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股利政策的主要理论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论

股利政策的主要理论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论

股利政策的主要理论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论公司股利政策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

以下是精心的股利政策的基本理论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一、股利政策定义股利政策是指公司股东大会或董事会对一切与股利有关的事项,所采取的具有原则性的做法,是关于公司是否发放股利、发放多少股利以及何时发放股利等方面的方针和策略,所涉及的主要是公司对其收益进行分配还是留存以用于再投资的策略问题。

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从狭义方面来说的股利政策就是指探讨保留盈余和普通股股利支付的比例关系问题,即股利发放比率的确定。

而广义的股利政策则包括:股利宣布日?A确定、股利发放比例的确定、股利发放时的资金筹集等问题。

二、股利政策理论对比分析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学术界对股利政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股利政策与公司股价的市场反应之间的关系,代表观点有Miller和Modigliani的股利无关论、“一鸟在手”理论,以及税差理论。

20世纪八十年代,股利政策研究焦点集中于股利政策为何会引起股票价格的变化,代表理论有信号传递理论、股利代理理论等。

以MM理论为起点,众多学者对股利政策进行了长期、大量的研究。

1、MM理论股利无关论是由Miller和Modigliani于1961年首先提出的。

在一系列严格假设的基础上,他们提出,在投资决策给定的情况下,公司的股利分配政策对公司的市场价值(或股票价格)不会产生影响。

该理论是基于三个严格理想的假设:(1)完美的资本市场,具体包含:交易双方都是价格接受者;信息对称,双方能无成本获得信息;不存在股票发行费用和交易费用;利润分配和留存收益在税法处理上无差异,投资者资本所得和股利所得无税收上的差异。

(2)理 __假设,即投资者追求个人财富的最大化,对股利收入和资本利得无偏好。

(3)完全确定性,即每一个投资者对每一家公司的投资计划和收益情况都清楚,没必要区分股票和债券。

投资者不关心公司股利的分配,并且股利的支付比率也不会影响公司的价值,公司的市场价值(或者股票价格)只由投资决策决定的获利能力所决定。

股利无关论是建立在完全市场理论之上的,也被称为完全市场理论,与实际情况有很大距离。

(1)信息不对称。

MM理论认为投资者和企业经营者信息对称,而现实的资本市场并不是这样子,一般而言,企业的内部人拥有更多的信息。

(2)不存在股票发行费用和交易费用。

MM理论假设企业可以无成本地进行外部融资,资本所得可以无成本的转化为等额的股利收入,而现实情况是市场存在着外部融资成本和交易费用。

(3)税收差异。

MM理论假设资本所得和现金股利收入无税收差异,而实际上现金股利税率高于资本所得税率,投资者在二者之间存在偏好。

(4)完全确定性。

MM理论建立在完全确定性的假设下,实际的资本市场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性。

1963年James E.Water对MM理论提出了质疑,认为公司的股利政策几乎总会影响到公司的市场价值。

MM理论假设前提在现实生活中并不成立,因此学术界提出了各种理论进行解释,通过放宽完全市场的一系列假定下,后来的学者发展出了其他的股利理论,如顾客效应理论、税差理论、信号传递理论、“一鸟在手”理论和代理理论。

2、“一鸟在手”理论“一鸟在手”理论是最早关于股利政策研究的理论,由Gordon 于1963年提出,认为投资者更偏好于现金股利。

由于不确定性的存在,投资者认为获得现金股利比留存收益所带来的未来收入更加可靠,对于风险厌恶型投资者而言,更愿意得到实实在在的现金股利,也不愿意等待留存收益在将来所带来的更大的价值增值,因为通过留存收益在投资获得收益的不确定性要高于支付股利所得收益的不确定性。

简言之,该理论认为“一鸟在手,强于两鸟在林”。

因此,随着公司股利支付率的提高,公司股利支付的越多,其股价就越高,公司价值因此也会上升。

反之,当公司降低其股利支付率时,其股价就会降低,公司的价值也会降低。

“一鸟在手”理论以投资者的心理为研究出发点,得出股利支付会影响公司的价值,强调了公司支付股利的重要性,在实践中广为接受。

但其也存在局限性:第一,混靖了股利政策和投资决策对股价的影响。

留存收益在投资形成的收益和风险主要是由投资决策决定的,而不是股利政策所决定。

第二,该理论并没有量化股利政策对股价变动的影响,只是停留在定性描述。

3、税差理论该理论在MM理论基础之上,放宽无税收假设之后形成的,最早由Brennan(1970)提出,认为发放现金股利的公司必须有一个更高的税前收益,才可抵消因股利发放所导致的不利影响,公司最好的股利政策就是不发放股利。

公司分配股利的比率越高,股东股利收益税收负担会明显高于资本利得税负,因此,企业应该?取低现金股利比率的分配政策,以此提高留存收益再投资的比率,通过延迟资本利得收益而延迟缴纳所得税,使得股东在实现未来的资本利得中享受税收节省。

如果公司发放现金股利,那么就会导致公司价值的下降,降低股东的税后收益。

在资本利得税较低时,税差理论基本成立,但该理论仍然与实际情况有偏差,因为现实中普遍存在着公司发放股利、上市公司也重视股利政策的现象,因此,税差理论有其局限性。

4、信号传递理论信号传递理论是在放松了MM理论信息对称假设的基础上形成的。

该理论试图解释企业为什么利用股利政策而不是其他更低成本的方式来向投资者传递公司前景的信息。

认为公司的经理层和外部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经理层占有更多关于公司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等方信息。

因此,可以认为股利政策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机制,投资者可以据此作出对该公司的投资判断。

Miller,Merton和Kevin Rock认为在理性预期的市场中,投资者可以根据股利宣告的内容推测出无法直接看到的东西。

如果公司的发展前景良好、未来盈利即将大增,管理层就会通过增加股利的方式将利好消息传递给外部投资者和潜在的投资者;反之,当公司的未来盈利前景不被看好时,管理层通过维持现有股利水平,甚至降低该股利水平,将该不利预期和信息传递给外部投资者和潜在投资者。

股利政策所传递的信号,以及投资者对其解读将影响其对股票价值投资的判断,最终引起股价的调整,高的股利支付水平将引起股价上涨,反之则股价下跌。

该理论将信息不对称引入股利政策研究中,突破了以往研究的信息对称的假定,为解释股利是否具有信息含量提供了一个基本分析逻辑。

但该理论也有局限性:一、对于股利政策是否一定向股东和投资者传递了信息的认识,学界并不一致;二、某些行业的股利支付水平低并非是由于前景不佳,可能是由于其需要保留盈余来支持其高速发展造成的,以该理论解释,可能会对其价值做出相反的判断。

三、归纳和总结基于经典的MM股利无关论,通过考察不同导致资本市场不完善的因素,包括税收差异、代理成本、信息不对称,甚至是心理与行为因素,有关企业支付股利动机的研究形成了很多股利理论,上表就是对这些理论的研究侧重点的归纳与总结。

西方股利政策理论存在两大流派:股利无关论和股利相关论。

前者认为,股利政策对企业股票的价格不会产生任何影响 ;后者认为,股利政策对企业股票价格有较强的影响,财务学家们从税赋因素和信息不对称因素展开研究,各自形成有一定影响力的理论,为企业股利支付模式的选取提供理论指导。

一、股利无关论股利无关论是由美国经济学家Modigliani和财务学家Miller(简称莫米)于1 96 1年提出。

莫米立足于完善的资本市场,从不确定性角度提出了股利政策和企业价值不相关理论,这是因为公司的盈利和价值的增加与否完全视其投资政策而定,企业市场价值与它的资本结构无关,而是取决于它所在行业的平均资本成本及其未来的期望报酬,在公司投资政策给定的条件下,股利政策不会对企业价值产生任何影响。

进而得出,企业的权益资本成本为其资本结构的线性递增函数。

在此基础上,莫米又创立了投资理论,企业的投资决策不受筹资方式的影响,只有在投资报酬大于或等于企业平均资本成本时,才会进行投资。

莫米的股利无关论的关键是存在一种套利机制,通过这一机制使支付股利与外部筹资这两项经济业务所产生的效益与成本正好相互抵消,股东对盈利的留存与股利的发放将没有偏好,据此得出企业的股利政策与企业价值无关这一著名论断。

但是莫米理论是建立在完善资本市场假设的基础之上,这包括(1)完善的竞争假设,任何一位证券交易者都没有足够的力量通过其交易活动对股票的现行价格产生明显的影响;(2)信息完备假设,所有的投资者都可以平等地获取影响股票价格的任何信息;(3)交易成本为零假设,证券的发行和买卖等交易活动不存在经纪人费用、交易税和其他交易成本,在利润分配与不分配、或资本利得与股利之间均不存在税负差异。

(4)理性投资者假设,每个投资者都是财富最大化的追求者。

这一假设与现实世界是有一定的差距。

虽然,莫米也认识到公司股票价格会随着股利的增减而变动这一重要现象,但他们认为,股利增减所引起的股票价格的变动并不能归因为股利增减本身,而应归因于股利所包含的有关企业未来盈利的信息内容。

从某种程度上说,莫米对股利研究的贡献不仅在于提出了一种崭新的理论,更重要的还在于为理论成立的假设条件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分析。

在莫米的完善市场假设中,两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市场特征是:(1)没有税赋或交易成本;(2)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分布是对称的。

后来的研究大多围绕着这两个假设进行。

在考虑税赋因子之后,可以检查现实世界中股利政策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而在引入管理者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后,则可以从代理理论和信号理论两个角度对管理者制定股利政策的动因进行深入分析。

其中,税赋因子对股利政策影响集中体现在除权日的股价反映中,而不对称信息的影响则反映在股价对股利宣告的变动中,这使得财务学家们可以通过对除权效应和宣告效应的实证研究来检验各种假说。

二、股利税赋效应在考虑税赋因素,并且是在对股利和资本利得征收不同税率的假设下,布伦南创立了股价与股利关系的静态模型,由该模型得出,股利支付水平高的股票要比支付水平低的股票有更高的税前收益,即股利政策不仅与股价相关,而且由于税赋的影响,企业应采用低股利政策。

而奥尔巴克经过严密的数学推导,提出“税赋资本化假设”,这种观点的主要前提是,公司将现金分配给股东的唯一途径是支付应税股利,公司的市场价值等于企业预期支付的税后股利的现值,因此,未来股利所承担的税赋被资本化入股票价值,股东对于公留存收益或支付股利是不加区分的。

按这种观点,提高股利税负将导致公司权益的市场价值的直接下降。

一般而言,税赋对股利政策的影响是反向的,由于股利的税率比资本利得的税率高,而且资本利得税可以递延到股东实际出售股票为止。

因此,投资者可能喜欢公司少支付股利,而将几年的盈余留下来用于投资,而为了获得较高的预期资本利得,投资人愿意接受较低的普通股必要的报酬率。

因此,在股利税率比资本利得税率高的情况下,只有采取低股利支付率政策,公司才有可能使其价值最大化。

相关主题