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云南省高一生物寒假作业(1)

云南省高一生物寒假作业(1)

云南省高一生物寒假作业(1)(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下列关于各种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自由水约占细胞内全部水分的4.5%B.生物体内的各种化合物构成细胞生命的基本框架C.糖类、蛋白质、核酸以碳链为基本骨架,脂质不以碳链为基本骨架D.活细胞中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处在不断变化之中,但又保持相对稳定2.下列关于实验操作步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于鉴定可溶性还原糖的斐林试剂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质的鉴定B.脂肪的鉴定需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的脂肪滴C.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加入斐林试剂甲液摇匀后,再加入乙液D.鉴定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时,加入相应试剂后,需水浴加热3.“细胞学说”被列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之一,“细胞学说”创立的最重要的意义是( )A.揭示了生物界中各种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揭示了一切细胞都是具有生命活力的C.使动植物结构统一于细胞水平,有力地证明了生物之间存在亲缘关系D.揭示了组成动植物细胞的具体结构4.根据下图所示的概念图作出的判断,错误..的是A.若甲图中a和b分别代表乳酸菌和蓝藻,d可以代表原核生物B.乙图能体现酶(c)、蛋白质(a)和固醇类物质(b)的关系C.丙图表示糖(b)和糖原(a)的关系D.丁图可体现出真核细胞(c)、核糖体(a)和线粒体(b)的关系5.下图是细胞膜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①~③表示构成细胞膜的物质。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③构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B.细胞膜结构特点是选择透过性C.细胞识别与物质①有关D.由②参加的物质运输不一定为主动运输6.下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下列与此相关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图中物质甲表示蛋白质,物质乙表示磷脂B.丙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C.图中①的场所是叶绿体,②是指线粒体D.完成③、⑤、⑥功能的结构均具有单层膜结构7.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细胞膜的功能()A.控制物质进出细胞B.将产生的抗体分泌到细胞外C.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D.使细胞内的各种生物化学反应加快8.下列模式图表示几种细胞器,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器A、C、E、F能产生水B.细胞器B、F不含磷脂C.绿色植物的细胞都含有A、C、D、E、FD.A与植物细胞细胞壁的形成有关9.“分子伴侣”在细胞中能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一定部位相结合,帮助这些多肽折叠、组装或转运,但其本身不参与最终产物 (蛋白)的形成。

根据所学知识推测“分子伴侣”主要存在于( )A.核糖体B.内质网C.高尔基体 D.溶酶体10.对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染色质是细胞核内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B.染色质和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DNA和蛋白质C.染色质和染色体的形态结构相同D.染色质和染色体只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中11.科学家在单细胞伞藻的幼体嫁接的实验中,将甲的伞柄嫁接到乙的假根上,长出了乙的伞帽。

下列有关该实验评价合理..的是A.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遗传的控制中心B.该实验证明了细胞核是代谢的调控中心C.欲证明细胞核的功能,需同时进行对照实验D.该实验证明了细胞质是遗传的控制中心12.如图是测定了某种生物的细胞对甲、乙两种物质吸收速率与该物质浓度的关系绘制成的曲线,仔细分析后,你认为下列四种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物质是主动运输,乙物质是自由扩散B.甲物质是自由扩散,乙物质可能是主动运输C.乙醇进入细胞的方式与乙物质相同D.K+进入细胞的方式与甲物质相同13.下列关于生物体内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ATP中含有C、H、O、N、P元素B.植物细胞产生ATP的途径有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C.活细胞中时刻进行着ATP的合成与水解D.ATP与ADP的相互转化,使生物体内的各项化学反应能在常温常压下快速而又顺利地进行14.一密闭容器中加入葡萄糖溶液和酵母菌,1小时后测得该容器中O2减少了24 mL,CO2增加了48 mL,则在1小时内酒精发酵所消耗的葡萄糖量是有氧呼吸的( )A.1/3倍 B.1/2倍C.2倍 D.3倍15.光合作用过程中,不在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进行的是A.ATP的产生B.氧气的产生C.糖类的产生D.[H]的产生16.光合作用过程中,水的分解及三碳化合物形成糖类所需要的能量分别来自( )A.细胞呼吸产生的ATP和光能B.都是细胞呼吸产生的ATPC.光能和光反应产生的ATPD.都是光反应产生的ATP17.在生物实验中,为了防止颜色掩盖或干扰,通常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下列操作中与该目的无关的是A.用双缩脲试剂鉴定蛋白质时,只加4滴B液B.鉴定DNA和RNA时,先用盐酸处理口腔上皮细胞C.观察细胞中的线粒体时,实验材料宜选择动物细胞D.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有淀粉的实验中,萨克斯用碘蒸气处理经过了光照后的叶片。

18.某科学家用含碳14C的二氧化碳来追踪光合作用碳原子在下列分子中的转移。

最可能的途径是( )A.CO2→叶绿体→ATP B.CO2→叶绿体→ADPC.CO2→酒精→C6H12O6 D.CO2→三碳化合物→C6H12O619.下列与绿色植物新陈代谢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绿色植物的光反应可以在暗处进行,暗反应也可以在光下进行B.大豆根吸收矿质元素所需的ATP可以直接来源于光合作用C.水果贮存时充入N2和C02的目的主要是抑制无氧呼吸,延长水果的贮存时间D.即使给予叶绿素提取液适宜的温度、光照和C02,也无法检测到有氧气生成20.生长于较弱阳光下的植物,当提高CO2浓度时,光合作用速度并未加快。

对这一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A.呼吸作用受阻影响光合作用B.使C3还原的还原剂和ATP不足C.暗反应过程的酶在弱光条件下活性低D.呼吸作用强,大量消耗光合作用产物21.有丝分裂的意义在于A.单细胞生物增加个体数量B.保证亲子代间遗传性状的稳定C.增加多细胞生物体的所有细胞数量D.保证亲代细胞中的DNA平均分配22.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染色体和染色单体三者数量比是2:1:2的时期是A.前期和中期 B.中期和后期C.后期和末期D.间期和末期23.关于同一个体中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前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相同,DNA分子数目不同B.两者中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不同,染色体行为相同C.两者后期染色体数目和染色体行为不同,DNA分子数目相同D.两者末期染色体数目和DNA分子数目相同,染色体行为不同24.右图为人体细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凋亡过程的示意图,图中①一⑥为各个时期的细胞,a 一c表示细胞所进行的生理过程。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⑤与⑥的基因型相同,蛋白质的种类也相同B.细胞的衰老与凋亡就会引起人体衰老与死亡C.若⑤⑥已失去分裂能力,则其细胞内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为DNA→RNA→蛋白质D.与①相比,②的表面积与体积的比值增大,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能力增强25.下列关于衰老细胞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衰老的细胞新陈代谢速率加快B.在衰老的细胞内有些酶的活性降低C.衰老的细胞呼吸速率减慢D.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使物质运输功能降低26.以下关于细胞生命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癌变是细胞的正常基因突变成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的过程B、细胞衰老时,细胞核的体积减少,核膜内折,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C、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因此,细胞分化前后,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D、在成熟的生物体中,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也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27.哺乳动物红细胞的部分生命历程如下图所示,图中除成熟红细胞外,其余细胞中均有核基因转录的RNA,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成熟红细胞在细胞呼吸过程中不产生二氧化碳B.网织红细胞仍然能够合成核基因编码的蛋白质C.造血干细胞与幼红细胞中基因的执行情况不同D.成熟红细胞衰老后控制其凋亡的基因开始表达28.细胞衰老和凋亡对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普遍衰老会导致个体衰老B.效应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C.细胞凋亡是各种不利因素引起的细胞死亡D.衰老细胞内染色质固缩影响DNA复制和转录29.分析以下事实:①胡萝卜韧皮部细胞通过组织培养能发育成完整植株②绵羊乳腺细胞核移入去核卵母细胞中,重组细胞能发育成有生殖能力的绵羊下列不正确的选项是A.高度分化的动植物细胞都能表现全能性B.未离体的体细胞一般不会表现出全能性C.已分化细胞中不表达的基因仍可存在于细胞核中,并没有消失D.细胞分化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下选择性表达的结果30.一项新研究发现,海带的提取物——海带多糖因抑制免疫细胞凋亡而具有抗辐射作用。

以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海带多糖是一种抗体,参与人体抗辐射的免疫过程B.免疫细胞的凋亡与遗传基因无关,而与糖类的多少有关C.对放疗的癌症患者,可利用海带多糖进行辅助治疗D.各种细胞凋亡都是病理现象,可服用海带多糖进行治疗二非选择题31.(10分)下图①②③④表示植物体内的几项生理活动,根据他们之间的关系,回答下列问题。

(1)通过①把A转变成储存在中的稳定的化学能。

(2)影响②的因素主要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