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声慢》课件
寻寻觅觅 冷冷清清
动作 环境
若有所失 寂寞冷清
凄凄惨惨戚戚
感受
凄苦无告
感情基调:哀婉凄凉
间接抒情:
借景抒情、借物抒情、借事抒 情等。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找出词中的主要意象:
酒 黄花
秋风 雨
过雁 梧桐
酒
三杯两盏淡酒,
怎敌他晚来风急。
为何说是“淡酒”?
并非酒淡,愁情太重, 酒力压不住心愁,自然也就 觉得酒味淡,这是一种主观 感受。一个“淡”字表明了 作者晚年是何等凄凉惨淡。
雨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结论:雨是哀伤﹑愁丝的象征
梧桐
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
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 ——白居易《长恨歌》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天明。
——杜甫《登高》
结论:秋风渲染愁情
雁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雁归来。 ——晏殊《浣溪沙》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李清照《一剪梅》
结论:过雁象征离愁
黄花
满地黄花堆积。 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结论:黄花比喻女子憔悴的容颜
渡 前
词风:清丽柔媚
南 内容:怀旧悼亡 渡 后 词风:凄婉哀怨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 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 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 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 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 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 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 一个愁字了得!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李清照《如梦令》
声声慢
李清照
学习目标:
了解个人生活遭遇和作品创作 的密切关系。 学习从日常生活中提炼生动的 意象来表现心境的写作方法。
体会词人前后期作品中的别样 愁情。
作者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山 东济南人。父亲李格非为当时时著名学者,母亲 王氏也是擅长诗文。李清照通晓音律,长于诗词, 工散文,能书画,是位才华出众的女词人。十八 岁嫁给太学士赵明诚为妻。早期生活优裕,夫妻 和谐,情趣相投,家庭美满,与明诚共同致力于 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
声声慢朗读.mp3
愁
词人描写在残秋的 所见所闻所感来充分展 示她所处的冷清悲凉的 环境气氛及其饱经国破 家亡夫死的巨大悲痛的 内心世界(或孤寂落寞, 悲凉愁苦的心绪)。
品读提示
联系词人的生活遭遇来品读 抓住词中直接抒情的句子来品读
抓住词中选择的意象来品读
直接抒情的句子:
①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 惨戚戚。 ②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主人下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 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
——白居易《琵琶行》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柳永《雨霖铃》 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结论:酒是“愁”的象
风
怎敌他晚来风急。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百鸟飞回。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淡酒
急风
间接抒情 过雁
(意象) 黄花
梧桐
细雨
谢谢光临 恳请赐教
公元1127年,金人的铁蹄踏碎了京都汴京的 琼楼玉宛,徽宗、钦宗二帝被俘,北宋亡。高宗 赵构仓皇南逃,重新立国,史称南宋。李清照夫 妻二人也被迫逃离山东青州故乡,辗转南渡到建 康(今南京市)。明诚家在青州,有书册十余屋, 被金兵洗劫一空。
公元1129年8月,赵明诚因病去世,时清照 四十六岁。
接着金兵深入南下,孤身一人的李清照同南渡的难民一样, 到处流亡。还曾被人诬陷通敌,险些入狱。再后来,清照随身 携带的凝聚了他们夫妻两人毕生心血的十余车金石古玩书画, 也在颠沛流离的逃亡途中丧失殆尽。
晚年的李清照无儿无女,孑然一身,始终居无定所,饱尝 了颠沛之苦、亡国之恨、丧夫之痛、孀居之哀,最后在杭州凄 然死去,确切死期竟无人知晓,足见清照晚年之孤独凄凉。 终上所述,我们可以用三个词语来概括李清照的一生:
少历繁华、中经丧乱、晚景凄凉
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 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
南 内容:闺怨离愁
——温庭筠《更漏子》
结论:梧桐一叶知秋,牵愁惹恨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包含了哪些情感?
痛 天上人间 各半 伤 半壁江山 沦陷 苦 形影相吊 孀晚
悲 美满姻缘 难全 恨 偏安一隅 用奸 愁 漫漫余生 难捱
直接抒情 (词眼)
1、寻寻觅觅,冷冷清 清,凄凄惨惨戚戚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愁
(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