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4张学锋---杜绝麻醉事故,确保小儿麻醉安全

14张学锋---杜绝麻醉事故,确保小儿麻醉安全


加强麻醉科的科学管理
根据日常工作量与麻醉质控要求,配备足够的适 用于小儿的麻醉机,监护仪(呼末CO2)及其 他麻醉,急救用具.专人管理,及时维护修理. 配备最低限度的麻醉医生(比例应高于成人) 合理安排麻醉医生(手术麻醉难度,患儿ASA评 分,麻醉医生年资经验) 尽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与条件
提高麻醉科医生个人素质
麻醉意外
麻醉科医生完全按照规范实施麻醉,发生了难以 预料和防范的非正常的医疗现象. 如:药物过敏
麻醉并发症
麻醉科医生完全按照规范实施麻醉,因病人本身 的病理因素,麻醉方法和药物的直接作用而产生 的某些疾病症状和综合征. 如:全麻后的恶其医务人员在医疗中, 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 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 事故.
术前访视
未认真做好或根本没进行术前病人访视,对病人 异常情况一无所知.
– – – – – –
失水,出血,休克 困难气道(小下颌,先天性喉软骨发育不良,乳头状 瘤,肿瘤压迫气道) 电解质紊乱(高血钾,低钙) 牙齿摇动 呼吸道感染(肺炎,支气管炎,哮喘) 术前禁食情况
麻醉选择不当
休克,低血容量未纠正而施行椎管内麻醉 气道不通或长时间手术,不气管内插管而施行全 身麻醉 口腔内手术,头面部手术,不气管内插管而施行 全身麻醉 凝血功能障碍而施行硬膜外麻醉
小儿麻醉死亡率
国外:新生儿与儿童为7/10000 同济医科大学附属同济医院: 53-87年 0.47%(4.7:1000) 88-95年 0.04%(4:10000)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03-08年 0.0046%(4.6:100000)
麻醉相关死亡事件的性质
麻醉意外 麻醉并发症 麻醉事故 麻醉失误(或其他)
–国务院《医疗事故处理条例》,2002年
麻醉事故
凡是在病人麻醉过程中,违反医疗卫生管理法律, 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过 失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事故均为麻醉事故. 麻醉事故与麻醉意外,麻醉并发症最根本的区别 在于在麻醉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
麻醉失误
是指麻醉事故,麻醉意外,麻醉并发症意外的失 误,是一个狭义的概念.
良好的医德医风和认真的工作态度 扎实的基础理论与熟练的操作技术 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应付突发事件的反应能力
控制目标(麻醉死亡率) 控制目标(麻醉死亡率)
中华麻醉学会(08年) 现阶段<1:10000 华西医院 连续10年<1:200000 最终实现<1:300000

杜绝麻醉事故 确保小儿麻醉安全
复旦大学附属 儿科医院麻醉科 张学锋
严峻的现实与压力
在Google网上查询"三明麻醉事故",可查到 20000项 卫生部就这一连续发生麻醉医疗安全事件专门予 以通报批评,称之为:"后果严重,影响恶劣". 麻醉事故:三方皆输
– – –
给患儿,家庭带来悲剧 给社会带来不稳定 给麻醉科带来负面影响
麻醉死亡率(国外) 麻醉死亡率(国外)
美国(69-83) 英国(80s) 法国(77-82) 澳大利亚(70) 日本(94) 1.7:10000 1:10000 1:13207 1:10250 1.17:10000
麻醉死亡率(国内) 麻醉死亡率(国内)
上海(84—88年)1 -1.5 :10000 天津(93~98年)0.6:100000 西安(01年) 1.2:10000 华西 00-01年 1:10000 02-05年 1:50000 06-08年 1:200000
苏醒
肌松药的拮抗 芬太尼的副作用 气管导管的拔管指针(小儿的特点) 拔管后气道是否通畅? 术后恢复室的监护 运转途中的监护与护送
加强麻醉科的科学管理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硬性)
– – –
麻醉工作制度
术前访视,家属谈话,术后随访——核心制度
各级麻醉医师职责 麻醉操作规范
严格执行,严肃督查(硬性) 科学,合理,可持续,人性化管理(软性) 加强麻醉风险意识,安全意识教育
麻醉前准备
麻醉机准备(检测,调试,钠石灰,回路,储气 囊) 监护仪(探头,报警系统,脉压带) 咽喉镜,气管导管,加压面罩 药物(标签,浓度)
麻醉操作
解剖标志判断错误. 穿刺动作粗暴,不仔细判断解剖层次. 不仔细判断穿刺成功与否. 注入局麻药时不回抽. 不使用试验剂量,即时使用试验剂量,也不仔细 观察病人反应.
麻醉工作时间与麻醉质量的关系
北大第三人民医院:每天有79.2%的手术间内的麻醉科 医生不能准时下班. 北京协和医院:中午12点以前送至恢复室的患者的麻醉 苏醒质量明显好于下午3点以后送至恢复室的患者. 台湾麻醉医师会:02-03年台湾麻醉死亡率为日本的17 倍,欧美的8倍,主要原因与麻醉医师长期超时,超量 工作有关. 陈绍光:麻醉医生的工作量可能影响患者麻醉苏醒质量. Gravenstein等:麻醉医师在不休息的前提下,能保障麻 醉安全的持续工作时间平均为4.7h.
麻醉事故的构成要件
主体:有资质的麻醉科及其麻醉科医生 行为的违规性:麻醉事故的主体行为必须具有违 法性,违规性,违反规章制度或操作常规. 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后果. 病人的损害后果与麻醉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管理违规
规章制度,操作常规不健全,不严格执行,缺乏监督机 制. 未按照质控要求配备必需,合格的麻醉机和监护仪,出 现故障未及时修复. 为严格执行"两证"制度. 人员安排不合理 工作时间过长,超负荷工作 麻醉医生除了负责麻醉外,还要兼顾巡回护士工作.
Lagasse对50年文献回顾分析 对 年文献回顾分析
围术期死亡率(Perioperative Mortality):1/53 1/5417 麻醉相关死亡率(Anesthesia Related Mortality): 1/1388 - 1/85708 可预防的麻醉相关死亡率(Preventable Anesthetic Mortality):1/1707 – 1/48748 完全由麻醉引起的围术期死亡率(Anesthesia Solely Responsible)(病人为ASA评分1级):1/6795 – 1/200200
麻醉诱导
不测量各生命指标的基础值 未建立通畅的静脉通路就开始实施麻醉(吸入诱导除外) 用药不根据病儿的具体情况,千篇一律,也不观察用药 后反应. 给药不查对. 面罩加压通气不注意气道是否通畅,不观察通气效果, 不注意气道压力. 气管插管动作粗糙,插管后不仔细判断导管位置,深度, 粗细,未连接呼末二氧化碳检测装置.
术中
离岗,看书,打电话,发短信. 对药物作用,尤其是合并用药时的相互作用知之 不多,用药"粗放","轰炸式",不计后果, 整个麻醉如同"过山车". 不严密观察病人,不观察监护仪,监护仪形同虚 设,监护指标出现异常也视而不见.发现异常, 不是马上寻找原因予以处理,而是想当然地认为 监护仪故障,反复检查监护仪,从而丧失最佳处 理时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