款项的年金,又称预付年金。
先付年金现值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期期初收付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
递延年金是指第一次收付款发生时间是在第二期或者第二期以后的年金。
递延年金终值的计算方法与普通年金终值的计算方法相似,其终值的大小与递延期限无关。
递延年金现值是自若干时期后开始每期款项的现值之和。
其现值计算方法有两种:第一种:第一步把递延年金看作n期普通年金,计算出递延期末的现值;第二步将已计算出的现值折现到第一期期初。
第二种:第一步计算出期的年金现值;第二步,计算m期年金现值;第三步,将计算出的期扣除递延期m的年金现值,得出n期年金现值。
永续年金是指无限期支付的年金。
由于永续年金持续期无限,没有终止时间,因此没有终值,只有现值。
三、特殊情况下的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一)不等额系列现金流量(二)分段年金现金流量(三)年金和不等额系列现金流量(四)复利频率短于一年的时间价值计算计息期数和计息率均可按下列公式进行换算:i??tVn?V0??1?r??V0??1??m??V0?Vn/?1?r?tm?ni???Vn/?1??m??m?n ir?,t?m?n m一年中计息次数越多,其终值就越大。
一年中计息次数越多,其现值越小。
这二者的关系与终值和计息次数的关系恰好相反。
四、求解折现率、利息率使用插值法求解。
第二节风险报酬观念一、风险及风险报酬率风险是指人们事先能够肯定采取某种行为所有可能的后果,以及每种后果出现可能性的状况。
风险报酬是指投资者因承担风险而获得的超过时间价值的那部分额外报酬。
通常用相对数风险报酬率表示。
风险报酬率是投资者因承担风险而获得的超过时间价值率的那部分额外报酬率,即风险报酬与原投资额的比率。
风险报酬率是投资项目报酬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考虑通货膨胀因素,投资报酬率就是时间价值率与风险报酬率之和。
二、单项投资风险报酬率的评估单项投资风险是指某一项投资方案实施后,能否如期回收投资以及能否获得预期收益,在事前是无法确定的,这就是单项投资的风险。
因承担单项投资风险而获得的风险报酬率就称为单项投资风险报酬率。
对于有风险的投资项目来说,其实际报酬率可以看成是一个有概率分布的随机变量,可以用两个标准来对风险进行衡量:(1)期望报酬率;(2)标准离差。
(一)期望报酬率K??KiPii?1n其中:K—期望投资报酬率; Ki—第i个可能结果下的报酬率;pi—第i个可能结果出现的概率; n—可能结果的总数(二)方差、标准离差和标准离差率按照概率论的定义,方差是各种可能的结果偏离期望值的综合差异,是反映离散程度的一种量度。
方差可按以下公式计算:???2?Pi 2n一般来说,标准离差越小,说明离散程度越小,风险也就越小;反之标准离差越大则风险越大。
标准离差的计算公式为: i?1???2?PiRR?bV其中:RR:风险报酬率b:风险报酬系数V:标准离差率三、投资组合的风险及风险报酬率的评估投资组合的期望报酬率就是组成投资组合的各种投资项目的期望报酬率的加权平均数。
(一)投资组合风险(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系统风险:系统风险是指市场报酬率整体变化所引起的市场上所有资产的报酬率的变动性,它是由那些影响整个市场的风险因素引起的。
如宏观经济的变动、税制改革、国家经济政策变动或世界能源状况的改变等。
这一部分风险是影响所有资产的风险,因而不能被分散掉。
非系统风险:非系统风险则是指由于某一种特定原因对某一特定资产报酬率造成影响的可能性。
篇二:20XX年注会财管教材变化20XX年注会财管教材变化对比篇三:20XX年注会财管教材变化20XX年注会教材财管变化20XX年注册会计师考试辅导教材已经上市,《财管》科目教材在20XX年注会教材的基础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章节由原来的20章调整为22章,但是页数减少了23页,部分内容进行了删减和调整。
详细章节内容变化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