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培训-信息安全管理-2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安全建设培训-信息安全管理-2
应确保信息处理设备必须经过审批才能 带离机房或办公地点
设备带出的审批规程 1)设备带离机房应经过审批。 2)保留审批记录
系统运维管理
监控管理和安全管理中心- a(1)
应对通信线路、主机、网络设备和应用软件的 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监测和 报警,形成记录并妥善保存
监控措施及记录 1)对主机、网络设备和应用系统的运行状况进行监 测和报警。 2)监控内容完整,包括通信线路、主机、网络设备 和应用软件的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 3)保留监控运维记录,并按分类归档和保管
系统运维管理
介质管理- a(0.5)
应建立介质安全管理制度,对介质的存 放环境、使用、维护和销毁等方面作出规 定
介质安全管理制度 1)已建立介质管理制度 2)制度内容全面,覆盖介质的存放、使用、 维修、销毁等过程的操作。
系统运维管理
介质管理- b(0.2)
应确保介质存放在安全的环境中,对各 类介质进行控制和保护,实行存储环境专 人管理
更新及备份措施 1)升级软件或补丁来源可靠; 2)当前使用软件为更新版本; 3)软件版本升级的工作记录表明升级前已对重要内 容进行备份;
系统运维管理
网络安全管理- d(0.5)
应定期对网络系统进行漏洞扫描,对发现的网 络系统安全漏洞进行及时的修补
定期漏扫的设备或措施 1)具有网络漏洞扫描报告,描述了系统存在的漏洞、 严重级别、原因分析和改进意见等方面内容; 2)具有对发现漏洞进行修补的文档记录; 3)报告表明漏洞扫描工作定期进行;
系统运维管理
介质管理- d(0.5)
应对存储介质的使用过程、送出维修以及销毁 等进行严格的管理,对带出工作环境的存储介质 进行内容加密和监控管理,对送出维修或销毁的 介质应首先清除介质中的敏感数据,对保密性较 高的存储介质未经批准不得自行销毁
1)销毁前对数据进行净化处理。 2)介质安全管理制度中包括对存储介质的使用过程、 送出维修以及销毁等进行严格管理的方法和对带出工 作环境的存储介质进行内容加密和监控管理的方法。 3)对保密性较高的介质销毁前经领导批准。 4)有存储介质的送修、带出或销毁记录。
资产安全管理制度 1)已建立资产管理制度 2)制度内容全面,包括职责划分、资产使用 及维护等方面相关管理活动系统运维管理源自 资产管理- c(0.2)
应根据资产的重要程度对资产进行标识管理, 根据资产的价值选择相应的管理措施
依据资产的重要程度对资产进行分类和标识管理,不 同类别的资产是否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1)明确按重要程度对资产进行标识的方法 2)明确不同重要程度资产的管理策略(措施) 3)现场查看资产清单中设备的资产标识情况,符合 相关规定
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管理篇
系统运维管理
环境管理 资产管理 介质管理 设备管理 监控管理和安全 管理中心
网络安全管理 系统安全管理 恶意代码防范管理 密码管理 变更管理 备份与恢复管理 安全事件处置 应急预案管理
系统运维管理
环境管理- a(0.5)
定期检查的管理规定 1)具有检查违反规定拨号上网或其他违反网络安全 策略行为的工作记录; 2)具有检查违反规定拨号上网或其他违反网络安全 策略行为的工具和手段,并留存相关检查结果;
系统运维管理
系统安全管理- a(1)
应根据业务需求和系统安全分析确定系统的访 问控制策略
系统访问控制策略,控制分配信息系统、文件及服务 的访问权限 1)具有系统安全访问控制策略说明文档,规定了根据 业务需求和系统安全分析制定系统的访问控制策略, 控制分配文件及服务的访问权限; 2)访问控制策略覆盖全面。
系统运维管理
介质管理- e(0.2)
应根据数据备份的需要对某些介质实行异地存 储,存储地的环境要求和管理方法应与本地相同
异地数据备份管理 1)介质异地存放环境条件满足安全要求。
系统运维管理
介质管理- f(0.5)
应对重要介质中的数据和软件采取加密 存储,并根据所承载数据和软件的重要程 度对介质进行分类和标识管理
系统运维管理
设备管理- d(0.2)
应对终端计算机、工作站、便携机、系统和网络 等设备的操作和使用进行规范化管理,按操作规 程实现设备(包括备份和冗余设备)的启动/停止、 加电/断电等操作
操作规程 1)有终端计算机、工作站、便携机、系统和网络等 设备的操作手册
系统运维管理
设备管理- e(0.2)
系统运维管理
设备管理- b(0.5)
应建立基于申报、审批和专人负责的设备安全 管理制度,对信息系统的各种软硬件设备的选 型、采购、发放和领用等过程进行规范化管理
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1)建立了设备安全管理制度 2)制度覆盖全面,包括了设备选用的各个环节(选 型、采购、发放等)的管理规定。 3)设备选型、采购、发放等环节的申报和审批过程 保留记录。
系统运维管理
设备管理- c(0.5)
应建立配套设施、软硬件维护方面的管理制度, 对其维护进行有效的管理,包括明确维护人员 的责任、涉外维修和服务的审批、维修过程的 监督控制等
维护管理制度 设备涉外维修的审批 1)建立了设备维护管理方面的管理制度 2)制度覆盖全面,包括了维护人员的责任、涉外维 修和服务的审批、维修过程的监督控制等方面。 3)涉外维修和服务的审批、维修过程保留记录
加密存储 1)重要介质中的数据和软件加密存放 2)介质的重要性标识符合管理规定
系统运维管理
设备管理- a(0.2)
应对信息系统相关的各种设备(包括备份和冗 余设备)、线路等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定期进 行维护管理
设备维护规定 各类测试工具进行有效性检查 1)指定专人或专门部门对各类设施、设备进行定期 维护。 2)部门或人员岗位职责文档中明确规定了设备维护 管理的责任部门
应指定专门的部门或人员定期对机房供配电、 空调、温湿度控制等设施进行维护管理
机房运维人员、维护频率、维护内容 1)有专人或部门负责对机房设施的维护 2)有机房维护记录 3)记录内容完整,维护日期、维护人、维护设备、 故障原因、维护结果等
系统运维管理
环境管理- b(0.5)
应指定部门负责机房安全,并配备机房安全管 理人员,对机房的出入、服务器的开机或关机 等工作进行管理
机房运维人员、管理规定 1)有专门部门负责对机房安全管理工作 2)有岗位职责文档描述机房安全责任部门和岗位职 责
系统运维管理
环境管理- c(0.2)
应建立机房安全管理制度,对有关机房物理访 问,物品带进、带出机房和机房环境安全等方 面的管理作出规定
机房安全管理制度 1)建立了机房安全管理制度 2)制度内容覆盖机房物理访问、物品带进、带出机 房和机房环境安全等方面。 3)现场观察机房安全管理实际情况符合制度规定
应建立安全管理中心,对设备状态、恶意代码、 补丁升级、安全审计等安全相关事项进行集中管 理
集中管理措施 1)对设备状态、恶意代码、补丁升级、安全审计等 相关事项进行集中管理。 2)采用相关工具进行安全集中管理。
系统运维管理
网络安全管理- a(1)
应指定专人对网络进行管理,负责运行日志、 网络监控记录的日常维护和报警信息分析和处 理工作
系统运维管理
监控管理和安全管理中心- b(1)
应组织相关人员定期对监测和报警记录进行分析、 评审,发现可疑行为,形成分析报告,并采取必 要的应对措施
安全分析报告 1)定期对监控记录进行分析、评审。 2)形成异常现象及处理措施的分析报告
系统运维管理
监控管理和安全管理中心- c(1)
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1)建立了网络安全管理制度; 2)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内容全面,涵盖了网络安全配 置、日志保存时间、安全策略、升级与打补丁、口令 更新周期等方面内容; 3)现场具有相应的工作记录表明实施了相应工作;
系统运维管理
网络安全管理- c(0.5)
应根据厂家提供的软件升级版本对网络设备进 行更新,并在更新前对现有的重要文件进行备 份
网络管理员 1)有专人或部门负责对网络进行维护; 2)具有网络安全管理角色的职责文档,职责内容包 括日志、网络监控记录的日常维护和报警信息分析和 处理工作; 3)有工作记录表明相应人员履行了职责工作;
系统运维管理
网络安全管理- b(0.5)
应建立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对网络安全配置、 日志保存时间、安全策略、升级与打补丁、口令 更新周期等方面作出规定
系统运维管理
资产管理- a(0.2)
应编制并保存与信息系统相关的资产清 单,包括资产责任部门、重要程度和所处 位置等内容
1)已建立资产清单 2)资产清单内容全面,覆盖资产责任人、所 属级别、所处位置、所处部门等方面。
系统运维管理
资产管理- b(0.5)
应建立资产安全管理制度,规定信息系 统资产管理的责任人员或责任部门,并规 范资产管理和使用的行为
系统运维管理
网络安全管理- f(0.5)
应保证所有与外部系统的连接均得到授权和批 准
外联的授权和审批流程、记录 1)所有外部连接均具有授权批准记录; 2)具有定期检查违规联网的工作记录;
系统运维管理
网络安全管理- g(1)
应依据安全策略允许或者拒绝便携式和移动式设 备的网络接入
系统运维管理
环境管理- d(0.2)
应加强对办公环境的保密性管理,规范办公环 境人员行为,包括工作人员调离办公室应立即 交还该办公室钥匙、不在办公区接待来访人员、 工作人员离开座位确保终端计算机退出登录状 态和桌面上没有包含敏感信息的纸档文件等
1)制度中有对办公环境保密性进行管理、规范人员 行为的相关内容。 2)管理内容全面,包括人员离岗管理、来访人管理、 终端桌面保密管理等 3)现场观察办公桌面及终端屏保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