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9期
新加坡作为亚洲新兴的工业化强国,在短短的几十年里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即使在全球金融风暴袭击的大背景下,其经济发展仍保持骄人的业绩,成为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小的国家之一。
在化解金融危机过程中,新加坡政府把“看得见的手”的作用发挥得恰到好处。
这就告诉我们:市场经济排斥的不是有效的调控,而是无能的政府。
因此,我们要学习借鉴新加坡政府从容应对危机的心态和积极引导市场、有效调控经济的一些好做法,以提高我们化解市场经济风险的能力,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一、要正确地引导发展方向2008年以来,由于受金融海啸的冲击,一些发达国家经济出现了严重衰
退,新加坡政府首先从稳定金融入手,不但采取了一系列“镇痛”的措施,而且还制定了有利于为复苏后的经济确立优势的政策。
虽然我国和新加坡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但是在发展经济理念、应对危机的策略、市场运行机制上还是有可学之处的。
一是要善于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来思考问题,准确把握世界经济中的不确定因素,增强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
新加坡是一个自然资源匮乏的国家,正是这一“先天不足”,才迫使其从一开始就和国际经济保持了紧密的融合度,赢得发展的先机。
和新加坡相比,我国幅员辽阔、资源丰富,但属发展中国家。
因此,我们要努力扩大对外开放,优化配置全球资源,着力培育市场核心竞争优势,提高我国综合经济实力。
二是要注重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特别是要在提高制造业的装备水平、延长产业链上下功夫。
三是要加快农业现代化建设步伐,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要着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进一步完善农产品市场流通体系,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
同时,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把有优势、有特色的产业向城镇聚集,提高城镇化建设水平。
四是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依据我国的实际,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市场潜力比较大的将是服务业。
因此,一方面我们要把原来政府管的“事业”推向社会,尽快完善社会服务功能,努力提高社会管理的科学化水平;另一方面我们还要把原来的家务劳动社会化,尽快健全社会服务体系。
同时,我们
还要放开服务领域,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如金融服务、信息服务等。
二、要有效地纠正市场失灵金融危机袭来后,新加坡综合运用经济的、法律的、社会的调控“杠杆”来实现自己的行政目标。
当经济不景气的时候,新加坡政府就会采取有效措施,刺激经济增长;当社会出现通货膨胀苗头的时候,新加坡政府就会采取稳定汇率的办法来稳定物价;当经济复苏后,为了调动雇员的积极性,新加坡政府就会以“花红”的形式使其国民共享社会所得。
总结其中经验,一是要加强市场咨询管理,防止信号失真。
在经济社会转型期,市场失灵往往与咨询管理体系不健全有关。
我们要随着信息化的推进,扩大网络覆盖面,及时准确地掌握国内外市场
新加坡应对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
■银燕
54
的变化情况,以应对各种复杂局面,确保经济快速稳定增长。
二是要完善市场运作机制,使之符合国际惯例。
市场不仅是交换场所,也是交换关系。
要维持这种关系,就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不断完善其运作机制,否则就会出现无序状态。
我国当前正处于体制转型期,因此,我们要改革和调整我国的法制与行政管理体制,使我国经济与国际经济融为一体。
三是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在市场经济初始阶段,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走私贩私、黄赌毒泛滥成灾是通病。
我国在整顿市场经济秩序方面已做了大量的、卓有成效的工作,但不可否认问题依然存在。
所以,我们应像新加坡那样,始终保持对国内外市场的敏感和危机感,校正市场偏差,创造良好的公平竞争环境。
四是提高政府的调控能力,发挥“有形手”的作用。
我国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不但市场机制不健全,而且调控市场的能力也不适应,致使“有形手”效应体现不充分。
因此,我们要从加强自身建设入手,切实转变职能,把“无形手”和“有形手”有机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化解市场失灵造成的冲击和风险。
三、要培育良好的劳资关系
劳资关系的状况决定社会的稳定程度。
新加坡之所以能够成功地化解金融风险,与其和谐、稳定兼具灵活性的劳资关系密不可分。
当金融危机影响就业的时候,新加坡政府就千方百计创造就业岗位;当雇主和雇员之间分配失衡、矛盾突出的时候,新加坡政府就会调整社会分配机制,通过政府的强制力完善社会保障功能。
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们要向新加坡学习,采取相应措施培育、改善劳资关系。
一是转变就业观念,提高自主择业能力。
在新加坡人看来,只要有份相对稳定的收入就视为就业(包括在饭店打工、开出租车等),而我们的观念是在企业或机关单位上班才算就业,加大了就业岗位和就业需求之间的矛盾。
因此,我们要从转变社会成员就业观念
入手,提高其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增强其
自主择业的能力。
二是努力创造就业机
会。
在新加坡,公民基本实现了有房可
住,有活可干。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尚处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在这一阶段,我们
要大力促进经济快速增长,以此来提供
就业岗位,把失业率控制在自然状态
下。
三是缩小贫富差距。
在新加坡,百
分之二十的居民是高收入者,其余百分
之八十居民的收入是基本平均。
在我
国,人们对收入差距已经能够认同,但对
贫富差别过大却难以接受。
因此,我们
在制定分配政策时,既要考虑适当拉开
收入档次,也要兼顾低收入群体的利
益。
四是提高综合素质。
新加坡舍得出
钱培训公务员、培训雇员,包括选送到世
界名牌大学去深造、建立技能发展基金,
资助企业培训员工。
我国一方面缺少就
业岗位,另一方面缺少高素质人才,我们
应加强对员工综合素质的提升培训。
五
是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筑牢社会的稳定
基础。
新加坡政府从有利于调动社会成
员工作积极性出发,凭借国家的力量,建
立了中央公积金制度,完善了各种保险
制度和各种基金制度,为社会编织了一
个安全网。
而我国过去的社会保障主要
是依靠国家财政和个人家庭,社会保障
制度尚不完善。
因此,我们要立足于我
国的实际,尽快建立和完善社会养老、医
疗、失业等保险制度,同时,充分调动个
人家庭储蓄的自觉性,以全面提高社会
保障水平。
四、要营造和谐发展的环境
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营造出能
够抗御风险的“小气候”,这是新加坡从
容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所在。
因此,我
们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提高我国的环境
竞争力上来。
一是要营造良好的信用环
境。
为培育良好的信用环境,新加坡政
府不断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入,以提高
人民的综合素质。
同时,还制定了严格
的道德行为规范标准,社会秩序井然。
我国目前信用资源匮乏,这是影响发展
环境的重要原因。
因此,我们要在全社
会培育信用意识,努力提高社会的诚信
度。
二是要营造良好的法律环境。
新加
坡的法律体系,一是全、二是细、三是
严。
和新加坡相比,我国的法律还不够
健全,特别是执法力度、执法环境还有待
提高和改善。
因此,我们要按照和国际
经济接轨的要求,努力构建起完备的法
律体系。
三是政策环境。
新加坡的发展
和其政府制定的政策不无关系。
新加坡
的金融政策非常灵活,吸引了许多世界
著名银行在这里展业;新加坡的对外开
放政策非常宽松,吸引了一大批跨国公
司来此建厂。
另外,新加坡的内部管理
政策也非常管用,使整个国家运行处于
最优状态。
而我们一讲政策环境,注重
的往往是减税让利,忽视了政策的整体
效应。
因此,我们既要制定政策,还要认
真执行政策,更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
四是服务环境。
新加坡政府属于“精英
政府”,其政府官员不但自身素质高,而
且他们的敬业精神、工作热情、服务态
度、办事效率堪称一流。
我国在服务环
境建设上,还没有走出就服务抓服务的
误区。
因此,首先要提高政府工作人员
的素质,把重点放在提高政府工作人员
的社会责任感和实际工作能力上来。
五
是人文环境。
新加坡是由华人、马来西
亚人、印度人组成的多民族国家,具有东
西文化交融的特点。
特别是新加坡花园
式的居住环境、良好的社会治安秩序和
融洽的人际关系,无不为这里的人文环
境增加色彩。
依据我国实际,我们要在
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和消化人
类创造的先进文化,改变不良习惯,努力
提高生活环境质量,以赢得经济的发展
和社会的进步。
责任编辑/华雯文
55
2011年第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