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综合生产计划
企业综合生产计划
8.1生产计划系统
生产计划系统框架
综合生产计划(aggregate production planning),被 扩展为产销计划(sale & operations planning, S $ OP)
需求管理 需求管理应当积极影响顾客需求的变化模式
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 MPS ) 主生产计划是生产计划系统的核心, 是生产制造系统与市场 营销系统的界面。
计划 4加班加点——在正常工作时间内用固定人数的工 人进行生产,满足所有预测需求量加班完成其余生产需求 量。该计划中工人人数难以确定。但其目标是使 6 月份的 期末库存与安全库存尽可能接近。
应用举例:方案 3 、 4
方案 1 增、解聘的工人
1 月 2 月 3 月 4 月 5 月 6 月 总和
生产需求量(根据表)
constant production rate plan)曲线,与累积生产要求曲 线相切,然后检查其是否可行 选择介于最低恒定生产率曲线与累积生产要求曲线之间的更 好的计划方案,使总成本水平尽可能低
图解法的例子
生产计划图解法基础数据
生产期间 需求预测 累计需求 累积生产 恒定计划 最低库存 初始库存 最优计划 MCP计划
综合生产计划的图解法
累积生产要求(Cumulative requirement)
累积生产要求 = 最低限度期末库存水平 + 累积的顾客需求
t
CRt MIt Di
图解法的步骤:i1
作出累积需求曲线 加上适当的安全库存,作出累积生产要求曲线 以初始库存为起点,作最低恒定生产率(Minimum
方案 2库存调节——在正常的工作时间内用固定人数的工 人进行生产,以满足最小的预测需求量就是通过库存来调 节生产,而维持生产率和工人数量不变。当需求不足时, 由于生产率不变,库存就会积累起来。当需求过大时,将 利用库存来满足需求,库存就会减少。。
应用举例:方案 1 、 2
计划 3外包——维持正常工人不变,需求不能满足部分 采用外包解决,风险是:客户有可能被别人拿走。
加班成本:加班工资; 改变生产率成本:雇佣、培训与解雇人员的成
本。 库存成本:主要组成部分是库存占用资金的成
本。 缺货成本:包括由延期交货引起的赶工生产成
本、失去企业信誉和销售收入的损失。
生产计划的核心问题:生产能力与需求不均衡怎么办?
策略1:调整生产率 策略2:调节需求
调整供给(调整生产能力)
能力计划编制与管理技术
相应的生产计划 综合生产计划
主生产计划 物料需求计划 车间作业管理
负责人 上层管理人员 上层管理人员
生产计划员 车间计划员
计划期 长期
中长期 中期 短期
计划范围
公司、厂级 厂、车间 车间
车间
能力计划编制与管理技术
8.2综合生产计划概述
综合生产计划的计划期为 6-18 个月
综合生产计划是主生产计划前制定的
( 1 )改变库存水平 ( 2 )新聘,解聘来改变劳动力的数量 ( 3 )超时或减时来改变生产率 ( 4 )转包:更高的工资,失去顾客的可
能 ( 5 )聘用非工作日的工人:超市、餐馆。
需求的调节
方法 1、提供价格诱导刺激需求 2、高峰需求时期的延期交货 这种策略仅在顾客愿意等待且不减少其效用
或不取消其订货条件下适用 3、导入互补产品 设法使不同产品的需求“峰”和“谷“错开
综合生产计划采取的策略
1)追逐策略 ( Chase strategy)(实质是改变生产率) 当订货变动时,雇佣或解雇工人,使产量与订货相一致。 稳定的劳动力水平——变化的工作时间 通过柔性的工作计划或加班改变工作时间,进而改变产量
(生产时间÷每人每月工时)
新增工人数
0
0
0
0
8
21
(假定期初工人数等于 1 月份
的 53 人)
招聘费(新增工人数×$200 ) $0
$0
$0 $0 $1600 $4200 $5800
解聘人数
0
6
17 5
0
0
解聘费(解聘人数×$250 ) $0
$1500 $4250 $1250 $0 $0
$7000
正常人工成本(所需生产
i 1
i 1
综合生产计划的主要任务:
满足顾客需求(对综合生产计划来说主要是预测的需求) 维持期末库存的合理水平 (Make-to-stock) 使总成本尽量低(通过合理确定生产率水平和期末库存水平) 尽量使生产率保持恒定
综合生产计划问题的规范表述:
对于计划期 T 的每个期间 t ,给出需求预测 Ft,然后依次 确定各个期间 t=1,2,…,T 的生产水平 Pt,库存水平 It,和雇 工水平 Wt,使整个计划期的相关成本最小化。
主要目的:明确生产率、劳动力人数和当前 库存的最优组合
描述:在已知计划期内,每一时段 t 的需 求预测量为 Ft,以最小化生产计划期内的成本 为目标,确定时段 t=1,2,… T 的产量 P , 库存量,劳动力水平Wt
综合生产计划考虑的成本项目
正常生产成本:是计划期内生产某一产品的固 定与变动成本;
正常人工成本(每天 8 小时) 加班人工成本( 1.5 倍正常人工费用)
4.00$/小时 6.00$/小时
应用举例:费用
总生产计划需要数据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期初库存
400 450 375 275 225 275
需求预测量
1800 1500 1100 900 1100 1600
安全库存(.25* 需求预测量) 450 375 275 225 275 400
长期
预 测
中期
短期
3.分销计划
6.成品 装配计划
2.需求管理
4.订货合同
长期资源计划 1.综合生产计划
(S&OP) 5.主生产计划
7.物料需求计划
9.详细作业计划
11.生产控制及反馈
生产计划 系统框架
8.能力计划 10.能力控制
MRP
工业生产计划体系
需求预测
综合生产计划 (合计)
资源计划
主生产计划
产品或零件族 ( Families ),具有相似特征和 相似制造工艺的产品或零件品目的组合;level 2:综合生产计划Aggregate Planning ,主生 产计划 MPS的对象。
产品类 ( Types ),又称为产品系列,归入产品 类的产品属于不同的产品族,但都具有相似的需 求特征和近似的单位工时定额;level 1:综合生 产计划 Aggregate Planning
2)平准策略 ( Level strategy ) (实质是稳定生产率) • 可以用浮动的库存量、订单积压和减少销售来消化缺货与
剩余产品,保持稳定的劳动力数量与产出率。 3)混合策略 采用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策略组合。
•8.3 综合生产计划的图解法
综合生产计划的主要任务
生产计划的恒等式:
t
t
It I0 Pi Di
$2816 $2432 $2688 $2688 $2816 $1560 $16000
物料需求计划 能力计划
只有不超出瓶颈环节生产能力约束的主生产计划才是可行 的
生产控制 生产计划系统必须形成一个“闭环”
•生产计划系统
生产计划的三类对象
单个品目 ( Individual items ) ,可以是指单 个产品、单个零件或单个原材料品种;是生产计 划的最细微、最基本的对象,也是MPS、MRP 和详细作业计划的对象。 level 3:
生产需求量(需求预测量 +安全库存-期初库存)
1850 1425 1000 850 1150 1725
期末库存(期初库存+生 产需求量-需求预测量)
450 375 275 225 275 400
应用举例:生产需求
方案 1增、解聘工人——在需求量大时应多雇佣工人, 在需求小时可以裁减工人这种做法不一定永远可行,如对 技术要求高的工种一般不能采取这种策略,因技术工人不 是随时可以雇佣到的。另外,工人队伍不稳定也会引起产 品质量下降和一系列的管理问题。
22 19 21 21 22 20 125
期初库存 安全库存
库存
400 件 月需求预测量的 25%
费用
材料成本 库存成本 缺货损失 分包边际成本
100.00$/件 1.50$/件·月 5.00$/件·月 20.00$/件(分包费用-材料费用)
招聘与培训成本 解聘费用 单位产品加工时间
200.00$/人 250.00$/人 5 小时/件
1~2
30 30 60 90 30 30 60 70
3~4
30 60 120 180 60
70 70
5~6
120 180 240 270 60
80 70
7~8
90 270 300 360 30
60 70
9~10
60 330 360 450 30
60 70
11~12 30 360 390 540 30
30 70
累积生产要求 CRt
600 500 400 300 200 100
0 123456
累计需求 累积生产 恒定计划
综合生产计划的图解法示例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 123456
系列1 系列2 系列3 系列4
8.4 综合生产计划的表上作业法 mm表上作业法的例子
量)
缺货损失(缺货件数×$5 ) 安全库存(根据表) (正数)多余库存 (期末库存-期初库存)
$0
$1380 $16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