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南大学1169《临床药理学》

西南大学1169《临床药理学》

1、对于新生儿出血,宜选用:( )1. 氨甲环酸2. 氨基己酸3. 维生素K4.氨甲苯酸2、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不包括( )1. 毒理学2. 剂型改造3. 药动学4.药效学3、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常引起二重感染的病原体是( )1. 霍乱弧菌2. 白色念珠菌3. 肺炎球菌4.溶血性链球菌4、 红霉素与克林霉素合用可:( )1. A. 由于竞争结合部位产生拮抗作用2. 扩大抗菌谱3. 降低毒性4.增强抗菌活性5、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 )1. 药物血浆蛋白结合力上升2. 药物吸收缓慢3. 代谢无变化4.药物分布减小6、有关头孢菌素的各项叙述,错误的是( )1. 第一代头孢对G+菌作用较二、三代强2. 第三代头孢对各种β-内酰胺酶均稳定3. 口服一代头孢可用于尿路感染4.第三代头孢没有肾毒性7、B 型不良反应特点是:( )1.死亡率高2.与剂量大小有关3.可预见4.发生率高8、受体是:()1.细胞膜、胞浆或细胞核内的结合体2.所有药物的结合部位3.通过离子通道引起效应4.细胞膜、胞浆或细胞核内的蛋白组分9、下面哪个测定方法不是供临床血药浓度测定的方法()1.气相色谱法2.质谱法3.荧光偏振免疫法4.高效液相色谱法10、α1受体阻滞剂是:()1.美托洛尔2.哌唑嗪3.酚妥拉明4.肼屈嗪11、临床药理学研究的重点1. E. B. 药动学2.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3.药效学4.毒理学12、正确的描述是:()1.停药后残留在体内的低于最低有效浓度的药物所引起的药物效应称副作用2.药物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称副作用3.药源性疾病的实质是药物不良反应的结果4.B型不良反应与剂量大小有关13、妊娠多少周内药物致畸最敏感:1.1~3周左右2.2~12周左右3.3~10周左右4.3~12周左右14、临床药理学研究的内容是1.药效学研究2.药动学与生物利用度研究3.毒理学研究4.以上都是15、老年人使用胰岛素后易出现低血糖或昏迷为:()1.神经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2.免疫功能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3.心血管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4.内分泌系统变化对药效学的影响16、第三代头孢菌素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1.对G-菌作用不如第一、二代2.基本无肾毒性3.体内分布较广,一般从肾脏排泄4.对各种β-内酰胺酶高度稳定17、磺胺类药物增强硫喷妥钠的麻醉作用,原因是: ( )1.磺胺类抑制中枢神经系统2.磺胺类协同硫喷妥钠抑制中枢神经系统3.磺胺类药物与血浆清蛋白的结合率高,使硫喷妥钠血中游离浓度增高4.磺胺类药物抑制肝药酶活性18、 A型不良反应特点是:1.可预见2.不可预见3.死亡率高4.发生率低19、药物与受体特异结合后,产生激动或阻断效应取决于:( )1.药物的脂溶性2.药物剂量的大小3.药物的内在活性4.药物作用的强度20、缓释制剂的目的1.阻止药物迅速溶出,达到比较稳定而持久的疗效2.阻止药物迅速进入血液循环,达到持久的疗效3.控制药物缓慢溶解、吸收和分布,使药物缓慢达到作用部位4.控制药物按零级动力学恒速释放、恒速吸收21、临床药理学研究的重点1.药动学2.毒理学3.新药的临床研究与评价4.药效学22、地高辛血浆半衰期为33小时,按逐日给予治疗剂量,血中达到稳定浓度的时间是1. D. 12天2.6天3.9天4.15天23、癫痫单纯性局限性发作的首选药物之一是( )1.卡马西平2.苯巴比妥3.硝西泮4.乙琥胺24、正确的描述是:1.药物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对机体产生的有害作用称副作用2.停药后残留在体内的低于最低有效浓度的药物所引起的药物效应称副作用3.B型不良反应与剂量大小有关4.药源性疾病的实质是药物不良反应的结果25、下面哪个药物不是目前临床常须进行TDM的药物1.普罗帕酮2.庆大霉素3.氨茶碱4.地高辛26、老年人对a一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及阻断剂的反应性降低,这可能与老年人.a受体数目减少有关。

( )1. A.√2. B.×27、老年人往往对中枢抑制药的敏感性增强,’结果使得该类药物的安全范围变得更窄。

( )1. A.√2. B.×28、妊娠1-3周内对药物致畸最敏感()1. A.√2. B.×29、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是药物吸收缓慢()1. A.√2. B.×30、氯霉素能引起新生儿的灰婴综合征()1. A.√2. B.×31、妊娠1-3周内对药物致畸最敏感()1. A.√2. B.×32、降压药物的降压作用越强说明药物的效果越好()1. A.√2. B.×33、利血平以及抗癌药的效应持续时间较药物在血中停留时间长,即使他们在血浆中浓度消失,其作用仍能维持较长时间。

( )’1. A.√2. B.×34、当怀疑患者出现药物中毒时,应当进行观察一段时间再采血,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br< span=""></br<>2. B.×35、老年人对中枢抑制药的敏感性增强,结果使该类药物的安全范围变得更窄。

()<br< span=""></br<>1. A.√2. B.×36、高血钙、低血钾、甲状腺功能亢进、心肌缺血等因素均能增强心肌对地高辛的敏感性,此时容易出现心脏毒性。

()<br< span=""></br<>1. A.√2. B.×37、妊娠期药代动力学特点是药物吸收缓慢()1. A.√2. B.×38、药物与受体特异结合后,产生激动或阻断效应取决于药物剂量的大小()1. A.√2. B.×39、舌下给药存在着明显的首过效应()1. A.√2. B.×40、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会引起低血糖。

1. A.√2. B.×41、副作用不属于药物的不良反应。

1. A.√2. B.×42、强心苷容易引起心律失常1. A.√2. B.×43、硝酸甘油治疗心绞痛的主要机制是降低心肌耗氧量,改善心肌缺血。

1. A.√44、青霉素引起的过敏性休克属于药物热()1. A.√2. B.×45、如果怀疑患者出现药物中毒,应当立即进行采血,进行治疗药物监测。

()1. A.√2. B.×46、老年人对a一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及阻断剂的反应性降低,这可能与老年人a受体数目增多有关。

()<br< span=""></br<>1. A.√2. B.×47、老年人往往对中枢抑制药的敏感性增强,结果使得该类药物的安全范围变得更宽。

()<br< span=""></br<>1. A.√2. B.×48、高血钾、高血钙、甲状腺功能低下、心肌缺血等因素均能增强心肌对地高辛的敏感性,此时容易出现心脏毒性。

()1. A.√2. B.×49、老年人因各项功能减弱,所以服药剂量大于成年人()1. A.√2. B.×50、青霉素的最严重的不良反应是过敏反应()1. A.√2. B.×51、第三代头抱菌素的特点是对肾基本无毒性()<br< span=""></br<>1. A.√2. B.×52、药物致畸的最敏感期是指受孕前1个月()<br< span=""></br<>2. B.×53、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胆碱醋酶抑制剂、利血平以及抗癌药的效应持续时间较药物在血中停留时间长,即使他们在血浆中浓度消失,其作用仍能维持较长时间。

()1. A.√2. B.×54、老年人对a一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及阻断剂的反应性降低,这可能与老年人.a受体数目减少有关。

()<br< span=""></br<>1. A.√2. B.×55、老年人往往对中枢抑制药的敏感性增强,’结果使得该类药物的安全范围变得更窄。

()1. A.√2. B.×56、低血钾、高血钙、甲状腺功能低下、心肌缺血等因素均能增强心肌对地高辛的敏感性,此时容易出现心脏毒性。

( )<br< span=""></br<>1. A.√2. B.×57、生物半衰期参考答案:指药物在体内的量或血药浓度消除一半所需要的时间。

58、生物利用度参考答案:生物利用度是指药物吸收入血液循环的程度和速率。

59、抗菌药物参考答案:抗菌药物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包括口服、肌注、静注、静脉滴注等,部分也可用于局部)的抗生素、磺胺药、异烟腆、咪哩类、硝咪哇类、喳诺酮类、吠喃类等化学药物。

60、群体药动学参考答案:群体药动学是将经典药物动力学基本原理和统计学方法相结合,研究药物体内过程的群体规律,研究药动学参数的统计分布及影响因素的窑洞学分支学科。

61、新药参考答案:在我国,新药是指未曾在中国境内上市销售的药品。

62、安慰剂参考答案:安慰剂是指没有药理活性的物质如搬粉等制成与试验药外观气味相同的制剂,作为临床对照试验中的阴性对照物。

63、何为药源性疾病参考答案:药源性疾病药源性疾病是指药物在治疗疾病时,可使人体产生某些病理性改变或组织结构损害,表现出各种临床症状64、药物滥用参考答案:药物滥用指背离医疗、预防和保健目的,间断或不间断地自行过度使用具有精神活性药物的行为。

65、药物相互作用参考答案:药物相互作用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同时或先后用药时引起的其中一个或几个药物的作用程度或作用时间的改变,这种作用可能使药效增强或减弱、作用时间延长或缩短、起效时间缩短或延长,也可能增强或减轻不良反应,甚至可出现一些不良反应,危害用药者。

66、药物耐受性参考答案:药物耐受性是机体对药物反应的一种状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意:①同一剂量的药物反复应用后,机体对该药的反应减弱,出现药效降低;②为达到与原来相等的反应或药效,必须加大药物的剂量。

67、何为抗菌药?参考答案:抗菌药物指具有杀菌或抑菌活性、主要供全身应用(包括口服、肌注、静注、静脉滴注等,部分也可用于局部)的抗生素、磺胺药、异烟腆、咪哩类、硝咪I类、喳诺酮类、吠喃类等化学药物。

68、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参考答案: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因服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映:引起死亡;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的或显著的伤残;对器官功能产生永久损伤;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