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课件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课件


心理发育 障碍性问 题行为
心理性问 题行为
品德性问 题行为
问题行为 的影响因 生物因素 素
家庭教养 方式
家庭教育 环境
社会因素
25
(二)问题行为的干预与矫正
强化法 惩罚法 模仿法 系统脱敏法 代币制
26
11
(三)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象
1. 个性:主要包括自我调控、 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2. 社会性:主要包括社会认知、 社会情感、社会行为技能、 自我意识、道德品质和社会 适应。
3. 社会化:早期社会化、预期 社会化、发展社会化、反向 社会化和再社会化。
12
(四)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研究方法
好 同 伴 关 系 的 建 立
力 和 社 交 技 能 的 发 展
促 进 儿 童 社 会 认 知 能
促 进 儿 发童 展良 好 性 格 的
促 进 为儿 的童 发良 展好 社 会 行

交 往 的 机 会
儿 童 提 供 创 设


22
(四)学前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与教育
性别角色:是指属于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
分为
发送问卷 访问问卷 邮递问卷
14
总结与回顾
•1、请阐述学前儿童社会 教育的发展历史。 •2、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 研究对象有哪些?请举例 阐述。
15




16
(一)个性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个性是一个人全部心理活动的总和,或者说是具有一定 倾向性的各种心理特点或品质的独特结合。
性格
自 我 意
社会和群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以及被该社会和群 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
性别认同
性 别
性别稳定性
性别恒常性
返回
23
一.
问题行为 的涵义



























使
































24
问题行为 的分类
发育过程 中的问题 行为
9
(一)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意义
1、促进学前儿童的完整发展 2、促进学前儿童积极地社会化 3、实现社会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为社 会培养合格公民。
10
(二)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发展
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 我国第一个幼儿园教育法规《奏定蒙养院章程》 第二阶段:20世纪中叶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 《幼儿园工作规程》 第三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今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 展指南》
师幼互动
幼儿与幼 儿的交往
返回
19
(一)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自我意识:是对自己存在的察觉,即自己认识自
己的一切,包括认识自己的生理状况、心理特征以 及自己与他人的关系。
学前儿童自我的发生与发展
自我 认识
自我 命名
自我 评价
20
(二)学前儿童依恋的发展与教育
依恋:表现为婴儿与主要照顾者(一般为母亲)特别
7
问题总是这么多!!!
1、孩子不会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怎么办?
2、怎么让孩子学会使用礼貌用语?
3、孩子东西不肯分给别人吃怎么教育?
4、孩子不合群怎么办?
5、怎么让孩子学会倾听?
6、孩子有了攀比心理怎么办?
………………
8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的内涵
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事务及其相关 的人文社会知识为基本内容,以社会 及人类文明的积极价值为引导,在尊 重儿童生活、遵循儿童社会性发展的 规律与特点的基础上,由教育者通过 多种途径,创设有教育意义的环境和 活动,陶冶儿童性灵,培育有着良好 社会理解力、社会情感、品德与行动 能力的完整、健康的儿童。
场景二:一天早上,朋朋看到王浩搭出一列新火车,他想要, 上去就抢,王浩生气地叫喊、哭起来,他开始意识到自己的行为 不对,赶紧说“对不起”。火车拿在手上才征求人家的意 见:“借给我,好不好?”在他搭积木时,连续三、四次出现这样的 行为。
场景三:班上找好朋友玩袋鼠妈妈的游戏,没有一个人愿 意和他做朋友,平时有玩具也不愿意和他一起玩。
1
第一章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概述
2
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是 什么???
3
4
5
6
案例
场景一:晨间,老师发画册给幼儿讲故事,朋朋根本没有 翻书,把书卷起来当话筒玩,惹得旁边几个孩子也跟他模仿,偶 尔翻到走迷宫的那一页,指指画画。该收书了,他把书交给小桌 长阳阳,突然抬脚踢了阳阳的胳膊。阳阳疼得哭起来,我责问他 “为什么踢阳阳?”他却回答说: “我踢老虎的!”书上走迷 宫那一页的确有老虎,真是让人哭笑不得。
♪观察法 ♪调查研究法 ♪实验研究法 ♪档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 ♪行动研究法
访谈法 问卷法
问卷法是 什么呢
13
数究严问 据对格卷 资象设法 料的计是 的心的研 一理问究 种特卷者 研征来用 究和收统 方行集一 法为研、 。
根据问卷中提出 问题的结构程度
分为
结构性问卷 非结构型问卷
根据问卷的 传递方式
亲近,不愿意分离,他们之间存在着强烈、持久、亲密 的情感联结。
安全型
焦虑—回避型
依恋的类 型
焦虑—矛盾型
紊乱型
21
(三)学前儿童同伴关系的发展与教育
同伴是指彼此之间有同等地位的人。
同伴关系是指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或心理发展水
平相当的个体之间在交往过程中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人 际关系。

♥ ♥ ♥ ♥
个 性
能 力

气质
17
(二)家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核心家庭
家 庭 主干家庭
完整家庭


单亲家庭(离异家庭)
家庭生活环境: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家庭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家庭其 他
成员之间的关系、家庭教养观念
18
(三)幼儿园对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影响
幼儿园物理环境
空间布置 材料运用
幼儿园心理环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