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联系

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的联系

商业银行与中央银行的关系
(一)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监管
1、设立商业银行总行及分支机构,由人民银行总行审理后报国务院批准;设立商业银行的省级分行或计划单列市分行,由商业银行总行提出申请,报人民银行总行审核批准;设立地、市级分支行,由商业银行省级分行提出申请,报人民银行大区分行批准;设立县(市)支行、市区办事处、地市级分行营业部,由商业银行地市级分、支行提出申请,经人民银行中心支行审核,报大区分行批准。

2、对商业银行的检查和监管,包括不定期检查、金融机构年检和专题检查,检查的内容主要是机构设立的合法性,执行政策情况,经营情况等;监管商业银行的全部业务,包括对其资本结构的监管,对其资产负债比例监管和风险资产监管,对其信贷计划执行的监管,对其存贷款业务活动的监管,对其结算业务的监管,对其利率管理的监管,对其外汇业务的监管等。

3、商业银行的主要领导须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才能履职。

4、商业银行依照商业银行法的规定在对银行名称、注册地点、注册资本、股权结构等重大事项进行变更之前须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5、商业银行因各种情况不能继续经营,需要终止的,须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才能清算和注销银行法人资格。

(二)商业银行在业务上接受中央银行的监管
1、商业银行办理存款业务,须遵循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利率幅度确定存款利率,其办理贷款业务时,应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幅度确定贷款利率。

2、遵循中国人民银行关于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的规定,使商业银行的长期贷款、中期贷款、短期贷款、同业拆借业务、国债业务等保持合理的比例,使各种期限的负债业务也保持合理的期限和结构。

3、商业银行的重要投资须按照商业银行法的规定进行,并事先取得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4、商业银行应定期向人民银行报送资产负债表等报表和其他资料,接受人民银行的检查监督等。

5、商业银行违反商业银行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行为,构成行政责任的,由中国人民银行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关系完整理解应该包括三个方面:
第一,是政企关系。

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家的金融行政管理机关,商业银行是专门办理信用业务的金融企业,它以银行利润为经营目标,它必须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方针、政策、规定和制度。

第二,是存贷关系。

中国人民银行是银行的银行,商业银行是向中国人民银行存款和申请再贷款的企业。

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存款,也可以向中国人民银行申请贷款,即由中国人民银行通过贷款方式向商业银行提供资金。

第三,是领导和被领导关系。

中国人民银行相对于各商业银行来说,存在着指导、协调、监督和检查的关系。

中央银行是国家银行,就是“中国人民银行”,是国务院直接管理的一个省部级的部门,属于事业单位,是制定国家政策,监督、管理其他商业银行(企业单位)的行政领导机关。

商业银行是在中国人民银行行政监管下专门从事商业结算、汇兑、储蓄、贷款等金融业务的单位,象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光大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深圳发展银行、浦东发展银行等,前四家是纯粹的国有独资银行,后面的是股份制银行,相对来说工资更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第2条规定:商业银行是依照商业银行法和公司法的规定设立的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

商业银行依照其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银行的全部财产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商业银行的章程制定和修改均须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

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商业银行经营的业务范围都记载在银行的章程中。

商业银行经营的产品是货币,其产业的特殊性和社会责任要求其采取现代企业组织形式即公司制度。

商业银行法规定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有两种,第一种是银行有限责任公司,股东以其出资额为限对银行的债务承担责任,该银行以其全部资产对外承担责任;
第二种是银行股份有限公司,银行的全部资本划分为等额股份,股东以其所持股份为限对银行承担责任,银行以其全部资产对外承担责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