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对测量的描述,正确的是( B ).A.测量就是心理测量B.就是依据一定的法则用数字对事物加以确定C.就是用数字来描述事物的法则D.测量就是用一些题目或数字来描述事物的属性2.参照点就是确定事物的量时,计算的(A )A.起点B.中点C.终点D.重点3.用1代表男,用2代表女等等,这样的量表通常叫做(A )量表。
A. 命名B.顺序C.等距D.等比4.我们通常将学生的考试结果按名次排队,这些名次属于(B )量表。
A. 命名B.顺序C.等距D.等比5.在顺序量表中,变量具有(C )。
A.相等单位B.绝对零点C.等级D.可以做加减乘除运算6.0℃并不意味着没有温度,这种说法是(A )。
A.对B.错C.不确定D.不存在7.其数值可以进行加、减、乘、运算的量表是(D )。
A. 命名变量B.顺序变量C.等距变量D.等比变量8.一般来说,心理测量是在()变量上进行的。
A. 命名B.顺序C.等距D.等比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 )。
A.将具有代表性行为构成的项目集,对代表性人群进行测试,标准化后的数量化系统;B.用标准化测验或量表,在标准情境下,对人的外显行为进行观察,并将结果按照数量或类别加以描述的过程。
C.对心理的某方面的品质,采用多种手段进行系统性的观察和综合评价。
D.心理测验就是依据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通过观察人的少数有代表性的行为,对于贯穿在人的全部行为活动中的心理特点作出推论和数量化分析的一种科学手段。
10.测验的客观性不包括(C )的客观性。
A.测验的刺激B.对反应的量化C.绝对的标准D.对结果的推论11.错误的测验观不包括(D )。
A.测验万能论B.测验无用论C.心理测验即智力测验D. 以上一个也不是12.(B )编制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心理测验。
A.高尔顿 B 比内 C.卡特尔 D.奥蒂斯13.近些年来,我国心理学家正在致力于心理测验的(A )研究。
A.本土化B.数量化C.引进并修订国外量表D.大量测验14.(B )是由具有某种共同特征的人所组成的一个群体,或是该群体的一个样本。
A. 团体B.常模团体C.受测人群D.样本15.常模样本量的大小,一般最低不小于(D )。
A. 100或200B.800或1000C.20或25D.30或10016.全国性常模,样本量要在(B )之间。
A.1000-2000B. 2000-3000C. 3000-4000D.4000-500017.样本大小适当的关键是样本要有(A )。
A.代表性B.特殊性C.相关性D.可比性18.取样是指从(C )中选择有代表性的样本。
A.总体B.群体C.目标人群D.样本19.随机号码法是(A )。
A. 简单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分组抽样D.分层抽样20.系统抽样法的关键是计算(D )。
A. 样本量B.总体C.哪个班D.组距21.先将群体分组,再在组内进行随机取样的方法是(C )。
A. 简单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分组抽样D.分层抽样22.常模分数又叫(A )。
A. 导出分数B.常模C. 粗分数D.总体分数23.常模分数构成的分布,就是通常所说的(B ),它是解释心理测验分数的基础。
A.常模分数B. 常模C. 导出分数D.分数24.发展常模就是(D )。
A.常模B. 个人的分数C. 团体的分数D.年龄当量25.在(A )量表中,个人的分数指出了他的行为在按正常途径发展方面处于什么样的发展水平。
A. 年龄B. 态度C. 智力D.人格26.最早的一个发展顺序量表的范例是(C )发展程序表。
A. 贝利B.皮亚杰C. 葛塞尔D.比内27.按照葛塞尔研究的婴儿行为变化的顺序,(B )周的婴儿能使头保持平衡。
A. 4B.16C.28D.4028.皮亚节的研究着重于从婴儿到十多岁儿童认知过程的发展,尤其是注重某些特殊概念的形成,其中最著名的工作就是对( D )概念的研究。
A. 同化B.顺应C.适应D.守恒29.皮亚杰发现,儿童在不同时期出现不同的守恒概念,通常儿童到()时才会理解质量守恒;(C )岁时才会掌握重量守恒;()岁时才会具有容量守恒概念。
A. 2;3;4B.4;5;6C.5;6;7D.7;8;930.(A )量表中最早使用智力年龄的概念。
A. 比内-西蒙B.斯坦福-比内C.韦克斯勒D.瑞文31.在吴天敏修订的比内-西蒙量表中,某儿童通过了4岁组的全部题目,5岁组通过了3题,6岁组通过了2题,7岁组通过了1题,其智龄为( C )。
A. 4岁3个月B.4岁6个月C. 5岁D.5岁2个月32.常模样本中6年级的算术平均分为35分,某儿童在算术测验中得35分,该儿童的算术年级当量是(B )年级水平。
A. 5B. 6C. 7D.833.55的百分等级表示在常模样本中有55℅的人比这个分数(A )。
A. 低B. 高C. 相等D.以上都不是34.王红在30名同学中物理成绩是80分,排列第五名,则其百分等级为(C )。
A. 65B. 75C. 85D.9535.高考最高分为650,其百分等级为100,最低分为105,百分等级为1,要录取20 ℅的学生进入大学,百分等级为80的百分位数( D )。
A. 500B. 512C.532D.54036.四分位数是将量表分成四等分,相当于百分等级的(A )、()和()对应的三个分数分成的四段。
A. 25 ℅50 ℅75 ℅B.5 ℅65 ℅95 ℅C. 15 ℅55 ℅85 ℅D.35 ℅65 ℅95℅37.十分位数的第一段是(A )。
A. 1 ℅-10 ℅B.91 ℅-100 ℅C.50 ℅-60 ℅D.10 ℅-20 ℅38.在求标准分数Z的公式中,SD为( C ).A.任一原始分数B.样本平均数C. 样本标准差D.标准分数39.Z=az+b式中Z位转换后的标准分数,A、B为根据需要指定的常数,加上一个常数是为了去掉(C ),乘以一个常数是为了使单位变小从而去掉小数点。
A. 整数B. 小数C.负值D.分值40.当原始分数不是常态分布时,也可以使之常态化,这一转换过程是(B )。
A.线性的B.非线性的C.直接的D.间接的41.(A )过程主要是将原始分数转化位百分等级,再将百分等级转化为常态分布上相应的离均值,并可以表示为任何平均数和标准差。
A. 常态化B.线性化C. 百分制D.分布均匀42.最早使用T 的是(C )。
A. 推孟B. 桑代克C. 麦柯尔D.西蒙43.当以50为平均数,以10为标准差来表示是,通常叫(B )。
A.Z分数B.T分数(T=50+10Z)C. 标准九分数D.离差智商44.标准九分数是一种标准分数系统,其量表是一个9级的分数量表。
它是一()为平均数,以(A )为标准差的一个量表。
A. 5;2B. 6;3C.8;5D.10;745.标准十分,平均数为(B ),标准差为()。
A. 6;2B.5;1.5C.6;1.5D.7;1.546.标准20分,平均数为(C ),标准差为()。
A.12;5B. 11;4C. 10;3D.9;247.若儿童的心理年龄高于其心理年龄,则智力较一般儿童高,若心理年龄低于其生理年龄,则智力较一般儿童低。
但在实践中发现,但单纯用心理年龄来表示智力高低的方法缺乏不同( D )儿童间的可比性。
A.性别B.来源C.出身D.年龄48.比率智商(IQ)被定义为(C )与实足年龄之间的比值。
A. 实足年龄B.真实年龄C.心理年龄D.智力商数49.由于个体智力增长是一个由快到慢再到停止的过程,即心理年龄与实足年龄(A )增长,所以比率智商并不适合于年龄较大的被试。
A. 不同步B.同步C.成反比D.成正比50.韦克斯勒将离差智商的平均数定为(B ),标准差定为()。
A. 100;16B. 100;15C.100;14D.100;1351.(A )表示的是个体智力在年龄组中所处的位置。
A.离差智商B. 比率智商C.百分等级D.标准九分数52. IQ=100+15 Z是(D )的计算公式。
A.比率智商B.标准分数C.标准差D.离差智商53.从不同的测验获得的理查智商只有当(A )相同或接近时才可以比较。
A. 标准差B.平均分C. 标准分数D.原始分数54.最简单而且最基本的表示常模的方法就是(A ),有时也叫常模表。
A. 转换表B.分布表C. 对应表D.都不是55.测验的使用者利用(A )可将原始分数转换为与其对应得导出分数,从而对测验分数作出有意义的解释。
A. 转换表B.分布表C. 对应表D.都不是56.(C )使将测验分数的转换关系用图形表示出来,从而可以很直观的看出被试在各个分数测验上的表现及其相对的关系。
A. 条形图B.直方图C. 剖面图D.都不是57.对于某些特殊的群体来说,情况很具体而特殊,我们就需要制定( B )A. 普通常模B.特殊常模C. 一般常模D.剖面图58.(A )是指同一被是在不同时间内用同一测验(或用另一套相等的测验)重复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A. 信度B. 效度C. 难度D.区分度59.信度只受(B )的影响。
A. 系统误差B. 随机误差C.恒定效应D.概化理论60.在测量理论中,信度被定义为:一组测量分数的真分数方差与总方差(实得分数的方差)的比率。
即为( C )。
A. X=T+EB. S²x=S² t +S² eC.rxx= S² t / S²xD.k=N/n61.公式rxx= r²xt=S² t / S²x 和rxt=St/Sx表明信度值数的(B )就是信度系数。
A.一半B.平方C.倍数D.本身62.用重测法估计信度,最适宜的时距随测验的目的、性质和被试者的特点而异,一般是(B )周较宜,间隔时间最好不超过()个月。
A. 1-2;4B.2-4;6C.4-6;8D.6-8;1063.复本信度又称等值性信度,反映的是测验在(D )上的等值性。
A.时间B. 题目C.评分D.内容64.分半信度通常是在测验实施后将测验按奇、偶数分为等值的两半,并分别计算每位被试在两半测验上的得分,求出这两半分数的相关系数。
这个相关系数就代表了(D )取样的一致性程度。
A. 原测验B.所有条目之间C.题目与分测验之间D.两半测验65.斯皮尔曼-布朗公式中,rhh为(C )的相关系数,rxx为测验在原长度似的信度估计值。
A. 全测验B.原测验C.一半分数D.全部分数66.同质性信度主要代表测验内部(B )间一致性。
A. 两半测验B.所有题目C.题目与分测验D.分测验67.K-R20公式、K-R21公式有别于克龙巴赫系数的是,他们只能用于(B )。
A. 多项选择题B. 是非题C.简答题D.论述题68.一般要求在成对的受过训练的评分者之间平均一致性达到(C )以上时,才认为评分时客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