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形象分析
【学习目标】
一、掌握中考记叙文阅读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二、熟悉中考记叙文小说人物形象题答题模式
【教学重难点】
如何理解、分析中考记叙文人物形象
【教学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由明星图片导入人物形象的分析
二、导入复习内容:
通过九年级学习的几篇小说:《故乡》、《我的叔叔于勒》、《孔乙己》导入课堂复习——小说阅读之分析人物形象
三、小说相关知识回顾
1.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所以构成小说的三要素是(人物)、(情节)和(环境)。
2.描写人物形象的方法有:
肖像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神态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细节描写
四、了解考点及常考题型:
1.“人物形象分析”考点概要:
1)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并概括人物性格。
2)分析人物的思想性格或精神品质。
3)对精彩字、词、句进行赏析,说说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4)通过具体的人物描写,揣摩人物心理。
2.常见的提问方式:
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人物具有哪些性格特征。
2)对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评价。
(×××是一个怎样的人?)
3)文章(画线句)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对刻画人物形象有什么作用?
4)文中的动作(语言、外貌等)描写,揭示了人物的什么性格(心理)?
5)根据语言环境,分析人物的心理活动。
五、展示经典人物描写语段,指出描写人物的方法及作用:
语段一:
十一二岁,紫色圆脸,项带银圈,有一双红活圆实的手,手捏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刺去……
语段二:
身材增加了一倍,脸色灰黄,很深的皱纹,眼睛周围肿得通红,头戴破毡帽,身上只有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缩着,手提一个纸包和一只长烟管,手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两个语段各自用到哪些人物描写方法,描写了什么样的人物性格
六、总结答题相关技巧
1.典型事例表现法
2.正面描写表现法
3.侧面描写表现法
4.作者评价表现法
七、真题演练
选取资料书中的一篇《父亲二十年前的叮嘱》,思考并回答问题:
①天刚蒙蒙亮,父亲就挑着柴火和我上路了。
那时我刚到县城里上初中,父亲的负担因此更重了。
隆冬将近,父亲经常抽空上山砍柴,然后卖到县城,由此给我凑生活费以及学杂费。
每个周末。
我都会回家帮助父亲砍柴,然后周一凌晨再走二十里的山路到学校去。
这一次,因为我额外需要五元钱的竞赛费,所以父亲晚上又摸黑砍了一担柴,等到第二天早晨到县城卖掉后再把钱给我。
……
父亲是怎样一个人?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方法指引:分析人物形象(性格)
总结归纳:1、找出文中对人物的描写。
2、抓住具体事件分析。
3、抓住对人物的具体描写分析。
4、抓住对人物的抒情议论分析。
概括人物形象:父亲是一个勤劳、善良、憨厚,有维护人格尊严向往的普通农民(的人)。
八、布置作业
做资料书中人物形象分析相关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