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粉煤灰_矿渣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粉煤灰_矿渣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E ffect o f fly ash an d slag o n h yd ratio n h eat evo lu tio n o f cem en t
LI Hong-yan,DING Zhu,XING Feng,CHEN Bo ( Durability Center for Civil Engineering,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Shenzhen University,Shenzhen 518060,China)
22.9 24.4 52.8 62.3
7( W/C=0.32,FA 20%)
48.2 55.2
8( W/C=0.32,FA 30%) 9( W/C=0.32,Slag 10%)
42.8 53.9 54.6 64.0
10( W/C=0.32,Slag 20%)
48.6
61.0
11( W/C=0.32,Slag 30%)
可能会溶解,再结晶。 放热速率下降,孔隙率减小,颗粒与颗粒 间、浆体与集料间的黏结形成。
水泥水化放热速率与任何单一熟料矿物的水化程度没有 简单的比例关系,与物理性质的发展也没有这种关系。 另外,水 泥的水化放热过程也不能代表实际水泥混凝土的水化过程,因 为 水 泥 混 凝 土 是 在 半 绝 热 条 件 下 发 展 其 力 学 性 质 的 [2]。
图 1 典型的硅酸盐水泥水化 f 放热曲线[2]
2 试验
2.1 试验仪器
水泥的水化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水泥水化放热的周期很
长,但是大部分热量是 3 d 以内,特别是在水泥浆发生凝结、硬
化的初期放出,这与水泥水化的加速期基本一致。 影响水泥水
化的因素很多,凡是能加速水化的各种因素,均能相应提高放 热速率[4]。 本试验采用的 EP-34081 型德国水泥水化热差动热量
43.2
55.1
14 d 109.1 80.9 59.2 47.9 35.1 77.5 69.3 62.8 73.7 77.2 78.6
MPa 28 d 110.1 97.9 73.9 59.1 43.2 86.1 79.5 76.3 86.4 89.3 90.4
从试件的抗压强度可以看出,水泥净浆的强度随着水灰比 的增加而降低,随着龄期的增加而升高。 用粉煤灰和矿渣取代 部分水泥的试件比同水灰比的水泥净浆试件的早期抗压强度 小 ,但 是 掺 加 掺 合 料 的 试 件 后 期 强 度 增 加 快 ,从 28 d 强 度 看 还 是不及纯水泥净浆的强度。 掺加掺合料试件的早期强度随着掺 合料的比例的增加降低得越多,掺粉煤灰的试件比掺矿渣的试 件早期强度更低,这与矿渣具有相对粉煤灰更高的活性有关。
A b stract: Heat evolution of Portland cement with different water to cement ratios,blending Potland cement with different additon of fly ash and slag,were studied.Strength development of Portland cement and blended cement were also investigated.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after Potland cement was replaced with fly ash and slag,the total heat evolution of blended cement is lower than Portland cement.However,the re- duction degree of heat evolution is not proportional with the addition of fly ash or slag.Considering the effect of the minerals on cement’s hydra- tion heat reduction,the effect of fly ash seems better than slag.The strength results show that,under the same water to cementitious mateials ratio, the cement blended fly ash has a less strength development than that of cement blended slag in earlier age,but the former has a higher strength de- velopment rate in the later period,though the 28d strength of cement blended fly ash is less than Portland cement's. K ey w o rd s: fly ash;slag;Potland cement;hydration heat;blended cement
摘 要: 研究了不同水灰比硅酸盐水泥净浆的水化放热过程,以及用粉煤灰、矿渣粉配制成的混合水泥的水化放热过程,并研究了硅酸
盐水泥和混合水泥的强度发展规律。试验结果表明:用粉煤灰、矿渣粉等量取代部分水泥,胶凝材料的水化热比硅酸盐水泥的水化热要低,
但降低的幅度不完全与粉煤灰、矿渣粉的掺量成比例。单从降低胶凝材料水化热的角度看,掺粉煤灰的效果最好,掺矿渣粉的效果次之。强
表 2 水泥净浆水化热试验方案
水灰比( W/C)
水泥 /g
0.25
10
0.32
10
0.38
10
0.44
10
0.56
10
水 /g 2.5 3.2 3.8 4.4 5.6
表 3 掺加的胶凝材料的水化热试验方案( W/C=0.32)
粉煤灰体积取代率 /%
粉煤灰 /g
水泥 /g
水 /g
10
0.765
9.235
2008 年 第 10 期( 总 第 228 期 ) Number 10 in 2008( Total No.228)
混
凝
土
Concrete
原材料及辅助物料 MATERIAL AND ADMINICLE
粉煤灰、矿渣对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李虹燕, 丁 铸, 邢 锋, 陈 波 ( 深圳大学 土木工程学院 深圳市土木工程耐久性重点实验室, 广东 深圳 518060)
· 54 ·
比例。 本试验对通过不同掺量的粉煤灰、矿渣粉对水泥水化热性
能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了解其水化放热规律,希望可以得到一 种能够合理控制硅酸盐水泥水化放热速率的途径。
1 水泥水化程度的研究方法
水泥的水化过程可以用其水化放热曲线描述, 如图 1 所 示。 硅酸盐水泥水化主要分以下四个阶段,各个阶段的物理、化 学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水化的最初几分钟,游离石灰、石膏和 铝 酸 盐 相 迅 速 溶 解 ,立 即 形 成 钙 钒 石 ,C3S 表 面 水 化 ,水 化 体 系 迅速放热。 第二阶段:水化诱导期,产生有 C-S-H 晶核,SiO2 和 Al2O3 浓度迅速降低到很低的水平,CH 变得过饱和,并且有 CH 晶核产生,R+、SO42-浓度基本不变。 体 系 处 于 低 放 热 速 率 ,缓 慢 形 成 的 C-S-H 和 较 多 的 钙 钒 石 导 致 黏 度 的 继 续 增 加 。 第 三 阶 段:加速期,C3S 的水化加速,并达到最大值,CH 过饱和度下降, R+、SO42-浓度基本不变,迅速形成的水 化 产 物 导 致 浆 体 致 密 、孔 隙 减 小 ,这 时 有 较 高 的 放 热 速 率 。 第 四 阶 段 :后 加 速 期 ,由 C3S 和 C2S 产 生 的 C-S-H 和 CH 的 速 率 下 降 ,R+ 和 OH - 增 加 , 但 SO42-下降到很低的水平,铝酸盐的水化产生 AFm 相,钙 钒 石 则
材料:矿渣,II 级粉煤灰。
表 1 水泥性能检测结果
烧失量 MgO SO3
细度
安定性
项目
碱含量
/% /% /% ( 0.08 mm 筛余 /%)
( 沸煮法)
结果 0.87 2.81 1.85
4.15
1.02
合格
2.3 试验方案
采 用 的 胶 凝 材 料 是 10 g。 试 验 方 案 具 体 见 表 2、3、4。
度试验结果表明,用粉煤灰和矿渣取代部分水泥的试件比同水灰比的水泥净浆试件的早期抗压强度小,但是后期强度 增 加 快 ,从 28 d 强
度看还是不及纯水泥净浆的强度。
关键词: 粉煤灰; 矿渣粉; 硅酸盐水泥; 水化热; 混合水泥
中图分类号: TU 528.0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3550( 2008) 10-0054-04
3.1 强度发展
按照表 1 和表 2 的试件配合比,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结果 见表 5。
表 5 胶凝材料的抗压强度
试件编号
3d
7d
1( W/C=0.25)
82.5
94.3
2( W/C=0.32) 3( W/C=0.38)
55.4 73.6 40.2 51.1
4( W/C=0.44)
29.0 40.4
5( W/C=0.56) 6( W/C=0.32,FA 10%)
机。 然后就是数据的计算和存储。
2.2 试验材料
水泥采用银羊水泥 厂 的 P·O 42.5R 级 水 泥 ,水 泥 性 能 按 国
家标准( GB/17671—1999) 检测结果如表 1 所示;水采用 实 验 室
自 来 水 ,测 定 水 化 热 试 验 时 将 水 在( 20±2) ℃下 恒 温 24 h;混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