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优秀课件
为什么词人看到“雁”过就 “伤心”?
因为大雁是候鸟,它们从北 方来,勾起了词人对故国、故 乡、故人和往昔生活的无限向 往;这追怀与眼下的孤苦处境 相对照,不能不“伤心”
过雁象征离愁
黄花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孤苦飘零的晚境
梧桐
化用温庭筠《更漏子》: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 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 空阶滴到天明。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李煜:《相见欢》)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虞美人)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辛 弃疾 采桑子 )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吴文英《唐多令》)
• “一般愁字别样情,半世漂泊感生平,” 作为一个女人,李清照是何其不幸;作为 一个词人,她又是何其伟大。正所谓”国 家不幸诗家幸,话到沧桑句便之“,苦难 不停地擦拭着李清照的艺术灵魂,这些经 历像重物一样压在她生命的弹簧上,但他 们不能压垮李清照,相反,苦难越重,艺 术的灵魂飞得越高。
• 郭沫若评价:
• 一代词人有旧居,半生漂泊憾何如。
• 冷清今日成轰烈,传颂千古是著书。
作业
一、背诵默写全诗
二、完成练习册本课相关内容
小结
1、直接抒情
叠 词及主旨句直接抒情
2.间接抒情
通过独特意象间接抒情 淡酒、秋风、过雁、黄花、梧桐、细雨
愁 “这次第, 怎一个 字了得”?
过雁、黄花、梧桐、细雨……眼前这
一切使词人的哀愁重重叠加,直至无以复加, 不知怎样形容,也难以形容,于是词人再也不 用什么铺垫、渲染、对比,而是直截了当地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简单直白,反 而更觉神妙,更有韵味,更甚咀嚼。相形之下, 就连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 水向东流?”也稍觉逊色了。因为李后主的愁 还可形容,而词人的愁绪则非笔墨所能形容的。
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细雨
作者为何不说暴雨?
以
细雨绵长,细雨
声 衬
与愁绪相似。
情
顿
生
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凄 凉
之
感
品读鉴赏,再现意境
借酒消愁——抵不过晚来风急 大雁南飞——追忆起旧时相识 黄花堆积——憔悴中无心堪摘 守窗盼黑——到黄昏梧桐细雨
特 凄惨悲凉 点 一种凄婉的美
古代咏愁诗词
“举杯消愁愁更愁” (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
声
声
慢李 清 照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感知质疑】
词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找出不理解的字词句。
读后思考:抓情语
能不能用本诗中的 一句诗或一个字概 括全词的感情?
读后思考:抓情语
这次第,怎一个愁 字了得。
愁
逐句分析,全诗如何体现 “愁”
合作学习,分组展示
1-8小组每组一句
1叠字直接抒情2、秋天气候多变 3、酒难御寒4、北雁南飞 5、黄花喻己6、时间难熬 7、梧桐细雨8、直抒愁情
• 曹孟德: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一副解忧剂
• 李白: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一颗消愁散
王维: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
无故人。——离愁
总结:酒是“愁”的象征。
秋风 为何“添愁绪”?
1、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2、已觉秋窗秋不尽,哪堪风雨助凄凉 3、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 秋风秋雨秋煞人,秋风添哀愁
如何通过意象抒愁情
淡酒 秋风 过雁 黄花 梧桐 细雨
间接抒情
酒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而是愁情太重, 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 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 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 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酒文化探讨:
“放眼读书,开襟饮酒”,道不尽 的是中国文人千年的诗酒风流。其实 在包括李清照在内的很多古代文人都 有饮酒的习惯。请结合学过的写酒的 诗篇来分析探讨酒对文人创作的影响 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