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常见的天气系统(冷锋与暖锋)(大成中学 地理科组)一、学习目标:(有的放矢,事半功倍)知识目标:1.了解锋面系统、低压系统、高压系统的特点。
2.掌握简易天气图的阅读。
德育目标:1.通过本节课学习,让我们懂得学科学、爱科学,了解气象,为“四化”建设服务。
2.能将所学知识运用于实际,服务于社会。
学习重点:1.掌握常见天气系统的特点。
2.理解冷锋、暖锋与天气的关系。
学习方法:1.本节内容学习以识图、辨图、发散性思维启导、学以致用(联系生活)、精讲多练为主。
二.知识解读(锋面气旋)①在中高纬度地区,一般气旋和锋面联系在一起,称之为锋面气旋。
如图所示,这是一个低气压区域,低气压向外延伸的狭长区域称为低压槽,如同地形上的山谷,图中AB 、CD 为两条槽线,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
②北半球的气旋是一个按逆时针方向流动的漩涡,它同样也带着已生成的锋面随气流呈逆时针方向移动。
③在图中,冷锋和暖锋的降水区域会略有不同。
因冷气团密度大于暖气团,冷气团始终位于暖气团之下,锋面始终倒向冷气团一侧,降水区域也总是位于锋面的冷气团的一侧,图中在CD 前方会形成宽阔的暖锋云系和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在AB 后方会形成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气旋中部(冷锋雨区与暖锋雨区之间)则是单一暖气团控制下的晴好天气。
三、图表解读锋面图 锋时天气 锋后天气 雨区分布特点 锋面特征 冷锋 阴天、下雨、刮风、降温等天气。
天气转晴,气温下降,湿度下降、气压升高。
锋线附近及锋线之后。
①冷气团在下,暧气团在上;②锋面向冷气团一侧倾斜,降水在冷气团上;③锋面两侧气温、气压、湿度差异大;④天气复杂多变,伴有云、雨、大风等。
暖锋云、雨、大风天气,多为连续性降水。
天气转晴,气温升高,气压下降。
锋线之前。
四、能力要求:等压线图的判读与应用。
在等压线图中判断天气系统是地理学习能力重点之一。
其基本能力要求如下:(1)根据等压线数值分布特征,判读高压中心、低压中心、高压脊、低压槽、鞍部等气压场名称。
(2)根据气压差异判读风向。
基本方法是:从高压吹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高空与等压线平行,近地面与等压线斜交。
(3)根据气压梯度判断风力。
同一等压线图中看等压线疏密情况,不同等压线图中看单位距离上的气压差(既要看气压差的大小,更要注意比例尺的大小)。
(4)不同地点天气状况分析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等。
低压中心因气流上升而多阴雨天气,如台风天气;高压中心因气流下沉而天气晴好;低压槽附近因冷暖气流交汇常伴有阴雨天气(如图1),高压脊控制则为晴朗天气。
五、高考例题:【例1】读北半球某地天气系统示意图(图1、图2)。
完成下面两题。
(双选)1.图1、图2两幅图中,位置相同或气团性质相同的地点有()A.①和b B.②和a C.①和d D.④和b2.下列关于图1和图2两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①地气温最高 B.图2中城市盛行上升气流C.图1中④地未来受暖气团控制D.图2中四地均存在连续性降水参考答案:1 BC 2 AB (2008 江苏卷)【例2】读图2,回答下面三题:1.M处的气压值可能为()A.1020.0、1012.5 B.1017.5、1020.0C.1017.5、1015.0 D.1015.0、1012.52.N处的盛行风向不可能是()A.南风 B.西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3.图示地区4月份因大陆气团与海洋气团交绥而降水较多的地方为()A.① B.② C.③ D.④参考答案:1C 2D 3D (2002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例3】下图示意某区域某月一条海平面等压线,图中N地气压高于P地. 读图,完成下三题。
1.则 N地风向为()A. 东北风B. 东南风C. 西北风D. 西南风2.M、N、P、Q四地中,阴雨天气最有可能出现在()A. M地B. N地C. P地D. Q地3.当M地月平均气压为全年最高的月份,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A. 巴西高原处于干季B.尼罗河进入丰水期C. 美国大平原麦收正忙D.我国东北地区寒冷干燥参考答案:1 A 2 C 3 D (09年全国卷文综Ⅰ卷)40°N90°130°MNPQ图2实战演练,金榜题名一、选择题:1.关于锋面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团与地面交界面叫锋面B.锋面总是倾斜在暖气团一侧C.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风差别很大D.锋面过境时一定出现云、雨、大风天气2.冷锋与暖锋的共同点是()A.都形成连续性降水B.降水都降在锋前C.都是冷气团在下,暖气团在上D.都属于气候系统3.关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叙述正确的是()A.它是冬季影响我国最大的高压系统B.盛夏,我国长江流域受其影响,形成伏旱C.“副高”位置季节性北移,使我国东部地区由北到南先后进入雨季D.“副高”位置较常年偏北时,北方则易出现干旱4.下列天气成因解释正确的是()A.我国北方夏季暴雨多是由暖锋形成的锋面雨B.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灾害性天气C.冬季,我国大部分地区时常受冷高压控制,以阴雨天气为主D.我国东南沿海夏秋季节的台风是副热带高压强烈发展的一种特殊形式5.天气变化剧烈是因其位于()A.暖气团控制下B.冷暖气团交界地带C.冷气团控制下D.无气团控制的地区6.关于冷锋的叙述正确的是()A.暖气团主动向冷气团移动的锋叫冷锋B.冷暖气团势均力敌,出现阴雨连绵的天气C.冷锋过境时,肯定有大风和雨雪天气D.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移动的锋7.冷锋和暖锋的共同特点是()A.过境后天气转晴,温度升高B.过境时气压升高C.降水多发生在锋前D.冷空气在锋面之下8.下列天气现象中与冷锋影响无关的是()A.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B.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C.我国秋冬季节爆发的寒潮D.近年来我国北方春季出现的沙尘暴天气读下面的等值线示意图9—11,据图判断9~11题。
9.a为500米,b为1000米,地处浙江省内()A.气压:甲<乙B.气温:甲<乙C.降水:甲<乙D.坡度:甲<乙10.a为1000百帕,c为990百帕,夏秋季地处华南某地区()A.乙吹东南风,甲吹西北风B.风速:甲<乙C.该气流系统为反气旋D.该系统带来急风暴雨11 a为2℃,b为5℃,c为8℃,该图为贵州某地某月等温线图()A.为冬季某月等温线图B.乙为向阳山坡C.甲比乙低约500米D.甲地和乙地宜发展耕作业12右为某地热力原因形成的高空等压面分布状况图,正确的是()A.气压:①<②<③B.气温:甲地<乙地C.气流:乙地流向甲地D.天气:乙地比甲地更易形成阴雨天气二、综合题:13.读“锋面示意图”回答:(1) 乙地上空的天气系统是 ,此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是_____。
(2)甲、乙、丙三地比较,气温最高的是______地,气压最高的是_____地,天气变化较剧烈的是____地。
(3)若甲、丙两地相距100千米,此时,该天气系统的移动速度是3千米/小时,48小时之内,丙地的天气变化过程是______________。
14.读北半球某地等压线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标出高压中心和低压中心的位置。
(2)在图中画出高压脊线和低压槽线的位置。
(3)图中甲地的风向是_______________风,乙地的风向是_______________风。
(4)图中甲地的风力较乙地风力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 ___ __ __ _____。
(5)如图中的低气压中心大致以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向东南方向移动,48小时后,乙地将出现_______________天气。
15.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秋末冬初的一次锋面活动示意图”。
该锋面移动速度是30千米/小时,A 城市目前是12时,回答下列问题:(1)按锋的类型,此图是锋天气图。
(2)该锋面活动形成的灾害性天气是 。
(3)这种锋面夏季在我国北方可能位于下列气压场中的 (代号)位置。
(4)该锋面将于 (时间)移动到A 城市上空。
(5)未来48小时之内,A 城市天气将如何变化? 。
参考答案: CCBBB DDBCD AC13. (1)暖锋;自南向北(S N )(2)甲;丙;乙(3)云层变厚,形成连续性降水,之后天气逐渐转晴,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14. (1)(2)略(3)西北 偏南(4)大 甲处等压线密集,气压梯度力大(5)阴雨15. (1)冷 (2)寒潮 (3)a (4)次日上午8时(5)前20小时,锋面逐渐向该城市移动,出现较大的风,云层逐渐增厚,并可能出现雨 雪天气;以后锋面继续向东前进,冷空气占据城市上空,气温下降,气压升高。
天气转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