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产系统计划教材

生产系统计划教材


2.计划依据(计划系统的输入项)
①决策方案(内生变量): 即企业当局已确定的 经营目标、实施战略等内容,它是企业计划的主要 依据。主要包括:企业经营方针(分为基本方针和 年度经营方针)、经营目标和经营战略。
②预测结果(外生变量): 即对计划期企业所处 内外环境的一种假设。但这个假设是根据科学分析 做出的。包括:经济、法律、技术、社会所有方面 的。
计划体系的形式:
企业计划按照时期、作用、内容、涉及的领 域范围等侧重点不同,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1)长期计划:是指对企业发展性问题,以 及计划期跨度较长(一年以上)的活动的计划 管理。
(2)短期计划:是指对企业过程性活动、计 划期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短期活动的计划管理。
(3)综合计划:指对企业全局或整体活动的 计划。如:企业整体目标、实施战略、措施等。
(3)业务计划
----含义:对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进行的分 类计划管理。
----依据:业务计划是在战略计划基础上制定的 执行计划,同时它又受到经营结构计划所配置资 源的制约。
----作用:在充分、合理利用已配置资源基础上, 有效地落实企业的经营目标。
----内容:包括企业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安排。 如:生产、销售、采购、财务、设备、人事、后 勤等等。
多产品情况下求加权的边际收益率:
MR0=∑MRi·αi αi=Si/∑Si销售收入比例
F S=——————
MR0
• 资源优化分析模型 •••问题:在现有资源条件下,通过生产计划方案的安排,寻求达
到利润最大,或成本最低的计划方案。
•例:某工厂的一个生产系统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各产品消 耗资源及利润数据如下:
由于计划功能主要是处理信息。随着计划功能 的运行,企业中会形成一个以计划信息为核心的信 息流程。因此,从系统的角度分析,可以将企业各 种计划构成的体系称为计划系统。
1、企业系统运行模型
目标、战略
财务
人力资源
R&D
销售计划
订货、预测
生产计划
设计、工艺
物流
营销
供应 商
采购
加工
装配
检查
分销
顾客
制造系统
生产系统
企业系统
2、企业计划系统
•••计划系统是指由各种计划构成的计划体系, 以及依据各种信息完成这些计划工作的各级 计划职能的有机结合。
计划依据
计划
计划体系
企业计划系统
▪ 计划体系(计划系统输出项)
(1)战略计划:
----含义:指用计划的形式对所做出的关于企业发展方向、 长期目标、战略措施等战略性决策进行具体的实施安排。它 是企业战略决策的具体实施方案,也是对企业战略的论证与 定量描述。
产品 资源 单位产品所需工时 单位产品所需材料
利润

6小时 6公斤 90元

9小时 3公斤 80元
资源限制
360小时 240公斤
如:计划期内乙产品只能销售30件,甲产品无限制, 求甲、乙产品的产量。 解:列出问题的模型。 设:甲、乙产品分别生产x1、x2件。
目标函数: f(x)=90x1+80x2
因此计划方案在给定期间的总成本为: 计划方案期间成本=产出成本(正常+加班+转包)+人工成
本(招聘/解雇)+存货成本+缺货成本。假设各成本项目均为线性涵数,计算如下:
成本项目
产出: 正常 加班 转包
人工: 招聘 解雇
存货: 缺货:
计算方法
单位产品正常成本×正常产出量 单位产品加班成本×加班量 单位产品转包成本×转包量
销售计划
研究、开发计划
企业改造计划
生产计划
资金计划
供应计划
用工计划
费用预算
4、生产系统计划的功能与流程
系统功能 生产系统的计划总体可分为两个层次:生产计划和生产
日程计划(在我国传统称为生产计划和作业计划)。
公司战略 经营环境 需求预测
企业计划
生产计划
作业计划
生产计划: 也称基本生产计划或年度生产大纲。一般
--延迟交货:通过对订单的延迟交货来调整需求。 但此时要受用户能够等待产品的时间的影响;
--创造新需求:在需求低峰时,对剩余生产能力寻 求新的利用。以便减少固定成本的损失。
• 能力选项:
--用工量:新增和减少的工人数量,也可以采用兼 职的方式,可以解决由于人力不足或过剩引起的能 力问题。但增加工人受劳动力市场、培训能力的限 制。解雇工人受工会及政策、法令的限制;
主要问题:能力-任务-需求的关系。因此,计划的 编制过程是一个在一定条件下方案优化的过程。
需求信息 企业计划
生产计划
计划方案
能力数据
• 计划方案目标:
生产计划方案的确定不仅需要满足需求和生产能力 两个方面的要求,而且要考虑收益和成本方面的要 求。是一个多目标的优化过程。
•••①满足需求:品种、数量、时间上满足具市场需求 的同时,努力增加产品产量,增加收益,保持一定 的收入增长率和市场占有率;
N0=F/(P-Cv)
C
亏损区
收入线 成本线
利润区
N
N0
其中:
P-Cv:单位产品的边际贡献或称边际利润
• 多品种条件下的盈亏分析问题 用收入计量平衡点产量,将上式两边同乘一个单价,
则公式为:
———
F
F
N0·P=—————————— =—————
(P-Cv)/P
1-Cv/P
式中:1- Cv/P :边际收益率(MR)
特点:
任务分解在空间上到工厂、车间、工段、班组、 机台;
时间上分解到月、周、日、班、小时;
加工对象上:以部件、零件、工序计划为单位。
••
•主要功能:
•••①任务分解[物料需求计划MRP]:对生产计划确定的生产任务 根据产品的结构,计算出各种零件、部件、•配件、材料的需求 量及需要时间。
•••②任务分配[局部生产单位任务的确定]:即确定全部生产任务 都由谁来完成(具体执行者)。包括两部分内容:
•••④库存成本:指为订购、保存货物,以及库存产品所发生的成 本。如:订货及运输费、保管费,物品损失费用等;
•••⑤缺货成本:指由于缺货造成的损失,主要为由于缺货所致的 收益减少,或者延迟交货造成的损失。•
⑥人工成本:指由于生产计划方案引起的人员增加或减 少所需费用。如解雇工人的费用、雇用工人和培训费用等。
(4)专业计划:指对企业局部(各项专业职 能)工作目标、活动过程的计划。
企业计划体系:
企业计划
长期计划 短期计划
综合计划 专业计划
综合计划 专业计划
经营目标
经营战略 研究开发 工厂建设 筹资、投资 组织、人才 年度目标
实施方案 产品开发 生产制造 市场营销 资金、费用 技术改造
战略计划 经营结构计划 业务计划
单位聘用成本×聘用数量 单位解雇成本×解雇数量 单位存货成本×平均存货数量 单位缺货成本×平均缺货数量
▪ 计划方案决策选项: • 需求选项:
--价格:分时段定价,调整高峰需求量。此时应注 意产品的价格弹性,弹性越大,价格策略对需求量 的调整越明显;
--促销:广告与其他形式的促销,影响对产品的需 求,使其与生产能力相一致;
--加班量:增加班次或临时性加班的数量,可以解 决生产能力的整体不足。但受加班成本和可利用时 间的限制;
--库存量:增加库存量可以均衡各个期间生产能力 不均衡的问题。但受存货成本、产品易保存程度、 库存容量等因素的限制;
--转包量:采取将部分产品转包可以解决局部能力 不足的问题。但受谈判时间、产品质量控制、运输 成本等因素的限制。
③基础数据(前定变量): 反映企业历史经营成 果以及现实经营条件的数据。包括:统计资料,如: 产量、成本、收入等;各种技术经济定额,如:劳 动定额、物资消耗定额、库存定额、资金占用定额 等;资源状况,如:企业掌握的人、财、物的品种、 数量。
3.企业计划系统流程
环境变量 战略计划
利润成本计划
经营结构计划
(2)经营结构计划(资源配置计划)
----含义:根据战略计划确定的企业所从事的事 业范围以及资源要求,对企业进行所需资源配置 活动的计划管理。
----依据:战略计划、事业范围、资源要求。
----作用:使企业科学、合理地确定资源数量、 结构,以及有效地配置策略。
----内容:包括企业各种资源的配置。如:组织 发展与变革、人才的聘用与培训、资金的筹措、 工厂的建设及改造等各方面的计划。
②降低成本:充分利用生产能力,降低生产和 库存成本,使生产和库存成本之和最小。即费用和 损失最小;
•••③均衡生产:使单位时间(月、日)的产品产量相对 稳定,以利于生产过程的组织、人力安排、质量控 制等。减少改变生产率造成的损失。如加班费用、 闲置生产能力损失等。
• 计划方案成本 •••计划方案的确定会引起以下几种成本发生。视为计划期内的期
2、指标确定与优化方法 • 盈亏分析模型
设:F为固定成本,V为变动成本(V=CV·N) 则: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N)的总成本(C)为:
C=F+CV·N
C
总成本线 变动成本线
固定成本线
N
生产一定量的产品N时,利润总额(E)为:
E=N·P-F-CV·N 如果令E=0 即不盈也不亏时的产量
得: N·P-F-N·Cv=0
为年度计划。是对企业总体生产任务的确定与 进度安排。 • 特点:空间上:包括企业全体;时间上:一 般为年或月;对象上:一般以产品整体为单位。 主要功能:
需求管理; 产量计划; 出产进度计划; 生产能力平衡等。
作业计划:
是生产计划的执行计划,且兼有指挥和控制两 项功能。生产作业计划是以较具体、详细的计划形 式,下达任务指令,组织生产,并对实施过程及结 果监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