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七章习题

第七章习题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单选题1.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 B )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A. 人类的产生B.私有制、阶级和国家C.社会的产生D.文明的产生2.当代中国的法律属于( D )的法律.A.奴隶制法律B.封建制法律C.资本主义法律D.社会主义法律3.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社会礼仪、职业规范等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 C )。

A.它是由国家创制的社会规范B.它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C. 它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D. 它是社会规范4.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是( B )A.法律的创制B.法律的国家强制力C.法律的强制力D.法律的效力5.国家机关赋予某些既存社会规范以法律效力,或者赋予先前的判例以法律效力的行为是( B )A.制定B.认可C.承认D.创制6.国家制定的法律一般以一定的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被称为( A )A.制定法B.判例法C.法制D.习惯法7.法律所体现的是( A )的意志A.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B.个别统治者的意志C.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C.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8.法律由( B )决定的.A. 统治阶级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C.地理环境D.社会文明程度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 B )为核心的。

A. 行政法B.宪法C. 民商法D. 经济法10.以下哪个类型的法律不属于我国的法律部门:( A )A.宪法B.经济法律C.民商法律D.行政法律11.我国每一法律部门是由调整( C )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构成的.A.不同类型B.相同方式C.相同类型D.不同方式12.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 C )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其他任何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A.一般B.普通C.最高D.较高13.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称为( C )A法律适用 B.法律遵守 C.法律的制定 D.法律执行14.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称为( B )。

A法律适用 B.法律遵守 C.法律的制定 D.法律执行15.国家司法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各种案件的专门活动称为( A )。

A法律适用 B.法律遵守 C.法律的制定 D.法律执行16.国家行政机关执行法律的活动,也被称为( B )A.法律执行B.行政执法C.司法D.法律运行17.( B )是国家的审判机关.A.人民检察院B.人民法院C.公安D.政府18.( A )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A.人民检察院B.人民法院C.公安D.政府19.要求人们依法不得作出一定行为,属于( D )A.法律作为义务B.法律权利C.法律权力D.法律不作为义务20.治理国家的理论、原则、理念和方法是( B )A.法制B.法治C.法律意识D.法制观念21.( A )是“法律制度”的简称,是一种社会制度。

A.法制B.法治C.法律意识D.法制观念22.( B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前提和基础,决定着社会主义法治的性质和内容。

A.社会主义法制B.社会主义民主C.社会主义法律制定D.社会主义法律适用23.( C )观念,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公民应当具有的基本法治观念。

A.法制B.法治C.法律权利与义务D.遵守法律24.强调( B ),是法治的本质特征之一。

A.法制B.依法治国C.法制观念D.法治观念25.人们可以依法作或不作一定行为,可以依法要求他人作或不作一定行为,称为( B )A.法律义务B.法律权利C.法律权力D.法律意识26.不得盗用他人注册商标的义务属于( D )A.法律作为义务B.法律权利C.法律权力D.法律不作为义务27.( C )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核心要求。

A.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B.公民在执法上一律平等C.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D.公民在司法上一律平等28.( D )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A.经济安全B.科技安全C.文化安全D.政治安全、国防安全29.一国人民能够独立自主地选择自己的价值观念、文化制度,独立自主地控制和利用自己的文化资源,这是( C )。

A.经济安全B.科技安全C.文化安全D.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30.《国家安全法》规定:”公民应当为国家安全工作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

”这属于( C )义务:A.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C.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的义务D.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31.《国家安全法》规定:”当发现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时,公民应当直接或者通过所在组织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或公安机关报告。

”这属于( D )义务:A.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C.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的义务D.及时报告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义务32.按照法律的规定、原理和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的习惯与取向,称为( B )。

A.法律意识B.法律思维方式C.法律方法D.法制思维33.在对法律问题的思考与处理上,( B )应当优先,不能用道德的原则和评价取代法律的规则和评价。

A.道德B. 法律思维C.合理性思维D.科学思维34.某种行为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是一般违法行为还是犯罪行为,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应当承担什么样的法律责任,这属于( A )A.讲法律B.讲证据C.讲程序D.讲法学35.一项法律规定,只要它没有被修改或废除,就是有效的,人们就有义务遵守或执行,这属于( A )A.讲法律B.讲证据C.讲程序D.讲法学36.法律思维首先要( A ),以法律为准绳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

A.讲法律B.讲证据C.讲程序D.讲法学37.正确地分析与处理法律案件,关键在于( B )A.讲法律B.讲证据C.讲程序D.讲法学38.如果人们觉得某项法律规定不合理,可以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修改或废除的建议,但在国家修改或废除之前,仍然必须遵守或执行,这属于( A )A.讲法律B.讲证据C.讲程序D.讲法学39.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是( C )。

A.法律B.法理C.证据D.法律事实40.思考与处理法律案件时不能捕风捉影,更不能主观臆断,这属于( B )A.讲法律B.讲证据C.讲程序D.讲法学41.证据必须是客观真实的,这是证据的( B ):A.合法性B. 客观性C. 关联性D.科学性42.证据的形式、收集和查证都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这是证据的( A ):A.合法性B. 客观性C. 关联性D.科学性43.证据必须与案件事实有实质性联系,从而对案件事实具有证明作用,这是证据的( C ):A.合法性B. 客观性C. 关联性D.科学性44.告诉人们实施某种法律行为时,应先做什么事情,后做什么事情,以及如何做这些事情,这是法律的( C ):A.思维B.证据C.程序D.方法45.( C )是法律所规定的法律行为的方式和过程。

A.思维B.证据C.程序D.方法46.为法律结论提供充分的法律论证与法律理由,这是法律思维中的( D )A.讲法律B.讲证据C.讲程序D.讲法理47.寻求法律作出结论的理由,即寻求那些认同法律并依赖于法律的人们能够接受的理由,这属于( D )A.讲法律B.讲证据C.讲程序D.讲法理48.( A )是培养法律思维方式的前提性条件。

A.学习法律知识B.掌握法律方法C.参与法律实践D.了解和分析法律案例49.人们从法律角度思考、分析和解决法律问题的方法是( B )A.法律思维B.法律方法C.法律意识D.法律观念50.法律的内在说服力和外在强制力得到普遍的支持和服从,就是( D )A.法律意识B.法制观念C.法治意识D. 法律权威二、多选题1.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 ABC )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A.私有制B.阶级C.国家D.文明2.与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之后的社会形态一致,法律有几种历史类型,即(ABCD):A.奴隶制法律B.封建制法律C.资本主义法律D.社会主义法律3.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 AC ):A.制定B.设定C.认可D.承认4.法律的国家强制性,表现为( ABCD )A.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B. .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制裁C.国家对合法行为的肯定D. 国家对违法行为的保护5.保证法律实施的力量包括( ABCD ):A.法律意识B.道德观念C.纪律观念D.国家强制力6.法律所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阶级意志,即( AD )A.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B.个别统治者的意志C.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D.上升为国家意志的那部分统治阶级的意志7.法律的特征有:( ABCD )A.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B.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C.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D.属于一种行为规范8.以下属于我国法律部门的法律制度有:( BCD )A.宪法B.经济法律C.民商法律D.行政法律9.法律的运行主要包括( ABCD )环节。

A.立法B.法律遵守C.执法D.法律适用10.依法办事包括( ABCD ):A.依法享有权利B.依法行使权利C.依法承担义务D.依法履行义务11.我国适用法律的机关包括:( AD )A.人民法院B.政府C.学校D.人民检察院12.我国执行法律的机关包括:( ABC )A.立法机关B.司法机关C.行政机关D.军队13.以下属于法律不作为义务的有:( CD )A. 依法纳税的义务B.依法服兵役的义务C.不得盗用他人注册商标D.不得挪用公共财产14.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观念包括以下( AC )基本内容:A.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B.公民在执法上一律平等C.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D.公民在司法上一律平等15.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它要求( BC )A.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在适用法律时,分情况给予保护B.保证每个公民的合法权益都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C.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都平等地受到法律追究和制裁D.任何公民的违法犯罪行为应分情况区别地受到法律追究和制裁16.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主要任务有( ABCD ):A.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B.建立社会主义法治政府,健全司法体制与制度C.完善权力制约与监督机制D.培植社会主义新型法律文化17.以下属于各国的国家安全内容的有( ABCD )A.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B.经济安全、科技安全C.文化安全、生态安全D.社会公共安全18.以下哪些属于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 ABCD )A.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B.保守国家秘密的义务C.提供便利条件或其他协助的义务D.如实提供证据的义务19.以下哪些属于法律思维方式的特征: ( ABC )A.讲法律B.讲证据C.讲程序D.讲法学20.讲法律,要求( ABC )A.某种行为是合法行为还是违法行为,应当以法律为标准作出判断B.某种行为是否应当承担法律责任,应当以法律为标准作出判断C. 如果人们觉得某项法律规定不合理,但在国家修改或废除之前,仍然必须遵守或执行D. 人们感觉到法律明显不合理,可以抛弃或搁置法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