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维新时期的翻译行为
中国观:蔑视嫉妒垂涎、鼓动侵华
中村正直(中村敬宇)
• 明治维新初期,参加“明六社”,致力于启蒙思想的宣传。
• 原为汉学家,后读《海国图志》《环灜志略》等书将视野扩展 到西方,曾考察英国和中国上海等
• 将米尔的《自由论(On Liberty)》译为 《自由之理》,斯 迈尔斯《自助论(Self Help)》译为《西国立志篇》
例3 使日语的人称代词更加灵活使用。英语里人称代词是非常重要的 ,而日语的人称代词大多可以省略。人称代词的广泛使用,这也是英 语影响日语语法的其中之一。 (He-彼 She-彼女 反身代词)
···
福泽谕吉
• 汉书→兰学→英语 • 汉学:唐朝时代引进到明治之前在日本文化教育中占据重要地位, 以儒学为核心的汉学占据官学的主导地位。 • 兰学:日本在厉行闭关自守政策的时代,只有长崎一地可和荷兰通 商。当时学习医学或学术,都需要研读兰学原著。兰学可说是日本 人接触西学、吸收西方文化的一个发端。 • 福泽谕吉在自传中写道,二十六岁开始学习英语,他的同辈人也大这个翻译法和“汉文训读法”的理论方法是一样的 通过直译每个词语,然后再通过(一二三四)之类的返点调整语序。 这是一种能够逐字逐句翻译、非常重视原文、机械化的翻译方法。
语法:
例1 让日语出现了“非生物的主语” (it) (日语本身是尽可能省略主语和人称代词的) 例2 让日语出现了进行时态 (be+Ving译为つつ+ある,同样还有过去进行时つつあった)
Translation and the Meiji Restoration
明治维新
总纲 CONTENTS
• 明治维新
• 文明开化 • 外来语/翻译对日文产生的影响 • 两个思想家、翻译家
明治维新 THE MEIJI RESTORATION
•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 社会背景:
日本:幕府危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形成发展、黑船事件、倒 幕运动 世界: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殖民高潮尚未开始,西方侵略中国
中村正直(中村敬宇)
中国观:
他认为,中国“发明有用器具甚多,非本邦所能及”,“倘若 支那学欧美,其见识或将超过欧美”。他批评那些学了一点欧 美皮毛便蔑视中国的日本人,例如“身穿他人之华美服饰而蔑 视衣著简陋之人也。”主张靠本国自己的努力获得进步。
《支那不可辱论》《汉学不可废论》
Thank
you !
明治维新 THE MEIJI RESTORATION
• 维新内容:
1. 政治体制:废藩置县、四民平等、考察立宪政体
2. 社会经济:殖产兴业,改革币制、土地制度、地税,发展 资本主义经济 3. 文化教育方面“文明开化” 4. 军事:建立新式军队
文明开化
福泽谕吉《文明论之概略》,civilization的译词
• 社会层面:西装、西历、肉食、断发
• 文化层面:教育改革和思想启蒙
日文改革
背景:1.引进、学习西方的近代文化
2.中国的衰落和西方的强大
3.日本民族意识抬头,和学兴起认为汉字是阻碍日本繁荣富强 的绊脚石 一、汉字改革
主张:废除或限制
最终采用限制论,逐步规范使用汉字
二、英文翻译 在当时的日本,学习和研究英文,尤其是搞翻译,是离不开《英华字典》这 类工具书的。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罗布存德的《英华字典》。 中村正直翻译的米尔的《自由论》,被称为明治时代最畅销的译著。中村 正直在该书中用的“利益”、“交易”、“行为”、“教养”、“意见”、 “限制”、“安宁”、“谈论”、“道理”、“保护”等译词,都和罗布 存德的《英华字典》里的中文译词是一致的。 当时日本出版的《英日字典》和《附音插图英日字汇》也是以罗布存德 的《英华字典》为主要依据编写的。这两种英日字典都从罗布存德的《英 华字典》里大量吸收了适合日本的译词。《附音插图英日字汇》中的不少 日文译词,和罗布存德《英华字典》中的中文译询完全一样。例如“才 能”、“自主”、“主权”、“利益”、“法律”等。
福泽谕吉
《华英通语》一本英语的单字和会话的书,用“假名”注音,汉字释义 Steam—蒸气—汽(古汉语) 译风: 老师对福泽的译风影响很大。 他的一位兰学老师杉田成卿,“是一位 极有教养的学者”,他在翻译西方著作时,用意周到,一字不苟,根据 原文如实翻译,文章字句极为高雅。 另一位兰学老师绪方洪庵则给了福泽不同的影响,绪方不拘泥于原文词 句,在翻译阶段不重视原著,认为翻译中不能塞入难懂的字句,使读者 难以理解。因此福泽得到绪芳的教导是写文章要通俗明白。
福泽谕吉
根据他逗留欧洲的见闻并参考一些西方著作写成的 《西洋事情》 发行量达万部,这在当时来说是个惊人的数字。 这部著作同他 的其他代表作,例如以“ 天不造人上人 也不造人下人” 为开 头语的《劝学篇》和以法国人吉佐 的《欧洲文明史》为主要依 据的《文明论概略》以及《脱亚论》在日本吸收西方文化方面 起了促进作用。
加工修改: ①在中文译词旁边,用日文“假名”附日文的读法或意思 ②换字 ③把句改成单词: 大概之论——概论,压之力——压力, ④省略: 一个人——个人,羲病院——病院; ⑤颠倒: 作工——工作,黑暗——暗黑, ⑥合成: 流通、通行——流行,住者、居民——住民。 当时的翻译家们从《英华字典》中挑选翻译西方语言的适用词汇时,还从日本的 需要和可能出发,对它们不断地修改、加工,使之更加实用,更加符合本国的语言 习惯。 例: “个人”(individual) 莫里森的《英华字典》单、独、单一个 梅德赫斯特的《英华字典》单身独形、独一个人、人家、独一者、独者 罗布存德的《英华字典》一个人、独一个人、独一者 中江兆民等编的《法日辞林》中,法文individualisme的日文译词里已有“个人主
英文对日语产生的影响
明治时期的英语教学,采用“训读翻译法”,类似于汉语的训读。 训读,是日文所用汉字的一种发音方式,是使用该等汉字之日本固有同义语 汇的读音。所以训读只借用汉字的形和义,不采用汉语的音。相对的,若使 用该等汉字当初传入日本时的汉语发音,则称为音读。
“水”训读为“みず”(mizu),是日语固有之说法,与字音“すい”(sui)并 无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