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必修2第2章 第2节化学能与电能作业

人教版必修2第2章 第2节化学能与电能作业

课时分层作业(八)(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基础练]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根据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的划分,氢气为二次能源B .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C .火力发电是将燃料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过程D .在火力发电过程中,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过程实际上是氧化还原反应发生的过程,伴随着能量的变化C [氢气不能从自然界中直接取得,是二次能源,电能也是二次能源,且使用方便、污染最小,A 、B 两项正确;以煤为原料,火力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化学能――→燃烧热能――→蒸汽机械能――→发电机电能,C 项错误,D 项正确。

]2.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 )A .只有甲B .只有乙C .只有丙D .除乙均可以C [甲装置不能构成闭合回路,乙装置两极材料相同,丁装置酒精不是电解质溶液,只有丙装置具备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故选C 。

]3.下列有关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铅蓄电池不属于二次电池B.原电池工作时一定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C.废旧电池可埋入土壤,作为肥料D.氢氧燃料电池,通入氢气的电极为电池的正极[答案] B4.如图装置所示,正极发生的反应为( )A.Zn2++2e-===ZnB.2H++2e-===H2↑C.Zn-2e-===Zn2+D.Cu2++2e-===CuB [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应该是H+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5.如图所示装置,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同时A极逐渐变粗,B极逐渐变细,C为电解质溶液,则A、B、C应是下列各组中的( )A.A是Zn,B是Cu,C是稀硫酸B.A是Cu,B是Zn,C为稀硫酸C.A是Fe,B是Ag,C为稀AgNO3溶液D.A是Ag,B是Fe,C为稀AgNO3溶液D [A极逐渐变粗,说明A极为原电池的正极,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得到电子后在A极上析出;B极逐渐变细,说明B极为原电池的负极,失去电子后变成离子进入溶液中。

A和B中的反应为Zn+H2SO4===ZnSO4+H2↑,则A中A极变细,B中A极不变。

C和D两项中的反应为Fe+2AgNO3===2Ag+Fe(NO3)2,其中C中A极变细,D 中A极变粗。

]6.如图,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放入用导线连接的电极X、Y,外电路中电子流向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装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A.外电路的电流方向为X→外电路→YB.若两电极分别为Fe和石墨棒,则X为石墨棒,Y为FeC.X极上发生的是还原反应,Y极上发生的是氧化反应D.若两电极材料都是金属,则它们的活动性顺序为X>YD [外电路的电子流向与电流方向相反,A项错误;由电子流向可知,X极为负极,Y极为正极,则X应为Fe,Y为石墨棒,B项错误;X极发生氧化反应,Y极发生还原反应,C项错误;X极的金属应比Y极的金属活泼,D项正确。

]7.如图所示,两电极一极为石墨棒,另一极为铁片,若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且a极上有大量气泡生成,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a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稀硫酸B.b为负极,是铁片,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C.a为正极,是石墨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稀硫酸D.b为正极,是石墨棒,烧杯中的溶液为硫酸铜溶液C [由题给信息“电流表的指针发生偏转”,可确定该装置构成了原电池。

又因“a 极上有大量气泡生成”,可知:a为正极(石墨棒),则b为负极(铁片),即可确定烧杯中的溶液是稀硫酸。

]8.银锌电池用途广泛,可用作各种电子仪器的电源,它的充电和放电过程可以表示为2Ag+Zn(OH)2充电放电Ag2O+Zn+H2O,此电池放电时,负极上发生反应的物质是( )A.Ag B.Zn(OH)2C.Ag2O D.ZnD [放电反应为原电池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

]9.Mg-AgCl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反应方程式:2AgCl +Mg===Mg2++2Ag+2Cl-。

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Mg为电池的正极B.负极反应为AgCl+e-===Ag+Cl-C.不能被KCl溶液激活D.可用于海上应急照明供电D [由电池反应方程式看出,Mg是还原剂,AgCl是氧化剂,Mg作负极,A错误;Mg作负极,其电极反应式:Mg-2e-===Mg2+,B错误;因为该电池能被海水激活,故KCl溶液也可以激活电池,C错误;电池是一种能被海水激活的一次性贮备电池,电池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能的产生可用于海上应急照明供电,D正确。

] 10.如图是氢氧燃料电池构造示意图。

关于该电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极是负极,反应式为H2-2e-===2H+B.供电时的总反应式为2H2+O2===2H2OC.电子由b通过灯泡流向aD.氢氧燃料电池是环保电池C [a电极发生反应:H2-2e-===2H+,故电子应由a通过灯泡流向b。

]11.现有如下两个反应:(A)NaOH+HCl===NaCl+H2O(B)Cu+2Ag+===2Ag+Cu2+(1)根据两反应本质,判断能否设计成原电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能,说明其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可以,则写出正负极材料、电极反应式及反应类型(“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负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只有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B)是氧化还原反应且能自发进行。

(3)根据电池反应式:Cu+2Ag+===2Ag+Cu2+可知,Cu失电子作负极,负极材料是Cu,正极材料应是比铜不活泼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Ag+得电子,所以此电解质溶液只能为AgNO3溶液。

[答案] (1)(A)不能,(B)可以(2)(A)不是氧化还原反应,没有电子转移(3)Cu Cu -2e-===Cu2+氧化反应碳棒、Ag、铂、金(任选一) 2Ag++2e-===2Ag 还原反应12.把A、B、C、D四种金属按下表中装置进行实验。

(1)装置甲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装置乙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装置丙中溶液的pH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四种金属活泼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据图(Ⅰ)知活泼性:A>B,A作负极,电极反应为A-2e-===A2+;据图(Ⅱ)知活泼性:B>C,正极反应为Cu2++2e-===Cu;据图(Ⅲ)知活泼性:D>A,正极反应为2H++2e-===H2↑,故c(H+)减小,pH增大。

据(Ⅰ)、(Ⅱ)、(Ⅲ)知活泼性:D>A>B>C。

[答案] (1)A-2e-===A2+(2)Cu2++2e-===Cu (3)变大(4)D>A>B>C[等级过关练]13.如图所示,杠杆A、B两端分别挂有体积相同、质量相同的空心铜球和空心铁球,调节杠杆使其在水中保持平衡,然后小心地向烧杯中央滴入浓CuSO4溶液,若实验过程中不考虑铁丝反应及两边浮力的变化,一段时间后,下列有关杠杆的偏向判断正确的是( )A.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高B端低B.杠杆为导体和绝缘体时,均为A端低B端高C.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低B端高;为导体时,A端高B端低D.当杠杆为绝缘体时,A端高B端低;为导体时,A端低B端高D [当杠杆为绝缘体时,Fe把Cu2+置换附着在Fe球上,质量增重,下沉,B端低;为导体时,构成原电池,Cu球上有Cu析出增重,Fe球溶解,减轻,B端升高。

] 14.LED产品具有耗电量低、寿命长的特点。

如图是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屏发光的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a处通入的气体是氢气,电极反应式为H2-2e-+2OH-===2H2OB.装置中电子的流向为a极→N型半导体→P型半导体→b极C.装置中的能量转化至少涉及三种形式的能量D.图中表示来自氢氧燃料电池中的K+的移动方向D [由N型半导体中电子的流向可知,a极是电子流出的一极(负极),a处应通入氢气,碱性条件下氢气失电子结合OH-生成水,A项正确;b极是电子流入的一极(正极),电子只能从a极经半导体流入,B项正确;该装置的能量转化中至少涉及化学能、电能、光能,C项正确;氢氧燃料电池中K+移向b极,但其不能在导线上移动,不能表示K+的移动方向,D项错误。

]15.普通水泥在固化过程中自由水分子减少并形成碱性溶液。

根据这个特点,科学家发明了测水泥初凝时间的某种方法。

此法的原理如图所示,反应的总方程式为2Cu+Ag2O===Cu2O+2Ag,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正极电极反应式为Ag2O+2e-+2H+===2Ag+H2OB.测定原理示意图中,Ag2O为负极C.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u+2OH--2e-===Cu2O+H2OD.电池工作时,OH-向正极移动C [A项,溶液中含有OH-,正极反应为Ag2O+2e-+H2O===2Ag+2OH-;B项,Ag2O为正极;D项,电池工作时,OH-向负极移动。

] 16.有甲、乙两位同学均想利用原电池反应检测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两人均用镁片和铝片作电极,但甲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的H2SO4溶液中,乙同学将电极放入6 mol·L-1的NaOH溶液中,如图所示。

甲乙(1)写出甲中正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中负极为________,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甲与乙同学均认为“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如果都是金属,则负极材料的金属应比正极材料的金属活泼”,则甲会判断出________金属活动性更强,而乙会判断出________金属活动性更强(填写元素符号)。

(4)由此实验得出的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有________。

A.利用原电池反应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时应注意选择合适的介质B.镁的金属性不一定比铝的金属性强C.该实验说明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已过时,没有实用价值了D.该实验说明化学研究对象复杂、反应受条件影响较大,因此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解析] 甲同学依据的化学反应原理:Mg+H2SO4===MgSO4+H2↑,乙同学依据的化学反应原理:2Al+2NaOH+2H2O===2NaAlO2+3H2↑。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