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铃汽车分析2014

江铃汽车分析2014

江铃汽车分析2014江铃汽车的特点是合资公司,福特在公司的日常管理和经营中具有很高的发言权。

江铃汽车能有今天也与福特公司有着密切的联系。

江铃汽车前身是江西汽车制造厂,作为一无资金,二无优质产品一家地方小厂,当市场经济的大潮汹涌而来时,只有被淘汰的份。

幸好江铃人的心态是开放的,通过合资引进先进的产品和生产技术是江铃得以生存发展的基础战略。

最早的合资对象是五十铃,这也是江铃名称的由来。

借助合作春风,江铃上市。

1993年12月1日,江铃汽车A股在深交所上市,以每股3.6元发行A股9800股,募资3.5亿元;1995年9月29日,江铃汽车B股在深交所上市,发行17400万股,其中福特以4000万美元获得138,642,800股,募资约3.9亿港币;虽说五十铃的卡车还不错,但是和五十铃的合作并不是很成功,江铃没有学习到五十铃成功的管理经验。

这一点从江铃汽车上市以后的经营业绩连年下降就能看出。

1993年净利润2.33亿(上市当年,表现抢眼);1994年净利润1.17亿,其中营业外收入1.1亿(如果没有这笔收入会不会亏损呢?);1995年净利润7.7百万,其中营业外收入5千万(上市两年,净利润从2亿跌到7百万!!!还是靠补贴做出来的利润);1996年净利润4.3千万,其中财务费用-5千万,对应有息负债28亿元;1997年净利润4.4千万,其中补贴收入3千万;1998年净利润-2亿,按1999年年报调整会计差错后的数字,之前少计成本1.4亿;1999年净利润-1.8亿,超过两年的应收款100%计提坏账准备(坏账准备、库存跌价准备及未完工程报废合计1.1亿)可以看到,从1993年到1997年一共产生约4.4亿的净利润,但1998年和1999年仅两年就亏损了3.8亿,而且这些利润大部分靠营业外收入和补贴创造的;七年时间募集了13亿的资金,只产生了6000万的利润。

这几年资本的回报,几乎为零。

而福特公司的战略投资和增资,是江铃后来发展的基础。

1995年9月29日,江铃汽车B股在深交所上市,发行1.74亿万股,其中福特以4000万美元获得1.39亿股;1998年11月12日,江铃汽车B股在深交所增发17000万股,其中福特以5450万美元获得120,000,000股。

两次B股的发行好像都是为福特定制的一样。

在1998年福特增资以前,董事会成员构成是江铃5票,福特3票以及上海汽车1票,福特拥有33.3%的表决权;1998年增资以后,福特在董事会增加了2个董事,拥有了45%的投票权;到了2003年,由于加入了3个独立董事,而董事会成员减少到9人,所以江铃和福特各自拥有3 个董事席位。

在福特拥有了更多的表决权后,江铃有了更多的改革:1)按照福特的模式建立营销体系,成立4S销售网点,实行款到发货;2)采用更保守的应收款管理政策,加大应收款的回收力度,对超过两年账龄的应收款全额计提坏账准备;在国内这种贪大求全的环境下,江铃从1998年开始,主动缩小资产规模,积极改善资产结构和盈利能力,为将来的发展积聚力量。

2003年开始分红,每年分红占上年净利润的30%~40%,近年稳定在40%;2004年2月,王锡高担任江铃董事长;2005年1月,来自福特的陈远清担任江铃汽车的总裁,负责公司日常营运;形成了现在的中方董事长,外方总裁的架构。

这个卓有成效的搭配成功运作到现在。

现任管理层的稳健是被历史业绩证明了的,是令人惊讶的。

2010年7月,江铃小蓝生产基地启动,计划投资30亿,增加汽车产能30万辆。

现在小蓝基地全面建成,全顺系列,SUV的生产搬迁到小蓝基地。

过去两年福特公司增持B股,福特持股增长到32%江铃汽车以轻卡起家,以轻客完成第一次创业。

目前又涉足SUV业务,重卡业务面临第二次创业。

有挑战也有机遇。

上市公司中与江铃业务相仿的就是福田汽车,福田汽车是重卡、轻卡、大客、轻客、小客车全面发展。

在轻客、轻卡、重卡上与江铃重叠。

虽然从历史业绩的稳定增长来看,还是从财务数据上来看,不管是利润、债务,还是库存、应收,福田汽车远不如江铃汽车稳健,但是福田汽车敢打敢拼,利用北京的国资背景,不断利用资本市场融资,不断获得国家补贴,不惜赔钱拼市场。

作为一个竞争对手来说福田汽车是很可怕的。

面对福田汽车这样的竞争对手,作为一个稳健的企业经营者,如何能够在市场占有率和利润之间维持一个平衡,对领导者是一个考验。

因此也许一个月甚至一个季度的汽车销量都是不重要的。

重要的是当对手喘息之机能够反击。

2014半年报,销售收入增长27%,看上去很好,净利润增长24%,但是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下降1.48%。

不是那么令人满意。

但是对比福田汽车那处于盈亏边缘的业绩来说当然不止要好上多少倍。

所以对这两个公司进行财务情况的对比,就显得没有意义。

从分类产品的市场销售情况看发展趋势。

轻卡相对市场上的其他轻卡,江铃品牌的口碑好,但是比较贵,属于质优价高的车型。

(如果强调性能,高端轻卡首推江铃,要占到销量的6成以上,用的是五十铃4JB1发动机(真国三),价格要比庆铃便宜,质量基本差不多,发动机比国产发动机省油2个以上,噪音也小的多。

江铃轻卡有顺达、凯运、凯锐(宽体)三个系列,发动机都一样,凯锐确实不错,就是太贵了,顺达驾驶室空间太小,个子高点要碰头,但比较经济实惠而福田的车型,尤其是时代系列,价格便宜,但是很多人反映小毛病多。

)2014年福田轻卡销量下降。

轻卡(含微卡)从一季度末的下降6%,逐渐扩大到8月底的销量同比下跌16%。

而江铃轻卡却有不错的增长,单月增长稳定在27%左右,如果加上JMC 品牌皮卡(类比福田的微卡)到8月底增长约13%。

这种分化的情况,我认为是消费升级的原因,因为随着收入的增长,高端轻卡与低端的价格差距不再是购买者考虑的主要因素,消费者考虑的主要因素转向性能和可靠性。

而江铃轻卡良好的口碑使其成为主要的受益者。

这点从福田的高端品牌欧马可的销量迅速增长的情况也可以验证。

福田汽车也将自己的战略重心转向高端轻卡。

江铃汽车的JMC品牌卡车,包括顺达、凯运、凯威,凯锐系列。

由于小蓝基地的建成,老的生产基地专门生产轻卡,产能大幅提升,轻卡销量有望进一步增长。

这将是短期内提升江铃汽车业绩的主要因素。

轻客轻客—全顺系列,一直是江铃汽车的拳头产品和利润支柱。

轻客市场上,是群雄逐鹿的格局,下图虽然是2012年的资料,但是部分反映了轻客市场的竞争格局上表是2012年资料,实际上到2014年中,华晨金杯轻型客车销量35675,仅稍稍高于江铃的33671,。

华晨金杯和福田风景都源于日系的海狮系列,南京依维柯,金龙,全顺等车型源于欧洲。

最近几年轻客需求中客货两用,甚至偏于货运的。

柴油车因为运行成本低,销量增长快于汽油车。

这就是江铃全顺目前所面临的市场环境。

我还一直困惑全顺这么老的一个车型,为什么最近几年销售情况这么好?原来轻客用于货运,皮实,耐用,省油是车主的主要需求,精致的内饰,和豪华的装备反倒不是重要的了。

但是随着各个城市对封闭货车的放行,轻客作为货运车辆的需求是否会受到打击呢?2014年上半年江铃全顺销量33671,同比增长3.43%,这在轻客市场同比增长13%的情况下是令人失望的业绩。

从产销快讯上来看,主要是5,6月份的产销量都在下降,产量下降大于销量下降,8月份销量恢复增长。

是不是生产基地搬迁的原因呢?询问公司,答复是新的竞争者的进入,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

是不是因为货运市场增幅放缓,而江铃的主要客户是偏向货运的原因呢?而福田的轻客增长18.9%以上,福田的海狮系列是否在客运市场上更有优势呢?全顺是福特的经典车型,在国际市场上享有很高的声誉,自1965年于英国工厂下线,历经48年品质锤炼,福特全顺已成福特旗下最畅销的商用车品牌。

1976年,全顺系列在全球的产销首次达到百万,并且每过10年这个数字就以百万递增。

到1995年,全顺系列在比利时Genk工厂迎来了第300万台下线。

此后,全顺系列的产销势头更加迅猛,从1995年到2010年的仅15年间,产销量一举突破600万台大关。

就在2013年6月下旬,第700万辆福特全顺正式下线,这个迄今为止全球产、销量最大的商用车品牌,凭借高品质与高口碑始终矗立于市场巅峰。

福特全顺先后囊括“英国最佳中型商用车千禧大奖”、“国际最佳商用车大奖”、“欧洲最可靠车型”等在内的无数大奖,并赢得欧洲19国认可和英国皇室认证。

全顺轻客产品分为经典全顺和新世代全顺两大系列,包括汽油、柴油、长轴距、短轴距等多种型号。

经典全顺配备江铃4JB1柴油发动机或三菱4G63T涡轮增压汽油发动机,主攻中低端客运及城市物流市场,而新世代全顺搭载福特技术的2.4L Puma系列高压共轨柴油发动机,主攻公商务出行及高端城市物流市场。

但是江铃全顺的车型有些老了,应该是15年前的车型,因为车型较老,因此在高端商用上面,略显不足。

而新世代全顺卖得不好,不好卖不单只是价格,主要是没有老全顺好用。

老的是对开式后门方便装货,新全顺是掀背的不好使。

福田的蒙派克在国内走的是高端纯轻客定位,内部装修豪华在国产车里无出其右,不走客货两用(用风景PK金杯走客货两用),最近几年卖得很不错,而且国内没有竞争者。

当然也因为车型较老,才可能如此便宜。

2016年江铃将引入福特汽车的新款全顺,引入新款全顺可能大大增加江铃汽车的销量和利润,但是新款全顺的价格可能会大大提高。

不知能否适应中国消费能力,最终放量。

SUV近两年国内的SUV爆发,大家纷纷加入到这个市场来淘金,江铃SUV上市已经五六年时间了,从2014年才开始正式快速增长放量,预计2014年的销量将会突破3万辆。

2013年底驭胜推出柴油自动版,2014年9月推出汽油版车型,将有助于驭胜SUV销量继续上升。

驭胜属于中型SUV,有5座和7座两种配置,主要竞争对手是比亚迪S6,众泰T600。

从网上查到的这款车的照片,内饰精致,大量使用镀铬装饰,显得非常现代,硬朗。

驭胜价格12万到15万,中高档。

非承载式车身,高扭矩,大离地间隙,庞大彪悍的车身,显示其硬汉风格和越野能力。

看了看车主的评价,最赞的外观,动力和自动挡。

对于非承载车身的舒适性的抱怨倒是不多,大都认为比切诺基等车要舒适的多。

但是对于细节处理,小毛病多,异响的抱怨很多,小毛病的抱怨上明显不如进口车,尤其不如日系车,也不如长城等主流厂商的车。

说明在做工和零件匹配上还要下功夫改进,才能成为细分市场的领导者,带来比较大的利润。

2015年上半年引进福特的SUV,everest,可能会是一个增长点,福特everest是一款中大型suv车型,基于福特ranger皮卡的底盘改进而来,大量继承了ranger 的造型元素,相比老款everest,新车造型更加柔和,多了几分时尚和运动越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