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997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1997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世界近现代经济史
亚洲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摘要】1997年,一场汇率危机从泰国刮起,并迅速席卷亚洲,演变成一场亚洲金融危机,从而使得亚洲经济放缓,部分国家甚至濒临破产的境地。

虽然这次危机对中国的冲击不大,但是间接影响不容低估。

本文通过对亚洲金融危机的分析,说明了亚洲经济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并指出面对危机中国应汲取教训,致力于建立和完善金融体系。

【关键词】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启示
1997年7月2日,是世界金融史上值得纪念的一天。

这一天,泰国政府终于被迫宣布取消联系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泰铢兑美元汇率当天即下跌20%。

历史上将这视为上世纪末那场亚洲金融危机开始的标志。

随后,这一场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迅速波及到亚洲许多国家和地区,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菲律宾等东南亚国家相继发生货币贬值、股市暴跌的连锁反应。

这不但给地区经济带来了重大的冲击和损失,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

直到今天,每每回眸那段日子,人们仍心有余悸。

特别是在当前因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持续发酵之时,回顾上世纪末那一场亚洲金融危机的经过和教训,显得别有一番意义。

1997年的那场金融危机在爆发之后呈现出愈来愈严重、愈来愈深入的发展态势。

1997年10月下旬,国际炒家袭击港币。

中国香港政府为保护联系汇率制而提高港元利率。

接着,香港和内地深、沪股
市大跌,并引起全球股市一阵跌风。

1997年11月,亚洲金融危机蔓延至东北亚,韩国放弃保护韩元措施,韩元大幅贬值,韩国政府不得不向IMF求援以缓解债务危机,与此同时,日本也处于严重的金融动荡之中。

1998年1月,印尼盾几天内贬值50%。

一些国家不能偿付大量到期短债,导致东亚多数国家和地区股市汇市暴跌至近年最低点。

为缓解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支持受到危机冲击的亚洲国家尽快走出困境,中国向世界作出了一个承诺:保持人民币币值。

人民币不贬值,这对保持世界经济稳定有很大的帮助。

大家公认的一点就是,如果当时人民币汇率发生较大变化的话,世界经济,特别是亚洲经济必将遭到更加严重的打击。

“东亚国家之所以能如此迅速地从金融危机重创中反弹,主要归功于一些主要国家如中国和韩国采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

”世界银行中国局局长杜大伟曾经这么说。

危机往往不全是坏事,某种程度上它孕育着改革。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不久,我国就宣布实行宏观政策重大转向,其中包括开始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有效地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每年拉动GDP增长1.5到2个百分点,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1997年11月召开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要性。

随后,财政部于1998年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注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补充资本金,并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
行不良资产。

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亚洲国家深刻地认识到,在这样一个有待完善的国际金融框架内,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区域各国迫切需要加强财经合作,共同防范和抵御大规模的外部冲击。

这是当时亚洲国家甚至国际社会达成的一致意见。

今天,全球面临国际性金融危机,世界各国能够如此迅速地协同一致抗击风暴,不得不说是借鉴了当年亚洲金融危机时的经验。

不论是曾经的亚洲金融危机,还是今天正在影响着我们的国际金融危机,其根源都出自虚拟经济。

与过去金融危机首先发生于实体经济不同,现在的金融危机几乎都是直奔主题,直接冲击金融市场,来势更迅猛,破坏性更大。

从亚洲金融危机经验来看,中国香港、新加坡等金融体系比较完善的国家和地区,同样经历了危机,但受到的影响远比金融体系脆弱的国家要小得多。

所以危机过后,各国都开始致力于重建和完善应付资本流动冲击的第一道防线--金融体系。

十几年来,中国也在不断地加强金融体系的建设,已经逐渐形成了一个由货币市场、债券市场、股票市场、外汇市场、黄金市场和期货市场等构成的,具有交易场所多层次、交易品种多样化和交易机制多元化等特征的金融市场体系。

但是,我国的金融体系依然不甚完善,仍存在很多问题。

比如,风险管理技术、风险资产配置和定价水平仍然不足;国内金融监管越位、缺位和不到位问题仍然严重;外汇储备虽然位居全球第一,但币种错配和资产负债的期限错配问题依然突
出;过度依赖廉价劳动力,静态比较优势理论在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上还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实体竞争力构成比较单一。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我国金融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还很不完善,但经过亚洲金融危机的考验和金融体系的十年建设,我们已经初步具备了抗击国际性金融危机的经验和能力,这也就是为什么在目前国际金融危机肆虐的背景下我国仍能保持相对比较好的状况的原因。

今天,我们全体国民应该鼓起信心,大胆往前走,因为我们有理由相信:危机只是暂时的,我们必将战胜它,并取得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曲天娥,刁熙军. 亚洲金融危机的启示及我国的对策[J]. 山东经济,1998年03期
[2]陈学斌. 亚洲金融危机的启示[J]. 金融理论与教学, 1998年02期
[3]吴雪梅. 亚洲金融危机爆发的深层原因[J]. 商业研究, 2002年01期
[4]金涛. 启示源于思想[J]. 现代企业教育, 2002年05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