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汉字探究单元课文

汉字探究单元课文

遨游汉字王国我们平常看书、读报、写信、作文,都离不开汉字。

但是,你对汉字有更多的了解吗?•汉字大约产生于四千多年前,它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这其中有很多未解之谜。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曾对日本、韩国等国的文字产生过重要的影响。

现在,世界各地学习汉字、汉语的人越来越多。

•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

古往今来,我国涌现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作品是艺术中的珍品。

……你一定想更多地了解汉字吧!让我们在这段时间里一起遨游汉字王国,开展探究活动,感受汉字的神奇、有趣及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吧!我们每天都和汉字打交道,你是否感到汉字其实很有趣呢?让我们围绕汉字的趣味性,分组开展以下活动,搜集体现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

• 搜集或编写字谜;• 查找体现汉字字形、字音奇妙之处的对联;• 查找体现汉字谐音特点的古诗、歇后语和笑话;范例:• 字谜:有心走不快,见水装不完,长草难收拾,遇食就可餐。

• 对联:上联:人曾是僧,人弗能成佛? 下联:禾火为秋,禾日晒成香。

• 歇后语:孔夫子搬家---净是输(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仓颉造字人类早期是没有文字的,这样的时间过了很长很长。

为了适应生活的需要,帮助表达,交换,记忆等,古人曾发明,使用过“结绳记事”。

他们用长短不同,颜色有别的细绳,根据需要,在间隔不等的距离,打上不同形式的结,然后再依次栓在一根较粗的主绳上。

其中记载的,大到历史事件,小到口角纷争,内容非常广泛。

记事人经常手捻()绳结,进行回忆和讲述,以此传给后人。

还有的人曾经使用过“物语”,就是用一件具体事物表达一种固定的含义。

比如,有的用司哈(小柿子叶)表示“我很苦闷”,有的用火表示“我要找你”。

这些虽然也属于交流思想与感情的工具,使用起来却困难重重。

人类社会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传说仓颉创造了文字。

仓颉在野外的泥地上看到了鸟的足迹,它们有直有斜有交叉,富有变化,而且每个线条都那么均匀,那么优美。

于是他模仿鸟的足迹创造了字的笔画。

这是造字的开始。

后来,他又根据龟纹、虫蛇、黍()稷()、山川、草木等的形状或动态,创造了文字。

当仓颉把造的字写给人们看时,大家高兴极了,七嘴八舌地议论着,说这个字躯干弯曲,末梢放纵;这个字两边修长,躯干矮短;这个字外部轻灵,内部紧凑;那个字不方不圆,若行若飞;这个字如龙蛇盘绕,那个字似鹰隼雄立......还有的人评论说,远看这些字,犹如鸿()鹄()群游,迂()回绵延;近看这些字,好像布阵排兵,井然有序。

就这样,人类最早的文字之一——汉字诞生了。

汉字演变甲骨文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是殷商时期的文字,只有少数卜人史官使用。

它主要是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主要用来占卜,也有的是用来记事。

由于龟甲兽骨坚硬,所以笔画以直折为主,很少圆转,因为这个时候的文字多是从图画文字中演变过来的,所以它的象形程度比较高。

甲骨文的特点是:图画性强,写法没有定型,大小不一,随意性大。

*这是十二属相,是不是有点像简意画。

这个时候,已经可以看出人们在造字时分为象形法,会意法和形声法,也就是已经出现了象形字,形声字,和会意字。

金文铸刻在青铜器上的字金文又叫钟鼎文,盛行于西周。

它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

金文的形体和结构与甲骨文相似,引文金文是把字可在模子上再浇铸而成,比较容易写,所以它的笔画特点是:字形圆转,大小均匀,象形性不如甲骨文高,而且有了线条化,平直化的趋势,字的定型性有所提高,但还是有较多的异体字。

篆书与秦始皇相关联的文字到了西周后期,汉字发展演变为大篆,也叫做镏文。

大篆有两个特点,一是线条化,早期粗细不匀的线条变得均匀柔和了,它们随实物画出的线条十分简练生动;二是规范化,字形结构趋向整齐,逐渐离开了图画的原形,奠定了方块字的基础,缺点是字体繁复,书写不方便小篆是秦始皇为统一文字所创造的标准字体,也叫做秦篆。

由于它的字体优美,始终被书法家所钦睐,又因为它的笔画复杂,行事古怪,而且可以随意添加曲折,一些印章刻制上,一直采用小篆。

小篆除了把大篆的形体简化之外,并把线条化和规范化达到了完善的程度,几乎完全脱离了图画文字,成为整齐和谐、十分美观的基本上是长方形的方块字体。

但是小篆也有它自己的根本性缺点,那就是它的线条用笔书写起来是很不方便的,所以几乎在同时也产生了形体向两边撑开成为扁方形的隶书。

隶书古今汉字的分水岭到了汉代,隶书发展到了成熟阶段,汉字的易读性和书写速度都大大提高。

隶书把小篆弯曲的线条改为平直的笔画,字体进一步简化,书写变的简便,但同时使古汉字的象形程度大为降低.形体扁方而规整。

隶书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草书速写的字体草书是隶书的草化、连笔而成。

章草中还保留着隶书的特点,后来又进一部发展成为今草。

到了唐朝,又有了抒发情怀,寄情于笔端而表现的狂草。

由于草书笔画相连,越发展越潦草难认,不合楷模,所以渐渐由实用转为书法艺术了。

楷书汉字字体的楷模随后柔和了隶书和草书,而自成一体的楷书(又称真书),在唐朝开始盛行。

一直使用到现在,.它的字形方正严整,笔画平直,有撇,捺和硬钩,,更便于书写.。

我们今天所用的印刷体就是由楷书演变而来的。

行书亦楷亦草的中间体介于楷书与草书之间的是行书,,是楷书的快写体。

它书写流畅,用笔灵活,据传是东汉刘德升所制,传至今日,仍是我们日常书写所习惯使用的字体。

附:几个字的演变过程六书古人把汉字的造字方法归纳为六种,总称“六书”,即所谓“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这六种方法不是在造字之前就有的,而是后代的文字学家归纳和概括。

1.象形。

用简单的线条描摹客观事物的形状,使人一看就能把字形与具体事物联系起来,知道它所代表的事物。

比如:(甲骨文)(金文)2.指事。

用一种特殊性符号,标记某一客观事物和表示某一概念,这种标记符号或是加在独体象形字的某个部位,或是加在代表某种事物符号的特殊位置。

比如:(甲骨文)“上”字下面的一长横代表水平线,上面的一短横是指示性符号,表示位置在水平线以上这样一个概念。

(小篆)“本”字是在象形的“木”字之下加一个指示性的小横,表示树根。

3.会意。

把意义可以相互配合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象形字或指事字结合起来,表示一个新的意义。

比如:(甲骨文)左边是一棵树的象形,右边是一只眼睛的象形,二者组合后,表示用眼睛观察树木。

因此“相”的本义是“仔细察看”。

4.形声。

用一个字作形旁,表示意义类别,用另一个字作声旁,表示读音。

两者结合成为一个形声字。

比如:河。

左边是“ (水)”,作形旁,表示与水有关;右边是“可”,作声旁,表示读音。

谋。

左边是“ (言)”,作形旁,表示与语言有关;右边是“某”,作声旁,表示读音。

5.转注。

指同一部首的字可以互训(互相解释)。

比如《说文解字》:“老,考也。

”6.假借。

借用已有的字,表示同音而不同义的字。

比如,借当小麦讲的“来”作来往的“来”,借当毛皮讲的“求”作请求的“求”。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